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6325发布日期:2021-02-23 18: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插秧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行,插秧动作结束后,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再次进行插秧动作,机动插秧机采用连续插秧方式,在机器行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机动插秧机又分手扶自走式、乘坐自走式和拖拉机悬挂式等类型,按分秧和插秧机构的运动特征可分为纵分滚动直插式、纵分摆动直插式和横分摆动直插式,滚动直插和摆动直插是指取秧器定位杆件分别由作圆周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机构驱动,并在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完成分秧、插秧动作,取秧器在插秧段的运动轨迹接近与地面垂直,使形成的插孔较小,秧苗直立性和稳定性好。
[0003]
然而,滚动直插的方式在调节精度上容易造成偏差,容易出现斜苗或浅苗现象,严重会影响秧苗生长,此外,秧苗插秧成功后,需要进行施肥促进生长,传统方式需要在稻田内提前或后期进行补肥,挥洒肥料的造成了废料的浪费,也使得秧苗不能够很好地吸收肥料的营养成分,影响秧苗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包括车架、施肥机构和插秧机构,所述车架的前部设置有施肥机构,所述车架的后部设置有插秧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和插秧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车架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供料槽,所述车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前侧板,两个所述前侧板上均对应开设有销孔,所述车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料架,所述车架的下侧还开设有两组一号引导槽和两组二号引导槽,所述供料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外缘等距设置有若干增阻片,所述供料槽的上侧设置有两组斜板,所述供料槽的底部边缘等距开设有两个漏孔。
[0006]
具体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料斗、连杆、棘轮、拨片轮、圆腔、定位板、连接套、外套筒、内套筒、翻泥板、刮板和弹簧,所述料斗固定嵌设在车架的前部上侧,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前部下侧,所述定位板铰接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滑动套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底部端口处铰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内套筒低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内套筒的后侧外壁还固定连接有翻泥板,所述圆腔则开设在车架内,所述圆腔内设置有拨片轮,所述拨片轮内固定套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均穿过车架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外套筒顶部端口与圆腔的底部开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软质连接套。
[0007]
具体的,所述插秧机构包括转杆、前皮带轮、后皮带轮、传动皮带、驱动皮带轮、引导杆、中心杆、水平板、摆杆、转销、长杆、拢泥板、一号伸缩杆、弹片板、二号伸缩杆、转板、搭
板和推拉杆,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两个前侧板之间,所述转杆的两端外侧均固定套设有前皮带轮,其中所述转杆的一端穿过前侧板固定连接有驱动皮带轮,所述前皮带轮的一侧且位于前侧板上均通过中心圆轴转动连接有后皮带轮,相邻所述后皮带轮和前皮带轮之间均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后皮带轮的中心圆轴还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均铰接有引导杆,所述车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销,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水平板,两个所述水平板之间贯穿有中心杆和两个长杆,相邻所述长杆和转销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摆杆,其中两个所述摆杆上均通过圆销转动连接有搭板和推拉杆,所述水平板的前侧还铰接有两个拢泥板和两个弹片板,两个所述拢泥板位于两个弹片板的外侧,所述拢泥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杆,所述弹片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伸缩杆。
[0008]
具体的,所述一号引导槽和二号引导槽整体呈“y”结构设置,所述斜板整体呈“v”字形结构设置。
[0009]
具体的,所述一号引导槽与相邻二号伸缩杆端部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引导槽与相邻一号伸缩杆端部滑动连接。
