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06699发布日期:2021-02-03 11:5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蘑菇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三次发酵蘑菇培养料进行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蘑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双孢蘑菇的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采取适合自己的栽培方式。分布极广泛,中国普遍栽培。现有生产工艺大多利用二次发酵蘑菇培养料进行双孢蘑菇,一潮产量一般为10kg/m2~13kg/m2,三潮总产量为20kg/m2~25kg/m2,虽然给双孢菇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长环境,但是也无法改变双孢蘑菇单位面积产量低的问题;国内出现三次发酵技术制备双孢蘑菇培养料,该技术不但对小麦秸秆的质量要求很严格,对小麦秸秆要求是:麦草是圆管状、亮黄色、一根根茎秆长20cm~25cm,这种质地的麦草可长时间保持自身的结构;而且对鸡粪品质要求极高:要求鸡粪的含氮量约为4%~5%,水分含量30%~50%;且三潮总产量仅能达到30kg/m2~33kg/m2。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栽培方法存在双孢蘑菇单位面积产量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0004]
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0005]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800~1000份小麦秸秆、400~50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80~100份石膏和60~70份花生粕;
[0006]
二、预湿:向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水,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800~10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0~60℃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07]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00~50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80~100份石膏和60~70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0%~80%;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cm~6cm;
[0008]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4.5m~6.5m,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至堆料减重20%~25%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09]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2.5m~3.2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14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3℃/h~1.5℃/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56~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56~60℃
下发酵8h~10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6~49℃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6~49℃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26℃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10]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26℃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7l/t~10l/t,在堆料温度为25~26℃下发酵16d~19d,得到发酵堆肥;
[0011]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向发酵堆肥中拌入液体微生物肥料,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7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24℃,所述培养料中液体微生物肥料的施加量为3ml/kg~6ml/kg;所述液体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液体微生物肥料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
×
108个/ml;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2l/m2~6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24℃;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24℃;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0l/m2~2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26℃;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3000ppm~5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300ppm/d~5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5~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5~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8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12]
本发明原理及优点:一、小麦秸秆含有碳元素,本发明以小麦秸秆作为重要碳源营养源,先对小麦秸秆预湿过程中进行建堆,利用堆放使堆内温度升温,利用嗜热微生物分解蜡质层,让麦秸秆能够吸收水分,当表面蜡质层被去除后可吸收水分起到了缓冲水分的作用;本发明还添加鸡粪,鸡粪含有氮元素,作为堆肥中微生物的氮源营养源,为了保证鸡粪氮含量满足供养需求,还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不足,要另行补充氮源;所以本发明步骤六获取的发酵堆肥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二、本发明在高温(77~83℃)下完成一次发酵,且发酵过程中氧气供应充足,因此可杀死大部分微生物(采用非全封闭式发酵槽),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均匀性(品质差不多)和选择性(只适合双孢蘑菇生长)的堆肥;三、本发明将二次发酵分为均温期、升温期、巴氏杀菌期、冷却期、控温期和播种期,均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5℃下进行发酵,使堆料的内外温差缩小到3℃以内,堆料温度为45℃最适宜打开麦秸秆;升温期:当堆料的内外温差缩小到3℃时就进入升温期,此时微生物活动使堆料温度升高,升温至56~60℃;巴氏杀菌期:当温度升高至56~60℃时巴氏杀菌过程就开始了,巴氏杀菌期将堆料中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巴氏杀菌期结束时空气中氨气含量一般为250ppm~600ppm;冷却期:巴氏杀菌期结束后将空气温度控制为45℃,使堆料温度缓慢降温至46~49℃;控温期:当堆料温度降温至46~49℃时,就进入控温期,控温期以堆料温度为46~49℃进行发酵,至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播种期:控温期结束后对堆料进行自然冷
却,至堆料温度为25~26℃;四、本发明在三次发酵时播撒菌种,并在温度为25~26℃下进行发酵,促进菌种快速生长,使菌丝占满堆肥,生产出均匀、一致的发菌料,且有效缩短发酵时间避免病虫害感染风险;五、本发明在发酵堆肥中添加液体微生物肥料,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发酵堆肥进行分解,为双孢蘑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六、本发明一潮时双孢蘑菇的产量达到18kg/m2以上,三潮总产量达到35kg/m2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0014]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800~1000份小麦秸秆、400~50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80~100份石膏和60~70份花生粕;
[0015]
二、预湿:向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水,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800~10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0~60℃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16]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00~50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80~100份石膏和60~70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0%~80%;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cm~6cm;
[0017]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4.5m~6.5m,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至堆料减重20%~25%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18]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2.5m~3.2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14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3℃/h~1.5℃/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56~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56~60℃下发酵8h~10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6~49℃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6~49℃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26℃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19]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26℃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7l/t~10l/t,在堆料温度为25~26℃下发酵16d~19d,得到发酵堆肥;
[0020]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向发酵堆肥中拌入液体微生物肥料,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7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24℃,所述培养料中液体微生物肥料的施加量为3ml/kg~6ml/kg;所述液体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液体微生物肥料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
×
108个/ml;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2l/m2~6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24℃;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24℃;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0l/m2~2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26℃;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
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3000ppm~5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300ppm/d~5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5~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5~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8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21]
高品质鸡粪含氮量一般为4%~5%,而本实施方式对于鸡粪品质要求不高,但是当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要向鸡粪中添加氮源,保证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即可。
[0022]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氮源为尿素或硫酸铵盐。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3]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采用地下水或者自来水将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24]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至堆料减重20%~25%为止过程中通过控制风机保证堆料的内部空气氧气含量不低于8%,通过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具体过程如下:
[0025]
在发酵过程初始时,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5min;发酵24后进行第一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3d后进行第二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5d后进行第三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至堆料减重20%~25%为止。
[0026]
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0027]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六中所述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0028]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七

