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5460发布日期:2020-11-13 12: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棉花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花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棉花具有产量大、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制造各类衣物,家具布和工业用布,并且由棉花制成的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高温下熨烫,还具有吸湿和脱湿快的优点,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因此棉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但是现有的棉花种植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不方便对土壤进行开槽,不使用时不方便对刮除架收起,对导料管的固定效果差和不方便对储料斗内料物进行观察的问题。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棉花种植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棉花种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棉花种植装置存在着不方便带动该装置进行移动,不方便对土壤进行开槽,不使用时不方便对刮除架收起,对导料管的固定效果差和不方便对储料斗内料物进行观察的问题。一种棉花种植装置,包括储料斗,y字形支杆,握把,防尘盖,观察窗,电池框,可充电锂电池,电动出料架结构,传动链条,侧边移动架结构,可调节导料架结构,辅助固定架结构和电源开关,所述的握把螺栓安装在y字形支杆的左侧;所述的防尘盖放置在储料斗的上侧;所述的电池框螺钉安装在储料斗的下部左侧;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螺钉安装在电池框的内侧;所述的电动出料架结构安装在储料斗的下部;所述的侧边移动架结构安装在储料斗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导料架结构安装在电动出料架结构的下部;所述的辅助固定架结构安装在可调节导料架结构的外侧;所述的电源开关胶接在y字形支杆的前部左侧;所述的侧边移动架结构包括侧边支腿,旋转杆,从动齿轮,移动轮和防滑条,所述的侧边支腿螺栓安装在储料斗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杆轴接在侧边支腿的下部;所述的从动齿轮键连接在旋转杆的外侧;所述的移动轮焊接在旋转杆的前后两端;所述的防滑条焊接在移动轮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电动出料架结构包括圆形导料框,旋转电机,旋转盘,凹槽和传动齿轮,所述的旋转电机螺栓安装在圆形导料框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盘设置在圆形导料框的内侧,同时与旋转电机后侧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凹槽分别开设在旋转盘的外侧四角处;所述的传动齿轮键连接在旋转电机的前侧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导料架结构包括导出管,可调套管,调节盲孔,调节螺栓和刮土架,所述的调节盲孔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导出管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固定架结构包括定位环,侧边支杆和安装板,所述的侧边支杆焊接在定位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板焊接在侧边支杆远离定位环的一端,同时螺栓安装在侧边支腿的内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链条套接在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可调套管与调节盲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调节盲孔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y字形支杆分别螺栓安装在储料斗的左上侧以及电池框的左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条截面设置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圆形导料框焊接在储料斗的中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刮土架螺栓安装在可调套管的右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套管套接在导出管的外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环套接在可调套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窗嵌入在储料斗的前部。

