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7738发布日期:2021-04-09 20:2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草莓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



背景技术:

草莓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喜爱的水果之一,被誉为“水果皇后”,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而草莓在种植时一般分为播种育苗和分株繁殖两大类,其中播种育苗多在翌春进行,在出苗后需要适当疏苗,待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带土移栽在小花盆里。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带土移栽到繁殖苗圃;当草莓秧苗移栽至苗圃之后,需要在其根部铺填碎土,以保证其后期的持续生长。

然而目前在草莓种植对草莓进行覆土时存在以下难题:现有的草莓秧苗在种植时大部分是采用人工覆土的方式对其进行铺填土壤,然而人工覆土无法将土壤内部的块状土壤完全粉碎,因此无法起到更好的覆盖作用,从而降低土壤的利用率,且铺填时草莓秧苗易被块状土壤砸坏,浪费成本;且人工操作无法有效的控制铺填的土壤的均匀度,因此容易降低草莓秧苗的存活率,且需要进行补苗,增加工作量,且浪费用人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包括机架、粉碎单元和铺填单元,机架上端开设有进料口,粉碎单元安装在机架内壁上,铺填单元设置在机架右端外壁上,其中:

所述机架包括加工外壳、支撑板、驱动电机、转轴、支撑轴和移动辊,其中:加工外壳上端开设有进料口,且加工外壳右端下侧开设有过料口,支撑板前后对称设置在加工外壳右端外壁上,驱动电机设置在加工外壳前端外壁上,转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加工外壳前后端内壁上,且转轴前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支撑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内侧壁,沿支撑轴后端与转轴通过带传动相连接,且转轴和支撑轴外壁前后对称套设有移动辊。

所述粉碎单元包括传动电机、传动轴、联动轴、传动齿轮、执行齿轮、粉碎刀、联动刀和导向块,其中:传动轴和联动轴两端通过轴承前后对称设置在加工外壳左右端内壁上,且传动轴和联动轴右端分别套设有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和执行齿轮,传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加工外壳左端外壁上,且传动电机输出轴末端与传动轴相连接,沿传动轴外壁从左到右且上下交错均匀设置有粉碎刀,联动轴外壁设置有与粉碎刀相配合的联动刀,沿传动轴和联动轴下侧加工外壳内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导向块。

所述铺填单元包括执行轴、定位轴、传输带、一号承托块、一号挡板、一号连接管、一号引流管和辅助组件,其中:执行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加工外壳内壁上,定位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内侧壁上,定位轴前端与支撑轴通过带传动相连接,且执行轴和定位轴外壁通过传输带相连接,一号承托块安装在定位轴下侧支撑板内侧壁上,沿一号承托块上端向下延伸开设有一号落料孔,沿一号承托块上端右侧安装有一号挡板,且一号承托块下端安装有与一号落料孔相连通的一号连接管,且一号连接管下端安装有一号引流管,辅助组件设置在支撑板左侧内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限位轴、输送带、二号承托块、二号挡板、二号连接管和二号引流管,其中:限位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左侧内侧壁上,沿限位轴外壁前后对称套设有与执行轴相连接的输送带,输送带内侧壁与传输带前后端相贴合,且输送带外侧壁与过料口滑动连接,二号承托块设置在限位轴下侧支撑板内侧壁上,沿二号承托块上端向下延伸前后对称开设有二号落料孔,且二号承托块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二号挡板,二号承托块下端安装有与二号落料孔相连通的二号连接管,且二号连接管下端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二号引流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块为用于引导土壤落至传输带以及输送带上的三角形结构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连接管左右端内壁上安装有用于将土壤进行分流处理的倒v形分流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引流管为用于将土壤向两侧引导的倒v形结构管,且一号引流管末端为便于铺填土壤的斜切口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引流管为便于将土壤向外侧引导的倾斜结构,且二号引流管末端为便于铺填土壤的斜切口结构。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草莓种植时对草莓的覆土了极大的改善,能够解决“现有的草莓秧苗在种植时大部分是采用人工覆土的方式对其进行铺填土壤,然而人工覆土无法将土壤内部的块状土壤完全粉碎,因此无法起到更好的覆盖作用,从而降低土壤的利用率,且铺填时草莓秧苗易被块状土壤砸坏,浪费成本;且人工操作无法有效的控制铺填的土壤的均匀度,因此容易降低草莓秧苗的存活率,且需要进行补苗,增加工作量,且浪费用人成本”等问题。

2.本发明设置了,能够粉碎单元,能够将装置内部的块状的土壤进行粉碎处理,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的利用率,且能够防止草莓被块状土壤砸坏,减少成本。

3.本发明设置了,能够铺填单元,能够配合粉碎单元将粉碎完成的土壤进行移动式覆土处理,因此能够有效的代替人工操作,且能够保证覆土的均匀度,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草莓秧苗的成活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且降低用人成本。

4.本发明设置了,能够辅助组件,能够配合铺填单元对草莓秧苗进行多级覆土处理,从而能够确保草莓秧苗覆土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粉碎单元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铺填单元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号承托块、一号连接管和一号引流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辅助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草莓种植用覆土装置,包括机架1、粉碎单元2和铺填单元3,机架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1,粉碎单元2安装在机架1内壁上,铺填单元3设置在机架1右端外壁上,其中:

所述机架1包括加工外壳11、支撑板12、驱动电机13、转轴14、支撑轴15和移动辊16,其中:加工外壳11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1,且加工外壳11右端下侧开设有过料口112,支撑板12前后对称设置在加工外壳11右端外壁上,驱动电机13设置在加工外壳11前端外壁上,转轴14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加工外壳11前后端内壁上,且转轴14前端与驱动电机13输出轴相连接,支撑轴15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12内侧壁,沿支撑轴15后端与转轴14通过带传动相连接,且转轴14和支撑轴15外壁前后对称套设有移动辊16。

