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4927发布日期:2021-04-30 12:49阅读:19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标本制备领域,具体指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标本是能直观表现植物形态、特征的教材,是植物分类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保护植物品质、鉴定植物种属的重要依据。制作的标本存放一段时间后,绿叶会发生褐化,致使许多珍贵的标本缺乏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植物体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植物体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的中央有一个金属镁原子,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原因就是由于含有镁原子的核心结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易消退,导致植物标本的绿叶退色。因此要想长期保持叶片绿色,需对植物绿叶进行保色处理,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使得植物标本长期保持叶片绿色,提高植物标本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包括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幼嫩或刚长出的新叶,枝叶需生长完好,无破损或锈斑点;

(2)粗壮茎、带刺的茎须修整或削减;

(3)绿叶浓密的植物应根据其叶生长特点对绿叶进行摘除;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500-1500ml水中加入1g-15g碳酸氢钠,搅拌均匀,配制成保色液;

(2)根据绿叶类型,将保色液加热至30℃-100℃;

(3)将新鲜植物绿叶放入保色液中,保色时间为10s-5min;

(4)将保色液处理后的植物叶片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间为3min-8min;

(5)将冷却后的植物叶片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

(6)对植物叶片进行压制。

而且,所述保色液中水的用量为800ml。

而且,所述绿叶类型包括草质叶类植物绿叶、膜质叶类植物绿叶、革质叶类植物绿叶和肉质叶类植物绿叶;当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1.5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40℃-50℃,保色时间为15s;当绿叶为膜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2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30℃-40℃,保色时间为10s;当绿叶为革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13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90℃-100℃,保色时间为4min;当绿叶为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8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70℃-80℃,保色时间为2.5min。

而且,所述冷却时间为5min。

而且,所述压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2)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

(3)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区别于现有技术利用铜离子代替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得植物标本产生“假绿”现象,本发明利用水与碳酸氢钠配制成的保色液处理植物绿叶,保色效果好,所需试剂少,操作简便,可以实现批量处理,节约了保色时间,为植物标本保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2.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可根据绿叶类型,选择相应的碳酸氢钠用量,保色液温度和保色时间,确保实现较好的保色效果。

3.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保本保色方法,该方法使用范围广,可应用于草质叶类植物绿叶、膜质叶类植物绿叶、革质叶类植物绿叶和肉质叶类植物绿叶的保色,长时间保存后,叶片的褐化率变化很小,可实现植物标本绿叶颜色的长期保持,提高了植物标本的科研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4.本发明技术操作简便,所需材料容易获得且成本低廉,处理过程用时短,为植物标本绿叶保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述实施实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为评价本发明对植物标本绿叶颜色的保色作用,采用色差仪测定未制作成标本的新鲜绿叶颜色、被制作成植物标本的绿叶颜色、被保存n月或年植物标本绿叶颜色以及利用本发明保色后绿叶的颜色变化,色差测定采用cib表色系统,以未制作成标本的新鲜绿叶颜色为标准,测定被制作成植物标本的绿叶、被保存n月或年植物标本绿叶以及利用本发明保色后绿叶的的l,a,b值,得出△l、△a、△b,计算色差△e,计算公式为△△e数值越大,说明色差越大。

植物叶片中叶绿素易消退,导致绿叶褐化,采用本发明对新鲜绿叶进行保色处理后,植物标本可长期保持叶片绿色。

叶片褐化率=(被保存n月或年植物标本叶片颜色色差值-保色处理后压制成标本时叶片颜色色差值)÷保色处理后压制成标本时叶片颜色色差值×100%。

实施例1

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包括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幼嫩或刚长出的新叶,枝叶需生长完好,无破损或锈斑点;

(2)粗壮茎、带刺的茎须修整或削减;

(3)绿叶浓密的植物应根据其叶生长特点对绿叶进行摘除;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500-1500ml水中加入1g-15g碳酸氢钠,搅拌均匀,配制成保色液;

(2)根据绿叶类型,将保色液加热至30℃-100℃;

