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用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0095发布日期:2020-11-13 12:2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水电用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水电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灌溉技术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一种技术。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6128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水利水电自动灌溉设备。包括喷水管,喷水管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喷水管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位置与进水口的位置相对应,输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输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喷水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堵水柱,堵水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柱。固定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螺母,螺母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远离轴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块。

该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活动板来调整活动板与堵水柱之间的间距,进而适配稻田内的不同水位,但是由于活动板设置于稻田的上方,从而导致人工需要转动活动板时,则必须进入至稻田内再转动活动板,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衣物会被弄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电用灌溉装置,具有避免工作人员衣物被弄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利水电用灌溉装置,包括支撑杆与活动板,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与支撑杆垂直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容纳盒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活动板的一侧,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容纳盒与支撑杆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齿轮转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容纳盒沿支撑杆长度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整活动板的高度时,操作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活动板上的齿圈转动,齿圈转动的同时会升降,若工作人员观察到齿圈升降至即将与齿轮脱离时,操作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容纳盒升降,容纳盒带动齿轮升降,直至齿轮升降至与齿圈啮合的位置,以此反复调整齿圈与活动板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不必进入至稻田内转动活动板,则稻田不会弄脏工作人员的衣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盒内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竖轴,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至第一竖轴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二竖轴与皮带,所述第二竖轴转动设置于容纳盒内靠近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皮带套接于第一竖轴与第二竖轴之间,所述第二竖轴的一端伸出容纳盒外设置有第一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齿轮转动时,工作人员齿轮转动时,转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带动第二竖轴转动,第二竖轴转动时带动皮带传动,则皮带带动第一竖轴转动,第一竖轴转动时即可使得齿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纳盒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容纳盒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竖轴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伸出容纳盒外设置有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齿轮转动时,转动第二把手,第二把手转动时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时则带动与其同轴的第一竖轴转动,第一竖轴转动时即可使得齿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盒内设置有基座,所述转动杆穿过基座且与基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座的设置,可以提高转动杆的转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上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容纳盒上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滑槽连通的缺口,所述螺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入至缺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容纳盒升降时,伸入缺口内转动螺杆,螺杆转动时带动滑块转动,滑块被限位至滑槽内,则滑块沿着滑槽升降,滑块升降时则带动容纳盒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杆伸入缺口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把手的设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螺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盒的底壁开设有若干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容纳盒位于稻田边,所以下雨时,雨水可能会从齿轮与齿圈的啮合处渗入至容纳盒内,容纳盒内长期积水会对容纳盒内的第二驱动件造成影响,通过漏水孔的设置,可以将容纳盒内的水渗出,以减少雨水对第一驱动件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一、通过齿轮与齿圈的设置,可以操作设置于稻田边的第一驱动件来使得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再驱动齿圈转动,从而不必工作人员进入至稻田内转动活动板,稻田不会弄脏工作人员的衣物;

二、通过第二驱动件的设置,可以驱动齿轮升降,以使得齿轮保持与齿圈啮合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容纳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容纳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杆;11、滑槽;12、缺口;13、底座;2、活动板;21、齿圈;3、容纳盒;31、第一竖轴;311、齿轮;3111、挡板;312、第二锥齿轮;32、第二竖轴;321、第一把手;33、皮带;34、漏水孔;35、转动杆;351、第一锥齿轮;352、第二把手;36、基座;4、螺杆;41、第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利水电用灌溉装置,包括支撑杆1与活动板2,支撑杆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3,底座13预埋至稻田的田边,以此使得支撑杆1位于田边。

支撑杆1上滑动设置有与支撑杆1垂直的容纳盒3,支撑杆1上沿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1,容纳盒3上设置有与滑槽11滑动连接的滑块(图中未示出)。支撑杆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沿滑槽11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包括螺杆4,螺杆4沿滑槽11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于滑槽11内,滑块与螺杆4螺纹连接。支撑杆1上设置有与滑槽11连通的缺口12,螺杆4长度方向的一端伸入至缺口12内设置有第三把手41。

容纳盒3远离支撑杆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竖轴31,第一竖轴31上同轴设置有位于活动板2一侧的齿轮311,活动板2上周向设置有与齿轮311啮合的齿圈21,为使得齿轮311在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在一定距离与齿圈21保持啮合,齿圈21的高度小于齿轮311的高度。且为了防止齿圈2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从齿轮311上脱落,在齿轮31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挡板3111,两块挡板3111相互平行。

容纳盒3与支撑杆1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齿轮311转动。

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二竖轴32与皮带33,第二竖轴32转动设置于容纳盒3内靠近支撑杆1的一端,皮带33套接于第一竖轴31与第二竖轴32之间,且皮带33位于容纳盒3内,第二竖轴32的一端伸出容纳盒3外设置有第一把手321。

容纳盒3的底壁开设有若干漏水孔34,以将容纳盒3内渗入的雨水漏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调整活动板2的高度时,转动第一把手321,第一把手321转动带动第二竖轴32转动,第二竖轴32转动时带动皮带33传动,皮带33则带动第一竖轴31转动,第一竖轴31转动时带动齿轮311转动,齿轮311转动则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21转动,从而使得与齿圈21连接的活动板2升降。

在齿轮311移动至与两块挡板3111中的一块挡板3111抵接时,转动第三把手41,第三把手41转动时带动螺杆4转动,螺杆4转动则带动滑块转动,滑块被限位至滑槽11内,则使得与滑块连接的容纳盒3升降,在容纳盒3内的齿轮311升降至另一块挡板3111与齿圈21抵接时,即可继续转动第一把手321,进行齿圈21的转动,反复如此操作,即可将活动板2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容纳盒3内的转动杆35,转动杆35沿容纳盒3长度方向设置,转动杆3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51,第一竖轴31上同轴设置有第二锥齿轮312,第一锥齿轮351与第二锥齿轮312啮合,转动杆35的另一端伸出容纳盒3外设置有第二把手352。

容纳盒3内设置有基座36,转动杆35穿过基座36且与基座36转动连接,通过基座36的设置,可以提高转动杆35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驱动齿轮311转动时,转动第二把手352,第二把手352转动时带动转动杆35转动,转动杆35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轮351转动,第一锥齿轮351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12转动,第二锥齿轮312转动时则带动与其同轴的第一竖轴31转动,第一竖轴31转动时即可使得齿轮311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