[0010]
具体的,所述搭板远离摆杆的一端位于棘轮的上侧,所述搭板上对应棘轮设置有若干同向设置的棘状突起。
[0011]
具体的,所述推拉杆远离摆杆的一端与内套筒铰接,所述内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倾斜切面。
[0012]
具体的,相邻所述弹片板上对称设置有凹陷结构。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4]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由引导杆推拉水平板沿弧线轨迹往复移动位置,且水平板采用平行四边形结构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传统滚轮式插秧机容易造成秧苗倾斜的情况,平行四边形结构能够拉动推拉杆,进而可控制内套筒随水平板运动进行挖掘,并在挖掘后短暂打开刮板,有利于养料成分自动掉入挖掘槽内,自动化程度高,无需进行人工施肥,且定点施肥的方式极大地节省了肥料用量。
[0015]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水平板带动平行四边形结构形变,能够推拉搭板在搭板上刮擦滑动,只有在搭板上的棘条与棘轮相对时,则搭板能够拉动棘轮滚动一定时间,从而使得拨片轮定量拨料,使得每个秧苗的都能够得到相同分量的养料滋养,且定量施肥的方式保证了秧苗的吸收效果。
[0016]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在水平板往复移动的过程中,相对设置的伸缩杆能够沿引导槽分别拉动拢泥板和弹片板改变间距,从而使得弹片板接近漏孔时,能够插入漏孔内弹性夹取秧苗,而拢泥板远离漏孔则能够相互靠近,聚集污泥填满污泥槽,保证秧苗和养料的预埋深度。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的侧视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的俯视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的侧面剖视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的仰视结构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附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附图3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4]
图中:1、车架;11、供料槽;12、前侧板;13、销孔;14、转轴;15、车轮;16、增阻片;17、料架;18、斜板;19、漏孔;110、一号引导槽;111、二号引导槽;2、施肥机构;21、料斗;22、连杆;23、棘轮;24、拨片轮;25、圆腔;26、定位板;27、连接套;28、外套筒;29、内套筒;210、翻泥板;211、刮板;212、弹簧;3、插秧机构;31、转杆;32、前皮带轮;33、后皮带轮;34、传动皮带;35、驱动皮带轮;36、引导杆;37、中心杆;38、水平板;39、摆杆;310、转销;311、长杆;312、拢泥板;313、一号伸缩杆;314、弹片板;315、二号伸缩杆;316、转板;317、搭板;318、推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6]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机动水稻插秧机,包括车架1、施肥机构2和插秧机构3,所述车架1的前部设置有施肥机构2,所述车架1的后部设置有插秧机构3,所述施肥机构2和插秧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车架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供料槽11,所述车架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前侧板12,两个所述前侧板12上均对应开设有销孔13,所述车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料架17,所述车架1的下侧还开设有两组一号引导槽110和两组二号引导槽111,所述供料槽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端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车轮15,所述车轮15外缘等距设置有若干增阻片16,所述供料槽11的上侧设置有两组斜板18,所述供料槽11的底部边缘等距开设有两个漏孔19,供料槽11为倾斜设置,使得秧苗放入后能够自动受到重力影响下移,而每组斜板18则设置为“八”字形结构,其底部的窄端与漏孔19正对,使得秧苗能够逐个进入到待拾取的区域内,避免了工人频繁上料的麻烦,料架17的设置,方便放置秧苗托盘。
[0027]
具体的,所述施肥机构2包括料斗21、连杆22、棘轮23、拨片轮24、圆腔25、定位板26、连接套27、外套筒28、内套筒29、翻泥板210、刮板211和弹簧212,所述料斗21固定嵌设在车架1的前部上侧,所述定位板26固定连接在车架1的前部下侧,所述定位板26铰接外套筒28,所述外套筒28内滑动套设有内套筒29,所述内套筒29的底部端口处铰接有刮板211,所述刮板211与内套筒29低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12,所述内套筒29的后侧外壁还固定连接有翻泥板210,所述圆腔25则开设在车架1内,所述圆腔25内设置有拨片轮24,所述拨片轮24内固定套设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的两端均穿过车架1固定连接有棘轮23,所述外套筒28顶部端口与圆腔25的底部开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软质连接套27,圆腔25与料斗21对应设置,漏斗状的料斗21方便聚集养料,通过拨片轮24在圆腔25内的转动,则可将圆腔25上侧的养料拨至下方,从而与搭板317和棘轮23配合,能够实现间歇供料,软质连接套27可为橡胶材料制成,能够满足外套筒28的角度变化。
