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21433发布日期:2021-05-11 16:4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林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楸树为紫葳科小乔木,高8-12米。叶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宽达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截形,阔楔形或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无毛;叶柄长2-8厘米,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的珍贵木质用材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自古就有“木王”之称。同时楸树树姿雄伟、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具有抗风固土的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消声、滞尘、吸毒能力,尤其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其木材质地坚韧、细腻、软硬适中,具有不翘不裂、不变形、易加工、易雕刻、绝缘性好、纹理美观等特点,为优良上等木材。

近年来,由于人们逐渐了解楸树木材的各种优良特性,加剧了对它的开发利用,使楸材市场紧俏,有价无市。并且长期以来人们对楸树的价值重视度不高,使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造成楸树数量的急剧减少,自然分布面积不断缩小,又因楸树花而不实,很少结实,实生繁殖较为困难。嫁接有后期不亲和性,出现“小脚”现象;而且埋根繁殖系数低,速度慢,限制楸树的发展。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针对以上楸树存在问题,开发一种能保持楸树亲本优良性状、提高繁殖效率的无性繁育方法一一扦插,对楸树的发展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s1:插穗制备: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楸树良种枝条,制备成插穗;

步骤s2:催芽生根:

将楸树插穗蘸取1500-2000mg/l吲哚丁酸后,插在催芽基质中,放置于温室大棚内,进行催芽;

步骤s3:嫩芽扦插:

视插穗上发芽情况,将催芽良好的插穗消毒后分批扦插在移栽基质中,进行育苗;

步骤s4:幼苗移栽:

视嫩苗生长情况,当穗条上有新芽长出成为幼苗后,每天早晚将温室大棚敞开进行炼苗,炼苗2~3周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逐渐移栽至大田定植。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将楸树苗嫩枝剪成15~25cm杆段,保留2~3片叶片,作为插穗。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插穗蘸取1500-2000mg/l吲哚丁酸,进行催芽生根。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基质为质量比为2:1:1的砻糠灰、河沙和珍珠岩,并经300~400mg/l吲哚乙酸和450-550倍多菌灵溶液内浸泡6小时的基质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温室大棚内温度调控在20~35℃,湿度保持在85-90%。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杀菌剂为多菌灵1000mg·kg-1的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基质为质量比2:1的砻糠灰、河沙。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每隔5~7天交替使用950-1000mg·kg-1多菌灵与950-1000mg·kg-1甲基托布津溶液对插穗嫩芽喷洒杀菌,直至生根成为幼苗。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插枝密度为:株距2-3米,行距3-4米。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采用新型基质砻糠灰,成本低环保,并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2)对整个楸树扦插方法进行了合理设计及,并优化了相应的技术条件;

(3)繁殖系数高达300%以上,远高于常规的嫩枝扦插与埋根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方法,操作步骤依序如下:

步骤s1:插穗制备: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楸树良种枝条,剪成15cm杆段,保留2~3片叶片,制备成插穗;

步骤s2:催芽生根:

将楸树插穗蘸取1500mg/l吲哚丁酸后,插在经300mg/l吲哚乙酸和450倍多菌灵溶液内浸泡6小时的基质(质量比为2:1:1的砻糠灰、河沙和珍珠岩)中催芽,温室大棚内温度调控在20~35℃,湿度保持在85-90%。

步骤s3:嫩芽扦插:

视插穗上发芽情况,将催芽良好的插穗用多菌灵1000mg·kg-1的溶液消毒后分批扦插在移栽基质(质量比2:1的砻糠灰、河沙)中,进行育苗,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每隔5~7天交替使用950-1000mg·kg-1多菌灵与950-1000mg·kg-1甲基托布津溶液对插穗嫩芽喷洒杀菌,直至生根成为幼苗;

步骤s4:幼苗移栽:

视嫩苗生长情况,当穗条上有新芽长出成为幼苗后,每天早晚将温室大棚敞开进行炼苗,炼苗2~3周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逐渐移栽至大田定植,株距2米,行距3米。

实施例2:

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方法,操作步骤依序如下:

步骤s1:插穗制备: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楸树良种枝条,剪成18cm杆段,保留2~3片叶片,制备成插穗;

步骤s2:催芽生根:

将楸树插穗蘸取1500mg/l吲哚丁酸后,插在经400mg/l吲哚乙酸和450倍多菌灵溶液内浸泡6小时的基质(质量比为2:1:1的砻糠灰、河沙和珍珠岩)中催芽,温室大棚内温度调控在20~35℃,湿度保持在85-90%。

步骤s3:嫩芽扦插:

视插穗上发芽情况,将催芽良好的插穗用多菌灵1000mg·kg-1的溶液消毒后分批扦插在移栽基质(质量比2:1的砻糠灰、河沙)中,进行育苗,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每隔5~7天交替使用950-1000mg·kg-1多菌灵与950-1000mg·kg-1甲基托布津溶液对插穗嫩芽喷洒杀菌,直至生根成为幼苗;

步骤s4:幼苗移栽:

视嫩苗生长情况,当穗条上有新芽长出成为幼苗后,每天早晚将温室大棚敞开进行炼苗,炼苗2~3周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逐渐移栽至大田定植,株距3米,行距3米。

实施例3:

一种楸树嫩芽扦插繁育方法,操作步骤依序如下:

步骤s1:插穗制备: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楸树良种枝条,剪成20cm杆段,保留2~3片叶片,制备成插穗;

步骤s2:催芽生根:

将楸树插穗蘸取1500mg/l吲哚丁酸后,插在经350mg/l吲哚乙酸和500倍多菌灵溶液内浸泡6小时的基质(质量比为2:1:1的砻糠灰、河沙和珍珠岩)中催芽,温室大棚内温度调控在20~35℃,湿度保持在85-90%。

步骤s3:嫩芽扦插:

视插穗上发芽情况,将催芽良好的插穗用多菌灵1000mg·kg-1的溶液消毒后分批扦插在移栽基质(质量比2:1的砻糠灰、河沙)中,进行育苗,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每隔5~7天交替使用950-1000mg·kg-1多菌灵与950-1000mg·kg-1甲基托布津溶液对插穗嫩芽喷洒杀菌,直至生根成为幼苗;

步骤s4:幼苗移栽:

视嫩苗生长情况,当穗条上有新芽长出成为幼苗后,每天早晚将温室大棚敞开进行炼苗,炼苗2~3周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逐渐移栽至大田定植,株距3米,行距4米。

对比实施例1-3中生长数据比较发现:在相同起始杆段数的情况下,实施例1-3中每杆段发芽均数分别在3.9、4.3、4.8以上,发芽数明显高于其他扦插:成活率(实施2(95%)>实施1(92%)>实施3(90%))远高于常规埋根育苗,繁殖系数(实施2(320%)>实施1(300%)>实施3(290%))要数倍高于常规埋根育苗。其中实施例2结果最为理想,最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