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和种植系统

文档序号:25445688发布日期:2021-06-15 19:4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和种植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和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种植系统,所述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绿化的范畴为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各家各户的阳台绿化及墙体外立面垂直绿化种植,所述阳台绿化有时也会被称为露台种植,墙体外立面垂直绿化有时也会被称为走马楼式种植带。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住宅或办公楼阳台及墙体垂直绿化中,采用单独的相对于阳台及墙体垂直建筑结构独立的种植装置,不仅空间分配上不能和阳台及墙体垂直结合为一体,对于整幢建筑的美观也显得很凌乱,不能发挥绿化对环境美化的最大作用。同时,对阳台及墙体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也会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设计和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及进一步保障阳台绿化的安全性及提高种植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下翻梁设置形成种植槽,所述下翻梁的横截面形状为槽口朝上的凹形槽;当为阳台绿化时,在阳台上的下翻梁的凹形槽形成阳台上绿化种植槽,当为墙体垂直绿化时,通过墙体的凸出于建筑物立面的下翻梁的凹形槽形成墙体垂直绿化种植槽;种植槽的端部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下翻梁的凹形槽的顶部设置或不设置向上凸出的坎或槽壁,通过所述坎或槽壁调节种植槽的深度,形成加深的凹形槽,以增加所述绿化种植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凹形槽的不同部位设置高度不同的坎或槽壁而形成深度不同的种植区,以满足各类不同植物种植需求和景观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下翻梁形成的凹形槽中还隔出窖井。

进一步地,所述窖井在溢水深度范围内和凹形槽对应种植槽的部分相通。

进一步地,它还配设有与种植槽匹配的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底部设置透水孔并形成种植模块,通过更换种植框来对种植槽内的绿化植物进行更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上述的任意一种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所述种植区自底部向上设置蓄水层、过滤层和种植基质。

进一步地,所述下翻梁形成的凹形槽中还隔出窖井,所述窖井在溢水深度范围内和凹形槽对应种植槽蓄水层的部分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窖井设置溢水管,溢水管的管口高于窖井底面一定高度并和种植槽蓄水层的高度匹配。

进一步地,处于上方的窖井的溢水管通至处于下方的窖井中。

所述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系统,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上述的任意一种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它还配设有与种植槽匹配的能放入种植槽的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底部设置透水孔并形成种植模块,通过更换种植框来对种植槽内的绿化植物进行更新;所述种植槽底部设置蓄水层和过滤层。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阳台绿化的一致性问题,提高阳台绿化的占地利用率,并便于配套使用相关种植结构和溢水结构,提高种植效果,同时也保障了阳台绿化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上下连通的溢水与灌溉装置,能够解决阳台绿化及墙体垂直绿化养护中,水分供应的持续性、平稳性、一致性和高效性;通过凹形槽底部相互连通的蓄水系统,变得极为轻松与方便,因为槽底始终蓄有水分,有利于植物根据生理或调节体温所需的持续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种植结构和系统设计,能满足阳台、墙体垂直各类绿化或农业种植需要,提高种植效果,同时也保障了阳台及墙体垂直绿化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6、7、8、9分别为绿化种植区及对应的下翻梁的不同布局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剖视图。

图11为种植框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种植框在种植槽中布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及5-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台绿化种植结构,在阳台设计和建筑时已将其通盘考虑并建筑。阳台的建筑结构中设置下翻梁1,下翻梁1的主体已向下凸出阳台板2的底部,所述下翻梁的横截面形状为槽口朝上的凹形槽10,下翻梁的所述凹形槽10形成的种植槽作为阳台种植区100的包括其底部在内的整体。上述下翻梁1的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时一体浇筑成型。

图5、6、7、8、9分别显示了阳台绿化种植区100的不同布局示意图,相应地,下翻梁1的平面走向及宽度和长度与阳台绿化种植区100一致。当然,根据设计,阳台绿化种植区100、下翻梁1的布局还可以是其它的形状。