(3)将新鲜植物绿叶放入保色液中,保色时间为10s-5min;

(4)将保色液处理后的植物叶片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间为3min-8min;

(5)将冷却后的植物叶片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

(6)对植物叶片进行压制。

本实施中,所述保色液中水的用量为800ml。

本实施中,所述绿叶类型包括草质叶类植物绿叶、膜质叶类植物绿叶、革质叶类植物绿叶和肉质叶类植物绿叶;当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1.5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45℃,保色时间为15s;当绿叶为膜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2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30℃,保色时间为10s;当绿叶为革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13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100℃,保色时间为4min;当绿叶为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8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75℃,保色时间为2.5min。

本实施中,所述冷却时间为3min。

本实施中,所述压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2)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

(3)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即可。

实施例2

利用本发明对平车前进行保色处理。

平车前,学名plantagodepressawilld.,俗称车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根茎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萼无毛,花冠白色,无毛。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顶端,同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新鲜时白色或绿白色,干后变淡褐色。胚珠5。蒴果卵状椭圆形至圆锥状卵形。种子4-5,椭圆形,腹面平坦,黄褐色至黑色;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5-7月,果期7-9月。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包括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幼嫩或刚长出的新叶,枝叶需生长完好,无破损或锈斑点;

(2)粗壮茎、带刺的茎须修整或削减;

(3)绿叶浓密的植物应根据其叶生长特点对绿叶进行摘除;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800ml水中加入1.5g碳酸氢钠,搅拌均匀,配制成保色液;

(2)根据绿叶类型,将保色液加热至45℃;

(3)将新鲜植物绿叶放入保色液中,保色时间为15s;

(4)将保色液处理后的植物叶片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间为3min;

(5)将冷却后的植物叶片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

(6)对植物叶片进行压制。

本实施中,所述保色液中水的用量为800ml。

本实施中,所述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当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1.5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45℃,保色时间为15s;

本实施中,所述冷却时间为3min。

本实施中,所述压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2)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

(3)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即可。

对比例1: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结晶的醋酸铜逐渐加入到50%醋酸中,直到不溶解为止,将原液加水稀释至3~4倍,加热煮沸,然后将标本放入,随之叶绿素被漂去,约3~4min后,绿色又逐渐恢复,直到接近原来的本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2: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1.5g氢氧化钠与800ml水配制固色液,将固色液加热至45℃,保色15s,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3min,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后进行压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

采集18株平车前植株,保证植株形状、叶片颜色和大小基本相同,编号1-6,采用对比例1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7-12,采用对比例2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13-18,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保色处理。

用色差仪分别测量1-18号平车前新鲜叶片的的色差值(确保被测量的叶片形状、大小和颜色基本相同),作为标准值。然后分别测量1-18号经保色处理并压制成标本时叶片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的色差值和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的色差值。具体实施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表1采用对比例1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2采用对比例2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3采用本发明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平车前绿叶属于草质叶类植物绿叶,该类型的植物茎、叶柔软,叶面较薄,保色处理过程中极容易变质、变形。对比例1保色方法制作比较麻烦,平车前枝叶细嫩、柔软,长时间煮制容易破坏平车前标本的完整性,煮制时间和煮制温度也难以控制,煮制时气味刺激难闻,对人体健康不利,且污染环境。与对比例1相比,本发明对平车前绿叶有很好的保色作用,而且本发明只将保色液加热至45℃,保色时间为15s,减少了高温对平车前绿叶的破坏,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对比例1-6号的叶片平均褐化率为279%,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22.5%;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对比例1-6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475%,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82.5%;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对比例1-6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667%,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98.5%。本发明对绿叶的保色处理效果优于对比例1的处理方法,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叶片褐化率维持稳定,说明本发明可长久保持叶片绿色。与对比例1所需试剂和操作步骤相比,本发明所需试剂少,操作简便,节约了成本,为植物标本叶片保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对比例2与本发明的唯一区别是本发明使用碳酸氢钠,对比例2使用氢氧化钠,但从实验结果看,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对比例7-12号的叶片平均褐化率为694%,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22.5%;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对比例7-12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1200%,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82.5%;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对比例7-12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1648%,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98.5%。可见用对比例2的方法并不能实现保色效果,在处理的过程中,对平车前叶片破坏作用明显,而本发明保色效果明显,并可以长期保持植物标本叶片绿色。

