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池塘高效生态养鱼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85571发布日期:2021-03-09 13:3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池塘高效生态养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北方地区尤其是天津的淡水养殖一般面积较大,另外由于地处沿海,水质ph值偏高,独特的养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养殖生态系统,独特的养殖生态系统又逐渐形成了相适应的养殖模式。
3.近年来,由于饲料成本、塘租成本、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池塘养殖鱼类的养殖利润连年下降,稍有不慎就会亏本。近年来兴起的养虾热,不少养殖朋友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如精养虾模式和鱼虾混养模式。这样由于虾的价格较高,提高了池塘养殖的利润。与此同时,两种模式的弊端就显现了:精养虾模式风险很高,甚至颗粒无收;鱼虾混养模式的弊端就是鱼虾争空间、争饵料、争氧气,控制不好虾类也会存活无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北方池塘高效生态养虾的方法。本发明经过多年实践,创造了一种养鱼为主的鱼虾混养模式,既克服了精养虾模式的高风险,又克服了养鱼利润低的劣势;本发明根据养殖品种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调整养殖方法,使单位面积能够产生更高的回报;微生态的应用可以调整池塘内部的能量流(c和n循环)把池塘的能量流更多的导向养殖动物,达到消除不良因子,增产增收的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池塘高效生态养鱼的方法,采用养鱼为主、养虾为辅的混养模式进行养殖;鱼包括草鱼、花鲢、白鲢、鲤鱼或鲫鱼,早期以养殖鲤鱼或鲫鱼为主,后期以养殖草鱼为主;养殖周期包括放虾前期、放虾初期、养殖中期和收获期四个阶段;整个养殖周期需投喂鱼饲料,不投或少投虾料。混养池塘由于投喂鱼料,对虾的数量相对较少,在生态养殖的方案中池塘中的微生物足够凡纳滨对虾摄食,因此可以不投喂虾饲料。
6.本发明经过多年对鱼虾的经验和分析,选取了以下物种作为鱼虾混养:草鱼一般喜栖居于水域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其鱼苗阶段摄食浮游动物,幼鱼期兼食昆虫、蚯蚓、藻类和浮萍等,体长约达10厘米以上时,完全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草鱼摄食的植物种类随着生活环境里食物基础的状况而有所变化。
7.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
8.鲫鱼也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但成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因为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每繁多,供采食的面广。维管束水草的茎,叶,芽和果实是鲫鱼爱食之
15天使用一次,水质严重恶化时每公斤凝结芽孢杆菌菌粉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4-6亩。每100 kg饲料使用凝结芽孢杆菌菌粉 500g。凝结芽孢杆菌(mes847)是一种兼性厌氧型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凝结芽孢杆菌菌体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无鞭毛,芽孢端生;菌落形态为不透明白色,呈圆形,表面突出,在 15-40℃条件生长较好,生长的最适 ph值为 6.6-7.0。因其发酵后可产生大量乳酸,所以又属于肠道乳酸菌。凝结芽孢杆菌除了具有一般乳酸菌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消化功能和健康水平的功能外,还具有耐高温,耐酸、耐胆盐等优点,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良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发育,增强肠道功能,具有易保藏、复活率高等特点,在饲料行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7.优选的,整个养殖周期保持水质处于肥水状态,肥水状态指水质透明度高于20cm,低于40cm以区别水质过肥或过瘦。整个养殖周期保持水质处于肥水状态,不仅可以使鱼虾充分摄食池塘内的天然饵料,尤其是对虾的摄食,从而节约饲料投入;而且保证水质的品质,从而有利于鱼虾生存。
18.优选的,整个养殖周期保持水质处于肥水状态的调节方法为:在水质过肥时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调水;在水质过瘦时使用产朊假丝酵母菌和/或碳酸氢铵肥水。这样可以保持池塘内有充足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而浮游植物和动物的产生具有循环特征,肥水后产生小型藻类继而大型藻类产生,随之出现原生动物,接着又产生轮虫、枝角类。此时由于浮游动物也摄食藻类会导致水质变瘦,在轮虫枝角类被凡纳滨对虾和鳙鱼(花鲢)摄食完后及时进行肥水,水质会慢慢陪肥随后又进入新一轮循环。在水质变瘦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增氧,保证水质一昼夜都不低于3mg/l。在水质变肥时及时泼洒微生态制剂,保证足量的鱼料投喂,使池塘内有充足的浮游动物,维护良好的鱼虾进食环境。
