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土栽培的楠竹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48218发布日期:2021-02-05 13:2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土栽培的楠竹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楠竹,拉丁名为phyllostachyspubescens,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又名毛 竹或茅竹,自然分布多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具有高强光照的亚热带季风气 候区域。楠竹在我国分布广、面积大,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局部气候, 净化空气。楠竹的生产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单位产量很高。而且楠竹竹竿的 材质坚韧,富有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具有很 高的经济价值。楠竹还能生产出竹炭、竹醋液、竹叶提出物、竹质纤维等诸多 产品。竹笋的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作为菜肴亦产生了较大的经济价值。
[0003]
无土栽培以水作为主要介质,并根据植物的成长周期添加必要的营养液, 供植物生长所需。无土栽培可人为控制营养液中的盐分、养分、溶解氧、酸碱 度和温度等环境等,广泛的应用在蔬菜、花卉栽培中。对不同植物需要研究其 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液配方的选择是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由于楠竹是通过竹 鞭进行繁育,且生长周期比常见的蔬菜和花卉的长,因此其无土栽培技术存在 较大困难,目前还没有关于楠竹无土栽培的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土栽培的楠竹种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 楠竹无土栽培技术实际应用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无土栽培的楠竹种植方法,包括母竹培养步骤和幼竹培养步骤,所述 母竹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7]
a1、长方体的容器中放置四分之一体积到二分之一体积的陶粒;
[0008]
a2、从楠竹苗圃地中于春季2~3月竹笋出土前,挖取完整的鞭芽及鞭根, 并放置于步骤a1中的容器中,每个容器放置一丛楠竹;
[0009]
a3、向步骤a2中放置有楠竹的容器中加入母竹培养营养液以完全浸泡楠 竹的鞭根,每天定时向培养液中通气,并每隔7天更新营养液1次,待竹笋 长出并展开新叶后,每隔2天向叶面喷水;
[0010]
所述幼竹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1]
b1、待竹笋长至高1.5-2m时,向容器中加入幼竹培养营养液,每天定时向 培养液中通气,并每隔7天更新营养液1次;
[0012]
b2、保持每日光照时间10-14个小时,并根据幼竹的生长高度向容器中添 加固定幼竹的陶粒。
[0013]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母竹培养营养液的配方 为改良
的hoagland营养液,具体包括:四水硝酸钙0.95g/l、硝酸钾0.5g/l、 硝酸铵0.08mg/l、磷酸二氢钾0.14g/l、硫酸镁0.49g/l、铁盐溶液2.5ml/l、 微量元素液5ml/l,ph值为6.0。
[0014]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铁盐溶液的具体配方为: 七水硫酸亚铁2.78g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3.73g溶于蒸馏水500ml, ph值为5.5;所述微量元素液的具体配方为:碘化钾0.83mg/l、硼酸6.2mg/l、 硫酸锰22.3mg/l、硫酸锌8.6mg/l、钼酸钠0.25mg/l、硫酸铜0.025mg/l、氯化 钴0.025mg/l。
[001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幼竹培养营养液的具体 配方包括:铵盐45.7g/l、无水磷酸二氢钠16.7g/l、硫酸钾35.7g/l、无水氯化 钙44.3g/l、无水硫酸镁79.11g/l、四水氯化锰0.75g/l、四水钼酸铵0.037g/l、 硼酸0.46g/l、七水硫酸锌0.017g/l、无水硫酸铜0.015g/l、六水氯化铁3.85g/l 和一水柠檬酸5.9g/l,完全混匀后调整ph值为6-6.2。
[0016]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幼竹培养营养液中氮、 磷、钾三元素的浓度配比为3:1:1。
[001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幼竹培养还包括步骤b3、 后期栽培管理:每隔2天向楠竹的叶片进行喷雾,清除已死或瘦弱的植株,保 留健壮的新竹株。
[001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所述母竹培养的a1步骤 中还包括:向容器中加入1:1000-1:2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60-80mg/l的 多效唑或多菌灵溶液并且浸泡20-30min,然后清水清洗3次。