实施例3

利用本发明对倒扣草绿叶进行保色处理。

倒扣草(学名:achyranthesasperal.)为苋科植物粗毛牛膝的全草。粗毛牛膝一年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茎多分枝,披散,圆柱形,紫红色,叶对生,矩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或倒卵形。穗状花序顶生,蒴果细小,长圆形,宿萼包着不露出,浅褐色,长约3毫米,倒生于花轴上。花期夏秋至翌年春季。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包括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幼嫩或刚长出的新叶,枝叶需生长完好,无破损或锈斑点;

(2)粗壮茎、带刺的茎须修整或削减;

(3)绿叶浓密的植物应根据其叶生长特点对绿叶进行摘除;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800ml水中加入2g碳酸氢钠,搅拌均匀,配制成保色液;

(2)根据绿叶类型,将保色液加热至35℃;

(3)将新鲜植物绿叶放入保色液中,保色时间为10s;

(4)将保色液处理后的植物叶片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间为5min;

(5)将冷却后的植物叶片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

(6)对植物叶片进行压制。

本实施中,所述保色液中水的用量为800ml。

本实施中,所述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当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2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35℃,保色时间为10s;

本实施中,所述冷却时间为5min。

本实施中,所述压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2)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

(3)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即可。

对比例3: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结晶的醋酸铜逐渐加入到50%醋酸中,直到不溶解为止,将原液加水稀释至3~4倍,加热至沸腾,然后将标本放入,随之叶绿素被漂去,约1~2min后,绿色又逐渐恢复,直到接近原来的本色,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4: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2g氢氧化钠与800ml水配制固色液,将固色液加热至35℃,保色10s,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5min,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后进行压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采集18株倒扣草植株,保证植株形状、叶片颜色和大小基本相同,编号1-6,采用对比例3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7-12,采用对比例4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13-18,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保色处理。

用色差仪分别测量1-18号倒扣草新鲜叶片的的色差值(确保被测量的叶片形状、大小和颜色基本相同),作为标准值。然后分别测量1-18号经保色处理并压制成标本时叶片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的色差值和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的色差值。具体实施结果见表4、表5和表6。

表4采用对比例3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5采用对比例4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6采用本发明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倒扣草绿叶属于膜质叶类植物绿叶,该类型的植物叶片膜质、薄而软,保色处理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标本软烂、颜色发黑等现象。对比例3保色方法制作比较麻烦,需将醋酸铜溶液加热至沸腾,由于倒扣草叶片薄而软,长时间煮制容易破坏倒扣草叶片的完整性,煮制时气味刺激难闻,对人体健康不利,且污染环境。与对比例3相比,本发明对倒扣草绿叶有很好的保色作用,而且本发明只将保色液加热至35℃,保色时间为10s,减少了高温对倒扣草绿叶的破坏,对比例3处理1-6号标本绿叶时,3号植株和6号植株在沸腾的醋酸铜溶液处理后,叶片被破坏,无法压制成标本。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对比例1、2、4、5号的叶片平均褐化率为166%,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45.5%;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对比例1、2、4、5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242%,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69.3%;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对比例1、2、4、5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362%,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104%。本发明对绿叶的保色处理效果优于对比例3的处理方法,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叶片褐化率维持稳定,说明本发明可长久保持叶片绿色。与对比例1所需试剂和操作步骤相比,本发明所需试剂少,操作简便,节约了成本,为植物标本叶片保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对比例4与本发明的唯一区别是本发明使用碳酸氢钠,对比例4使用氢氧化钠,但从实验结果看,由于倒扣草叶片膜质、薄而软,用对比例4的方法处理后,7号、10号和12号植物叶片遭到破坏,无法压制,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保色方法,13-18号植物叶片没有遭到破坏,保色效果较好。采用对比例4的方法进行保色,压制成标本后,倒扣草叶片褐化较为严重,6个月后褐化明显,8号、9号、10号已经失去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可见只有本发明提供的保色方法既操作简便,所用试剂少,又可根据绿叶类型调整参数,扩大使用范围。

