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5625发布日期:2020-11-20 11:5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茶园效率,越来越多的茶园开始采用机械化设备对茶园进行管理,机械化设备一般包括乘用式、手扶式、背负式和手持式等多种类型,其中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工作效率最高,例如申请号为201310057808.9的中国专利《跨行自走乘坐式采茶机及其工作方法》所提供的采茶机就属于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然而,应用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困难在于:茶园必须配置足够宽阔的转场道路;现有技术的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在对茶行作业完成后必须原路退回转场道路,然后在转场道路中实现两次转弯,进入下一行茶行。由于茶园中的茶树属于茶园的重要资产,经营多年的茶园很难在不伤害茶树的情况下清理出足够宽阔的转场道路,导致旧茶园经过改造也难以使用最高效的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另外,茶行中存在的障碍物(防霜扇、电线杆等)和茶园中布置的用于灌溉的水管也容易与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冲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茶园由于转场道路、障碍物和水管等问题难以应用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所有第一茶行平行,相邻的第一茶行之间修剪出第一机耕道,相邻的第一机耕道的距离等于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轮距,所有第一茶行中修剪倾斜的第二机耕道,所有第二机耕道平行,相邻的第二机耕道的距离等于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轮距。

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利用第一机耕道进行正常作业,对第一茶行进行采茶、修剪等操作;利用第二机耕道进行跨行移动,无需通过转场道路即可到达相邻的第一茶行;

一般情况下,第一茶行的首端会修建一条垂直于第一茶行的转场道路;由于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直接作业部件往往处于整个设备中间的某个位置,转场道路的存在是为了作业部件能够触及第一茶行的最端部的茶树;但是转场道路的存在并非硬性要求,如果因为茶园的地形等原因导致转场道路过窄(甚至没有转场道路),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只不过第一茶行首端的一株茶树无法被作业设备处理,需要后期人工单独处理;这使得本发明的种植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所有旧茶园改造,方便农户使用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提高茶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耕道与第一机耕道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如果第一茶行的末端具有垂直于第一茶行的第二茶行,则在第二茶行中设置与第一机耕道对应的第三机耕道,第三机耕道与第一机耕道共线;由于地形等原因,部分旧茶园内的茶行方向并不统一,横竖茶行并存的茶园在应用本法的管理方法时应在竖向(相对第一茶行而言)的第二茶行中设置第三机耕道,以便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作业部件能够触及第一茶行最末端的茶树。

进一步的,如果第一茶行中具有障碍物,则在障碍物的前方和/或后方修剪出第二机耕道,此时的第二机耕道用于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跨行越过障碍物。

具体的,相邻的第一茶行距离为150cm,茶树的蓬幅宽度为120cm,第一机耕道、第二机耕道和第三机耕道的宽度为30cm,所述第三机耕道的长度为40cm。

进一步的,将用于灌溉的水管设置在茶行中间,水管在第二机耕道处中断,前段水管和后段水管独立连接水源,既能满足茶树灌溉需求又不影响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在茶行间行进。

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在第一茶行中设置第二机耕道,相邻的第二机耕道的距离等于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轮距,使得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利用第二机耕道即可进行跨行移动,无需通过转场道路到达相邻的第一茶行,这使得转场道路的宽度不再成为应用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硬性条件,现有技术的旧茶园经过修剪后即可应用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提高作业效率。(2)本发明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在第二茶行中设置适宜长度的第三机耕道,方便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作业部件能够触及第一茶行最末端的茶树,避免作业盲区。(3)本发明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在第一茶行的障碍物的前方和/或后方修剪出第二机耕道,方便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绕过障碍物。(4)本发明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将水管设置在茶行中间并将水管在第二机耕道处中断,既能满足茶树灌溉需求又不影响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在茶行间行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茶园种植管理方法中茶园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第一茶行的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使用的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茶园种植管理方法中茶园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3茶园种植管理方法中茶园的俯视图。

其中:100、第一茶行;200、转场道路;300、第二茶行;400、第一机耕道;500、第二机耕道;600、第三机耕道;700、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10、作业部件;800、水管;900、防霜扇;1000、泵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将茶园设计为所有第一茶行100平行,第一茶行100的首端设计纵向的转场道路200,第一茶行100的末端设计纵向的第二茶行300;相邻的第一茶行100之间修剪出第一机耕道400,相邻的第一机耕道400的距离等于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的轮距,所有第一茶行100中修剪倾斜的第二机耕道500,所有第二机耕道500平行,相邻的第二机耕道500的距离等于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的轮距;第二机耕道500与第一机耕道400的夹角为45°;第二茶行300中设置与第一机耕道400对应的第三机耕道600,第三机耕道600与第一机耕道400共线;第三机耕道600的长度为40cm。

其中,本实施例应用的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如图3所示,该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的轮距为150cm,黑色虚线框中所示的是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的作业部件710。

第一茶行100依据图2进行修剪,相邻的第一茶行100距离为150cm,茶树的蓬幅宽度为120cm,第一机耕道400、第二机耕道500和第三机耕道600的宽度为30cm;用于灌溉的水管800处于茶树中间距离地面10cm处,并且水管800在第二机耕道500处中断,前段水管和后段水管独立连接水源。

如图1所示,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在本茶园的基本工作路径是:

(1)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从图1所示最下方的第一茶行100由左至右行进直至达到第二茶行300的第三机耕道600末端,此时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的作业部件710正好能够处理第一茶行100最右端的茶树;

(2)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利用第二机耕道500跨行至图1中倒数第二行的第一茶行100,然后倒退至第一茶行100的最左端开始作业直至到达第三机耕道600的末端;

(3)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作业完毕。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的茶园中,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利用第二机耕道500即可进行跨行移动,无需通过转场道路200到达相邻的第一茶行100;转场道路200的存在是为了作业部件710能够触及第一茶行100的最左端的茶树;但是转场道路200的存在并非硬性要求,如果因为茶园的地形等原因导致转场道路200过窄(甚至没有转场道路200),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只不过第一茶行100首端的一株茶树无法被作业设备700处理,需要后期人工单独处理。

本实施例的茶园种植管理方法中涉及的第一机耕道400、第二机耕道500和第三机耕道600通过修剪茶树即可形成,对转场道路200的宽度无硬性要求,茶园管理中无需拔除或挪动已有的茶树,十分适合对旧茶园进行改造,既能方便茶园应用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提高生产效率又不会对茶园造成经济损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展示的是茶园管理中遇到边角处障碍物的处理方法,图4中最上端第一茶行100的一部分被防霜扇900和泵房1000占据,本实施例在防霜扇900的前方修剪出第二机耕道500以便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跨行至相邻的第一茶行10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展示的是茶园管理中遇到茶行中间障碍物的处理方法,图5中第一茶行100的中部被防霜扇900占据,本实施例在防霜扇900的前方和后方均修剪出第二机耕道500以便乘用式茶叶大型作业设备700经过两次跨行达到绕过防霜扇900的目的。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