[0028]
具体的,所述插秧机构3包括转杆31、前皮带轮32、后皮带轮33、传动皮带34、驱动皮带轮35、引导杆36、中心杆37、水平板38、摆杆39、转销310、长杆311、拢泥板312、一号伸缩杆313、弹片板314、二号伸缩杆315、转板316、搭板317和推拉杆318,所述转杆31转动连接在两个前侧板12之间,所述转杆31的两端外侧均固定套设有前皮带轮32,其中所述转杆31的一端穿过前侧板12固定连接有驱动皮带轮35,所述前皮带轮32的一侧且位于前侧板12上均
通过中心圆轴转动连接有后皮带轮33,相邻所述后皮带轮33和前皮带轮32之间均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34,所述后皮带轮33的中心圆轴还固定连接有转板316,所述转板316均铰接有引导杆36,所述车架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销310,所述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水平板38,两个所述水平板38之间贯穿有中心杆37和两个长杆311,相邻所述长杆311和转销310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摆杆39,其中两个所述摆杆39上均通过圆销转动连接有搭板317和推拉杆318,所述水平板38的前侧还铰接有两个拢泥板312和两个弹片板314,两个所述拢泥板312位于两个弹片板314的外侧,所述拢泥板312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杆313,所述弹片板314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伸缩杆315,水平板38与四个摆杆39同步运动,可使得摆杆39的最低端始终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在水平板38进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调整时,一号伸缩杆313和二号伸缩杆315能够分别沿二号引导槽111和一号引导槽110滑动,从而使得拢泥板312和弹片板314分别完成埋泥和拾取秧苗的作用。
[0029]
具体的,所述一号引导槽110和二号引导槽111整体呈“y”结构设置,所述斜板18整体呈“v”字形结构设置,每组一号引导槽110或二号引导槽111均对应设置有两对引导槽,两个引导槽对称设置,依靠引导槽的牵引作用,配合相对引导槽同一位置的距离变化,可使得伸缩杆之间的间距调整。
[0030]
具体的,所述一号引导槽110与相邻二号伸缩杆315端部滑动连接,所述二号引导槽111与相邻一号伸缩杆313端部滑动连接,一号伸缩杆313和二号伸缩杆315均为套筒式伸缩结构,且一号伸缩杆313和二号伸缩杆315端部均适配引导槽设置有膨大头,能够避免一号伸缩杆313和二号伸缩杆315脱离引导槽。
[0031]
具体的,所述搭板317远离摆杆39的一端位于棘轮23的上侧,所述搭板317上对应棘轮23设置有若干同向设置的棘状突起,搭板317上的棘状突起与棘轮23外边缘正对,棘状突起的外倾斜面与棘轮23接触时,搭板317将会滑脱,棘状突起的内倾斜面与棘轮23接触时,搭板317则持续拉动棘轮23滚动。
[0032]
具体的,所述推拉杆318远离摆杆39的一端与内套筒29铰接,所述内套筒29的底端设置有倾斜切面,可由推拉杆318拉动内套筒29前后移动,且由于推拉杆318底端的运动轨迹为弧形,则内套筒29进行伸缩时,将会往复伸长收缩并实时进行摆动调整,内套筒29底部的侧切面上封堵着刮板211,内套筒29复位时,则刮板211将会短暂开启进行出料。
[0033]
具体的,相邻所述弹片板314上对称设置有凹陷结构,当两个弹片板314间隙与漏孔19内的秧苗正对时,弹片板314向前抵压可使得两个弹片板314的间隙扩大,从而使得弹片板314之间的凹陷结构夹持秧苗下移,而远离漏孔19时,二号伸缩杆315则拉动两个弹片板314间距扩大,能够释放秧苗。
[0034]
工作原理,车架1搭载在拖拉机、四轮车等载具后侧,由载具带动车架1匀速沿直线插秧播种,且驱动皮带轮35需要通过皮带连接载具上的对应皮带轮,可带动转杆31转动,进而由前皮带轮32和传动皮带34带动后皮带轮33和转板316转动,转板316端部做圆周运动,能连动引导杆36,使得中心杆37和水平板38沿弧形轨迹改变位置,水平板38与四个摆杆39同步运动,可使得摆杆39的最低端始终位于同一平面内,水平板38则能够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传统滚轮式插秧机容易造成秧苗倾斜的情况,当水平板38向后下方摆动时,推拉杆318则拉动内套筒29伸出外套筒28,可使得内套筒29底部插入泥地里,当水平板38继续向后上方摆动时,推拉杆318则拉动内套筒29转向,从而使得翻泥板210挖出污泥坑,而后水平板
38复位运动,使得内套筒29回摆,内套筒29底部重新嵌入污泥坑内,在水平板38继续复位运动时,刮板211受污泥影响将会张开,从而使得养料成分成功掉入污泥坑内,进一步地,摆杆39摆动能够带动搭板317沿棘轮23上下,当搭板317上的棘条与棘轮23顺向时,搭板317则顺利滑动,当搭板317上的棘条与棘轮23逆向时,搭板317则带动棘轮23和连杆22转动,使得拨片轮24顺利拨料,且每次拨料分量相同,使得每个秧苗的都能够得到相同分量的养料滋养,更进一步地,一号伸缩杆313和二号伸缩杆315能够分别沿二号引导槽111和一号引导槽110滑动,引导槽的特殊结构设计,在二号伸缩杆315接近漏孔19时,两个弹片板314则正好插入漏孔19内弹性夹取秧苗,二号伸缩杆315远离漏孔19则相互分离,能够释放秧苗,配合水平板38的往摆运动能够将秧苗插入污泥槽内,而一号伸缩杆313接近漏孔19则相互远离,使得两个拢泥板312张开,一号伸缩杆313远离漏孔19则逐步靠近,两个拢泥板312能够聚集污泥填满污泥槽,保证秧苗和养料的预埋深度。
[003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