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1297发布日期:2020-10-09 18:1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对鱼类进行游泳特性测试通常采用的是鱼类运行行为测试水槽,主要组成一般包括电机、变频器、螺旋桨、稳流器、游泳区、格栅等。其使用原理为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水流,变频器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水流的流速,水流在密闭的水槽内循环流动以测试鱼的游泳能力。传统测试水槽装置笨重不易转运和操作,流速控制方式较为复杂,且用水量过多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对于经常需要在野外测定鱼类游泳能力来说极不方便,从而影响了其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包括水槽,还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一端设置有第一格栅并与第一pvc管一端连接,第一pvc管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连接,第一pvc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格栅且与整流器的出水端连接,整流器的出水端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整流器的进水端与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通过水泵连接管与位于水槽内的抽水泵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第二pvc管一端连接,第二pvc管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连通,第二pvc管上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

如上所述的水槽内设置有控温装置。

如上所述的第一pvc管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水槽上,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在水槽上,第二pvc管通过第四固定板固定在水槽上。

如上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上设置有扣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第一出水控制阀和第二出水控制阀进行控速,结构简单,控速灵活;

2、通过温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监测进入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的水的参数,通过控温装置控制水温,获得各个准确环境参数对鱼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整流器对进入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的水流进行预处理,实现分流缓冲,均流的作用;

4、组装而成,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整流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槽;2-第一pvc管;3-第一出水控制阀;4-第一固定板;5-第一格栅;6-第二固定板;7-扣板;8-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9-第三固定板;10-第二格栅;11-传感器组;12-整流器;13-三通接头;14-第二出水控制阀;15-第四固定板;16-抽水泵;17-控温装置;18-第二pvc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包括水槽1,还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一端设置有第一格栅5并与第一pvc管2一端连接,第一pvc管2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1连接,第一pvc管2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3,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格栅10且与整流器12的出水端连接,整流器12的出水端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整流器12的进水端与三通接头13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接头13的第二端口通过水泵连接管与位于水槽1内的抽水泵16连接,三通接头13的第三端口与第二pvc管18一端连接,第二pvc管18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1连通,第二pvc管18上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14。

水槽1内设置有控温装置17。

第一pvc管2通过第一固定板4固定在水槽1上,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板6和第三固定板9固定在水槽1上,第二pvc管18通过第四固定板15固定在水槽1上。

如图3所示,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上设置有扣板7。扣板7可以为外翻转盖板,或者内翻转扣板,用于打开或者关闭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放入实验鱼类或者取出实验鱼类。

如图4所示,整流器12包括整流外筒体和设置在整流外筒体内的多根内管,各个内管并行设置,且各个内管的轴向方向与整流外筒体的轴向方向平行。各个内管将进入整流外筒体的水进行分流缓冲,实现均流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出水控制阀3和第二出水控制阀14实现水流的控制,水槽1可以通过调节控温装置17实现温度的调节。水流通过整流器12均流作用后在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的水流流速基本是均匀的。实验鱼类放置在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后,开启水槽1中的抽水泵16使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和水槽1之间水不断交换,通过控温装置17控制水温,通过第一出水控制阀3和第二出水控制阀14调节通过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中的流速。实验开始后,通过传感器组11(温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记录流入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的水的温度、水质和流速,观察鱼类个体行为活动,考察个体鱼类对不同流速的响应变化。通过控温装置17控制水温,进而考察水温和流速对鱼类个体的生理和行为生态学的影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包括水槽(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一端设置有第一格栅(5)并与第一pvc管(2)一端连接,第一pvc管(2)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1)连接,第一pvc管(2)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3),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格栅(10)且与整流器(12)的出水端连接,整流器(12)的出水端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整流器(12)的进水端与三通接头(13)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接头(13)的第二端口通过水泵连接管与位于水槽(1)内的抽水泵(16)连接,三通接头(13)的第三端口与第二pvc管(18)一端连接,第二pvc管(18)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1)连通,第二pvc管(18)上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1)内设置有控温装置(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pvc管(2)通过第一固定板(4)固定在水槽(1)上,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板(6)和第三固定板(9)固定在水槽(1)上,第二pvc管(18)通过第四固定板(15)固定在水槽(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8)上设置有扣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便携游泳实验装置,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一端设置有第一格栅并与第一PVC管一端连接,第一PVC管另一端与水槽连接,第一PVC管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格栅且与整流器的出水端连接,整流器的出水端处设置有传感器组,整流器的进水端与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通过水泵连接管与位于水槽内的抽水泵连接,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第二PVC管一端连接,第二PVC管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水槽连通,第二PVC管上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速灵活;可各个准确环境参数对鱼类活动的影响;可对进入透明有机玻璃实验舱的水流分流缓冲。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强;张洪涛;陈胜利;陶江平;杨宜文;段川;张信;王海龙;蔡露;侯轶群;王伟营;陈豪;贺达;邓良军;李林;赵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2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