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瓜苗高产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39470发布日期:2020-10-31 09:2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南瓜苗高产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蔬菜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南瓜苗高产的栽培方法,适用于华南地区以嫩茎、嫩叶为产品的南瓜生产。



背景技术: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蔓生作物,亦粮亦菜,是一种大众化的蔬菜作物,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其中中国南瓜(c.moschatad.)和印度南瓜(c.maximad.)的种植面积最大。中国南瓜用途广泛,食用方法多样,嫩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可食用,印度南瓜老熟瓜品质多优于中国南瓜,但抗性差,茎叶、花和种子不宜食用。在我国南方地区,生产上以种植长棒状果形的蜜本南瓜为主,在农村中磨盘形、圆形及梨形等不同果形的中国南瓜仍较为常见,中国南瓜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0%以上,中国南瓜食用方法多样,如清炒南瓜苗、南瓜花酿、南瓜饼、南瓜馒头等已成为独具地域特色的美味菜肴,例如在广西,清明前后开始采食南瓜嫩茎叶,用作清炒或做汤,具有平肝和胃、通肠润便的功效,南瓜花可用作酿包或做汤,嫩瓜可清炒或油焖,老熟瓜熬粥、蒸煮或煎制南瓜饼,种子晒干后可用于生吃或加工。总之,南瓜全身为宝,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是一种与人们饮食密切相关的优良食材。

南瓜苗是南瓜嫩叶、嫩茎,南瓜苗在南方常被作为一种叶菜类蔬菜,用作清炒或打汤,深受消费者喜爱。相较于菜心、小白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南瓜生长势旺,抗逆性强,生产管理较为简便,种植成本低,化学药剂使用量少,南瓜苗是一种非常绿色健康的蔬菜,而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大量矿质元素等人体必需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于叶菜类蔬菜,此外,南瓜苗采收期较长,成为弥补南方夏秋高温季节(4-10月)叶菜类蔬菜空缺的首要选择,食用南瓜苗已经成为独具南方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南瓜苗多为老瓜生产的副产品,是整枝过程中摘除的多余侧枝,存在南瓜苗细小不易剥丝、口感差、产量低等缺点。少数企业开始尝试专用南瓜苗生产,但是由于缺乏优质南瓜苗专用品种和种植技术,导致南瓜苗产量及种植效益低,影响了种植积极性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布一种南瓜苗高产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为种植户提供一种轻简、高效的南瓜苗生产技术,解决市场南瓜苗品质差、种植产量低和种植收益低等问题,对于延长采收时间和提高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南瓜苗高产的栽培方法,栽培步骤包括: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旺盛、抗病性强的中国南瓜品种,且要求主侧蔓分生能力强,茎粗11.0mm以上,嫩茎叶肉质细腻、口感清甜、粗纤维含量少;中国南瓜品种可利用来源于桂林市恭城县和贺州昭平县当地的农家品种,在进行连续5茬的系谱法选择的基础上,获得南瓜苗专用新品种,该南瓜品种生长势旺,抗病性强,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果实扁圆形,果肉品质差,但主侧蔓分生能力强,粗度11.0mm以上,南瓜苗肉质细腻,味微甜,适合用作南瓜苗专用品种。通过选用自育南瓜苗专用品种和采用连续分期播种的方法,延长了南瓜苗的采收时间,实现了南瓜苗长期供应,可以有效弥补南方夏秋高温季节叶菜类蔬菜空缺和价格高问题,为人们提供绿色优质的南瓜苗食材。

(2)播种期与育苗: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采用先育苗后定植的种植方式,1-4月和8-12月为适宜的播种时期。为了实现持续供应,可进行分批播种,每隔2-3月播种一批。11月-2月种植时需要搭建小拱棚保温,定植后50天采收第1批南瓜苗,以后每隔15-20天采收1次。3月-10月植株生长速度快,定植后40天采收第1批南瓜苗,以后每隔10-15天采收1次。

(3)种植方式与密度:采用高度密植种植方式,畦宽2.3-2.5米,在距畦边内侧25-30cm处分别定植一行,株距30-35cm,南瓜蔓对向爬行,每667m2种植密度1520-1780株,种植密度是比传统老瓜生产种植密度的8-10倍;定植时,覆土高过育苗土1.0cm以上,对于徒长苗增加种植深度,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冬春茬加盖小拱棚防寒保温。

(4)采收方式:主蔓长至5-6片真叶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和生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整齐度;当基部侧枝长至1.1-1.2m,及时采收,每隔10-15天采收一次,每次采收预留侧枝基部2-3叶,促进茎间新侧枝萌发,南瓜苗采收规格1.0-1.2m。