中所述草炭土中添加石膏、石灰和甲醛,且草炭土与石膏的质量比为300:1,草炭土与石灰的质量比为300:1.5,草炭土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00:1.5。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0029]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七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300ppm~450pp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0030]
本发明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发明的目的。
[0031]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0032]
实施例1:一种采用三次发酵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0033]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所述优质氮含量鸡粪中
氮含量为3.1%,所述氮源为尿素;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900份小麦秸秆、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
[0034]
二、预湿:采用地下水将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9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5℃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35]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3%;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4cm;
[0036]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5m,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在发酵过程初始时,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5min;发酵24后进行第一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3d后进行第二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5d后进行第三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至堆料减重23%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37]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3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4℃/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60℃下发酵9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7.5℃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7.5℃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38]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10l/t,在堆料温度为25℃下发酵18d,得到发酵堆肥;
[0039]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向发酵堆肥中拌入液体微生物肥料,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所述培养料中液体微生物肥料的施加量为4.5ml/kg;所述液体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液体微生物肥料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
×
108个/ml;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40]
实施例1步骤六中所述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
[0041]
实施例1步骤七

中所述草炭土中添加石膏、石灰和甲醛,且草炭土与石膏的质量比为300:1,草炭土与石灰的质量比为300:1.5,草炭土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00:1.5。
[0042]
实施例1步骤七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043]
实施例2:液体微生物肥料添加量过少对比试验:
[0044]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所述优质氮含量鸡粪中氮含量为3.1%,所述氮源为尿素;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900份小麦秸秆、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所述小麦秸秆呈圆管状,颜色呈亮黄色,平均长度为23cm;
[0045]
二、预湿:采用地下水将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9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5℃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46]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3%;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4cm;
[0047]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5m,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在发酵过程初始时,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5min;发酵24后进行第一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3d后进行第二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5d后进行第三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至堆料减重23%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48]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3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4℃/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60℃下发酵9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7.5℃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7.5℃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49]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10l/t,在堆料温度为25℃下发酵18d,得到发酵堆肥;
[0050]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向发酵堆肥中拌入液体微生物肥料,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所述培养料中液体微生物肥料的施加量为2ml/kg;所述液体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液体微生物肥料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
×
108个/ml;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
为25℃;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51]
实施例2步骤六中所述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
[0052]
实施例2步骤七

