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15171发布日期:2021-02-03 13:2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稻田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稻田养殖是一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进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模式,著名水生生物专家倪达书曾指出,稻田养殖既可以在省工、省力和省饵料的条件下收获相当数量的水产品,又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促使稻谷增收一成以上。
[0003]
但目前稻田养殖方法与模式不当,产出的小龙虾普遍存在个体较小、色泽较差且病害较多,使得小龙虾的成活率与产量均受到影响,且不能保证养殖户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通过设置大棚,在夏季可设置遮阳网降低大棚内温度,进而避免小龙虾打洞“夏伏”,在冬季可设置薄膜进行保暖,进而避免小龙虾冬眠,不摄食;通过延长小龙虾夏季、冬季的摄食期,缩短了小龙虾的生长周期,进而实现了一年养三季虾、一季稻,增产增收。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稻田改造:s11:基础改造:每20-30亩稻田四周距田埂0.7-1.2米处开挖养虾沟,沟宽1.8-3米,深0.8-1.5米,坡比1:1-1.6:1;并在田埂内侧栽种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建防逃网;s12:增产改造:建造大棚框架,大棚框架呈方形,大棚框架覆盖稻田及养虾沟;s20:消塘杀毒:沟内每亩用40-80kg生石灰干塘消毒;s30:水草种植:消塘杀毒6-8天后上水,在养虾沟及田面移栽伊乐藻,株距、行距1.3-1.5米,每株3-5枝;s40:苗种投放:稻田水温10-15℃,选择4-6克/只、体质健壮、活力强的小龙虾苗放养,每亩30-50kg;s50:饵料投喂:选择蛋白质含量26%-30%的全价饲料按比例混合黄豆投喂;s60:水质管理:田面水深保持30-40cm,养虾沟内水深保持60-100cm;s70:病害防治: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每间隔13-15天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苗种投放后第二至第四个月每隔6-8天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s80:捕捞与种虾留存:苗种投放第五个月将30-35克/只的小龙虾全部捕捞,逐步降低天田水位,让田面小龙虾汇聚到养虾沟内,并将剩余小龙虾集中捕捞后放入暂养池留作种虾,暂养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5-10%;s90:虾稻共养:s91:水稻种植:小龙虾捕捞至暂养池后,选取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水稻秧进行插秧;
s92:种虾投放:水稻抽穗前进行一次稻丛卷叶螟预防,4-6天后从暂养池内捕捞健壮、完整、重20-30克/只的青壳虾作为种虾放入稻田,每亩稻田放养8-12kg;田面水深15-20cm时,每亩稻田放养4-6克/只的虾苗30-50kg;s93:高温预防:稻田水温高于3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遮阳网;s94:龙虾二次捕捞:种虾投放第四个月,拆除遮阳网,逐渐降低田内水位至田面无水,晒田为水稻收割做准备,同时开始龙虾二次捕捞,龙虾捕捞后每亩稻田放养4-6克/只虾苗30-50kg;种虾投放第五个月,水稻收割后上水至田面水深20-30cm,s95:低温预防:稻田水温低于1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薄膜,种虾投放第六个月-第二年水温10-15℃田面水深加深至40-50cm;s96:龙虾及虾苗捕捞:第二年水温10-15℃,进行龙虾捕捞,20-40克/只的龙虾全部捕捞,剩余龙虾作为苗种投放。
[0006]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栽种防逃网包括如下步骤:s11:在田埂上围绕养虾沟挖沟槽,沟槽内每25-35cm设置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防逃网,且使防逃网1/6-1-4位于沟槽内,最后埋土夯实。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0中包括如下步骤:s51:苗种投放第一个月以4: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第二个月至捕捞以1: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1中:在小龙虾集中蜕壳期、连绵阴雨天及使用消毒剂当天全价饲料和黄豆的投放量缩减1/4。