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4536发布日期:2022-02-19 08:1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特别是把模仿人手工分秧、插秧的原理和动作的分秧带改成送秧牙、把原来毫无挟力的插秧臂改成了有夹力的挟秧片,挟秧片夹着秧苗的苗茎和根须结合部,经过15公分左右的水才不会被淘脱;才能实现插35至50公分长的秧苗;尤其是挟秧片向上回转经过秧门所带走秧苗就由挟秧片扩张器把它拦截下来;还可以用秧门手柄拦截秧槽滑来的秧苗,使之不能进入秧门也就是这一条不插了,从而实现插一条或插多条。


背景技术:

2.插秧机曾经是我国的出口产品,大西南是水稻主产区却见不到它,是因为农民不愿意栽10 多公分长的小秧,田和水源都有问题。
3.插秧机这么多年进步不大,也是问题;
4.面朝黄土背朝天的70、80岁的“老力”劳动者,腰疼背痛在所难免,插秧季节还经常出现“三月栽秧,栽得手僵”的倒春寒,老人们僵得手脚抽筋,在田里起不来的比比皆是,多想有一种机器代替人工去插秧,最好是人在田埂上遥控操作;
5.水田自动插秧机在试制过程中,由于原设计的零件有缺陷,过于复杂的传动、分秧,特别是没有自动、有力的挟秧功能,秧苗挂在插秧臂尖上,潜入10多公分的水就被淘脱了,秧苗根本栽不到泥土里。
6.综上所述,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就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7.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其特征在于:盛秧槽1和原来的盛秧槽差不多,只是盛秧槽1的前端取秧门的可调秧苗许进门13和秧苗许进门14上面都有向前而不能向后的细牙,象缝纫机送布牙一样运行的送秧牙8把盛秧槽1下滑来的秧苗推挤向取秧门,进入可调秧苗许进门13和秧苗许进门14的夹道中,由于秧苗是被推挤过来的,所以送秧牙8回去时,秧苗被释放而膨胀就被可调秧苗许进门13和秧苗许进门14的细牙“留在”盛秧槽1的无底的取秧门夹道中不能回去;
8.挟秧片2是两块,挟秧片前部2a是磨去中间的刃口,两边是原片的平面,平时只有5mm 宽的张口,挟秧片2的刃口后边是圆形肚子,平时刃口处张开5mm宽,而圆形肚子是紧贴着的,所以有夹力;而圆形肚子又有助于拖动时吐出秧苗;挟秧片运行轨迹2b和水田自动插秧机是一样的。
9.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其特征还在于:可调秧苗许进门尾部7和盛秧槽 1的槽壁是可调连接的,可调秧苗许进门尾部7的前头有挟秧片扩张器11,挟秧片扩张器11 安装在取秧门的面对着挟秧片2的一方,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11a只有1mm厚,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有20mm厚;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是“t”字形的,“t”字顶上横向一方是圆
柱形,圆柱形内有圆形的孔,由挟秧片扩张器的固定轴11c固定于可调秧苗许进门13前端,有固定螺钉9固定并调节松紧,保持能转动而不摆动;挟秧片扩张器11“t”字横向圆柱形上的一头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头扣于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圆柱形一端的小孔内,另一头扣于固定弹簧的撞击轴12a上;平时由于弹簧12的作用,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的一个台阶紧贴固定弹簧的撞击轴12a;当挟秧片2向挟秧片扩张器11运行时,挟秧片前部2a最先接触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11a,由于挟秧片前部2a的两片形成有5mm宽的张口,吃住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11a 1mm 厚的刃口就没有问题;挟秧片2向挟秧片扩张器11下头运行到接近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 时,挟秧片2已经进入了取秧门,这时挟秧片2的两片张开就有20mm宽,挟秧片2向挟秧片扩张器11继续往下运行到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脱离时,挟秧片2的两片张开就由20mm回到5mm,挟秧片2的圆形肚子是紧贴着的,当然它夹有秧苗,实际张开和所夹秧苗成正比,如同人的两个指尖夹着秧苗一样;这样就夹住了秧苗的苗茎和根须的结合部,挟秧片2夹着秧苗循挟秧片运行轨迹2b潜过10多公分的水后才进入泥土,挟秧片2由于机械传动的死角要稍停一下,但机器向前没有停顿,机器上的挟秧片2向前拖动,泥土就充满两块挟秧片2的中间,把秧苗从挟秧片2中间挤了出去,秧苗的苗茎和根须的结合部入地留在水田的泥土里;挟秧片 2回转又要经过取秧门,可能要从取秧门中带走秧苗,这时挟秧片2先撞见的是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挟秧片扩张器11往上运行,由于跟着走的秧苗大部分还在取秧门里,又没有夹力,所以挟秧片扩张器11让过挟秧片2,挟秧片扩张器11在弹簧12的作用下,快速回到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的台阶紧贴固定弹簧撞击轴12a的原位置,等待下一轮挟秧片2的光临,同时就把挟秧片2带走的秧苗押了回去;水田自动插秧机本身就有同步设计有同步设计,可以确保秧苗尽量不被回转的挟秧片2带着走。
附图说明
10.在所附的图中,以非限制性的举例形式,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随后,在详细的描述中,较清楚地显示本发明的另外一些特性和优点。在所附的图中,
11.附图1为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的俯视图;
12.附图2为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的侧视图。