[0019]
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建立了楠竹的无土栽培体系和无土栽培的种植方法,通过分阶段对 楠竹进行营养液培养,可以满足楠竹全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为楠竹的栽培提 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楠竹无无土栽培的种植方法,进一步研 究楠竹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以及生理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 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
本发明的无土栽培的楠竹种植方法,包括母竹培养步骤和幼竹培养步骤, 所述母竹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3]
a1、长方体的容器中放置四分之一体积到二分之一体积的陶粒;向容器中 加入1:1000-1:2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并且浸泡20-30min,然后清水清洗3次;
[0024]
a2、从楠竹苗圃地中于春季2~3月竹笋出土前,挖取完整的鞭芽及鞭根, 并放置于步骤a1中的容器中,每个容器放置一丛楠竹;
[0025]
a3、向步骤a2中放置有楠竹的容器中加入母竹培养营养液以完全浸泡楠 竹的鞭根,每天定时向培养液中通气,并每隔7天更新营养液1次,待竹笋 长出并展开新叶后,每隔2天向叶面喷水;
[0026]
所述幼竹培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7]
b1、待竹笋长至高1.5-2m时,向容器中加入幼竹培养营养液,每天定时向 培养液中通气,并每隔7天更新营养液1次;
[0028]
b2、保持每日光照时间10-14个小时,并根据幼竹的生长高度向容器中添 加固定幼竹的陶粒。
[0029]
本实施例中采用陶粒固定楠竹的鞭芽及鞭根,待长出竹笋后,每个容器的 上方盖有带孔的塑料盖板,竹笋从盖板的孔中伸出。后续在幼竹培养过程中, 可采用支架支撑幼竹的茎杆,避免出现根部固定不牢而倒伏。
[0030]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a1步骤中也可以采用60-80mg/l的多效唑或多菌灵溶 液代替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容器的杀菌。
[003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所述母竹培养营养液的 配方为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具体包括:四水硝酸钙0.95g/l、硝酸钾0.5g/l、 硝酸铵0.08mg/l、磷酸二氢钾0.14g/l、硫酸镁0.49g/l、铁盐溶液2.5ml/l、 微量元素液5ml/l,ph值为6.0。可以先调配上述母竹培养营养液的母液,使用 前再稀释至目标浓度,并调节ph值。
[003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所述铁盐溶液的具体配 方为:七水硫酸亚铁2.78g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3.73g溶于蒸馏水 500ml,ph值为5.5;所述微量元素液的具体配方为:碘化钾0.83mg/l、硼酸 6.2mg/l、硫酸锰22.3mg/l、硫酸锌8.6mg/l、钼酸钠0.25mg/l、硫酸铜 0.025mg/l、氯化钴0.025mg/l。通过配置合适的各种微量元素配比,可以保证 竹笋萌发过程中的各种营养需求。
[003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所述幼竹培养营养液的 具体配方包括:铵盐45.7g/l、无水磷酸二氢钠16.7g/l、硫酸钾35.7g/l、无水 氯化钙44.3g/l、无水硫酸镁79.11g/l、四水氯化锰0.75g/l、四水钼酸铵0.037g/l、 硼酸0.46g/l、七水硫酸锌0.017g/l、无水硫酸铜0.015g/l、六水氯化铁3.85g/l 和一水柠檬酸5.9g/l,完全混匀后调整ph值为6-6.2。因为楠竹喜欢偏酸性的 土壤,经过申请人前期实验筛选,发现幼竹培养营养液的ph值在6-6.2之间时, 幼竹的根系发育良好,叶片光合作用旺盛,生长迅速。
[003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所述幼竹培养营养液中 氮、磷、钾三元素的浓度配比为3:1:1。申请人通过氮、磷、钾的浓度正交试 验,发现氮素3.0mmol
·
l
-1
、磷素1mmol
·
l
-1
、钾素1.0mmol
·
l
-1
的浓度 最适宜,幼竹的叶面积、光合作用强度为最佳。
[003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所述幼竹培养还包括步 骤b3、后期栽培管理:每隔2天向楠竹的叶片进行喷雾,清除已死或瘦弱的植 株,保留健壮的新竹株。这样可以确保整个无土栽培的楠竹丛处于较强的生长 旺盛和更替状态。
[0036]
最后应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 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但以上变更、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在本申 请的待授权或待批准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