中所述草炭土中添加石膏、石灰和甲醛,且草炭土与石膏的质量比为300:1,草炭土与石灰的质量比为300:1.5,草炭土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00:1.5。
[0053]
实施例2步骤七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054]
实施例3:液体微生物肥料添加量过多对比试验:
[0055]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所述优质氮含量鸡粪中氮含量为3.1%,所述氮源为尿素;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900份小麦秸秆、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所述小麦秸秆呈圆管状,颜色呈亮黄色,平均长度为23cm;
[0056]
二、预湿:采用地下水将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9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5℃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57]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3%;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4cm;
[0058]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5m,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在发酵过程初始时,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5min;发酵24后进行第一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3d后进行第二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5d后进行第三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至堆料减重23%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59]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3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4℃/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60℃下发酵9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7.5℃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7.5℃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60]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10l/t,在堆料温度为25℃下发酵18d,得到发酵堆肥;
[0061]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向发酵堆肥中拌入液体微生物肥料,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所述培养料中液体微生物肥料的施加量为8ml/kg;所述液体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液体微生物肥料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
×
108个/ml;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62]
实施例3步骤六中所述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
[0063]
实施例3步骤七

中所述草炭土中添加石膏、石灰和甲醛,且草炭土与石膏的质量比为300:1,草炭土与石灰的质量比为300:1.5,草炭土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00:1.5。
[0064]
实施例3步骤七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065]
对比例1:空白对比例
[0066]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所述优质氮含量鸡粪中氮含量为3.1%,所述氮源为尿素;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900份小麦秸秆、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所述小麦秸秆呈圆管状,颜色呈亮黄色,平均长度为23cm;
[0067]
二、预湿:采用地下水将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9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5℃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68]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3%;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4cm;
[0069]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5m,在发酵温度为77~83℃下发酵,在发酵过程初始时,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5min;发酵24后进行第一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3d后进行第二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5d后进行第三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至堆料减重23%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70]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3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4℃/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60℃下发酵9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7.5℃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7.5℃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71]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10l/t,在堆料温度为25℃下发酵18d,得到发酵堆肥;
[0072]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将发酵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73]
对比例1步骤六中所述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
[0074]
对比例1步骤七

中所述草炭土中添加石膏、石灰和甲醛,且草炭土与石膏的质量比为300:1,草炭土与石灰的质量比为300:1.5,草炭土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00:1.5。
[0075]
对比例1步骤七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076]
对比例2:加水对比例
[0077]
一、称量:收集鸡粪,并检测鸡粪中氮含量,若鸡粪中氮含量低于2%,向鸡粪中添加氮源,至鸡粪的氮含量达到2%~4%为止,得到优质氮含量鸡粪;所述优质氮含量鸡粪中氮含量为3.1%,所述氮源为尿素;然后按照重量份数称取900份小麦秸秆、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所述小麦秸秆呈圆管状,颜色呈亮黄色,平均长度为23cm;
[0078]
二、预湿:采用地下水将发酵工艺回收水池注满,然后将步骤一称取的900份小麦秸秆浸泡于发酵工艺回收水池中,至无气泡冒产出为止,取出后建堆,堆放至堆内温度升温至55℃为止,得到预湿后小麦秸秆;
[0079]
三、混料:将步骤一称取的450份优质氮含量鸡粪、90份石膏和65份花生粕同步骤二得到的预湿后小麦秸秆一起送入粉碎混料机器中进行粉碎混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混合料;混料过程中进行补水,保证待发酵混合料的含水量为73%;所述待发酵混合料中小麦秸秆的平均长度为5.4cm;
[0080]
四、一次发酵:将待发酵混合料堆入高压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5m,在发酵温度
为77~83℃下发酵,在发酵过程初始时,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5min;发酵24后进行第一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3d后进行第二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风机的开启5min,然后关闭17min;发酵5d后进行第三次转仓翻堆,同时添加水,保证堆料含水量不低于70%;继续发酵至堆料减重23%为止,得到一次发酵堆肥;
[0081]
五、二次发酵:

、均温期:将一次发酵堆肥堆入二次发酵仓中,且堆料高度为3m,在堆料温度为45℃下发酵13h;

、升温期:以升温速率为1.4℃/h将二次发酵仓内堆料温度从45℃升温至60℃;

、巴氏杀菌期:在堆料温度为60℃下发酵9h;

、冷却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45℃,至堆料温度降温至47.5℃为止;

