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8889发布日期:2020-11-03 23:1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

在瞎买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灌溉,目前很多灌溉装置直接将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放进混合桶内部让其自行混合,直接对小麦进行灌溉,这样容易出现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混合不彻底,导致肥料效果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麦灌溉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充分混合均匀,且均匀的喷洒在麦田里,不会造成肥料混合不彻底肥料效果降低的小麦灌溉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包括:灌溉车,所述灌溉车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灌溉车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混合桶,所述灌溉车的底部四角处通过支撑柱固定安装有车轮;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杆、u型杆、搅拌板和切刀,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混合桶的顶部,所述转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杆壁上固定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切刀,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混合桶的底部,所述u型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u型杆的两组端面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切刀相配合的切槽;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储水盒和喷洒头,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灌溉机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混合桶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灌溉机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储水盒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喷洒头与储水盒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盒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灌溉机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三电机、丝杆和移动块,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灌溉机的侧壁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丝杆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底壁上,且所述移动块还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储水盒的底部与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使喷洒头可以来回移动将肥料均匀的喷洒在麦田里。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筒、支撑杆和减震弹簧,所述支撑筒固定安装在灌溉机的底部,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支撑筒的内部,所述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撑筒内顶壁之间,可以在灌溉机移动时起到减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搅拌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加快液体流到速度,提高混合效果。

优选的,所述混合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体进料管和液体进料管,便于对混合桶内核部加入固定肥料和液体肥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均为弹性软管。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麦灌溉装置,将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放进混合桶内部,通过混合机构可以使两组肥料可以混合充分,然后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喷洒机构在灌溉机的前侧来回移动,从而可以对将混合充分的肥料均匀的喷洒到麦田里,不会造成肥料混合不彻底肥料效果降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所示的灌溉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灌溉机,2、混合桶,3、混合机构,31、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3、转杆,34、u型杆,35、搅拌板,36、切刀,4、喷洒机构,41、水泵,42、第一水管,43、第二水管,44、储水盒,45、喷洒头,5、移动机构,51、固定板,52、第三电机,53、丝杆,54、移动块,6、支撑柱,61、支撑筒,62、支撑杆,63、减震弹簧,7、车轮,8、固体进料管,9、液体进料管,9a、滑槽,9b、切槽,9c、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图1所示的灌溉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支撑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小麦灌溉装置包括:灌溉车1、混合机构3、喷洒机构4和移动机构5,灌溉车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灌溉车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混合桶2,灌溉车1的底部四角处通过支撑柱6固定安装有车轮7。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混合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转杆33、u型杆34、搅拌板35和切刀36,第一电机31固定安装在混合桶2的顶部,转杆33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杆33的杆壁上固定安装有等距分布的切刀36,第二电机32固定安装在混合桶2的底部,u型杆34与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u型杆34的两组端面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搅拌板35,搅拌板35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切刀36相配合的切槽9b。

喷洒机构4包括水泵41、第一水管42、第二水管43、储水盒44和喷洒头45,水泵41固定安装在灌溉机1的内底壁上,第一水管42的一端与混合桶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水管42的另一端与水泵41的进水口固定连接,灌溉机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9a,储水盒44滑动连接在滑槽9a的内顶壁上,喷洒头45与储水盒44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二水管43的一端与水泵41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二水管43的另一端与储水盒44的进水口固定连接。

搅拌板35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9c。

第一水管42与第二水管43均为弹性软管。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反向转动,分别带动转杆33和u型杆34反向转动,从而使转杆33和u型杆34分别带动切刀36和搅拌板35反向转动对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进行搅拌,且切刀会不断的穿过切槽9b可以将混合桶2内部的固定肥料切碎,便于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融合,而在搅拌板35转动过程中,其表面的通孔9c会使液体从中穿过,加快液体流到速度从而提高混合速度,混合彻底之后,水泵41工作通过第一水管42将混合桶2内部的肥料抽出,再从第二水管43经过储水盒44和喷洒头45喷在麦田里。

参考图1所示,移动机构5包括固定板51、第三电机52、丝杆53和移动块54,固定板51固定安装在灌溉机1的侧壁上,第三电机5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2的侧壁上,丝杆53与第三电机5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移动块54滑动连接在滑槽9a的内底壁上,且移动块54还与丝杆53螺纹连接,储水盒44的底部与移动块54的顶部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三电机52正反转动可以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丝杆53正反转动,而由于移动块54与滑槽9a滑动连接还与丝杆53螺纹连接,所以丝杆53转动会带动移动块54来回移动,从而使移动块54带动与其连接的储水盒44在滑槽9a的内部来回移动,将肥料均匀的喷洒在麦田里面。

参考图1所示,支撑柱6包括支撑筒61、支撑杆62和减震弹簧63,支撑筒61固定安装在灌溉机1的底部,支撑杆62滑动连接在支撑筒61的内部,减震弹簧6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2的顶部与支撑筒61内顶壁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灌溉机1在不平的麦田里移动时,可以通过减震弹簧63对支撑杆62进行缓冲,从而可以对灌溉机1起到减震效果

参考图1所示,混合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体进料管8和液体进料管9,便于对混合桶2内部加入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麦灌溉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固体进料管8和液体进料管9将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放进混合桶2内部,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反向转动,分别带动转杆33和u型杆34反向转动,从而使转杆33和u型杆34分别带动切刀36和搅拌板35反向转动对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进行搅拌,且切刀会不断的穿过切槽9b可以将混合桶2内部的固定肥料切碎,便于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融合,而在搅拌板35转动过程中,其表面的通孔9c会使液体从中穿过,加快液体流到速度从而提高混合速度,混合彻底之后,水泵41工作通过第一水管42将混合桶2内部的肥料抽出,再从第二水管43经过储水盒44和喷洒头45喷在麦田里,通过第三电机52正反转动可以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丝杆53正反转动,而由于移动块54与滑槽9a滑动连接还与丝杆53螺纹连接,所以丝杆53转动会带动移动块54来回移动,从而使移动块54带动与其连接的储水盒44在滑槽9a的内部来回移动,将肥料均匀的喷洒在麦田里面,从而能够使固体肥料和液体肥料充分混合均匀,且均匀的喷洒在麦田里,不会造成肥料混合不彻底肥料效果降低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和第三电机52采用y80m1-2型号,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和第三电机52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而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和第三电机52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连接供电系统,实现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和第三电机52的转动控制,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