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851发布日期:2020-12-15 08:2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捕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白蚁捕捉的应用愈加广泛,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各大洲中仅南极洲尚未发现白蚁活动的痕迹,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因此,对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的白蚁捕捉还较为原始,采用手工进行进捕捉的防止费时费力,且白蚁捕捉后往往会存在死亡的现象,且在白蚁捕捉的过程中,因为白蚁体积较小,容易出现逃跑的现象,无疑会降低白蚁捕捉的效率,现亟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捕捉且可以防止白蚁逃跑的装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包括集蚁室,所述集蚁室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开口盖,所述集蚁室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集蚁室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跑板,所述防跑板设置在缓冲层的上侧,所述集蚁室的左端连通有第二吸管,所述第二吸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吸管,所述集蚁室的右端连通有风腔,所述风腔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集蚁室的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集蚁室的右端外侧,所述集蚁室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集蚁室的右端内侧和定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腔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风腔的左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左端与定位杆的顶端相贴合,所述滤网的右端与挡块的左端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风腔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滤网的右侧,所述风腔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机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吸管的顶端内侧,所述连接块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吸管的顶端内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侧与螺纹的外侧螺旋连接,所述第二吸管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侧与外杆的内侧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风机、把手、第一吸管和集蚁室,可以实现对白蚁的快速捕捉,且可以降低白蚁捕捉的死亡率,防止集蚁室内的白蚁逃跑,提升白蚁捕捉的效率,将第一吸管对准树上的白蚁,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实现对白蚁的捕捉,缓冲层是为了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白蚁掉落后的死亡率,防跑板可以有效的防止集蚁室内侧的白蚁跑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吸管、第二吸管、电机和内杆,可以实现对吸风口位置处的调整,使吸口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捕捉需求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白蚁捕捉的效率,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电机会带动第一吸管在第二吸管的内侧进行左右的滑动,并以次来调整第一吸管的露出长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滤网、挡块、定位杆和滑块,可以实现滤网的便于更换和拆卸,防止滤网的长时间使用造成滤网的堵塞,降低捕捉器的捕捉能力,挡块起到固定滤网的作用,打开开口盖,用手将滑块向下拉,此时,改变捕捉器的位置,可以将滤网拿出,回装时,将滑块向下拉,将滤网放回,松开滑块,定位杆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限制滤网的移动方向,从而起到固定滤网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杆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吸管、2-第二吸管、3-连接块、4-弹簧、5-开口盖、6-滑块、7-滤网、8-挡块、9-风机、10-出风口、11-控制器、12-把手、13-蓄电池、14-固定杆、15-风腔、16-缓冲层、17-集蚁室、18-防跑板、19-外杆、20-螺纹、21-内杆、22-电机、23-螺纹槽、24-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白蚁专用吸入式捕捉器,包括集蚁室17,集蚁室17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开口盖5,集蚁室17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6,缓冲层16是为了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白蚁掉落后的死亡率,集蚁室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跑板18,防跑板18可以有效的防止集蚁室17内侧的白蚁跑掉,防跑板18设置在缓冲层16的上侧,集蚁室17的左端连通有第二吸管2,第二吸管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吸管1,集蚁室17的右端连通有风腔15,风腔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2,把手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用于向捕捉器进行供电,把手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1。

集蚁室17的右端内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杆24,定位杆2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滑块6设置在集蚁室17的右端外侧,集蚁室17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集蚁室17的右端内侧和定位杆24的底端固定连接,风腔15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挡块8,风腔15的左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滤网7,滤网7的左端与定位杆24的顶端相贴合,滤网7的右端与挡块8的左端相贴合,风腔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起到固定和支撑风机9的作用,固定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风机9,通过控制器11控制风机9进行转动,风机9使使得第一吸管1的左端产生吸力,将第一吸管1对准树上的白蚁,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白蚁依次通过第一吸管1和第二吸管2,最后进入到集蚁室17的内侧,风机9设置在滤网7的右侧,在滤网7的作用下,白蚁会停留在集蚁室17的内侧,过滤掉白蚁的空气由出风口10处吹出,风腔15的右侧开设有出风口10,出风口10设置在风机9的右侧,第一吸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滑动设置在第二吸管2的顶端内侧,连接块3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外杆19,外杆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20,第二吸管2的顶端内侧开设有螺纹槽23,螺纹槽23的内侧与螺纹20的外侧螺旋连接,第二吸管2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2,电机22会带动内杆21进行转动,内杆21带动外杆19进行转动,外杆19通过外侧的螺纹20和第二吸管2顶端内侧的螺纹槽23可以进行向左或向右运动,外杆19会通过连接块3带动第一吸管1在第二吸管2的内侧进行左右的滑动,并以次来调整第一吸管1的露出长度,电机22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内杆21,内杆21的外侧与外杆19的内侧滑动连接。

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蓄电池13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控制器11进行控制,使用时,通过控制器11控制风机9进行转动,风机9使使得第一吸管1的左端产生吸力,其中,固定杆14起到固定和支撑风机9的作用,将第一吸管1对准树上的白蚁,此时,在吸力的作用下,白蚁依次通过第一吸管1和第二吸管2,最后进入到集蚁室17的内侧,因为集蚁室1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滤网7,此时,在滤网7的作用下,白蚁会停留在集蚁室17的内侧,过滤掉白蚁的空气由出风口10处吹出,其中,缓冲层16是为了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白蚁掉落后的死亡率,防跑板18可以有效的防止集蚁室17内侧的白蚁跑掉,因为有时吸口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的捕捉需求进行调整,此时,通过控制器11控制电机22转动,电机22会带动内杆21进行转动,内杆21带动外杆19进行转动,外杆19通过外侧的螺纹20和第二吸管2顶端内侧的螺纹槽23可以进行向左或向右运动,外杆19会通过连接块3带动第一吸管1在第二吸管2的内侧进行左右的滑动,并以次来调整第一吸管1的露出长度,因为捕捉器在使用较长时间之后,滤网7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其中,挡块8起到固定滤网7的作用,滤网7可以进行便于拆卸和更换,打开开口盖5,用手将滑块6向下拉,滑块6带动定位杆24向下运动,此时,改变捕捉器的位置,可以将滤网7拿出,回装时,将滑块6向下拉,将滤网7放回,松开滑块6,定位杆24可以在弹簧4的作用下弹出,限制滤网7的移动方向,从而起到固定滤网7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