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65295发布日期:2021-02-05 16:5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芍药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芍药别名别离草、花中宰相,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芍药组多年生草本。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0003]
目前芍药栽培多以露地为主,花期集中于5-6月,难以满足其他季节用花需求,此外,大田地栽容易引发芍药土传病害,其切花品质易受影响。因此,为实现芍药切花产业化生产,其栽培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而无土栽培技术是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不同的植物其基质的配方和栽培方法均有所不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包括长花槽、分隔板、连通孔、上檐板,s1:大棚内开挖下凹式土槽作为槽道,将长花槽平整放入到槽道内部,使得长花槽底部贴合槽底,使得上檐板底部贴合地面;s2:对长花槽内壁底部和侧面进行消毒处理,长花槽内壁底部铺碎瓦片和砾石作为沥水层,在沥水层上方填有基质和基肥的混合物,其顶部不超过所述分隔板的顶部;s3:9月底-10月初,在长花槽内部种植切花芍药,使其在自然环境下接受低温,当棚内温度低于0
°
c时,用稻草覆盖植株,以免植株受冻害;初春时节,当室外平均气温达到8
°
c-12
°
c时,将稻草撤去,每日正午进行进行通风处理,3月底,对切花芍药进行一次防病处理;4月底-5月初,当室外平均气温达到18
°
c-25
°
c,将大棚上的薄膜撤去;s4:切花芍药萌芽时,每隔5-7d施用一次叶面肥,切花芍药育蕾时,每隔7-9d施用一次水溶性复合肥;切花芍药花谢后3-5d后,施用一次固体肥。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s2中所述的基质和基肥混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珍珠岩25%、稻壳23%、泥碳22%、岩棉12.5%、骨粉10%、羊粪7.5%、所述骨粉和所述羊粪均经过发酵处理。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s2中所述碎瓦片和所述砾石的体积之比为2:1,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7-2.3mm。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长花槽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所述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均匀开设有所述连通孔,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的距离为45-50cm,所述长
花槽为壁厚为8-12mm的pvc制成。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s3中所述的防病处理为: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稀释600倍喷洒植株一次,一星期后,使用浓度为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喷洒植株一次。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s4中所述叶面肥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纯净水100份、氮85-90份、磷72-82份、钾65-80份、铁62-74份、锌55-68份、锰40-58份、铜10-12份。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s4中所述固体肥的原料及其重量比为:甘蔗屑∶菌渣∶鸡粪=4∶3∶1.5,并向其添加质量浓度为0.1%的硫酸钾。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长花槽内壁底部铺碎瓦片和砾石作为沥水层,然后将珍珠岩、稻壳、泥碳、岩棉、骨粉、羊粪均匀混合铺设在长花槽内部,然后将切花芍药植株栽培在长花槽内部,长花槽内部相邻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的空间栽培一株切花芍药,限制切花芍药植株的根系,便于移栽,且减少了土传灾害的发生;栽培之前,在沥水层上方填有基质和基肥的混合物,在生长期中,控温、施肥、防治虫害,使得切花芍药生长情况好,花叶繁盛,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发明长花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切花芍药栽培示意图。
[0015]
图中:1、长花槽;2、分隔板;3、连通孔;4、上檐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2,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8]
请参阅图1-2,一种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包括长花槽1、分隔板2、连通孔3、上檐板4,所述长花槽1内部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所述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底部均匀开设有所述连通孔3,设置连通孔3便于水相互流通,具有一定的节水、保水作用,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2之间的距离为45-50cm,长花槽1内部相邻两个分隔板2之间形成的空间栽培一株切花芍药,所述长花槽1为壁厚为8-12mm的pvc制成,制成成本低、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s1:大棚内开挖下凹式土槽作为槽道,将长花槽1平整放入到槽道内部,使得长花槽1底部贴合槽底,使得上檐板4底部贴合地面,设置长花槽1、减少了土传灾害的发生;s2:对长花槽1内壁底部和侧面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式可以是紫外线消毒,长花槽1内壁底部铺碎瓦片和砾石作为沥水层,在沥水层上方填有基质和基肥的混合物,其顶部不超过所述分隔板2的顶部,使得相邻两个植株之间的根系被隔离开;s3:9月底-10月初,在长花槽1内部种植切花芍药,使其在自然环境下接受低温,当棚内温度低于0
°
c时,用稻草覆盖植株,以免植株受冻害;初春时节,当室外平均气温达到8
°
c-12
°
c时,将稻草撤去,每日正午进行进行通风处理,3月底,对切花芍药进行一次防病处理;4月底-5月初,当室外平均气温达到18
°
c-25
°
c,将大棚上的薄膜撤去;s4:切花芍药萌芽时,每隔5-7d施用一次叶面肥,切花芍药育蕾时,每隔7-9d施用一次水溶性复合肥;切花芍药花谢后3-5d后,施用一次固体肥。
[0019]
所述s2中所述的基质和基肥混合物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珍珠岩25%、稻壳23%、泥碳22%、岩棉12.5%、骨粉10%、羊粪7.5%、所述骨粉和所述羊粪均经过发酵处理,所述s2中所述碎瓦片和所述砾石的体积之比为2:1,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7-2.3mm,透气性和排水性好;所述s3中所述的防病处理为: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稀释600倍喷洒植株一次,可以防治切花芍药的叶霉病,一星期后,使用浓度为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喷洒植株一次,可以防治切花芍药的白粉病。
[0020]
所述s4中所述叶面肥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纯净水100份、氮85-90份、磷72-82份、钾65-80份、铁62-74份、锌55-68份、锰40-58份、铜10-12份,所述s4中所述固体肥的原料及其重量比为:甘蔗屑∶菌渣∶鸡粪=4∶3∶1.5,并向其添加质量浓度为0.1%的硫酸钾,鸡粪经过发酵腐熟处理,肥力强,缓释时间久,可以供切花芍药长时间使用。
[0021]
工作原理:切花芍药无土化栽培方法使用时,首先将长花槽1平整放入到槽道内部,使得长花槽1底部贴合槽底,使得上檐板4底部贴合地面,接着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长花槽1内壁进行照射消毒,接着在长花槽1内壁底部铺碎瓦片和砾石作为沥水层,然后将珍珠岩、稻壳、泥碳、岩棉、骨粉、羊粪均匀混合铺设在长花槽1内部,然后将切花芍药植株栽培在长花槽1内部,长花槽1内部相邻两个分隔板2之间形成的空间栽培一株切花芍药,限制切花芍药植株的根系,便于移栽。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