具体工作时,打开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转轴14配合支撑轴15带动移动辊16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能够配合粉碎单元2以及铺填单元3完成移动铺填。

所述粉碎单元2包括传动电机21、传动轴22、联动轴23、传动齿轮24、执行齿轮25、粉碎刀26、联动刀27和导向块28,其中:传动轴22和联动轴23两端通过轴承前后对称设置在加工外壳11左右端内壁上,且传动轴22和联动轴23右端分别套设有相啮合的传动齿轮24和执行齿轮25,传动电机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加工外壳11左端外壁上,且传动电机21输出轴末端与传动轴22相连接,沿传动轴22外壁从左到右且上下交错均匀设置有粉碎刀26,联动轴23外壁设置有与粉碎刀26相配合的联动刀27,沿传动轴22和联动轴23下侧加工外壳11内壁上左右对称安装有导向块28,所述导向块28为用于引导土壤流向的三角形结构板。

具体工作时,打开传动电机21,传动电机21带动传动轴22进行顺时针转动,传动轴22通过传动齿轮24配合执行齿轮25带动联动轴23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使传动轴22带动粉碎刀26与联动轴23带动联动刀27进行相向转动,从而将加工外壳11内块状的土壤进行粉碎,从而能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且能够防止草莓被块状土壤砸坏,粉碎完成的土壤在导向块28的引导作用下落至铺填单元3。

所述铺填单元3包括执行轴31、定位轴32、传输带33、一号承托块34、一号挡板35、一号连接管36、一号引流管37和辅助组件38,其中:执行轴31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加工外壳11内壁上,定位轴32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12内侧壁上,定位轴32前端与支撑轴15通过带传动相连接,且执行轴31和定位轴32外壁通过传输带33相连接,一号承托块34安装在定位轴32下侧支撑板12内侧壁上,沿一号承托块34上端向下延伸开设有一号落料孔341,沿一号承托块34上端右侧安装有一号挡板35,且一号承托块34下端安装有与一号落料孔341相连通的一号连接管36,所述一号连接管36左右端内壁上安装有用于将土壤进行分流处理的倒v形分流板361;且一号连接管36下端安装有一号引流管37,所述一号引流管37为用于将土壤向两侧引导的倒v形结构管,且一号引流管37末端为便于铺填土壤的斜切口结构;辅助组件38设置在支撑板12左侧内侧壁上。

具体工作时,粉碎完成的土壤落至传输带33上,此时定位轴32在支撑轴15的作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定位轴32配合执行轴31带动传输带33进行顺时针周向转动,从而传输带33将土壤向右侧输送,且配合一号挡板35将土壤输送至一号落料孔341内,土壤顺延一号落料孔341向下落至一号连接管36内,且在分流板361的作用下向两侧分流且落至一号引流管37内,土壤在一号引流管37的作用下对盆栽的草莓进行覆土处理。

所述辅助组件38包括限位轴381、输送带382、二号承托块383、二号挡板384、二号连接管385和二号引流管386,其中:限位轴381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12左侧内侧壁上,沿限位轴381外壁前后对称套设有与执行轴31相连接的输送带382,输送带382内侧壁与传输带33前后端相贴合,且输送带382外侧壁与过料口112滑动连接,二号承托块383设置在限位轴381下侧支撑板12内侧壁上,沿二号承托块383上端向下延伸前后对称开设有二号落料孔3831,且二号承托块383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二号挡板384,二号承托块383下端安装有与二号落料孔3831相连通的二号连接管385,且二号连接管385下端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二号引流管386,所述二号引流管386为便于将土壤向外侧引导的倾斜结构,且二号引流管386末端为便于铺填土壤的斜切口结构。

具体工作时,粉碎完成的土壤在导向块28的引导作用下落至输送带382上,此时限位轴381通过执行轴31带动输送带382进行顺时针周向转动,从而输送带382将土壤向右侧输送,且配合二号二号挡板384将土壤输送至二号落料孔3831内,此时土壤通过二号连接管385向下落至二号引流管386内,同时在二号引流管386的作用下对盆栽的草莓进行二次覆土处理。

工作时

第一步:打开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转轴14配合支撑轴15带动移动辊16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地点,且能够完成移动铺填,将土壤装在装置内部。

第二步:打开传动电机21,传动电机21带动传动轴22进行顺时针转动,传动轴22通过传动齿轮24配合执行齿轮25带动联动轴23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传动轴22带动粉碎刀26与联动轴23带动联动刀27进行相向转动,从而将加工外壳11内块状的土壤进行粉碎,从而能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且能够防止草莓被块状土壤砸坏。

第三步:粉碎完成的土壤落至传输带33上,此时定位轴32在支撑轴15的作用下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定位轴32配合执行轴31带动传输带33进行顺时针周向转动,从而传输带33将土壤向右侧输送,且配合一号挡板35将土壤输送至一号落料孔341内,土壤顺延一号落料孔341向下落至一号连接管36内,且在分流板361的作用下向两侧分流且落至一号引流管37内,土壤在一号引流管37的作用下对盆栽的草莓进行覆土处理;同时粉碎完成的土壤在导向块28的引导作用下落至输送带382上,此时限位轴381通过执行轴31带动输送带382进行顺时针周向转动,从而输送带382将土壤向右侧输送,且配合二号二号挡板384将土壤输送至二号落料孔3831内,此时土壤通过二号连接管385向下落至二号引流管386内,同时在二号引流管386的作用下对盆栽的草莓进行二次覆土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