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3497发布日期:2020-12-04 13:4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樟树栽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绿化理念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或者社会团体,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来,樟树,是一种叶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色,离基三出脉。樟树的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能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同时也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由于多种功能的存在,因此被广泛栽种。

樟树树苗在栽种填土以后,需要对坑内的松软泥土进行夯实,以保证树苗能够竖直的设置在坑内,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在进行夯实时,均采用人工夯实的方法,这样夯实方法,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夯实的过程比较长,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以解决现有樟树在完成以后,夯实过程存在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包括支撑机构、控制面板和夯实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移动滚轮、一号承托板和推把,底部支撑架和一号承托板均连接在推把的侧壁上,且一号承托板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的上方,底部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移动滚轮;

控制面板设置在一号承托板的上板上;

夯实机构包括夯实柱和移动柱,夯实柱连接在移动柱的下端面上,移动柱活动插接在移动板上,移动板通过电动伸缩杆活动设置在移动槽内,移动槽开设在一号承托板上;

移动板的上板上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气缸臂,气缸臂的上端连接在三号承托板的下端面上,三号承托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柱的侧壁上;

移动柱远离三号承托板的一侧上连接有二号承托板,且二号承托板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支撑弹簧的一端,支撑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弹簧座上,弹簧座固定连接在一号承托板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推把的横板上套设有橡胶套。

进一步地,移动滚轮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移动滚轮呈矩阵分布。

进一步地,底部支撑架设置为矩形框结构,且矩形框上开设有移动孔。

进一步地,移动板的侧壁开设有支撑槽,移动槽的槽壁上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槽内。

进一步地,支撑槽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支撑槽关于移动板对称设置。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机械夯实代替人工夯实,这样既可以达到高效率夯实的效果,又可以在夯实过程中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具体地,增设了支撑弹簧和液压气缸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控制夯实柱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夯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增设了移动板、移动槽和电动伸缩杆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增设,用于实现夯实柱相对底部支撑架的移动,这样在夯实过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改变夯实柱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不同部位的夯实,进而达到高效夯实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图1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中移动板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支撑机构1、底部支撑架11、移动滚轮12、一号承托板13、推把14、控制面板2、夯实机构3、夯实柱31、移动柱32、二号承托板33、支撑弹簧34、弹簧座35、移动板36、移动槽37、固定座38、液压气缸39、气缸臂310、三号承托板311、电动伸缩杆312、支撑板313、支撑槽3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樟树栽种过程用夯实设备,包括支撑机构1、控制面板2和夯实机构3,支撑机构1包括底部支撑架11、移动滚轮12、一号承托板13和推把14,底部支撑架11和一号承托板13均连接在推把14的侧壁上,推把14的设置,用于对设备便捷移动的效果,且一号承托板13设置在底部支撑架11的上方,底部支撑架1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移动滚轮12,移动滚轮12的设置,可以实现设备便捷的移动的效果,这样在移动设备时,可以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控制面板2设置在一号承托板13的上板上,控制面板2的设置,用于电动控制设备运动。

夯实机构3包括夯实柱31和移动柱32,夯实柱31连接在移动柱32的下端面上,移动柱32活动插接在移动板36上,移动板36通过电动伸缩杆312活动设置在移动槽37内,移动槽37开设在一号承托板13上,夯实柱31的设置,用于实现夯实的效果,增设了移动板36、移动槽37和电动伸缩杆312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增设,用于实现夯实柱31相对底部支撑架11的移动,这样在夯实过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312改变夯实柱31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不同部位的夯实,进而达到高效夯实的效果。

移动板36的上板上连接有固定座38,且固定座38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液压气缸39,液压气缸39的驱动端连接有气缸臂310,气缸臂310的上端连接在三号承托板311的下端面上,三号承托板311固定连接在移动柱32的侧壁上;移动柱32远离三号承托板311的一侧上连接有二号承托板33,且二号承托板33的下端面上连接有支撑弹簧34的一端,支撑弹簧34的另一端连接在弹簧座35上,弹簧座35固定连接在一号承托板13的上端面上,通过利用机械夯实代替人工夯实,这样既可以达到高效率夯实的效果,又可以在夯实过程中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具体地,增设了支撑弹簧34和液压气缸39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控制夯实柱31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夯实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推把14的横板上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设置,既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又可以起到对手部保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移动滚轮1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移动滚轮12呈矩阵分布,这样设置,可以实现更好的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底部支撑架11设置为矩形框结构,且矩形框上开设有移动孔,移动孔的设置,可实现樟树树苗移动到底部支撑架11内,这样可以保证对樟树树苗的保护,同时,在设计时,一号承托板13的长度是底部支撑架11长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施例中,移动板36的侧壁开设有支撑槽314,移动槽37的槽壁上连接有支撑板313,支撑板313滑动设置在支撑槽314内,支撑槽314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支撑槽314关于移动板36对称设置,支撑板313和支撑槽314组合结构的增设,用于起到支撑作用,具体地,移动板36在移动槽37内运动时,可以通过支撑板313和支撑槽314的组合,实现支撑作用,从而确保移动板36的平稳运行。

具体地夯实过程如下:

操作控制控制面板2,使得液压气缸39通电工作,并通过气缸臂310和三号承托板311推着移动柱32向上运动,此时,支撑弹簧34被拉伸,接着控制面板2控制串联电路断开,使得移动柱32在支撑弹簧34的拉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夯实柱31实现夯实的作用,在实际使用时,控制面板2采用循环模块对液压气缸39实施循环控制,并使得液压气缸39循环通断电,从而达到循环夯实的作用,进而达到高效工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机械夯实代替人工夯实,这样既可以达到高效率夯实的效果,又可以在夯实过程中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具体地,增设了支撑弹簧34和液压气缸39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控制夯实柱31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夯实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增设了移动板36、移动槽37和电动伸缩杆312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增设,用于实现夯实柱31相对底部支撑架11的移动,这样在夯实过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312改变夯实柱31的位置,从而达到对不同部位的夯实,进而达到高效夯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