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麦草畏、环磺酮和莠去津的混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7410发布日期:2022-07-01 20:56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麦草畏、环磺酮和莠去津的混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麦草畏、环磺酮和莠去津的混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位居第三位。玉米草害发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并且杂草种类众多,杂草会跟玉米争夺各种资源,在地上争夺光合资源,并且影响通风,在地下与玉米争夺水分和肥料,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田杂草防治方法主要有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茎叶处理除草的方式可以根据地块情况选择针对性比较强的除草剂,而且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外界因素影响。
3.麦草畏(dicamba),又名百草敌、敌草威,属于苯甲酸类除草剂,学名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麦草畏属于选择性、内吸型、苗后茎叶处理剂。由杂草叶、茎、根吸收。叶吸收后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上下传导,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向茎叶传导。苗后茎叶处理,药剂能很快被杂草的叶、茎、根吸收,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向上下传导,药剂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杂草内源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其死亡。一般施药后一天阔叶杂草即会出现畸形卷曲症状,15~20天死亡。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吸收药剂后能很快进行降解,故表现很强的耐药性。其对阔叶杂草有较高的杀草选择性,持效期长,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果。
4.环磺酮,属于苯甲酰环己二酮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2-[2-氯-4-(甲磺酰基)-3-[(2,2,2-三氟乙氧基)甲基]苯甲酰基]-1,3-环己二酮,是芽后hppd抑制类除草剂。通过抑制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的合成,导致酪氨酸的积累,使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受阻,进而影响到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3~5d后杂草表现出黄化症状,最终蔓延至整株,杂草白化死亡。虽然环磺酮对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但防除不彻底,需要寻求其复配药剂。
[0005]
莠去津,又名阿特拉津,是一种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化学名称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属选择性内吸除草剂。苗前或苗后均可施用。主要被杂草根吸收,也能被茎叶吸收,干扰光合作用,使叶片退绿变黄、全株枯死。因其水溶性较大,对多年生草也有抑制作用。玉米因其植株中含有一种解毒物质—玉米酮(2,4-二羟基-7-甲氧基-1,4-苯并嗪-3-酮,mboa),能使莠去津迅速地产生脱氯反应生成毒性很低的羟基衍生物—羟化莠去津,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已有杂草开始对莠去津产生抗性,如长期使用单剂会使得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难以防除。
[0006]
除草剂安全剂(safener)又称为解毒剂(antidote)或保护剂(protectant),是指在正常和不利环境条件下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药害,增加作物的耐药性,从而增加作物的安全性。
[0007]
目前,玉米田除草剂杀草谱有限,且杀草不彻底,杂草易返青,持效期短。单独长期
使用一种除草剂不但不能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还使得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难以防除。因此,开发一种杀草谱广、杀草彻底、持效期长、能延缓杂草产生抗药性,且对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麦草畏、环磺酮、莠去津及安全剂的混合除草组合物。
[000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除草组合物用于制备玉米田苗后除草的除草剂使用。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草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麦草畏0.1%~60%、环磺酮1%~20%、莠去津0.1%~85%和安全剂0.01%~50%。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麦草畏0.1%~60%、环磺酮1%~20%、莠去津0.1%~85%和安全剂0.01%~20%。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麦草畏5%~50%、环磺酮3%~20%、莠去津15%~80%和安全剂0.1%~12%。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麦草畏6%~45%、环磺酮3%~15%、莠去津18%~75%和安全剂1%~5%。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安全剂选自环丙磺酰胺、解草酮和解草烯中的至少一种。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中,安全剂与三种活性成分麦草畏、环磺酮和莠去津的重量配比为1:(5~50),例如1:(5~40),1:(5~35)。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可以为分散剂、增稠剂、溶剂和固体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助剂在所述除草组合物中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可以为5~40%,例如为8~30%,示例性为10%、18.7%、19%、25%、27%。