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0197发布日期:2021-01-23 17:1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自动化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在家禽饲养生产工序中,饲料投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的饲料投喂系统往往是通过人工手动将饲料投放到固定容器当中,然后再通过推动容器将饲料投送至笼养家禽食用。
[0003]
这种通过人工手动来投喂饲料的方法往往无法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饲料投放量的多少,容易出现饲料投放过多而浪费饲料或者饲料投放过少而使家禽无法得到充足饲料食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饲料投喂系统通过人工手动投喂饲料而无法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饲料量投放多少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包括鸡笼、料桶、滚轮、支撑架、出料通道、出料开关、第一驱动组件、声音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鸡笼共有多个,多个所述鸡笼依次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多个所述鸡笼的两侧,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料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多个所述鸡笼的上方,所述出料通道位于所述料桶的正下方且与所述料桶连通,所述出料开关安装在所述出料通道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出料开关动作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通道,所述声音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上,所述声音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6]
所述声音传感器用来感测所述鸡笼中家禽的叫声信号并将叫声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处理家禽的叫声信号以获取家禽的叫声幅值,然后根据家禽的叫声幅值判断家禽的饥饿程度。
[0007]
所述控制器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动作,进而控制出料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出料通道的打开时间。通过控制所述出料通道额打开时间,即可以控制投送到鸡笼中的饲料量。
[0008]
在上述投料装置中,通过家禽的叫声大小判断家禽的饥饿程度,并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饲料投送量的大小,可以解决传统饲料投喂系统通过人工手动投喂饲料而无法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饲料量投放多少的问题,可以防止饲料投放过多而浪费饲料又或者饲料投放过少而使家禽无法得到充足饲料食物,提高了家禽饲料投喂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隔音板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料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隔音板伸进多个所述鸡笼。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气缸,所述出料开关包括挡板,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料桶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通道的侧壁设有滑道,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料通道且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料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隔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包裹有吸音棉。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的侧面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总开关,所述总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的侧面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料桶的侧壁设有观察窗口。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口由透明塑料制成。
附图说明
[0018]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9]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料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料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料桶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料桶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4]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的料盘、推板、第一螺旋弹簧以及连接杆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
[0026]
1、鸡笼;2、料桶;3、滚轮;4、支撑架;5、出料通道;6、出料开关;7、第一驱动组件;8、声音传感器;9、连接板;10、隔音板;11、第二驱动组件;12、称重传感器;13、料盘;14、推板;15、顶杆;16、推块;17、推杆;18、圆筒;19、连接杆;20、第一螺旋弹簧;21、第二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8]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31]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家禽物理信号控制的投料装置,包括鸡笼1、料桶2、滚轮3、支撑架4以及出料通道5,所述料桶2中设有用于存储饲料的漏斗,所述鸡笼1共有多个,多个所述鸡笼1大小一样且依次连接,所述支撑架4位于多个所述鸡笼1的两侧,所述滚轮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所述料桶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上且位于多个所述鸡笼1的上方,所述出料通道5位于所述料桶2的正下方且与所述料桶2连通。通过驱动所述滚轮3转动,可以使得所述料桶2在多个所述鸡笼1的上方移动。
[0032]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出料开关6、第一驱动组件7、声音传感器8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出料开关6安装在所述出料通道5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2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出料开关6动作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通道5,所述声音传感器8以及所述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2上,所述声音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具体而言,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两端与所述料桶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声音传感器8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9的下表面,所述声音传感器8通过所述连接板9安装在所述料桶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漏斗的下方,所述连接板9以及所述声音传感器均与所述出料通道5的出料口位置错开以使饲料能够从出料通道5直接流进鸡笼1中。
[0033]
所述声音传感器8用来感测所述鸡笼1中家禽的叫声信号并将叫声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处理家禽的叫声信号以获取家禽的叫声幅值,然后根据家禽的叫声幅值判断家禽的饥饿程度。
[0034]
所述控制器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动作,进而控制出料开关6动作以控制所述出料通道5的打开时间。通过控制所述出料通道5额打开时间,即可以控制投送到鸡笼1中的饲料量。
