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

文档序号:24874722发布日期:2021-04-30 1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用南瓜白粉病菌作为白条菌瓢虫的幼虫及种虫的活体饲料,再利用人工饲料作为成虫的主要食物进行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白条菌瓢虫卵的孵化:将收集到的白条菌瓢虫的卵放入垫有一张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进行孵化;2)白条菌瓢虫幼虫的饲养:白条菌瓢虫卵孵化后,将培养皿内所有卵转移到饲养箱里的盆栽南瓜叶片上,并每隔24h检查一次南瓜叶片上的白粉病发病面积,如果80%的叶片发病面积低于20%则立即更换发病面积大的南瓜盆栽;3)白条菌瓢虫成虫的饲养:成虫的饲养以喂人工饲料为主,作为种虫的成虫则以喂南瓜白粉病菌为主;4)白条菌瓢虫卵的收集:将种虫雌雄4对与卵收集网放入产卵盒内,每12h喂食新鲜的南瓜白粉病菌叶片,每24h从卵收集网上收集一次虫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5)南瓜的室内盆栽种植:利用室内盆栽的方式种植南瓜,每周施用一次复合肥和叶片肥,待长出8~10片叶时,使用涂抹叶片法或孢子悬浮液法接种白粉病到健康的南瓜叶片上,再将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下繁殖,待80%的叶片发病面积都达60%时,即可放入饲养箱内喂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6)人工饲料的制作: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配制:葡萄糖20%、果糖20%、黄豆粉5%、蚕蛹粉15%、饲料级维生素0.3%、无菌水39.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卵收集网为:将a4纸大小的,孔径为1.2~1.4mm的pp材质的白色纱网从中间折叠,使其正常展开后的夹角在30°~90°,再用10%的蜂蜜水浸泡30s,自然晾干后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白条菌瓢虫的孵化环境温度为25~28℃,湿度为70~80%,光照条件为12l:12d;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白条菌瓢虫幼虫及成虫的饲养环境温度为25~28℃,湿度为70~80%,光照条件为14l:10d;步骤4)中白条菌瓢虫的产卵环境温度为25~28℃,湿度为70~80%,光照条件为14l:10d。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培养皿、饲养箱、产卵盒及其他耐高温的器具在使用前均经过蒸汽灭菌器灭菌,灭菌条件为:温度120℃,时间15~30min,不能高温灭菌的器具使用75%的酒精消毒30s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南瓜室内盆栽种植的环境温度为25~28℃;种植后每天浇水一次,芽出土后每周追施0.3%~0.5%复合肥水溶液与2%的南瓜叶面肥水溶液1次;染病南瓜与健康南瓜分开种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饲养箱的形状为长方体,使用的是亚力克材质,其长、宽、高分别为40cm、30cm、50cm;前、后、左、右面都有一个10cm×10cm的通风口,使用双面胶固定孔径约0.5mm的纱网将其封口;饲养箱顶部为可拆卸设计,且具密封性;每天观察并收集饲养箱内羽化成功的成虫。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产卵盒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分别为30cm、20cm、15cm;其顶部是可拆卸设计,且有一个2cm×2cm的气孔,使用双面胶固定的纱网将其封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条菌瓢虫的饲养方法,该方法是用南瓜白粉病菌作为白条菌瓢虫的幼虫及种虫的活体饲料,再利用人工饲料作为成虫的主要食物进行饲养。南瓜白粉病菌来自感染了白粉病的南瓜叶片;人工饲料,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进行配置:葡萄糖20%、果糖20%、黄豆粉5%、蚕蛹粉15%、饲料级维生素0.3%、无菌水39.7%,配料廉价易得且营养丰富。采用上述方法饲养白条菌瓢虫,成虫获得率高,雌虫产卵期长、产卵量大。利用获得的白条菌瓢虫去防治植物白粉病,效果理想,经济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毛;吴琼;雷强;王晓环;李子红;焦明姚;张升;周鹏;姚小龙;郭真香;韩磊;罗跃;刘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贵州省植保植检站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