、控温期:在堆料温度为47.5℃下发酵至二次发酵仓内空气中氨气浓度低于5ppm为止;

、播种期:将二次发酵仓内空气温度控制为室温,对堆料进行自然冷却,至堆料温度为25℃为止,得到二次发酵堆肥;
[0082]
六、三次发酵:在堆料温度为25℃下将双孢蘑菇菌种均匀播种于二次发酵堆肥中,播种量为10l/t,在堆料温度为25℃下发酵18d,得到发酵堆肥;
[0083]
七、菇房栽培管理:

、装料:向发酵堆肥中加水,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所述水的施加量为10ml/kg;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84]
对比例2步骤六中所述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
[0085]
对比例2步骤七

中所述草炭土中添加石膏、石灰和甲醛,且草炭土与石膏的质量比为300:1,草炭土与石灰的质量比为300:1.5,草炭土与甲醛的质量比为300:1.5。
[0086]
对比例2步骤七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087]
对比例3:现有对比例
[0088]

、装料:将二次发酵蘑菇培养料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
[0089]
所述二次发酵蘑菇培养料中播种的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播种量为为10l/t;
[0090]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
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
[0091]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0092]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93]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0094]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95]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0096]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097]
对比例3步骤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098]
对比例4:现有加液体微生物肥料对比例
[0099]

、装料:向二次发酵蘑菇培养料中拌入液体微生物肥料,得到堆肥,将堆肥按照厚度为18cm平铺于床架上,然后覆盖草炭土,草炭土覆盖厚度为6cm,在床架完成装填培养料,培养料温度为23℃,所述培养料中液体微生物肥料的施加量为4.5ml/kg;
[0100]
所述液体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且液体微生物肥料中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
×
108个/ml;
[0101]
所述二次发酵蘑菇培养料中播种的双孢蘑菇菌种为美国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品种名称为a15;播种量为为10l/t;
[0102]

、打水:装料完成后按照打水量为4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第二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三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3次,每次打水量为2l/m2,培养料温度为23.5℃;第四天打次氯酸钠水溶液2次,每次2l/m2,培养料温度为25~26℃;第五天按照五天内共计打水量为22l/m2打次氯酸钠水溶液,培养料温度为25℃;
[0103]

、降温:控制菇房空气温度为17℃使培养料温度自然冷却降温至17℃,冷却降温初始时co2浓度控制为在4000ppm,在降温过程中以速率为400ppm/d将co2浓度降低至1200ppm;
[0104]

、一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8%下培养至一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105]

、一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一次转潮;
[0106]

、二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6%下培养至二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107]

、二次转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8℃和co2浓度为1500ppm下进行二次转潮;
[0108]

、三潮:在培养料温度为17℃、co2浓度为1200ppm和空气湿度为84.5%下培养至三潮结束,采收双孢蘑菇。
[0109]
对比例4步骤

中所述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次氯酸钠浓度为400ppm。
[0110]
表1
[0111][0112][0113]
通过表1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3对比可知,当液体微生物肥料添加量过少时,起到的效果与添加10ml/kg水相差不多,虽然略优于不添加,但对产量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当液体微生物肥料添加量过多时,起到的效果与添加10ml/kg水也相差不多,只有添加量控制为3ml/kg~6ml/kg时,产量提高效果显著,所以应该要个控制液体微生物肥料添加量。
[0114]
通过表1中对比例1与对比例3对比可知,在不添加液体微生物肥料和水情况下,单独使用本发明经过三次发酵得到的发酵堆肥与使用现有二次发酵得到的发酵堆肥进行栽培相比,本发明栽培方法的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证明采用本发明经过三次发酵得到的发酵堆肥用于栽培效果更好。
[0115]
通过表1中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1和实施例1对比可知,虽然按照本发明中液体微生物肥料添加量应用于现有栽培方法(二次发酵得到的发酵堆肥)中也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一潮增产2.4g/m2,二潮增产1.3kg/m2,三潮增产1.4kg/m2;但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增产效果更佳,一潮增产4.5kg/m2,二潮增产3.4kg/m2,三潮增产2.1kg/m2;所以液体微生物肥料与本发明经过三次发酵得到的发酵堆肥联合使用起到的效果更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