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南方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安全度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22200发布日期:2021-04-16 15:1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南方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安全度夏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是淡水螯虾的一个品种,英文名为red swamp crayfish,分类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亚目、螯虾科。小龙虾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十几个省市陆续将其作为养殖对象,在有些地方,小龙虾甚至成为一些湖泊和沟渠的优势种群。
3.近年来小龙虾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十分火爆,价格不断攀升,销售供不应求,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小龙虾也是多个省市的主养水产品种之一,已经成为部分渔(农)民实现快速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很多地区将小龙虾产业打造成地方特色主导产业。
4.小龙虾对水质要求并不高,但对温度有要求。最合适其生长的水温为16~32℃。但由于华南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制约着小龙虾在南方地区的养殖发展。目前针对解决华南地区高温情况的小龙虾养殖方法仍未见有相关研究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南方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安全度夏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降低稻田水体的温度,并使稻田中水体处于流动状态,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控制南方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安全度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沿稻田四周开挖环沟;
9.(2)消毒稻田和环沟;
10.(3)在稻田中投放有机肥料和/或牲畜粪便,旋耕稻田,5~7天后种植水草,之后在稻田中种植水稻,并放养小龙虾苗。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环沟沿靠近水源的田埂内侧或离田埂1.5~2.5米开挖,环沟宽3~5米,深1.2~1.5米,坡比为1:2~3,一方面可提供小龙虾足够的活动空间,利于养殖虾的生长,并稳定水质;另外一方面,控制水沟的面积不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稻田总面积的10%。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沟的进水口与排水口采用网片、钙塑板沿稻田四周形成防逃网。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沟的上方拉遮阳网。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环沟内用水泵抽水,使稻田中的水体沿着环沟流动。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沟中放置多个躲避物,所述躲避物包括塑料桶、塑料篮。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采用生石灰消毒稻田和环沟,生石灰的用量为75~100公斤/亩。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水稻的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放养小龙虾苗的数量为0.5万~1万尾/亩。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有机肥料和/或牲畜粪便的投放量为500~600千克/亩。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水草为轮叶黑藻、水雍菜或者鱼腥草中的至少一种;种植水草一簇为3~5株,环沟中每2~3m栽种一簇,水草水位为10~20cm。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发明针对华南地区养殖小龙虾度夏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合南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方法,包括加深池塘四周的环沟、在环沟的上方拉遮阳网、在水沟中放置遮蔽物以及使用水泵搅动水体等,能够降低水体温度,同时结合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和繁育技术,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提升养殖质量、产量以及养殖经济效益;而且,在降低水面温度的同时,还可以使水体处于流动状态,保持水质清新。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未作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所采用的试剂、设备和方法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的试剂、设备和常规使用的方法。
23.实施例1
24.一、实验地点
25.韶关市南雄县某养殖户,面积320亩。2019年上半年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苗种为湖北潜江小龙虾苗,4月下旬开始放虾苗,8月份开始收虾。
26.二、放养与收获情况
27.稻田选择与改造

防逃设施建设

清塘

水草种植

小龙虾放养

饲养管理

捕捞上市。
28.1)稻田选择与挖环沟、浸田
29.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以黏壤土为好,田埂加宽、加高,沿田埂内四周挖3米的环沟,深度为1.2米,宽度为3米,坡比为1:2,稻田面积为15亩,长方形、东西向。进排水口加装60目的筛绢过滤网,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池中。小龙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做好防逃设施,因此在环沟的进水口与排水口处用网片、钙塑板沿田埂四周架设防逃设施(形成防逃网),防逃网高40厘米,以免小龙虾逃逸,而且可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30.2)消毒
31.放养小龙虾苗10天前,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溶于水后全池泼洒。
32.3)投放有机肥料、旋耕、种植水草
33.小龙虾放养前施加发酵过的有机肥料500千克/亩,保持池水相应的肥度,将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旋耕后,种植轮叶黑藻,以3株为一簇,环沟中每2m栽种一簇水草,水草水位为10cm。
34.4)拉遮阳网、安装水泵以及投放躲避物
35.在环沟的上方拉上遮阳网,用于减少阳光的直射;同时在环沟中安装水泵,用于水体的搅动,使水体在环沟中流动,加快水体的散热;根据小龙虾的生活习性,投放躲避物,既可以让小龙虾躲避,也可以遮阴。
36.5)水稻种植
37.选择产量高、米质优、抗虫抗病抗低温、耐寒露风、低吸收镉的甬优1540(产自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作为试验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稻田的40%,平均栽种密度为4500株/亩。
38.6)投放小龙虾苗
39.7天后每亩投放8000只小龙虾苗,小龙虾苗规格为140尾/公斤。
40.三、实验结果与效益分析
41.1)小龙虾从7月15日开捕到8月10日结束,亩产180千克,规格为30~35只/千克,小龙虾亩产值2700元。养殖过程中无病害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2.2)水稻平均亩产量为450千克,保证了粮食生产稳定,同时为养殖户提供了口粮。
43.3)小龙虾放养平均密度为8000只/亩,平均规格为7.15克/尾;收获时,每亩平均为5250只,平均规格为33.86克,小龙虾的成活率为65%;与对照稻田相比(没采取本发明措施,采取常规养殖方法),小龙虾成活率提高了5%,增重率提高12%,病害发生率降低10%。计算公式如下:
44.增重率(%)=(末重

初重)/初重
×
100;
45.成活率(%)=收获尾数/放养尾数
×
100。
46.4)养殖小龙虾的水质得到了净化:本发明组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为5.19
±
0.36mg/l,氨氮含量为0.51
±
0.0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19
±
0.004mg/l,硝酸盐含量为1.88
±
0.06mg/l;而对照稻田的化学需氧量为8.21
±
0.48mg/l,氨氮含量为0.30
±
0.09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30
±
0.007mg/l,硝酸盐含量为3.05
±
0.06mg/l。
47.5)降低了水体的温度,夏季水体表面的最高温度由35℃下降到32℃,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