实施例4

利用本发明对虎尾兰绿叶进行保色处理。

虎尾兰(学名:sansevieriatrifasciataprain),又名虎皮兰,锦兰,千岁兰、虎尾掌、黄尾兰或岳母舌等,是百合目百合科虎尾兰属的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具根状茎,叶基生,肉质线状披针形,硬革质,直立,基部稍呈沟状;暗绿色,两面有浅绿色和深绿相间的横向斑带;总状花序,花白色至淡绿色;浆果直径约7-8毫米。花期11-12月。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包括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幼嫩或刚长出的新叶,枝叶需生长完好,无破损或锈斑点;

(2)粗壮茎、带刺的茎须修整或削减;

(3)绿叶浓密的植物应根据其叶生长特点对绿叶进行摘除;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800ml水中加入13g碳酸氢钠,搅拌均匀,配制成保色液;

(2)根据绿叶类型,将保色液加热至95℃;

(3)将新鲜植物绿叶放入保色液中,保色时间为4min;

(4)将保色液处理后的植物叶片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间为5min;

(5)将冷却后的植物叶片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

(6)对植物叶片进行压制。

本实施中,所述保色液中水的用量为800ml。

本实施中,所述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当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13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95℃,保色时间为4min;

本实施中,所述冷却时间为5min。

本实施中,所述压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2)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

(3)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即可。

对比例5: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按硫酸铜:水:冰醋酸=12:900:150的比例配制两份,使母液约2000ml,将配制好的母液加热至沸腾,投入虎尾兰,待植物标本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再变为绿色时取出,用清水洗净,然后压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6: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13g氢氧化钠与800ml水配制固色液,将固色液加热至95℃,保色4min,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5min,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后进行压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

采集18株虎尾兰植株,保证植株形状、叶片颜色和大小基本相同,编号1-6,采用对比例5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7-12,采用对比例6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13-18,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保色处理。

用色差仪分别测量1-18号虎尾兰新鲜叶片的的色差值(确保被测量的叶片形状、大小和颜色基本相同),作为标准值。然后分别测量1-18号经保色处理并压制成标本时叶片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的色差值和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的色差值。具体实施结果见表7、表8和表9。

表7采用对比例5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8采用对比例6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9采用本发明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虎尾草绿叶属于革质叶类植物绿叶,茎、叶坚硬,叶片较厚,表面覆盖较厚的角质层,制作标本时难以固绿。对比例5保色方法将硫酸铜:水:冰醋酸以12:900:150的比例配制的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将虎尾草绿叶放入其中,该方法煮制时气味刺激难闻,对人体健康不利,且污染环境。与对比例5相比,本发明对虎尾草绿叶有很好的保色作用,保色液在加热至95℃,并不会产生气味。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对比例1-6号的叶片平均褐化率为374%,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63.5%;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对比例1-6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593%,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78.9%;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对比例1-6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935%,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98.5%。本发明对绿叶的保色处理效果优于对比例5的处理方法,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叶片褐化率维持稳定,说明本发明可长久保持叶片绿色。与对比例5所需试剂和操作步骤相比,本发明所需试剂少,操作简便,节约了成本,为植物标本叶片保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对比例6与本发明的唯一区别是本发明使用碳酸氢钠,对比例6使用氢氧化钠,但从实验结果看,对比例6的处理方法使得虎尾兰叶片遭到破坏,从而失去了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可见氢氧化钠并不适合对植物标本进行保色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保色方法,使用试剂少,操作简便,适用范围管,可批量处理植物绿叶。