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除草组合物可以为油悬浮剂、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中的任意一种剂型。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分散剂可以为聚乙烯醇、硫酸铵、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缩合物钠盐、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增稠剂可以为硅酸镁铝。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溶剂可以为乙二醇、磷酸三丁酯、硅油、水、玉米油和三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填料可以为白炭黑、高岭土和有机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
[0023]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除草组合物在防除杂草中的应用,优选在防除玉米田苗后杂草中的应用,例如在防除玉米田中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中的应用。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禾本科杂草可以为稗草、狗尾草、马唐、野黍中的至少一种;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阔叶杂草可以为藜、反枝苋、问荆中的至少一种。
[0026]
有益效果
[0027]
本发明的混合除草剂有效的扩大了杀草谱,可以同时有效的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更好的除草活性(防效能力大于90%),更长的持效期,有效防除抗性杂草,而且安全剂用量更低,对作物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尤其对玉米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
[0029]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
[0030]
实施例1
[0031]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36%、环磺酮6%、麦草畏12%、环丙磺酰胺2%、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硫酸铵3%、聚乙烯醇2%、和余量的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4%的水分散粒剂。
[0032]
实施例2
[0033]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18%、环磺酮3%、麦草畏12%、环丙磺酰胺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硅油0.2%和余量的水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3%的悬浮剂。
[0034]
实施例3
[0035]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36%、环磺酮6%、麦草畏18%、环丙磺酰胺2%、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木质素磺酸钠7%、白炭黑9%和余量的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可湿性粉剂。
[0036]
实施例4
[0037]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8%、环磺酮2%、麦草畏2%、环丙磺酰胺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萘磺酸缩合物钠盐10%、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有机膨润土2%和余量的玉米油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油悬浮剂。
[0038]
实施例5
[0039]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18%、环磺酮3%、麦草畏6%、环丙磺酰胺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5%和余量的三甲苯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7%的乳油。
[0040]
实施例6
[0041]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45%、环磺酮10%、麦草畏10%、环丙磺酰胺3%、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木质素磺酸钠7%、白炭黑9%和余量的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5%的可湿性粉剂。
[0042]
实施例7
[0043]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36%、环磺酮4%、麦草畏10%、环丙
磺酰胺2%、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9%、木质素磺酸钠7%、白炭黑9%和余量的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可湿性粉剂。
[0044]
实施例8
[0045]
以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计,将莠去津18%、环磺酮6%、麦草畏20%、环丙磺酰胺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硅油0.2%和余量的水补足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4%的悬浮剂。
[0046]
对比例1~4
[0047]
对比例1~4的除草组合物制剂分别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区别在于均不添加麦草畏。
[0048]
对比例5~8
[0049]
对比例5~8的除草组合物制剂分别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区别在于均不添加环磺酮。
[0050]
对比例9~12
[0051]
