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体式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6280发布日期:2020-11-03 23:3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体式蜂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体式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属群居性昆虫,它们以群体气味来确定是本群蜜蜂还是它群蜜蜂,非本群的蜜蜂在一起会相互搏斗致死;通常,每群独立的蜜蜂群体由1000~50000只蜜蜂组成,群体中的蜜蜂也叫工作蜂,工作蜂体形小,它们负责出巢采集蜂蜜和花粉,以及在巢内辅乳幼虫、酿制蜂蜜、饲喂蜂王等工作,群体中的蜂王体形大,唯有它才能够产受精卵使群体繁衍,每群蜜蜂群体中只有唯一的1只,而且蜂蜜的生产并不是局限于同一个地方,大部分的养蜂人为了获取特定花科的蜂蜜,如槐花蜜等,都需要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辗转;公知的蜂箱是一个内空长425毫米,内空宽205毫米,厚27毫米的长方形木质框架,蜜蜂在巢框中的巢脾上繁殖后代和贮存蜂蜜,这种框架体积笨重,不方便装运,每次转运都需要养蜂人单独搬运,而且蜂箱同一个蜂箱最多只能容纳一个蜂群,不适用于规模化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体式蜂箱,方便在规模化养殖时方便进行部署,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蜂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体式蜂箱,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箱、继箱、箱盖,所述底箱由位于底部的支座以及支座上的盒体组成,其中支座内设置有两条平行的通道,方便叉车运输,支座上的盒体底面形状与继箱相同,该盒体的底面设置有底板,顶面为敞口,在底箱盒体部分的侧面靠近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巣门;所述继箱堆叠在底箱上,所述继箱不设置底板以及顶板,在继箱与底箱中还均设置有巢脾;所述箱盖覆盖在继箱顶面,箱盖与继箱之间还设置有覆盖板,所述覆盖板外边框形状与继箱相同,且覆盖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箱以及继箱之间设置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底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箱以及继箱内部被相同形状的隔板分成多个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形状是两块相同长板在其长边中点处,垂向相交而成的十字形,将底箱以及继箱内的空间分成四个大小相同部分。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一体化设置,且底部设置有方便叉车搬运的通道,在规模化养殖时,能够更便捷的进行搬运部署。

(2)同一个蜂箱被隔板分为多个不同的部分,使得同一个蜂箱中能够容纳多个蜂群,效率更高。

(3)蜂箱结构更合理,在底座内设置用于安置蜂王,通过隔王板将蜂王隔离在底座,仅能使工蜂仅能从中隔板进入继箱,在继箱中进行储蜜,实现蜂蜜、蜂仔分箱,结构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

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箱盖,2-覆盖板,3-继箱,4-隔王板,5-底箱,6-巢脾,7-巣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

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

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

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

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

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

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

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

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

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

如图1~2所述的是一种用于规模化养殖的一体式蜂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方向在规模化养殖化过程中,搬运不便且体积较小的问题,其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底箱5、继箱3、箱盖1,所述底箱5位于底层,放置在地面上,底箱5中用于安置蜂王,底箱5上方堆叠有继箱3,继箱3被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均安装有巢脾6,用于蜂群其他成员居住,对于种群数量较大的蜂群,也可以适度增加继箱3的数量,通过将蜂箱向高度方向延伸,来增大蜂箱容积,且不会增大占地面积,由于蜂箱是一体化设计的,在规模养殖时,搬运部署更加简单。

所述底箱5位于该一体式蜂箱的底部,如图2所示,底箱5由两部分连接而成,也就是位于底部的支座以及支座上的盒体组成,其中支座是方形的,支座内设置有两条平行的通道,这两条平行通道之间的间距与叉车两条叉齿的间距相同,方便叉车进行搬运,在进行规模化养殖时,能够更好的部署蜂箱位置,支座上的盒体底面形状与继箱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底箱5盒体的底面形状是正方形,该盒体的底面设置有底板,顶面为敞口,在底箱5盒体部分的侧面靠近底面的位置设置有巢门7,方便蜜蜂进出蜂巢,底箱5上堆叠有底面形状相同的继箱3,在底箱5以及继箱3之间设置隔王板4,通过隔王板4将蜂王的活动限制在底箱5中,避免蜂王到继箱3中产子,实现蜜、仔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箱5中被隔板分成互不连通的多个区域,在本实施例中,隔板形状是两块相同长板在其长边中点位置垂向相交而成的十字形,如图2所示,将底箱5中的空间分成四个区域,且这些被分割的四个区域中均可以安装巢脾6。

进一步地,所述隔王板4是由与底箱5形状相同的边框以及边框内平行设置的条状隔栅组成的,由于蜂王与工蜂胸部厚度不同,将隔栅宽度设计成介于蜂王与工蜂之间,使工蜂能够自由通过,并将蜂王限制在底箱5中产卵,从而将蜂巢分为产卵区与贮蜜区,方便后续的采收工作。

所述继箱3堆叠在底箱5上,其截面形状与底箱5的截面形状相同,但是继箱3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均不设置底板以及顶板,工蜂能够从继箱3进入底箱5中照顾蜂王,当然继箱3中设置有与底箱5中相同的隔板,并被分成同样的部分,底箱5与继箱3被分隔的部分彼此连通,也就是说继箱3和底箱5在垂直方向上的两部分相互连通成一个整体,同一个蜂箱中就有四个互不连通的空间,因此可以在同一个蜂箱中容纳四个蜂群,提高了养殖效率,同时减少了占地面积,当然在继箱3中同样可以设置有巢脾6;另外,如果蜂群的数量较大,还可以在继箱3上面继续堆叠继箱3,从而增大蜂箱的容积,使用更加灵活,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个继箱3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2中,为了不遮挡其他结构,仅在底箱5中一个区域设置巢脾6,这仅是示意性的描述,同样地,在继箱3中均设置有巢脾6也仅仅是示意性的描述,并不是本实施例对巢脾6设置位置以及巢脾6数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巢脾6。

如图2所示,在继箱3上还覆盖有箱盖1,箱盖1与继箱3之间还设置有覆盖板2,所述覆盖板2外边框形状与继箱3相同,且覆盖板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方便气体流动,该通孔的孔径小于工蜂的体积,使蜜蜂仅能从巢门7处进出蜂巢,箱盖1将继箱3覆盖,避免阳光直射,使蜂箱环境更符合蜜蜂的需求,而且在箱盖1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条形的通槽,该通槽将蜂箱与外界连通,蜂箱中的气体能够由此排出,使蜂箱环境更适合蜜蜂居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巢脾是成熟的现有技术,能够直接购买,使用者可以根据生产实际灵活选购并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