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

文档序号:24617747发布日期:2021-04-09 20:2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

本发明属于播种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是一种小块土体专用的、动力驱动全自动播种的小型玉米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3大谷物之一,种植面积2450万公顷,年总产量达1.27亿吨左右。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对机械的需求越来越高。播种机的研究是传统的农业机械化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大中型播种机的生产、制造已经比较成熟。在我国北方的大规模玉米种植地区,主要使用的是大中型播种机,但对于农民自行开垦的众多小块土地区域,无法使用大中型播种机。故农民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方便、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造假经济的人工操作的小型播种机,来满足对小块土地播种的需要。因此,小型半自动播种机的设计、生产及推广使用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自动播种机构过于庞大、造价高,小型自动播种机不能实现全自动功能的困难,提供了一种小型全自动播种机构。该机构采用履带驱动装置、施肥装置、开沟与施肥装置、自动播种装置与覆土镇压装置,使其相互配合,完成玉米播种的全自动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包括车体、履带驱动装置、施肥装置、开沟装置、自动播种装置和覆土镇压装置;

所述的履带驱动装置为包括两组履带1、履带轮和履带驱动电机,为双履带驱动,设置在车体的前端,对整个装置进行驱动;

所述的施肥装置包括肥箱2和施肥管12,肥箱2置于车体上,施肥管12从肥箱2伸出至车体下方用于施肥;

所述的自动播种装置包括凸轮机构5、种箱4、向杆3、复位弹簧6、侧挡板10和弹簧9;车体上设有通孔,通孔两侧各一个设有导向孔,向杆3安装在导向孔内,向杆3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且可实现锁紧定位;两个向杆3之间设有水平挡板,水平挡板上设有通孔,种箱4依次穿过水平挡板和车体的通孔,将种箱4的顶端固定在水平挡板上;复位弹簧6套在向杆3上,其底端固定在车体上表面,顶端与水平挡板下表面固定;所述的侧挡板10共两个,对称布置在种箱4的下部,侧挡板10的一端铰接在车体下表面,实现侧挡板10的摆动;所述的弹簧9,位于两个侧挡板10之间,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侧挡板10固定连接,当弹簧9为压缩状态时,两个侧挡板10的底部对合,位于种箱4出口的下方,以挡住出口;所述的凸轮机构5包括凸轮驱动电机、凸轮和从动杆,凸轮与凸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从动杆与水平挡板连接,凸轮的边缘与从动杆顶端的滑轮接触,从动杆的底端与水平挡板接触固定,凸轮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动,凸轮带动从动轮上下移动,从动轮带动水平板上下移动,水平板带动种箱4上下移动,使两个侧挡板10底端打开或闭合,并通过弹簧9调节链各个侧挡板10之间的距离,实现周期性、间歇性播种。

所述的覆土镇压装置由覆土器11和镇压轮8组成,位于车体尾部下方,覆土器11位于镇压轮8前方。

所述的开沟装置包括开沟器13,位于车体中部下方,且位于施肥装置前方。

所述的车体的尾端设有扶手7。

所述的履带驱动电机与凸轮驱动电机为可调速电机,从而可以根据播种需要调节播种速度与播种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履带装置设计在前面进行前置驱动,更加省力,机器更加稳定不易侧翻。

(2)使用电动机驱动凸轮机构配合弹簧使播种箱间歇性打开,从而实现间歇性播种,节省种子。

(3)在覆土器后添加镇压轮对覆盖后的土壤进行镇压,使土壤更加紧密,便于玉米生长。

(4)本发明整体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结构简易;构紧凑,环环相扣,节省了空间;制造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小块土地玉米播种费时费力问题,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轮机构将复位弹簧顶下种箱播种示意图;

图3为凸轮机构转离最低点复位弹簧复位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开沟器的示意图;

图5为履带驱动装置的履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覆土器示意图。

图中:1履带;2肥箱;3向杆;4种箱;5凸轮机构;6复位弹簧;7扶手;8镇压轮;9弹簧;10侧挡板;11覆土器;12输肥管;13开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主要包括履带1、肥箱2、向杆3、种箱4、凸轮机构5、复位弹簧6、扶手7、镇压轮8、弹簧9、侧挡板10、覆土器11、输肥管12、开沟器13。

肥箱2和施肥管12组成施肥装置。凸轮机构5、种箱4、复位弹簧3、侧挡板10和弹簧9组成自动播种装置。覆土器11和镇压轮8组成覆土镇压装置。

如图5所示,履带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履带1、履带轮和履带驱动电机,为双履带驱动,附着力强,履带轮对称安装在车体前端,履带轮可上下转动;如图4(a)和图4(b)所示,开沟装置为开沟器13,由削尖的金属管改装而成,能够轻易刨开土壤;施肥装置由肥箱2和施肥管12组成,施肥管12连接肥箱2将肥料导于所挖沟槽中,可以通过控制导管入口口径大小来控制施肥量。自动播种装置由凸轮机构5、向杆3、种箱4、复位弹簧6、侧挡板10和弹簧9组成,用凸轮机构5使种箱4在弹簧9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播种器进行周期性、间歇性播种。覆土装置由覆土器11和镇压轮8组成,覆土器11用于收集被开沟器所排出的土壤,并将土壤填充回沟槽中,覆土器11的结构如图6所示,镇压轮8将播种填土后的土壤压实。