优选的,所述的导出管插接在圆形导料框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电机采用型号为lx31wg的双轴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与电源开关和可充电锂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传动链条套接在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旋转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利用传动链条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以便通过旋转杆带动移动轮旋转。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刮土架螺栓安装在可调套管的右侧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土壤进行开槽。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调套管套接在导出管的外侧下部,有利于在不使用时手动调节可调套管在导出管上的位置,以便将刮土架向上收起。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环套接在可调套管的外侧,配合侧边支杆,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对可调套管的固定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观察窗嵌入在储料斗的前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储料斗内的原料进行观察。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可调套管与调节盲孔螺纹连接,所述的调节盲孔设置有多个,有利于调整高度完毕后方便对其固定。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y字形支杆分别螺栓安装在储料斗的左上侧以及电池框的左上侧,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自身的固定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条截面设置为三角形,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与土壤接触时的防滑效果。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圆形导料框焊接在储料斗的中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向下侧导出料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出料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边移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导料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料斗;2、y字形支杆;3、握把;4、防尘盖;5、观察窗;6、电池框;7、可充电锂电池;8、电动出料架结构;81、圆形导料框;82、旋转电机;83、旋转盘;84、凹槽;85、传动齿轮;9、传动链条;10、侧边移动架结构;101、侧边支腿;102、旋转杆;103、从动齿轮;104、移动轮;105、防滑条;11、可调节导料架结构;111、导出管;112、可调套管;113、调节盲孔;114、调节螺栓;115、刮土架;12、辅助固定架结构;121、定位环;122、侧边支杆;123、安装板;13、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棉花种植装置,包括储料斗1,y字形支杆2,握把3,防尘盖4,观察窗5,电池框6,可充电锂电池7,电动出料架结构8,传动链条9,侧边移动架结构10,可调节导料架结构11,辅助固定架结构12和电源开关13,所述的握把3螺栓安装在y字形支杆2的左侧;所述的防尘盖4放置在储料斗1的上侧;所述的电池框6螺钉安装在储料斗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可充电锂电池7螺钉安装在电池框6的内侧;所述的电动出料架结构8安装在储料斗1的下部;所述的侧边移动架结构10安装在储料斗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导料架结构11安装在电动出料架结构8的下部;所述的辅助固定架结构12安装在可调节导料架结构11的外侧;所述的电源开关13胶接在y字形支杆2的前部左侧;所述的传动链条9套接在传动齿轮85和从动齿轮103的外侧,在使用时方便利用旋转电机82通过传动齿轮85利用传动链条9带动从动齿轮103旋转,以便通过旋转杆102带动移动轮104旋转,所述的观察窗5嵌入在储料斗1的前部,在使用时方便对储料斗1内的原料进行观察,所述的y字形支杆2分别螺栓安装在储料斗1的左上侧以及电池框6的左上侧,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自身的固定效果;所述的侧边移动架结构10包括侧边支腿101,旋转杆102,从动齿轮103,移动轮104和防滑条105,所述的侧边支腿101螺栓安装在储料斗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杆102轴接在侧边支腿101的下部;所述的从动齿轮103键连接在旋转杆102的外侧;所述的移动轮104焊接在旋转杆102的前后两端;所述的防滑条105焊接在移动轮104的外侧;所述的防滑条105截面设置为三角形,在使用时能够增加与土壤接触时的防滑效果。

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电动出料架结构8包括圆形导料框81,旋转电机82,旋转盘83,凹槽84和传动齿轮85,所述的旋转电机82螺栓安装在圆形导料框81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盘83设置在圆形导料框81的内侧,同时与旋转电机82后侧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凹槽84分别开设在旋转盘83的外侧四角处;所述的传动齿轮85键连接在旋转电机82的前侧输出轴上;所述的圆形导料框81焊接在储料斗1的中下部,在使用时方便向下侧导出料物。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导料架结构11包括导出管111,可调套管112,调节盲孔113,调节螺栓114和刮土架115,所述的调节盲孔113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导出管111的前侧;所述的刮土架115螺栓安装在可调套管112的右侧下部,在使用时方便对土壤进行开槽,所述的可调套管112套接在导出管111的外侧下部,在不使用时手动调节可调套管112在导出管111上的位置,以便将刮土架115向上收起,所述的调节螺栓114贯穿可调套管112与调节盲孔113螺纹连接,所述的调节盲孔113设置有多个,调整高度完毕后方便对其固定。

如附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固定架结构12包括定位环121,侧边支杆122和安装板123,所述的侧边支杆122焊接在定位环12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板123焊接在侧边支杆122远离定位环121的一端,同时螺栓安装在侧边支腿10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定位环121套接在可调套管112的外侧,配合侧边支杆122,在使用时能够增加对可调套管112的固定效果。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将棉花种放置在储料斗1内,接着把防尘盖4放置在储料斗1的上方,利用移动轮104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打开电源开关13利用可充电锂电池7给旋转电机82供电,利用旋转电机82分别带动旋转盘83旋转,同时利用凹槽84将棉花种从圆形导料框81内导落到导出管111内,最后经过可调套管112排出,同时通过传动齿轮85利用传动链条9带动从动齿轮103旋转,以便通过旋转杆102带动移动轮104旋转实现向前移动,并利用刮土架115对土壤进行开槽,同时在可调套管112内导出的棉花种掉落到开槽内,接着利用移动轮104对播种后侧开槽进行压实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