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麦穗发芽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8964发布日期:2021-01-26 19:0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抑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麦穗发芽的药剂。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在收获前遭遇阴雨天气时易导致麦穗发芽,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防止麦穗发芽主要有培育抗穗发芽的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抑制麦穗发芽。目前,培育抗穗发芽品种进展不大,主要还是使用化学药剂来抑制麦穗发芽。
[0003]
顺丁烯二酸联氨,商品名称为maleic hydeazde,通常简称为mh。在对mh防止麦穗发芽的研究中发现:在小麦抽穗后25d,喷施一定量的mh,对麦穗发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不影响麦粒的千斤重。
[0004]
目前,我国已将mh纳入农药之列,并开始生产。虽然顺丁烯二酸联氨对麦穗发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其被纳入农药之列,所以在使用时还是需要降低其施用量,以减少其残留量。
[0005]
将不同的抑制剂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后,有些可以表现出增效作用,这种增效复配可以提高施用单一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基于此可以降低抑制剂的施用量,降低抑制剂的残留量。目前还没有关于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复配的报道。
[0006]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麦穗发芽的药剂,其将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以一定比例复配后对麦穗发芽表现出显著的增效抑制效果,基于此,可以降低矮壮素或顺丁烯二酸联氨的单一施用量。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抑制麦穗发芽的药剂,其有效成分由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组成。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的质量比为1-8:5-1。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的质量比为1:3。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
(1)本发明中矮壮素能抑制内源赤霉素的合成,降低赤霉素的含量,同时抑制内源α-淀粉酶的活性;另外,顺丁烯二酸联氨能够抑制去氢酶的活性,影响呼吸作用,阻碍胚芽的发育,干扰初生根的形成。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两者协同作用,对麦穗发芽的抑制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0014]
(2)本发明中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复配时表现出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提高了麦穗发芽的抑制效果,可以减少单剂的施用量,在降低化学成分残留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经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实施例:麦粒发芽抑制试验
[0017]
供试药剂:97%矮壮素原药、25%顺丁烯二酸联氨溶液,均为市售。
[0018]
(1)将供试药剂设置11个质量配比,加1800倍清水稀释。
[0019]
(2)取小麦中优9507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h,在放入稀释好的药液中浸泡12h。捞出,放入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每个处理100粒,3次重复,培养温度25℃。同时以清水浸泡的种植为空白对照,3d后每天观察记录1次,直到第7d,以胚部破裂露白为萌动,以胚芽鞘达种子长度1/2为发芽,计算3d的发芽势,和7d的发芽率。实验结果见下表1。
[0020]
表1麦粒发芽抑制试验结果
[0021]
药剂名称及配比发芽势(%)相对抑制率(%)发芽率(%)相对抑制率(%)空白对照(清水)10001000矮壮素1:顺丁烯二酸联氨516843070矮壮素1:顺丁烯二酸联氨414862575矮壮素1:顺丁烯二酸联氨38921182矮壮素1:顺丁烯二酸联氨212882377矮壮素1:顺丁烯二酸联氨117832773矮壮素1:顺丁烯二酸联氨032686139矮壮素0:顺丁烯二酸联氨128724357矮壮素2:顺丁烯二酸联氨114862971矮壮素4:顺丁烯二酸联氨120803466矮壮素6:顺丁烯二酸联氨118823169矮壮素8:顺丁烯二酸联氨114862674
[0022]
从表1可知,当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以1-8:5-1的比例复配时,对麦粒发芽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矮壮素或顺丁烯二酸联氨的效果;尤其是当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以1:3的比例复配时,对麦粒发芽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0023]
综上所述,本发明矮壮素和顺丁烯二酸联氨复配时表现出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提高了麦穗发芽的抑制效果,可以减少单剂的施用量,在降低化学成分残留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经济成本。
[0024]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