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676发布日期:2020-10-20 11:5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仓储行业的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仓储行业的粮库中,为了保证粮食品质,需要及时了解粮堆里的虫害情况,包括虫的数量、种类、生虫区域、害虫繁殖的环境等等,以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杀虫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害虫虫害会造成巨大的粮食损失,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30%,所以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防治的首要步骤是虫情调查,调查包括害虫的种类,密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采用诱捕器进行害虫捕捉,再通过一些检测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目前通常采用对粮库内不同位置点进行抽气的取样分析来进行多点检测,设备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且无法观察到具体某个点的粮虫种类。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221250778的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未完善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密封问题,电路板直接接触外部,当粮仓进行磷化氢熏蒸时,仅靠电路板上的防水涂层不能有效保护电路板不被腐蚀气体腐蚀。线路连接复杂,过多的信号线与电源线都要从捕虫杆内从下至上的引出,会在本来就狭小的捕虫杆空间内缠绕拉扯,易遮挡虫子的掉落,或引发线路损坏断开的情况,整体成本高,接线复杂,同时接线距离长也信号传输质量不尽人意,难以保证接线的可靠性,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可有效解决粮库虫子监测和测虫装置接线、密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化视频测虫装置,包括捕虫杆,捕虫杆侧壁上开有多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虫采集孔,捕虫杆上端依次连接有尾管、顶盖和引线接头,捕虫杆下端依次连接有计数法兰、固定筒、下法兰和锥头,尾管内腔下部设置有诱捕灯灯罩,诱捕灯灯罩内装有光线照射入捕虫杆内腔的诱捕灯,诱捕灯灯罩上方的尾管内壁上开有用于安装第一电路板的第一滑槽,计数法兰上端设置呈漏斗状的漏斗槽,漏斗槽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其下口相连通的虫计数通道,计数法兰下部的虫计数通道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虫子数量的红外对管,固定筒内壁上分别开有用于安装第二电路板的两个第二滑槽,下法兰下端固定有水平的透明密封片,虫计数通道的下端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固定筒和下法兰后固定在透明密封片上且伸出透明密封片下端面,透明密封片上方的下法兰内固定有第三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上分别安装有用于照明的补光灯以及用于采集虫收纳槽内虫视频、图片的摄像头,锥头为上部开口的容器结构,虫计数通道下端的出口位于锥头上口的正上方,锥头内腔作为虫收集空间。

所述捕虫杆上端与尾管下端螺纹连接,尾管上端沿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顶盖下端沿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一环形密封槽,尾管上端与顶盖下端通过连接螺栓压紧固定在一起,二者正对面紧贴,同时第一环形凸起部卡在第一环形密封槽内且第一环形密封槽内装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引线接头与顶盖上端螺纹连接,引线接头为pg9接头。

所述尾管下部开有用于放置诱捕灯灯罩的安装孔和用于导向穿过的第一穿线孔,所述诱捕灯为紫外线灯珠。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装有电源模块,第二电路板上装有无线收发模块,两个第二电路板分别装有控制器和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红外对管、诱捕灯、补光灯和摄像头相连。