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0中包括如下步骤:s61: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苗种投放第二个月至捕捞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s62:苗种投放后第二个月至捕捞7-12天对腐烂的伊乐藻进行一次清除。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1中,连续阴雨天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龙虾养殖方法,通过设置大棚,在夏季可设置遮阳网降低大棚内温度,进而避免小龙虾打洞“夏伏”,在冬季可设置薄膜进行保暖,进而避免小龙虾冬眠,不摄食;通过延长小龙虾夏季、冬季的摄食期,缩短了小龙虾的生长周期,进而实现了一年养三季虾、一季稻,增产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稻田改造:
s11:基础改造:每20亩稻田四周距田埂0.7米处开挖养虾沟,沟宽1.8米,深0.8-米,坡比1:1;并在田埂内侧栽种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建防逃网;s12:增产改造:建造大棚框架,大棚框架呈方形,大棚框架覆盖稻田及养虾沟;s20:消塘杀毒:沟内每亩用40kg生石灰干塘消毒;s30:水草种植:消塘杀毒6天后上水,在养虾沟及田面移栽伊乐藻,株距、行距1.3米,每株3枝;s40:苗种投放:稻田水温10℃,选择4克/只、体质健壮、活力强的小龙虾苗放养,每亩30kg;s50:饵料投喂:选择蛋白质含量26%的全价饲料按比例混合黄豆投喂;s60:水质管理:田面水深保持30cm,养虾沟内水深保持60cm;s70:病害防治: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每间隔13天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kg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苗种投放后第二至第四个月每隔6天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kg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s80:捕捞与种虾留存:苗种投放第五个月将3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全部捕捞,逐步降低天田水位,让田面小龙虾汇聚到养虾沟内,并将剩余小龙虾集中捕捞后放入暂养池留作种虾,暂养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5%;s90:虾稻共养:s91:水稻种植:小龙虾捕捞至暂养池后,选取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水稻秧进行插秧;s92:种虾投放:水稻抽穗前进行一次稻丛卷叶螟预防,4天后从暂养池内捕捞健壮、完整、重20克/只的青壳虾作为种虾放入稻田,每亩稻田放养8kg;田面水深15cm时,每亩稻田放养4克/只的虾苗50kg;s93:高温预防:稻田水温高于3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遮阳网;s94:龙虾二次捕捞:种虾投放第四个月,拆除遮阳网,逐渐降低田内水位至田面无水,晒田为水稻收割做准备,同时开始龙虾二次捕捞,龙虾捕捞后每亩稻田放养4克/只虾苗30kg;种虾投放第五个月,水稻收割后上水至田面水深20cm,s95:低温预防:稻田水温低于1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薄膜,种虾投放第六个月-第二年水温10℃田面水深加深至40cm;s96:龙虾及虾苗捕捞:第二年水温10℃,进行龙虾捕捞,20克/只以上的龙虾全部捕捞,剩余龙虾作为苗种投放。
[0014]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栽种防逃网包括如下步骤:s11:在田埂上围绕养虾沟挖沟槽,沟槽内每25cm设置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防逃网,且使防逃网1/6位于沟槽内,最后埋土夯实。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0中包括如下步骤:s51:苗种投放第一个月以4: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第二个月至捕捞以1: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1中:在小龙虾集中蜕壳期、连绵阴雨天及使用消毒剂当天全价饲料和黄豆的投放量缩减1/4。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0中包括如下步骤:s61: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苗种投放第二个月至捕捞3天换
水一次,每次换水1/3;s62:苗种投放后第二个月至捕捞7天对腐烂的伊乐藻进行一次清除。
[0018]