实施例1中,所述凹形槽10形成的种植槽,其即为阳台绿化种植区100整体,在形成阳台绿化种植系统前,可在凹形槽的内壁先做防水处理,其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层21和防水材料层表面的水泥砂浆保护层22。在此基础上可自种植区的底部向上设置蓄水层31、过滤层32和种植基质33,蓄水层31的材料可采用硬质海绵体,过滤层32可采用无纺布过滤层或再加上鹅卵石支撑无纺布过滤层,蓄水层31为了吸收和保留水份而作为水源,过滤层32允许种植基质33和蓄水层31之间交换水份,但是能阻挡基质材料掉落到蓄水层31中。附图标号4位种植的植物。附图标号5为栏杆。

实施例2,参照图2及5-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翻梁的凹形槽100的顶部在靠近室内这一侧设置坎6,下翻梁的凹形槽形成阳台绿化种植区的底部,所述坎6高出阳台地面,凹形槽10在设置坎6的另一边61,其高度也跟随增高,增加所述绿化种植区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图2与图1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含义。

实施例3,参照图3及5-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翻梁的凹形槽100的顶部在靠近室内这一侧设置坎6,所述坎6高出阳台地面,凹形槽10在设置坎6的另一边61,其高度基本不跟随增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图3与图1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含义。

实施例4,参照图1、4。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区采用实施例1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翻梁的凹形槽10中还隔出阳台窖井7,阳台窖井7能够防止种植区100受淹以及防止溢水倒流入室内或四溢,能够保证种植区100具有合适的水深,正常发挥蓄水层31的功能。所述阳台窖井在溢水深度范围内和凹形槽对应种植区的部分相通。

所述阳台窖井7设置溢水管8,溢水管8的管口高于阳台窖井底面一定高度并和种植区蓄水层31的高度匹配,基本持平或略低于蓄水层31的高度。

所述阳台窖井溢水管8可通入下层的阳台窖井7中。附图标号9位屋顶花园,其也设置窖井并设置溢水管91,溢水管91通入下层的阳台窖井7中,其溢水可通过管道91通入下层的阳台窖井7中。以此类推,如图4所示,可实现各层阳台种植区100的自动储水、保水功能。最上层阳台的种植区的给水或屋顶花园的给水可通过泵90提升输送。

作为另一种选择,溢水管8、溢水管91也可直接和落水系统连接。

实施例5,参照图10、11。

本实施例为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结构及系统的实施例。在建筑物设计和建筑时已将其通盘考虑并建筑。建筑结构中对应层的梁结构中,在外立面处设置突出于外立面的下翻梁1b,下翻梁1b的主体已向下凸出于该层所在的高度,所述下翻梁的横截面形状为槽口朝上的凹形槽10b,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翻梁的凹形槽10b的顶部四周设置增高的槽壁6b,下翻梁的凹形槽10b形成墙体垂直绿化种植区的底部,所述槽壁6b高出所对应层的高度,增加所述绿化种植区的深度。上述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时一体浇筑成型。

在形成墙体垂直绿化种植系统前,可在凹形槽10b的内壁先做防水处理,其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层21和防水材料层表面的水泥砂浆保护层22。在此基础上可自种植区的底部向上设置蓄水层31、过滤层32和种植基质,蓄水层31的材料可采用硬质海绵体,过滤层32可采用无纺布过滤层或再加上鹅卵石支撑无纺布过滤层,蓄水层31为了吸收和保留水份而作为水源,过滤层32允许种植基质和蓄水层31之间交换水份,但是能阻挡基质材料掉落到蓄水层31中。

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是采用种植框200作为种植模块,种植框200与凹形槽10b形成的种植槽的大小匹配,可以在凹形槽10b中排列设置多个种植框200。在种植槽中,基质不一定需要在设置,种植框200中设置基质33,所述种植框200底部设置透水孔201,并设置过滤层,防止基质掉落,植物4种植在种植框200中,种植框200直接放置在凹形槽10b中的过滤层32之上,过滤层32还起到了支撑垫的作用,对其下方的蓄水层31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更换种植框来对种植槽内的绿化植物进行更新。

附图标号300为墙体。

实施例6,参照图11、12。

对于在阳台上的绿化种植,也可采用实施例5所述的种植框200。图12显示了一种种植框在凹形槽形成的种植槽中布局的示意图。与实施例5相仿的,在种植槽中也不必设置基质,种植框200直接放置在过滤层上。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