(5)采后管理:每次采收后立即追肥,肥料以高氮水溶性复合肥为主,用水溶解后施入土壤,每亩用量10-15kg,浓度控制在1-2%之间。

(6)病虫害防治:不同季节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11月-4月病害发生少,5月-10月病虫害发生较多,要预防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的病害和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的虫害,利用黄板和银灰膜的物理方法趋避害虫,使用化学药剂时要做到对症与安全用药。

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分为冬春茬和夏秋茬病虫害防治,冬春茬南瓜病虫害发生较少,在连续阴雨天气或采收后,需喷洒一次广谱性的杀菌剂,针对性的预防疫病、霜霉病和白粉病,整个生育期内最多喷药2次;夏秋茬病虫害发生较多,使用诱抗剂配合施用叶面肥防治病毒病,同时喷洒药物防传毒昆虫,每隔7-10天喷洒一次,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叶面肥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南瓜叶面肥,浓度0.1-0.2%喷洒,既可以提高植株抵抗力,又可以增加南瓜苗生长所需微量元素。

优选的:所述的杀菌剂是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雷多米尔,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雷多米尔的体积比为(1-2):(1-2):(0.5-1),将40-50毫升的杀菌剂用30-40升清水稀释后喷洒至南瓜叶面湿润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诱抗剂是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和毒氟磷,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和毒氟磷交替使用,按使用说明书使用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喷洒药物是采用阿维菌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混合溶液,阿维菌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体积比为(2-3):0.5:(0.5-1),将40-50毫升的药剂用40-50升清水稀释后喷洒至南瓜叶面湿润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采收是选择晴天下午采收南瓜苗,有利于伤口恢复和减少病菌侵染。

优选的:采收后的南瓜苗及时喷洒清水防止萎蔫,并放置阴凉处。

本南瓜苗高产的栽培方法的优点:

1、我们在总结前人种植经验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选用南瓜苗专用品种、安排适宜播种时间、采用高密度的种植方法和连续促发侧枝的采收方法等技术,延长了南瓜苗采收时间1-2个月,实现了南瓜苗的高产,每亩产量达到2500kg以上,对于弥补南方夏秋高温季节叶菜类蔬菜空缺、提高南瓜苗品质、增加种植收益等作用明显,每亩纯利润达到3500元以上。

2、本方法利用来源于桂林市恭城县和贺州昭平县当地的农家品种,在进行连续5茬的系谱法选择的基础上,获得南瓜苗专用新品种,该南瓜品种生长势旺,抗病性强,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果实扁圆形,老瓜品质一般,但主侧蔓分生能力强,粗度11.0mm以上,南瓜苗肉质细腻,味微甜,适合用作南瓜苗专用品种。

3、本方法在夏秋茬时,打顶后采用药剂喷雾防治苗期病毒病,药剂是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和毒氟磷,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和毒氟磷交替使用,并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叶面肥来提高幼苗对病毒病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病毒病的危害,实现夏秋高温季节南瓜苗健康生长和不间断供应。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可以明显提高南瓜苗的抵抗力、延缓叶片衰老时间和延长采收时间,3种药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加明显。

4、本方法在连续阴雨天气或采收后,需喷洒一次广谱性的杀菌剂,同时配合施用叶面肥,叶面肥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南瓜叶面肥,按其施用标准施用,杀菌剂是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雷多米尔,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雷多米尔的体积比为(1-2):(1-2):(0.5-1),将40-50毫升的杀菌剂用30-40升清水稀释后喷洒至南瓜叶面湿润即可,这样操作能让南瓜苗快速生长,且不易发生病虫害,最大限度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为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南瓜苗专用品种的南瓜苗的截面图;

图2是南瓜苗种植田间布局图;

图3是采收南瓜苗现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完成南瓜苗高产栽培:

(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旺盛、抗病性强的中国南瓜品种,且要求主侧蔓分生能力强,茎粗11.0mm以上,嫩茎叶肉质细腻、口感清甜、粗纤维含量少。

(2)播种期与育苗: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采用先育苗后定植的种植方式,1-4月和8-12月为适宜的播种时期。

(3)种植方式与密度:采用高度密植种植方式,畦宽2.3-2.5米,在距畦边内侧25-30cm处分别定植一行,株距30-35cm,南瓜蔓对向爬行,每667m2种植密度1520-1780株,种植密度是比传统老瓜生产种植密度的8-10倍;定植时,覆土高过育苗土1.0cm以上,对于徒长苗增加种植深度,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冬春茬加盖小拱棚防寒保温。