实施例5

利用本发明对垂盆草绿叶进行保色处理。

垂盆草(学名:sedumsarmentosumbunge)是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花茎细,匍匐,节上生根,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聚伞花序,花少,花无梗;萼片披针形至长圆形,花瓣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鳞片楔状四方形,种子卵形,5-7月开花,8月结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色方法,包括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前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幼嫩或刚长出的新叶,枝叶需生长完好,无破损或锈斑点;

(2)粗壮茎、带刺的茎须修整或削减;

(3)绿叶浓密的植物应根据其叶生长特点对绿叶进行摘除;

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800ml水中加入8g碳酸氢钠,搅拌均匀,配制成保色液;

(2)根据绿叶类型,将保色液加热至70℃;

(3)将新鲜植物绿叶放入保色液中,保色时间为2.5min;

(4)将保色液处理后的植物叶片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时间为5min;

(5)将冷却后的植物叶片捞出,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

(6)对植物叶片进行压制。

本实施中,所述保色液中水的用量为800ml。

本实施中,所述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当绿叶为草质叶类植物绿叶时,保色液需用800ml水和8g碳酸氢钠配制,并加热至70℃,保色时间为2.5min;

本实施中,所述冷却时间为5min。

本实施中,所述压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制标本时,先将标本放置在草纸上,整理标本形态,叶片尽可能展开,使同一标本同时看到正面与反面叶的形态;

(2)为了避免花朵部分与草纸粘连,可以用卫生纸覆盖;

(3)用硬纸板、波纹铝板分隔,将几个标本上下叠放,最后用夹板固定即可。

对比例7: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将垂盆草绿叶浸入溶液中12h,当标本由黄褐色转为绿色后,取出用水漂洗洗净,然后压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5相同。

对比例8:所述植物标本保色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8g氢氧化钠与800ml水配制固色液,将固色液加热至70℃,保色2.5min,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5min,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后进行压制,其他步骤与实施例45相同。

采集18株垂盆草植株,保证植株形状、叶片颜色和大小基本相同,编号1-6,采用对比例7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7-12,采用对比例8的保色方法处理,编号13-18,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保色处理。

用色差仪分别测量1-18号垂盆草新鲜叶片的的色差值(确保被测量的叶片形状、大小和颜色基本相同),作为标准值。然后分别测量1-18号经保色处理并压制成标本时叶片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的色差值,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的色差值和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的色差值。具体实施结果见表10、表11和表12。

表10采用对比例7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11采用对比例8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表12采用本发明保色方法处理结果

垂盆草绿叶属于肉质叶类植物绿叶,植物茎、叶肥厚呈肉质,经过高温煮沸后容易脱落,其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难以与酸发生反应,较难形成以铜原子为核心的叶绿素分子结构,植物难以固色。对比例7保色方法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将垂盆草绿叶浸入溶液中12h,该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浸泡植物标本,容易造成植物标本脱落和腐烂。与对比例7相比,本发明对垂盆草绿叶有很好的保色作用,且只将保色液加热至70℃,保色时间为2.5min,保色时间很短,减少了植物标本浸泡时间,较好的防止了植物叶片脱落和腐烂。压制成标本6个月后对比例1-6号的叶片平均褐化率为299%,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72.4%;压制成标本12个月后对比例1-6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524%,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88.8%;压制成标本24个月后对比例1-6号叶片平均褐化率为724%,13-18号叶片褐化率平均值为121%。本发明对绿叶的保色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7的处理方法,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叶片褐化率维持稳定,说明本发明可长久保持叶片绿色。与对比例7保色所用时间相比,保色所用时间少,提高了植物标本保色效率,为肉质叶类植物绿叶保色提供了一种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方法。

对比例8与本发明的唯一区别是本发明使用碳酸氢钠,对比例8使用氢氧化钠,但从实验结果看,对比例8的处理方法使得垂盆草叶片遭到破坏,从而失去了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可见氢氧化钠并不适合对肉质叶类植物标本进行保色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保色方法,步骤简便,所用试剂少,保色时间短,为植物保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