[0035]
在上述投料装置中,通过家禽的叫声大小判断家禽的饥饿程度,并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饲料投送量的大小,可以解决传统饲料投喂系统通过人工手动投喂饲料而无法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控制饲料量投放多少的问题,可以防止饲料投放过多而浪费饲料又或者饲料投放过少而使家禽无法得到充足饲料食物,提高了家禽饲料投喂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00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轮3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伺服电机转动,可以驱动所述滚轮3转动,以使料桶2在多个所述鸡笼1的上方移动,将饲料投放到不同的鸡笼1
当中。
[00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隔音板1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1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安装在所述料桶2上且用于驱动所述隔音板10伸进多个所述鸡笼1。所述隔音板10共有四块,所述料桶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比如正方形。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共有四个,四块所述隔音板10分别位于料桶2的四个外侧面上且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通过驱动所述隔音板10往所述鸡笼1方向移动并伸入所述鸡笼1,可以将位于料桶2正下方的鸡笼1与其它鸡笼1分割开来。也就是说,当四块所述隔音板10伸入到所述鸡笼1中时,四块所述隔音板10将把鸡笼1的四周围住并形成围拢闭合空间。如此,通过声音传感器8采集其中一个鸡笼1家禽叫声信号时,可以隔绝其它鸡笼1家禽叫声的影响,提高控制器根据家禽叫声信号判断家禽饥饿程度的准确度。
[00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第一伸缩气缸,所述出料开关6包括挡板,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料桶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料通道5的侧壁设有滑道,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出料通道5且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以驱动所述挡板动作,可以实现所述出料通道5的打开与关闭控制。
[003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1包括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缸筒与所述料桶2的外侧面顶部或者外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隔音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
[00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板10的表面包裹有吸音棉,以提高所述隔音板10的隔音性能。
[00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显示屏以及总开关,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2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总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2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显示家禽叫声信号的幅值,所述总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投料装置的工作与否。
[004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桶2的侧壁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由透明塑料制成,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观察料桶2中饲料的余量。
[0043]
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饲料称重组件,所述饲料称重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12、料盘13、推板14、顶杆15、推块16、推杆17、圆筒18、连接杆19、第一螺旋弹簧20以及第二螺旋弹簧21。所述称重传感器12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9上,所述料盘13位于所述出料通道5的正下方且固定安装在所述称重传感器12上,所述料盘13的横截面呈u字形,所述推板14与所述料盘13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9与所述料盘13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弹簧2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弹簧20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14固定连接,所述圆筒18固定安装在所述料桶2的内侧面上,所述圆筒18设有密封内腔,所述顶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密封内腔,所述顶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内腔的侧壁滑动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圆筒18的外侧并正对所述推板14,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1位于所述密封内腔中且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1的一端与所述顶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1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内腔远离所述顶杆15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腔室中填充有润滑油脂,所述推杆17的一端伸入所述密封内腔,所述推杆17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内腔的侧壁滑动密封连接且位于所述圆筒18的外侧并与所述推块16固定连接,所述推块16固定
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
[0044]
当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处在伸长状态时,所述出料通道5处在打开状态,所述顶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板14不接触,所述第一螺旋弹簧20以及第二螺旋弹簧21均处在自然伸张状态,所述料桶2中的饲料通过出料通道5落入到料盘13当中;当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处在收缩状态时,所述出料通道5处在关闭状态,所述推块16以及推杆17往密封内腔方向移动,所述顶杆15往所述推板14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推板14接触,所述顶杆15推动推板14往连接杆19方向移动并将料盘13上的饲料推离所述料盘13,所述第二螺旋弹簧21处在拉伸状态,所述第一螺旋弹簧20处在压缩状态。
[0045]
如图4所示,当出料通道5处在打开状态时,所述推板14与顶杆15不接触,所述料桶2上的饲料落入到所述料盘13中。此时,通过称重传感器12反馈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投放饲料的重量。饲料的重量等于称重传感器12反馈的相应额重量值减去第一螺旋弹簧20、连接杆19、料盘13以及推板14的重量值。
[0046]
所述控制器根据家禽的饥饿程度计算饲料投放量多少,当料盘13上的饲料重量等于饲料投放量时,即控制第一伸缩气缸伸缩以关闭出料通道5,并通过推杆17、圆筒18、顶杆15以及推板14将料盘13上的饲料推往料盘13的出料口,进而投放到鸡笼1当中。然后在对下一个鸡笼1进行饲料投放时,所述第一伸缩气缸伸长,所述出料通道5打开,所述顶杆15将在第二螺旋弹簧21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所述推板14亦在第一螺旋弹簧20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位置,以根据下一个鸡笼1家禽饥饿程度进行饲料投放。
[0047]
上述饲料称重组件不仅可以称量出饲料投放量的大小,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构思巧妙的特点,可方便安装拆卸以及后续的维护。
[004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