13.图中1:盛秧槽;2:挟秧片;2a:挟秧片前部;2b:挟秧片运行轨迹;3:秧门手柄;4:秧门手柄固定器;5:秧门手柄轴;6:活动秧门;7:可调秧苗许进门尾部8:送秧牙;9:固定螺钉;10:秧槽底止线;11:挟秧片扩张器;11a: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11b: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c:挟秧片扩张器的固定轴;12:弹簧;12a:固定弹簧的撞击轴;13:可调秧苗许进门;14:秧苗许进门。
具体实施方式:
14.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其特征在于:就水田自动插秧机的机架等大部分原理都是没有改变;只是因为水田自动插秧机在试制过程中,由于原设计的零件有缺陷,过于复杂的传动、分秧,特别是没有自动、有力的夹秧功能,针对秧苗挂在插秧臂尖上,潜入10 多公分深、机器走动行成的水流就把秧苗淘脱了,秧苗根本栽不到泥土里的情况,作了相应的升级处理;
15.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其特征在于:盛秧槽1和原来的盛秧槽差
不多,只是盛秧槽1的前端取秧门的可调秧苗许进门13和秧苗许进门14上面都有向前而不能向后的细牙,象缝纫机送布牙一样运行的送秧牙8把盛秧槽1下滑来的秧苗推挤向取秧门,进入可调秧苗许进门13和秧苗许进门14的夹道中,由于秧苗是被推挤过来的,所以送秧牙8回去时,秧苗被释放而膨胀就被可调秧苗许进门13和秧苗许进门14的细牙“留在”盛秧槽1的无底(秧槽底止线10可以看出)的取秧门夹道中不能回去;
16.挟秧片2是两块,挟秧片前部2a是磨去中间的刃口,两边是原片的平面,平时只有5mm 宽的张口,挟秧片2的刃口后边是圆形肚子,平时刃口处张开5mm宽,而圆形肚子是紧贴着的,所以有夹力;而圆形肚子又有助于拖动时吐出秧苗;挟秧片运行轨迹2b和水田自动插秧机是一样的。
17.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其特征还在于:可调秧苗许进门尾部7和盛秧槽 1的槽壁是可调连接的,可调秧苗许进门尾部7的前头有挟秧片扩张器11,挟秧片扩张器11 安装在取秧门的面对着挟秧片2的一方,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对着挟秧片2的一方)11a只有1mm厚,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有20mm厚;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是“t”字形的,“t”字顶上横向一方是圆柱形,圆柱形内有圆形的孔,由挟秧片扩张器的固定轴11c固定于可调秧苗许进门13前端,有固定螺钉9固定并调节松紧,保持能转动而不摆动;挟秧片扩张器11“t”字横向圆柱形上的一头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头扣于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圆柱形一端的小孔内,另一头扣于固定弹簧的撞击轴12a上;平时由于弹簧12的作用,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的一个台阶紧贴固定弹簧的撞击轴12a;当挟秧片2向挟秧片扩张器11运行时,挟秧片前部2a 最先接触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11a,由于挟秧片前部2a的两片形成有5mm宽的张口,吃住挟秧片扩张器最小面11a 1mm厚的刃口就没有问题;挟秧片2向挟秧片扩张器11下头运行到接近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时,挟秧片2已经进入了取秧门,这时挟秧片2的两片张开就有20mm 宽,挟秧片2向挟秧片扩张器11继续往下运行到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脱离时,挟秧片2 的两片张开就由20mm回到5mm,挟秧片2的圆形肚子是紧贴着的,当然它夹有秧苗,实际张开和所夹秧苗成正比,如同人的两个指尖夹着秧苗一样;这样就夹住了秧苗的苗茎和根须的结合部,挟秧片2夹着秧苗循挟秧片运行轨迹2b潜过10多公分的水后才进入泥土,挟秧片2由于机械传动的死角要稍停一下,但机器向前没有停顿,机器上的挟秧片2向前拖动,泥土就充满两块挟秧片2的中间,把秧苗从挟秧片2(两个指尖)中间挤了出去,秧苗的苗茎和根须的结合部入地留在水田的泥土里;挟秧片2回转又要经过取秧门,可能要从取秧门中带走秧苗,这时挟秧片2先撞见的是挟秧片扩张器最大面11b,挟秧片扩张器11往上运行,由于跟着走的秧苗大部分还在取秧门里(因为取秧门的门洞高只占秧槽高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秧槽高又只占秧苗高的三分之一左右),又没有夹力,所以挟秧片扩张器11让过挟秧片2,挟秧片扩张器11 在弹簧12的作用下,快速回到挟秧片扩张器11上头的台阶紧贴固定弹簧撞击轴12a的原位置,等待下一轮挟秧片2的光临,同时就把挟秧片2带走的秧苗押了回去;水田自动插秧机本身就有同步设计有同步设计,可以确保秧苗尽量不被回转的挟秧片2带着走。
18.在盛秧槽1的前端取秧门的另一边壁上,安装有一块固定板,固定板上有秧门手柄轴5,秧门手柄轴5连有活动秧门6,活动秧门6背面安有秧门手柄3;固定板上还装有秧门手柄固定器4,秧门手柄固定器4上有两个孔,秧门手柄3上的孔对准秧门手柄固定器4的靠近盛秧槽1壁的这个孔,秧苗就能顺利通过进入取秧门;当秧门手柄3的孔对准秧门手柄固定
器4的外边这个孔时,活动秧门6就把秧苗堵了,就没有秧苗进入取秧门,这一条就光有动作,没有秧苗了,从图2的虚线可以看出;这不是本发明的关键,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19.水田自动插秧没有这组零件可以在3-5公分的浅水田插秧,就比老式插秧机先进的不多, 水田自动插秧加上这组水田自动插秧机分秧和挟秧的升级零件,就可下10-15公分水深的冬 水田了,30-60公分长的秧苗都能插;在插大秧、进入广大缺水地区的冬水田,对比老式插秧 机就不是先进一点点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