所述虫计数通道为透明有机玻璃管。

所述下法兰上开有上下贯通的第三穿线孔。

所述计数法兰沿环向均布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固定孔,固定筒周壁上开有上下贯通且与第一固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孔,下法兰上端的周壁上开有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固定筒上端沿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部,计数法兰下端沿设置有与第二环形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二环形密封槽,固定筒下端沿上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部,下法兰上端沿设置有与第三环形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三环形密封槽,长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拧紧在第三固定孔上,将计数法兰、固定筒、下法兰压紧固定在一起,三者的正对面紧贴,同时第二环形凸起部卡在第二环形密封槽内、第三环形凸起部卡在第三环形密封槽内,第二环形密封槽内和第三环形密封槽内均装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的锥头内固定有水平的三脚托板,三脚托板上开有上下贯通的镂空部分,三脚托板下方的空间作为虫收集空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将电源模块与其余元器件分开设置,同时将电源模块设置在顶部,方便散热,也避免了电源发热对其它元器件发生影响,控制器设置在整个装置的下部,这样与各器件的接线更短,增强可靠性,节约空间,降低成本,透明有机玻璃管构成的虫计数通道穿过下部各部件,使内外空间经由有机玻璃管完全隔绝,下法兰下部安装透明密封片,保证视频及拍照效果清晰,同时保证镜头在一个密封良好不受腐蚀的环境内,整体结构密封性好,有效防止ph3熏蒸腐蚀,虫检测准确,可以在粮库中多点进行布置,且整个粮库的害虫情况都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方式汇总到计算机终端上,可以随时了解粮库内害虫情况,使用方便,效果好,是仓储行业害虫监测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尾管的剖面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尾管的剖面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捕虫杆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计数法兰、固定筒以及下法兰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锥头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锥头的剖面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框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10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捕虫杆10,捕虫杆10侧壁上开有多个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虫采集孔11,捕虫杆10上端依次连接有尾管5、顶盖3和引线接头1,捕虫杆10下端依次连接有计数法兰15、固定筒21、下法兰25和锥头33,尾管5内腔下部设置有诱捕灯灯罩8,诱捕灯灯罩8内装有光线照射入捕虫杆内腔的诱捕灯,诱捕灯安装座8上方的尾管5内壁上开有用于安装第一电路板的第一滑槽6,计数法兰15上端设置呈漏斗状的漏斗槽13,漏斗槽13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其下口相连通的虫计数通道22,计数法兰15下部的虫计数通道22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虫子数量的红外对管18,固定筒21内壁上分别开有用于安装第二电路板的两个第二滑槽20,下法兰25下端固定有水平的透明密封片30,虫计数通道22的下端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固定筒21和下法兰25后固定在透明密封片30上且伸出透明密封片下端面,透明密封片30上方的下法兰25内固定有第三电路板32,第三电路板32上分别安装有用于照明的补光灯28以及用于采集虫收纳槽内虫视频、图片的摄像头29,锥头33为上部开口的容器结构,虫计数通道22下端的出口位于锥头上口的正上方,锥头内腔作为虫收集空间35。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捕虫杆10上端与尾管5下端螺纹连接9,尾管5上端沿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部,顶盖3下端沿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一环形密封槽4,尾管5上端与顶盖3下端通过连接螺栓2压紧固定在一起,二者正对面紧贴,同时第一环形凸起部卡在第一环形密封槽4内且第一环形密封槽内装有第一密封圈,隔绝粮仓熏蒸时的腐蚀性气体接触尾管内安装的电路板。

所述引线接头1与顶盖3上端螺纹连接,引线接头1为pg9接头,pg9接头可通过螺纹固定在顶盖上,安装简便,且pg9接头容易采购,相较于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221250778的一体化诱虫测虫装置,优化了出线方式,电线通过pg9接头引出,pg9接头不但能够锁紧电线,防止在粮堆内的拉伸使电线故障或断裂,还有极强的密封效果,隔绝粮仓熏蒸时的腐蚀性气体接触尾管内安装的电路板。

所述尾管5下方开有用于放置诱捕灯灯罩8的安装孔和用于导向穿过的第一穿线孔7,所述诱捕灯为紫外线灯珠,电路板的尺寸第一滑槽相匹配,电路板通过第一滑槽6插入后,安装顶盖,电路板即被完全固定,不使用螺丝或打胶的方法,降低了安装与检修的难度,降低成本,第一穿线孔使电源线与信号线从此处穿过并打胶密封,紫外线灯珠焊接在放置于第一滑槽6内的第一电路板上,电路板插入滑槽后灯珠正好卡入诱捕灯灯罩8内,诱捕灯灯罩与安装孔之间打胶密封,保证上部密封性。

顶盖上留有螺栓沉孔,m3螺丝固定,螺丝固定的方式使顶盖与尾管的连接更紧密,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密封胶条),使密封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装有电源模块,第二电路板上装有无线收发模块,两个第二电路板分别装有控制器和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器分别与电源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红外对管、诱捕灯、补光灯和摄像头相连。

所述的控制器为市售产品现有技术,用于采集红外对管采集的计数信号、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并将这些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收发模块传输到外部的终端计算机等终端上;如控制器可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tm32f401的cpu;无线收发模块可采用济南有人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usr-wifi232-b2的wifi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的红外对管为市售产品现有技术,包括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红外线发射管可以为波长740nm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接收管光敏接收管采用和红外发光二极管波长相同的硅pin光电二极管,虫子从虫计数通道穿过时,虫子遮挡了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感应线,在红外接收管上形成暗点,这样红外接收管能记录这样的暗点,进而判断虫子经过,根据记录暗点的数量就可以判断虫子的数量。

将安装电源模块的电路板设置在尾管内,与其余模块相分离,其原因一是电源模块体积较大,若都放在同一个电路板上,空间不够,二是电源模块发热量大,分开设置避免其对其余模块的影响。

所述的电源用于为各个元器件供电,如可采用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urb_s-10wr3的隔离电源模块。

所述虫计数通道22为透明有机玻璃管。虫子从漏斗槽13落入透明有机玻璃管中并继续向下掉落,红外对管进行计数,将虫子下落空间与外部空间隔绝,同时由于虫计数通道为透明的又不会影响光电计数的准确性。

所述漏斗槽13一侧开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穿线孔12,第二穿线孔12可以连捕虫杆10内腔和固定筒21内腔,电源模块的信号线可通过第二穿线孔12穿过。

