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逗猫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3391发布日期:2021-04-30 09:1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逗猫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宠物玩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逗猫棒。



背景技术:

逗猫棒是一种深受猫咪喜爱的玩具。逗猫棒猫咪对快速移动的物体有极大的兴趣,逗猫棒能快速引起猫咪注意,使之兴奋扑咬,因此成了养猫家庭必备玩具之一。但是市面上的逗猫棒大多需要人工操作使用,人没空的时候无法满足猫咪玩耍的需求,通过不断摆动模拟猎物从而吸引宠物猫去扑爪,实现人与猫的互动,但是,长时间不断摆动现有结构的逗猫棒比较耗费力气,手容易疲劳,而且需要手部摆动比较大,抖动不灵活,另外现有一些线球逗猫中,手也容易被猫抓伤。

基于上述市场需求,亟需一种免人工操作逗猫棒,减少人手疲劳并灵活实现宠物互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逗猫棒,独特外观能有效的吸引宠物注意力,自动实现互动逗乐,不易于倾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逗猫棒,包括壳体、电池、曲形逗猫棒、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电池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曲形逗猫棒位于壳体外,所述曲形逗猫棒底部穿过壳体与驱动装置固定,所述电池为驱动装置供电。所述壳体可采用不易倾倒的设计,例如底部较大,顶部较小,作为底座更为稳定,外观独特且兼具不倒翁的性质,在宠物拨弄时也不易于倾倒,通过驱动装置的电机带动曲形逗猫棒的转动,使得曲形逗猫棒具有人类手持逗猫棒旋转的特性,吸引猫咪注意,实现自动逗猫。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洋葱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曲形逗猫棒顶部可增设娱乐部件,以增强逗猫棒的娱乐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形逗猫棒顶部插接球体或羽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曲形逗猫棒的顶端增设娱乐部件,比如安装猫咪感兴趣的球体或羽毛,可在其旋转过程中进一步吸引猫咪的注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一个开关,所述开关控制驱动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置开关便于主人按动实现开启与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固定驱动装置与电池的上壳体、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设有电池仓与卡合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底部电池为可更换设置,非一次性的玩具,通过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贴合拆装,不仅实现电池可更换更用于保证壳体外观的完整性与圆滑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内侧边缘分别设有可彼此嵌套的上圆环、下圆环,所述下圆环上设有卡块,所述上圆环设有供卡块嵌入的l形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壳体的整体圆滑性,卡合机构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内侧,通过将卡块嵌入l形卡槽再通过旋转下壳体,即可将卡块完全嵌入l形卡槽中,实现固定,拆卸时反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卡槽一侧设有限制卡块位移的限位框,所述卡块上设有凸块,所述限位框上设有供凸块贴合嵌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l形卡槽的卡块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位移,为了进一步保证其稳定性,增设的限位框可限定卡块沿壳体的径向位移,增设的限位槽与凸块配合可限定卡块沿壳体的轴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平滑嵌入壳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保证外观的完整度,并防止宠物玩耍时误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为洋葱形并在外部设有类洋葱皮的竖向凸起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凸起条纹可增加洋葱形壳体的逼真度与美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不易倾倒壳体,外观美观且稳定性更高;

2、可拆卸下壳体便于更换电池,又保证壳体的完整性;

3、自动旋转的曲形逗猫棒模拟逼真的人类逗猫动作,省事省力,操作简单,互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1隐藏下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1隐藏上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2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竖向凸起条纹;2、电池、3、曲形逗猫棒;4、驱动装置;5、开关;6、上壳体;61、上圆环;7、下壳体;71、下圆环;8、卡合机构;81、卡块;82、l形卡槽;83、限位框;84、限位槽;85、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逗猫棒,包括壳体1、壳体1为洋葱形且外部设有类洋葱皮的竖向凸起条纹11,竖向凸起条纹11可增加壳体1的逼真度与美观度。还包括电池2、曲形逗猫棒3、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与电池2安装于壳体1内,电池2为驱动装置4供电。壳体1外部平滑嵌入一个开关5,开关5控制驱动装置4的开启和关闭,并防止宠物玩耍时误触。

如图1、图2所示,曲形逗猫棒3位于壳体1外,曲形逗猫棒3底部穿过壳体1与驱动装置4固定,曲形逗猫棒3顶部可插接球体或羽毛。壳体1底部较大,顶部较小,作为底座更为稳定,外观独特且兼具不倒翁的性质,在宠物拨弄时也不易于倾倒,通过驱动装置4的电机带动曲形逗猫棒3的转动,使得曲形逗猫棒3具有人类手持逗猫棒旋转的特性,通过在曲形逗猫棒3的顶端安装猫咪感兴趣的球体或羽毛,可在其旋转过程中进一步吸引猫咪的注意,实现自动逗猫。

如图2、图3、图4所示,壳体1的底部电池2为可更换设置,非一次性的玩具,壳体1包括用于固定驱动装置4与电池2的上壳体6、与上壳体6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7,上壳体6与下壳体7间设有电池2仓与卡合机构8。卡合机构8位于上壳体6与下壳体7内侧,上壳体6、下壳体7内侧边缘分别设有可彼此嵌套的上圆环61、下圆环71,所述下圆环71上设有卡块81,上圆环61设有供卡块81嵌入的l形卡槽82。通过将卡块81嵌入l形卡槽82再通过旋转下壳体7,即可将卡块81完全嵌入l形卡槽82中,实现固定,拆卸时反之。l形卡槽82一侧设有限制卡块81位移的限位框83,卡块81上设有凸块85,限位框83上设有供凸块85贴合嵌入的限位槽84。上壳体6与下壳体7的贴合拆装,不仅实现电池2可更换更用于保证壳体1外观的完整性与圆滑度。为了保证壳体1的整体圆滑性,嵌入l形卡槽82的卡块81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位移,为了进一步保证其稳定性,增设的限位框83可限定卡块81沿壳体1的径向位移,增设的限位槽84与凸块85配合可限定卡块81沿洋葱形壳体1的轴向位移。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壳体1的形状较为扁胖,在不易倾倒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除了壳体1的形态有差异外,其余结构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