使用过程如下:

当肥箱2装好肥料、种箱4装好玉米种子后,即可开始播种操作。将装置整体放置于需要播种的土地上,将开沟器13插入地中,即可启动履带驱动装置,履带驱动装置带动整体机构向前移动。装置整体向前移动,即可带动开沟器13在土中向前拉动,即可开出一条沟槽。

随后将肥箱2打开,启动凸轮机构5的凸轮驱动电机,同时肥箱2开始向开沟器13所挖开的沟中均匀输送肥料。凸轮开始旋转,即可驱动水平挡板连同种箱4上下移动,当种箱4移至最低点时,即可顶开侧挡板10,种箱4即向所开沟中输入玉米种子,如图2所示。随着凸轮的转动,由于复位弹簧9的作用,种箱4与水平挡板向上移动,侧挡板10因为弹簧9的拉动而关闭,种子停止下落,即完成一个撒种周期,如图3所示。

随着装置向前移动,覆土器11将开沟器13所挖的土聚集并推入所开沟槽中,随后镇压轮8将填入沟槽中的土进行镇压。

当进行完一列的播种操作时,可进行转弯操作。车体与履带轮的连接可上下转动,这样在机器工作至土地尽头时,可利用扶手7将除履带轮外的整体机构上抬,开沟器13离开土地,左右转动扶手7,即可控制履带轮左右拐弯,从而进行另一列土地的播种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玉米播种装置包括车体、履带驱动装置、施肥装置、开沟装置、自动播种装置和覆土镇压装置;

所述的履带驱动装置为包括两组履带(1)、履带轮和履带驱动电机,为双履带驱动,设置在车体的前端,对整个装置进行驱动;

所述的施肥装置包括肥箱(2)和施肥管(12),肥箱(2)置于车体上,施肥管(12)从肥箱(2)伸出至车体下方用于施肥;

所述的自动播种装置包括凸轮机构(5)、种箱(4)、向杆(3)、复位弹簧(6)、侧挡板(10)和弹簧(9);车体上设有通孔,通孔两侧各一个设有导向孔,向杆(3)安装在导向孔内,向杆(3)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且可实现锁紧定位;两个向杆(3)之间设有水平挡板,水平挡板上设有通孔,种箱(4)依次穿过水平挡板和车体的通孔,将种箱(4)的顶端固定在水平挡板上;复位弹簧(6)套在向杆(3)上,其底端固定在车体上表面,顶端与水平挡板下表面固定;所述的侧挡板(10)共两个,对称布置在种箱(4)的下部,侧挡板(10)的一端铰接在车体下表面,实现侧挡板(10)的摆动;所述的弹簧(9),位于两个侧挡板(10)之间,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侧挡板(10)固定连接,当弹簧(9)为压缩状态时,两个侧挡板(10)的底部对合,位于种箱(4)出口的下方,以挡住出口;所述的凸轮机构(5)包括凸轮驱动电机、凸轮和从动杆,凸轮与凸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从动杆与水平挡板连接,凸轮的边缘与从动杆顶端的滑轮接触,从动杆的底端与水平挡板接触固定,凸轮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动,凸轮带动从动轮上下移动,从动轮带动水平板上下移动,水平板带动种箱(4)上下移动,使两个侧挡板(10)底端打开或闭合,并通过弹簧(9)调节链各个侧挡板(10)之间的距离,实现周期性、间歇性播种;

所述的覆土镇压装置由覆土器(11)和镇压轮(8)组成,位于车体尾部下方,覆土器(11)位于镇压轮(8)前方;

所述的开沟装置包括开沟器(13),位于车体中部下方,且位于施肥装置前方;

所述的车体的尾端设有扶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驱动电机与凸轮驱动电机为可调速电机,从而可以根据播种需要调节播种速度与播种密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播种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玉米播种装置,包括车体、履带驱动装置、施肥装置、开沟装置、自动播种装置和覆土镇压装置;履带驱动装置为双履带驱动,附着力强;开沟装置能够轻易刨开土壤;施肥装置的导肥管连接容箱将肥料导于所挖沟槽中,可以通过控制导管入口口径大小来控制施肥量。自动播种装置通过凸轮构件使种箱在弹簧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从而使播种器进行周期性、间歇性播种。覆土镇压装置用于收集被开沟器所排出的土壤,并将土壤填充回沟槽中,通过镇压轮将播种填土后的土壤压实。本发明整体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结构简易;制造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小块土地玉米播种问题,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毕胜;张文豪;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