实施例2: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稻田改造:s11:基础改造:每20-30亩稻田四周距田埂1.0米处开挖养虾沟,沟宽2.4米,深1.2米,坡比1.3:1;并在田埂内侧栽种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建防逃网;s12:增产改造:建造大棚框架,大棚框架呈方形,大棚框架覆盖稻田及养虾沟;s20:消塘杀毒:沟内每亩用60kg生石灰干塘消毒;s30:水草种植:消塘杀毒7天后上水,在养虾沟及田面移栽伊乐藻,株距、行距1.4米,每株4枝;s40:苗种投放:稻田水温12℃,选择5克/只、体质健壮、活力强的小龙虾苗放养,每亩40kg;s50:饵料投喂:选择蛋白质含量28%的全价饲料按比例混合黄豆投喂;s60:水质管理:田面水深保持35cm,养虾沟内水深保持80cm;s70:病害防治: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每间隔14天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kg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苗种投放后第二至第四个月每隔7天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kg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s80:捕捞与种虾留存:苗种投放第五个月将30克/只以上的小龙虾全部捕捞,逐步降低天田水位,让田面小龙虾汇聚到养虾沟内,并将剩余小龙虾集中捕捞后放入暂养池留作种虾,暂养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s90:虾稻共养:s91:水稻种植:小龙虾捕捞至暂养池后,选取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水稻秧进行插秧;s92:种虾投放:水稻抽穗前进行一次稻丛卷叶螟预防,5天后从暂养池内捕捞健壮、完整、重25克/只的青壳虾作为种虾放入稻田,每亩稻田放养10kg;田面水深18cm时,每亩稻田放养5克/只的虾苗40kg;s93:高温预防:稻田水温高于3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遮阳网;s94:龙虾二次捕捞:种虾投放第四个月,拆除遮阳网,逐渐降低田内水位至田面无水,晒田为水稻收割做准备,同时开始龙虾二次捕捞,龙虾捕捞后每亩稻田放养5克/只虾苗40kg;种虾投放第五个月,水稻收割后上水至田面水深28cm,s95:低温预防:稻田水温低于1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薄膜,种虾投放第六个月-第二年水温12℃田面水深加深至45cm;s96:龙虾及虾苗捕捞:第二年水温12℃,进行龙虾捕捞,20克/只以上的龙虾全部捕捞,剩余龙虾作为苗种投放。
[0019]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栽种防逃网包括如下步骤:s11:在田埂上围绕养虾沟挖沟槽,沟槽内每30cm设置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防逃网,且使防逃网1/5位于沟槽内,最后埋土夯实。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0中包括如下步骤:s51:苗种投放第一个月以4: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第二个月至捕捞以1:1的比
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1中:在小龙虾集中蜕壳期、连绵阴雨天及使用消毒剂当天全价饲料和黄豆的投放量缩减1/4。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0中包括如下步骤:s61: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8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苗种投放第二个月至捕捞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s62:苗种投放后第二个月至捕捞10天对腐烂的伊乐藻进行一次清除。
[0023]
实施例3:一种基于稻田的龙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稻田改造:s11:基础改造:每30亩稻田四周距田埂1.2米处开挖养虾沟,沟宽3米,深1.5米,坡比1.6:1;并在田埂内侧栽种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建防逃网;s12:增产改造:建造大棚框架,大棚框架呈方形,大棚框架覆盖稻田及养虾沟;大棚框架的具体位置及建造为公知常识,此处不做赘述。
[0024]