19.优选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mes 810,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4;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的发酵菌粉中的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该菌种可直接从本公司网站直接购买。每公斤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发酵菌粉可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8-10亩,每10-15天使用一次,水质严重恶化时每公斤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发酵菌粉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4-6亩。枯草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单个细胞(0.7-0.8)
×
(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芽孢(0.6-0.9)
×
(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20.优选的,产朊假丝酵母菌cicc 23812,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2018年09月21日);产朊假丝酵母菌菌粉产品cfu不少于50.0
×
108/ml;每公斤产朊假丝酵母菌菌粉可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8-10亩,每10-15天使用一次,水质严重恶化时每公斤产朊假丝酵母菌菌粉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4-6亩。产朊假丝酵母的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大小为(3.5-4.5)μm
×
(7-13)μm。液体培养不产醭,管底有菌体沉淀。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平滑,有或无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原始假菌丝或不发达的假菌丝,或无假菌丝;能发酵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不发酵麦芽糖、半乳糖、乳糖和蜜二糖。不分解脂肪,能同化硝酸盐。
21.优选的,本发明养殖的虾为凡纳滨对虾。
22.本发明提供的北方池塘高效生态养鱼的方法的四个养殖阶段(以虾为标准)的原理具体如下。
23.(1)放虾前期:池塘底部经过冬天和春天的晾晒,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更有利于养殖环境。在进水前施底肥,用发酵好的粪肥施底肥。进水后用二氧化氯或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待藻类繁殖后在轮虫高峰期放苗。
24.此时温度较低,浮游生物繁殖较慢,但此时鲤鱼(鲫鱼)摄食量较大,生物量增长较慢。此时应及时施肥保持较高的浮游植物,并使用枯草芽孢杆菌mes810,保持较高的浮游动物。投喂充足的饵料使养殖动物快速生长。
25.肥水原则及方案:少量多次,勤施少施。视天气情况10天左右施用一次无机肥碳酸氢铵;待水质转肥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制剂。
26.(2)放虾初期:调节水质,保证虾苗在水肥期下塘。凡纳滨对虾在放苗后的1-3天主要依靠自身携带的能量生存,在放苗3天后都靠摄食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生长。此时凡纳滨对虾主要摄食藻类中的隐藻、绿藻和硅藻,浮游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处于稳定平衡状态。放虾初期的30天内池塘内的生物饵料足够对虾的摄食。
27.投喂充足的饵料使养殖鱼类快速生长。达到上市规格时尽快捕捞上市,促进小规格鱼类(草鱼)生长。
28.肥水原则及方案:少量多次,勤施少施。视天气情况10天左右施用一次无机肥碳酸氢铵;待水质转肥后施用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制剂。
29.(3)养殖中期:随着凡纳滨对虾的不断长大,摄食量逐渐增加,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生物逐渐由藻类为主变为浮游动物为主,逐渐由原生动物、小型轮虫为主变为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为主。池塘内的天然饵料渐渐不能满足对虾的摄食。
30.时刻少量多次施肥保持池塘的较高生物量,视池塘内浮游动物的含量调整投喂量,维持池塘内具有较高的浮游植物且优势藻类为绿藻、硅藻和隐藻;维持池塘内有足够的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在浮游动物减少时增加投喂量,在浮游动物增加时减少投喂量;维持池塘内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它既可以控制浮游植物又可以作为大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对象,减少藻类的压力,还可以作为养殖动物在摄食大型浮游动物之余的补充。
31.在藻类减少时,少量多次,勤施少施碳酸氢铵肥水,用量为每亩地1.5-2kg,且在水质过肥的时候使用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制剂调水,使浮游动物快速增加。
32.在中期后半段视天气,投喂等情况用过硫酸氢钾为主的改底剂改底3-5次。
33.(4)收获期: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微生物繁殖减缓,凡纳滨对虾摄食量达到最大,以饲料投喂为主,摄食生物饵料为辅。时刻少量多次施肥保持池塘的生物量,视池塘内浮游动物的含量调整投喂量,维持池塘内具有较高的浮游植物且优势藻类为绿藻、硅藻和隐藻;维持池塘内有少量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收虾时以饲料诱虾。放低水位结合料台捕鱼和全池捕鱼。