对比例9~12的除草组合物制剂分别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区别在于均不添加莠去津。
[0052]
对比例13~16
[0053]
对比例13~16的除草组合物制剂分别按照实施例1~4中的方法制备,区别在于均不添加安全剂。
[0054]
实施例9~12
[0055]
实施例9~12的除草组合物制剂分别按照实施例4中的方法制备,区别在于实施例9中环丙磺酰胺成分重量百分数为0.2%;实施例10中环丙磺酰胺成分重量百分数为0.24%;实施例11中环丙磺酰胺成分重量百分数为1.5%;实施例12中环丙磺酰胺成分重量百分数为4%。
[0056]
实施例13本发明组合物三元制剂与二元制剂药效比对试验
[0057]
靶标杂草:稗草、问荆、苘麻、野黍
[0058]
试验药剂:莠去津、环磺酮、麦草畏
[0059]
测定方法:室内盆栽法,将定量的稗草种子、问荆块茎、野黍种子、苘麻种子分别播种于口径为9cm的育苗盆中,每盆中播种适量块茎或种子,在植物培养室中培养,待稗草、问荆、野黍、苘麻3~6叶期时,在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上进行喷雾处理。处理后试材置于植物培养室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15d后称地上部分鲜重或株鲜重,以鲜重抑制率(%)评价药剂对靶标杂草的毒力作用。
[0060]
计算方法:
[0061][0062]
试验结果:
[0063]
表1麦草畏、环磺酮与莠去津三元制剂与二元制剂药效比对试验
[0064][0065][0066]
相同成分用量下,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实施例1~4三元制剂处理较未添加麦草畏成分的二元制剂对比例1~4处理相比,提高对阔叶杂草苘麻的显症速度,可提高杂草的除草活性。
[0067]
相同成分用量下,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实施例1~4三元制剂处理较未添加环磺酮成分的二元制剂对比例5~8处理、未添加莠去津成分的二元制剂对比例9~12处理相比,可明显提高对杂草的除草活性,对难防杂草问荆、野黍也有较好防效。
[0068]
实施例14本发明组合物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0069]
靶标杂草:问荆、野黍
[0070]
试验药剂:莠去津、环磺酮、麦草畏
[0071]
测定方法:室内盆栽法,将定量的问荆块茎,野黍种子分别播种于口径为9cm的育苗盆中,每盆中播种适量块茎或种子,在植物培养室中培养,待问荆、野黍3~6叶期时,在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上进行喷雾处理。处理后试材置于植物培养室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15d后称地上部分鲜重或株鲜重,以鲜重抑制率(%)评价药剂对靶标杂草的毒力作用。
[0072]
计算方法:
[0073][0074]
联合作用评价方法:
[0075]
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作用方式,其公式如下:
[0076][0077]
式中:
[0078]
a—除草剂1的杂草防效:
[0079]
b—除草剂2的杂草防效;
[0080]
c—除草剂3的杂草防效;
[0081]
e—混用除草剂的实际防效。
[0082]
评价标准:e~eo》10%为增效作用;e~eo《~10%为拮抗作用;e~eo值介于理论值~10%至10%之间为加成作用。
[0083]
注:n为混配除草剂品种数量。
[0084]
试验结果:
[0085]
表2麦草畏、环磺酮与莠去津三元复配对问荆室内毒力测定
[0086]
[0087][0088]
表3麦草畏、环磺酮与莠去津三元复配对野黍室内毒力测定
[0089][0090][0091]
从上表2、3可以看出,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扩大除草谱,提高除草活性的作用,
添加安全剂不影响杂草防效。
[0092]
实施例15含不同配比的安全剂的本发明组合物的安全性及除草活性验证试验
[0093]
靶标作物:玉米
[0094]
靶标杂草:狗尾草、苍耳
[0095]
试验药剂:莠去津、环磺酮、麦草畏
[0096]
测定方法:室内盆栽法,将定量的玉米种子、狗尾草种子、苍耳种子分别播种于口径为9cm的育苗盆中,每盆中播种适量种子,在植物培养室中培养,待玉米及杂草3~6叶期时,在3wp~2000型行走式喷雾塔上进行喷雾处理。处理后试材置于植物培养室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玉米的抑制程度及对杂草的防效,15d后称地上部分鲜重或株鲜重,以鲜重抑制率(%)评价药剂对靶标作物的抑制程度及对杂草防效。
[0097]
计算方法:
[0098][0099]
试验结果:
[0100]
表4含不同配比的安全剂的本发明组合物对玉米的安全性试验
[0101][0102][0103]
由上表4可知,对比例16、实施例9处理对玉米鲜重抑制程度高于实施例4、10、11和12,而实施例4、10、11和12处理对玉米鲜重抑制程度无明显差异,且都较低。实施例12对杂草狗尾草、苘麻防效较实施例4、9、10和11稍低。这些数据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安全剂与活性成分比值在1:(5~50)范围内对玉米安全性效果较好,又不影响杂草防效。
[0104]
实施例16田间药效试验
[0105]
供试药剂:
[0106]
实施例1~4中的4种三元复配除草剂。
[0107]
对照药剂:
[0108]
61%麦草畏水剂(常规方法制备),8%环磺酮油悬浮剂(常规方法制备),38%莠去津悬浮剂(市售)。
[0109]
供试作物:玉米
[0110]
玉米苗长势良好,植株健壮,无其他病虫害。
[0111]
防除对象:
[0112]
稗草、狗尾草、马唐、野黍、藜、反枝苋、问荆等杂草。
[0113]
试验方法:
[0114]
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并兑水稀释后,利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区中,做到没有漏喷、多喷的现象。
[0115]
在药后15d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此外,还要在药后1~15d内观察作物的生产情况(用量均为每亩地有效成分的用量),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0116]
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剂除草试验效果见下表4(药后15d)
[0117]
表5施药后15d药效结果
[0118][0119]
表6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0120]
[0121][0122]
由表5、6可知,三元复配药剂均能明显提高除草活性,扩大杀草谱。在试验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对玉米产生明显药害症状,但实施例1~4添加安全剂处理玉米长势好于未添加安全剂处理。
[0123]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