红外对管安装位置固定在计数法兰下部延伸的结构中,安装更加方便,体积减小,也为上方第二穿线孔12留出了空间。

所述下法兰25上开有上下贯通的第三穿线孔27,使包含摄像头、补光灯的引出的信号线及电源线穿过下法兰顶面与第二滑槽内的第二电路板相连。

所述下法兰25顶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滑槽20相对应的挡块23,安装后能够卡住第二滑槽内插入的第二电路板。

所述计数法兰15沿环向均布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固定孔14,固定筒21周壁上开有上下贯通且与第一固定孔14一一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6,下法兰25上端的周壁上开有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孔26,固定筒21上端沿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部,计数法兰15下端沿设置有与第二环形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二环形密封槽17,固定筒21下端沿上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部24,下法兰25上端沿设置有与第三环形凸起部相对应的第三环形密封槽,长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拧紧在第三固定孔内嵌入的螺母上,将计数法兰15、固定筒21、下法兰25压紧固定在一起,三者的正对面紧贴,同时第二环形凸起部卡在第二环形密封槽内、第三环形凸起部卡在第三环形密封槽内,第二环形密封槽内和第三环形密封槽内均装有第二密封圈,隔绝粮仓熏蒸时的腐蚀性气体接触固定筒内安装的电路板。

所述计数法兰15的上端与捕虫杆10的下端螺纹连接9,下法兰25的下端与锥头33的上端螺纹连接(下法兰下端的外壁以及锥头上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31)。

在下法兰下端安装一个透明密封片并在周围打胶密封,确保了上方空间的完全密闭,同时也不影响摄像头及补光灯的使用。

所述的锥头33内固定有水平的三脚托板34,三脚托板34上开有上下贯通的镂空部分,三脚托板34下方的空间作为虫收集空间35。

锥头33内设置一台阶固定用于固定三脚托板,虫子从上方掉落在三脚托板中间位置,摄像头拍照后,虫子爬动过程中会从三脚托板镂空部分落到下方的虫收集空间中,无法再爬上去,不会对摄像头的拍照造成干扰。

所述的锥头33外部下端呈尖端状,方便捕虫杆下部通过尖端插入粮库中的粮堆内。

所述的虫采集孔11由外向内呈向上倾斜设置,这样可防止粮食中的灰尘的进入。

所述的虫采集孔11的内径为2.5-3.5mm,所述的虫计数通道22的内径为2.5-3.5mm。这种孔径可以保证粮食无法从虫采集孔内进入捕虫杆内腔,但是虫子可以进入,而且仅能一只虫子通过,这样虫子从虫计数通道穿过时不会出现并排两只的情况,同时虫子穿过虫计数通道时基本覆盖虫计数通道内腔,不会出现漏计错计的情况,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诱捕灯、补光灯、摄像头以及红外对管,将捕虫杆通过锥头插入粮库中的粮堆内,并且捕虫杆随着杆体的插入置于粮堆内,当粮堆中有虫子害虫时,虫子具有趋光性,在诱捕灯的诱导下,顺着捕虫杆侧壁上的虫采集孔11爬入捕虫杆内腔,由于虫采集孔由外向内呈向上倾斜设置,可防止粮食中的灰尘的进入,虫子进入捕虫杆内腔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落在计数法兰15上端的漏斗槽13内,顺着漏斗槽的壁向下滑入虫计数通道22,并在重力作用下穿过虫计数通道最终落入锥头内的三脚托板中间位置,摄像头拍照后,虫子爬动过程中会从三脚托板镂空部分落到下方的虫收集空间中,无法再爬上去,不会对摄像头的拍照造成干扰,虫子从虫计数通道下落的过程中,红外对管对虫子的数量进行计数,补光灯用于照明采光,摄像头的摄像端朝向锥头内腔,用于采集虫子的视频和图片,采集到的虫子数量和虫子图像可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到外部并在终端(计算机等终端)上显示,这样可以实时监控粮堆虫害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将电源模块与其余元器件分开设置,同时将电源模块设置在顶部,方便散热,也避免了电源发热对其它元器件发生影响,控制器设置在整个装置的下部,这样与各器件的接线更短,增强可靠性,节约空间,降低成本,透明有机玻璃管构成的虫计数通道穿过下部各部件,使内外空间经由有机玻璃管完全隔绝,下法兰下部安装透明密封片,保证视频及拍照效果清晰,同时保证镜头在一个密封良好不受腐蚀的环境内,整体结构密封性好,有效防止ph3熏蒸腐蚀,虫检测准确,可以在粮库中多点进行布置,且整个粮库的害虫情况都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方式汇总到计算机终端上,可以随时了解粮库内害虫情况,使用方便,效果好,是仓储行业害虫监测装置上的创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