s20:消塘杀毒:沟内每亩用80kg生石灰干塘消毒;s30:水草种植:消塘杀毒8天后上水,在养虾沟及田面移栽伊乐藻,株距、行距1.5米,每株5枝;s40:苗种投放:稻田水温15℃,选择6克/只、体质健壮、活力强的小龙虾苗放养,每亩50kg;s50:饵料投喂:选择蛋白质含量30%的全价饲料按比例混合黄豆投喂;s60:水质管理:田面水深保持40cm,养虾沟内水深保持100cm;s70:病害防治: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每间隔15天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kg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苗种投放后第二至第四个月每隔8天以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kg用生石灰泼洒消毒一次;s80:捕捞与种虾留存:苗种投放第五个月将35克/只的小龙虾全部捕捞,逐步降低天田水位,让田面小龙虾汇聚到养虾沟内,并将剩余小龙虾集中捕捞后放入暂养池留作种虾,暂养池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s90:虾稻共养:s91:水稻种植:小龙虾捕捞至暂养池后,选取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的水稻秧进行插秧;s92:种虾投放:水稻抽穗前进行一次稻丛卷叶螟预防,6天后从暂养池内捕捞健壮、完整、重30克/只的青壳虾作为种虾放入稻田,每亩稻田放养8kg;田面水深15-20cm时,每亩稻田放养6克/只的虾苗50kg;s93:高温预防:稻田水温高于3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遮阳网;s94:龙虾二次捕捞:种虾投放第四个月,拆除遮阳网,逐渐降低田内水位至田面无水,晒田为水稻收割做准备,同时开始龙虾二次捕捞,龙虾捕捞后每亩稻田放养6克/只虾苗50kg;种虾投放第五个月,水稻收割后上水至田面水深30cm,s95:低温预防:稻田水温低于10℃,在大棚框架上覆盖薄膜,种虾投放第六个月-第二年水温15℃田面水深加深至50cm;s96:龙虾及虾苗捕捞:第二年水温15℃,进行龙虾捕捞,20克/只以上的龙虾全部捕捞,
剩余龙虾作为苗种投放。
[0025]
进一步地,步骤s10中栽种防逃网包括如下步骤:s11:在田埂上围绕养虾沟挖沟槽,沟槽内每35cm设置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防逃网,且使防逃网1-4位于沟槽内,最后埋土夯实。
[0026]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0中包括如下步骤:s51:苗种投放第一个月以4: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第二个月至捕捞以1:1的比例投放全价饲料和黄豆。
[0027]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51中:在小龙虾集中蜕壳期、连绵阴雨天及使用消毒剂当天全价饲料和黄豆的投放量缩减1/4。
[0028]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0中包括如下步骤:s61:苗种投放后第一个月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苗种投放第二个月至捕捞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s62:苗种投放后第二个月至捕捞12天对腐烂的伊乐藻进行一次清除。
[0029]
其中水温10-15℃时为2月进行举例说明:2月进行第一次苗种投放,此时小龙虾自然生长,其经5个月成长期后成熟,6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捕捞,采取步骤s80方式进行捕捞与虾种留存,此时捕捞的商品虾进行第一次出售。
[0030]
6月下龙虾第一次捕捞后,开始水稻种植,此时种植的水稻为晚稻;水稻抽穗前进行一次稻丛卷叶螟预防,之后从暂养池内捕捞种虾放入稻田。此时进入夏季,在大棚框架上覆盖遮阳网,通过着阳光降低稻田及养虾沟的温度,进而将棚内温度保持在适宜小龙虾生长且恒定的温度,同时可避免小龙虾因温度过高而打洞避暑给秧苗造成破坏的情况发生。大棚内温度降低,避免了小龙虾“夏伏”,因此可延长夏季时小龙虾的摄食生长期,进而大大缩短夏季小龙虾的成长期,使其成熟加快。
[0031]
10月中旬,小龙虾经三个半月的成长期后成熟,此时拆除遮阳网以及进行第二次捕捞,此时捕捞的商品虾进行第二次出售。小龙虾第二次捕捞结束,再次进行苗种投放。
[0032]
11月,温度降低,此时在大棚框架外部设置薄膜进行保暖,保证大棚框架内及水环境温度恒定且保持在较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温度,进而缩短小龙虾的冬眠期,增加小龙虾冬季的摄食期,进而大大缩短了冬季小龙虾成长期,使其成熟加快。
[0033]
第二年的1月下旬,小龙虾经三个半月后的成长期后成熟,此时进行小龙虾的第三次捕捞,此时捕捞的商品虾进行第三次出售。
[0034]
其中,夏季设置的遮阳网,在稻子成熟时,还能预防蝗虫、鸟类对稻谷的损害,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正常龙虾五月上市,6-9月为鼎盛期。第二次捕捞的龙虾在正常龙虾罢市后上市,此时大幅提高了出售价格,进而增加了收入。第三批小龙虾又早于正常龙虾上市,错开龙虾上市高峰期,有利于提高龙虾出售价格,进而增加了收入。
[0035]
本发明的龙虾养殖方法,通过设置大棚,在夏季可设置遮阳网降低大棚内温度,进而避免小龙虾打洞“夏伏”,在冬季可设置薄膜进行保暖,进而避免小龙虾冬眠,不摄食;通过延长小龙虾夏季、冬季的摄食期,缩短了小龙虾的生长周期,进而实现了一年养三季虾、一季稻,增产增收。
[003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
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