(4)采收方式:主蔓长至5-6片真叶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和生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整齐度;当基部侧枝长至1.1-1.2m,及时采收,每隔10-15天采收一次,每次采收预留侧枝基部2-3叶,促进茎间新侧枝萌发。南瓜苗采收长度规格1.0-1.1m,采收是选择晴天下午采收南瓜苗,有利于伤口恢复和减少病菌侵染。采收后的南瓜苗及时喷洒清水防止萎蔫,并放置阴凉处。

(5)采后管理:每次采收后立即追肥,肥料以高氮水溶性复合肥为主,用水溶解后施入土壤,每亩用量10-15kg,浓度控制在1-2%之间。

(6)病虫害防治:不同季节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11月-4月病害发生少,5月-10月病虫害发生较多,要预防白粉病、疫病、病毒病的病害和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的虫害,利用黄板和银灰膜的物理方法趋避害虫,使用化学药剂时要做到对症与安全用药。

实施例2

采用以下步骤即可完成南瓜苗高产栽培:

(1)品种选择:利用桂林市恭城县和贺州昭平县富罗镇当地的农家南瓜品种进行了连续5茬的系谱法提纯得到的南瓜品种,其主侧蔓分生能力强,茎粗11.0mm以上,嫩茎叶肉质细腻、口感清甜、粗纤维含量少。

(2)播种期与育苗:选取籽粒饱满的种子采用先育苗后定植的种植方式,1-4月和8-12月为适宜的播种时期。

(3)种植方式与密度:采用高度密植种植方式,畦宽2.3-2.5米,在距畦边内侧25-30cm处分别定植一行,株距30-35cm,南瓜蔓对向爬行,每667m2种植密度1520-1780株,种植密度是比传统老瓜生产种植密度的8-10倍;定植时,覆土高过育苗土1.0cm以上,对于徒长苗增加种植深度,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冬春茬加盖小拱棚防寒保温。

(4)采收方式:主蔓长至5-6片真叶时打顶,促进侧枝萌发和生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整齐度;当基部侧枝长至1.1-1.2m,及时采收,每隔10-15天采收一次,每次采收预留侧枝基部2-3叶,促进茎间新侧枝萌发。所述的采收是选择晴天下午采收南瓜苗,有利于伤口恢复和减少病菌侵染。采收后的南瓜苗及时喷洒清水防止萎蔫,并放置阴凉处。

(5)采后管理:每次采收后立即追肥,肥料以高氮水溶性复合肥为主,用水溶解后施入土壤,每亩用量10-15kg,浓度控制在1-2%之间。

(6)病虫害防治:不同季节病虫害发生程度不同,病虫害防治分为冬春茬和夏秋茬病虫害防治,冬春茬南瓜病虫害发生较少,在连续阴雨天气或采收后,需喷洒一次广谱性的杀菌剂,针对性的预防疫病、霜霉病和白粉病,整个生育期内最多喷药2次;夏秋茬病虫害发生较多,使用诱抗剂配合施用叶面肥防治病毒病,同时喷洒药物防传毒昆虫,每隔7-10天喷洒一次,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叶面肥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南瓜叶面肥,浓度0.1-0.2%喷洒,既可以提高植株抵抗力,又可以增加南瓜苗生长所需微量元素。所述的杀菌剂是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雷多米尔,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雷多米尔的体积比为(1-2):(1-2):(0.5-1),将40-50毫升的杀菌剂用30-40升清水稀释后喷洒至南瓜叶面湿润即可。所述的诱抗剂是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和毒氟磷,盐酸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和毒氟磷交替使用,按使用说明书使用即可。所述的喷洒药物是采用阿维菌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混合溶液,阿维菌素、噻虫嗪和吡虫啉的体积比为(2-3):0.5:(0.5-1),将40-50毫升的药剂用40-50升清水稀释后喷洒至南瓜叶面湿润即可。

应用实施例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某合作社管理人员王某某,2019年之前在右江区四塘镇进行冬春茬南瓜苗保护地小面积生产试验,按照传统的蜜本南瓜生产方法进行生产,未采用本方法涉及的种植方式,南瓜苗亩产量不超过300kg;而参照本实施例1中的技术进行南瓜苗生产时,在种植株距50cm的条件下,每亩产量达到2000kg,比传统方法产量提高5-6倍,当年南瓜苗每斤售价4-5元,每亩种植纯利润达到5000元以上,生产的南瓜苗茎粗易剥,肉质细腻,深受收购商喜爱,与番茄、黄瓜等种植生产相比较,具有省人工、易管理和绿色安全等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