3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发明利用生态循环,使生态循环中更多的能量流入养殖产品,促进生态环境的循环,减少环境污染;(2)本发明减少了饲料的投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6.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37.本发明涉及的菌株来源具体如下:(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es 810,是在张家口马铃薯田地里分离得到,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7年8月10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514。该菌种已在专利号cn201710862006.3(专利名称:一种防治马铃薯枯萎病的菌株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公开。枯草芽孢杆菌mes 810的发酵菌粉中的活菌数不少于2.0
×
10
10
cfu/g。
38.(2)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mes847,是申请人在河北保定土壤中分离得到。保藏日期:2018年8月30日,保藏单位名称及简称: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号:16358。凝结芽孢杆菌菌粉产品cfu不少于100.0
×
108/ml。
39.(3)产朊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 23812,购买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2018年09月21日)。产朊假丝酵母菌菌粉产品cfu不少于50.0
×
108/g。
实施例
40.(1)试验时间和地点:2019年4月10日开始在试验在天津市西青区青泊洼渔场的3个露天池塘中进行,3个池塘面积分别为25亩(1#)、40亩(2#)、60亩(3#)。
41.(2)试验池塘条件:3个池塘试验开始前三个池塘均已在去年冬天排干池塘,池塘深度均可以达到2米。
42.(3)放苗情况:选取3#池塘作为试验池塘,1#和2#池塘为对照池塘。1#池塘每亩放虾苗4万尾,草鱼300尾,花鲢30尾。2#池塘为精养虾池塘,每亩放虾苗4万尾,未放鱼苗。3#池塘为主养鱼搭配养虾池塘,每亩放草鱼600尾、鲤鱼800尾,白鲢15尾、花鲢34尾。
43.1#池塘和3#池塘均在4月10日到4月20日放齐了鱼苗。三个池塘均在5月28日到6月10日放好了虾苗。
44.(4)养殖过程:放虾前期(4月10日至5月28日):1#池塘和3#池塘在3月底进水并用强氯精消毒水体。2#池塘在4月20日开始进水,4月25日进水完毕,并用强氯精消毒水体。1#池塘和3#池塘在放鱼苗后三天开始投喂饲料,在放虾苗一个月后开始投喂虾料。1#池塘和3#池塘的草鱼和花鲢都是从一处池塘进苗。
45.1#池塘开口鱼料使用凝结芽孢杆菌,每100kg饲料使用凝结芽孢杆菌菌粉 500g,拌料 10d。在4月30日使用产朊假丝酵母菌一次,每公斤菌粉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10亩,提高浮游动物量。在5月10日施用碳酸氢铵75kg。
46.3#池塘用恩诺杀星拌料5d。2#池塘未投料也未使用药品。
47.放虾初期(5月29日至6月29日):三个池塘均在放虾苗前使用解毒剂。
48.1#池塘此时凡纳滨对虾主要摄食藻类中的隐藻、绿藻和硅藻,浮游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在5月28日施用碳酸氢铵100kg,在5月20日使用产朊假丝酵母菌一次,每公斤菌粉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8亩。
49.2#池塘从发苗后3d就开始投喂虾料。
50.1#池塘和3#池塘继续投喂鱼料。
51.养殖中期(6月30日至8月30日):1#池塘和3#池塘在放虾苗一个月后即7月1日开始投喂少量虾料,一周后开始增加投喂量。2#池塘自6月10日开始就加大投喂量。
52.1#池塘分别在6月22日、7月6日、7月14日、7月22日、7月30日、8月11日和8月22日分别补施一次碳酸氢铵,用量为3kg每亩。
53.1#池塘分别在6月24日、7月14日、7月30日、8月11日和8月24日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每公斤菌粉使用水深1米的水面10亩。
54.在试验池塘(1#),不间断的拌服凝结芽孢杆菌菌剂,使用剂量为每100kg饲料使用凝结芽孢杆菌500g,即每吨饲料使用5kg菌剂。对照池塘直接投喂未拌服凝结芽孢杆菌的饲料。
55.养殖后期(8月31日至9月30日):1#池塘中期使用过硫酸氢钾为主的改底剂改底3-5次。
56.在对照组池塘(2#、3#)除不施用微生态菌剂外,其他处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57.在7月23日和25日,三个池塘先后发生了轻微的“游塘”情况;1#池塘较轻,2#和3#池塘较重。
58.至9月30日三个池塘全部出虾完毕,统计饲料使用及收货情况:1#池塘每亩使用饲料160kg,收获493斤凡纳滨对虾;2#池塘每亩使用饲料240kg,收获400斤凡纳滨对虾;3#池塘每亩使用饲料100kg,收获300斤凡纳滨对虾。
59.1#池塘草鱼成活率达到98%以上,平均尾重2.8斤,而3#池塘成活率95%,平均体重2.5斤。
60.1#池塘用虾料3吨,鱼料15吨,2#池塘用虾料5吨,3#池塘用虾料1吨,鱼料30吨。
61.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池塘鱼虾成活率,单尾体重均与对照组池塘相差无几。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鱼虾混养方法。
62.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发明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