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4051发布日期:2021-01-29 23:5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且能持续经营森林资源,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为止人们使用的各种驱虫灯或者驱虫药来捕杀害虫,效果并不明显。
[0003]
现有技术中的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在使用时,对虫子诱虫效果较差,同时不可对虫子进行粘粘,进而无法起到捕虫效果,同时不可保证捕虫稳定性,且不可对诱虫剂的气味进行吹动,且风扇不可往复摆动,导致吹动面积小,进而降低扩散效率,使得诱虫效率低、效果差,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在使用时,对虫子诱虫效果较差,同时不可对虫子进行粘粘,进而无法起到捕虫效果,同时不可保证捕虫稳定性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接有支架,所述箱体的内壁固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铺设有粘虫板,所述箱体的后端面设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上方均间隙配合有挡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捕虫组件;
[0006]
所述捕虫组件包括黑光灯、支板、滑杆、滑轨、拉杆、齿槽、棘爪、第一弹簧、放药槽、电热板、顶筒、横杆和第二弹簧;
[0007]
所述黑光灯安装于支板的顶部,所述支板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滑轨,所述滑轨的外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板的顶部通过拉杆与挡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外侧设有齿槽,所述齿槽加工于挡板的底部,所述齿槽的底部单向卡接有棘爪,所述棘爪的内端通过销轴与箱体外端预设耳板转动连接,所述棘爪的内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箱体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板的底部设有放药槽,所述放药槽的内壁顶部固接有电热板,所述放药槽的左右两侧均抵紧有顶筒,所述顶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内端通过第二弹簧与顶筒的内壁内端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拉杆呈十字交叉状分布。
[0009]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外端设有把手。
[0010]
优选的,所述滑杆和滑轨构成滑动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设有扩散组件;
[0012]
所述扩散组件包括伸缩电机、曲杆、圆环、横板、滑槽、滑块和风扇;
[0013]
所述伸缩电机底部预设底座与支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曲杆,所述曲杆的顶部固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与箱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圆环的外端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通过滑槽间隙配合有滑块,同侧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箱体的外端预设耳板通过风扇活动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风扇呈环形等距分布。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6]
通过箱体、支架、滤网、粘虫板、盖板、挡板和捕虫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电热板对诱虫剂进行加热使其气味蒸发扩散,同时配合使用黑光灯,可大大提升诱虫效果,同时通过粘虫板的设置可对虫子进行粘粘,进而起到捕虫效果,同时可快速对诱虫剂和粘虫板进行添加和更换,进而保证捕虫稳定性。
[0017]
通过箱体、支架、滤网、粘虫板、盖板、挡板和扩散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通过风扇呈环形等距的放置,使得风扇可对诱虫剂的气味进行吹动,使得扩散速率更快,同时通过伸缩电机的带动,使得风扇可往复摆动,进一步扩大吹动面积,进而提升扩散效率,提升诱虫效率和效果,进而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齿槽、棘爪和第一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中顶筒、第二弹簧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1中风扇、滑块和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箱体,2、支架,3、隔板,4、粘虫板,5、盖板,6、挡板,7、捕虫组件,701、黑光灯,702、支板,703、滑杆,704、滑轨,705、拉杆,706、齿槽,707、棘爪,708、第一弹簧,709、放药槽,710、电热板,711、顶筒,712、横杆,713、第二弹簧,8、扩散组件,801、伸缩电机,802、曲杆,803、圆环,804、横板,805、滑槽,806、滑块,80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固接有支架2,支架2对该装置起到支撑作用,箱体1的内壁固接有隔板3,隔板3为不锈钢板贯穿打孔制成,隔板3的顶部铺设有粘虫板4,箱体1的后端面设有盖板5,盖板5便于对粘虫板4进行更换,箱体1的左右两端上方均间隙配合有挡板6,挡板6的顶部外端设有把手,把手便于拉动挡板6,箱体1的内部设有捕虫组件7。
[0025]
捕虫组件7包括黑光灯701、支板702、滑杆703、滑轨704、拉杆705、齿槽706、棘爪707、第一弹簧708、放药槽709、电热板710、顶筒711、横杆712和第二弹簧713,黑光灯701安
装于支板702的顶部,黑光灯801用于起到诱虫效果,支板702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滑杆703,滑杆703的外壁间隙配合滑轨704,滑杆703和滑轨704构成滑动结构,滑轨704对滑杆703起到导向作用,滑轨704的外端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板702的顶部通过拉杆705与挡板6的底部活动连接,拉杆705呈十字交叉状分布,这样设计可使得挡板6向两侧运动时可带动支板702上滑,拉杆705的外侧设有齿槽706,齿槽706加工于挡板6的底部,齿槽706的底部单向卡接有棘爪707,棘爪707可通过齿槽706对挡板6起到单向卡接作用,使得挡板6外滑时正常,复位时受限,棘爪707的内端通过销轴与箱体1外端预设耳板转动连接,棘爪707的内端通过第一弹簧708与箱体1的外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08给予棘爪707向内的拉力,支板702的底部设有放药槽709,放药槽709内部放置有诱虫剂,放药槽709的内壁顶部固接有电热板710,电热板710的型号为jcs-加热板,放药槽709的左右两侧均抵紧有顶筒711,顶筒71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横杆712,横杆712对顶筒711起到导向作用,滑杆712的内端通过第二弹簧713与顶筒711的内壁内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713给予顶筒711起到导向作用。
[0026]
箱体1的外侧设有扩散组件8,扩散组件8包括伸缩电机801、曲杆802、圆环803、横板804、滑槽805、滑块806和风扇807,伸缩电机801底部预设底座与支架2的左端固定连接,伸缩电机801的型号为yh-axxxyyy-z,伸缩电机801的输出端固接有曲杆802,曲杆802的顶部固接有圆环803,圆环803的内壁与箱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箱体1对圆环803起到导向作用,圆环803的外端固接有横板804,横板804的顶部通过滑槽805间隙配合有滑块806,滑槽805对滑杆804起到导向作用,同侧滑块806的顶部与箱体1的外端预设耳板通过风扇807活动连接,风扇807呈环形等距分布,可对放药槽709内部诱虫剂的气味进行扩散作用。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该林业虫害防治捕虫装置时,首先将盖板5打开,并将粘虫板4放置在隔板3上,同时将盛满诱虫剂的放药槽709放置在顶筒711内端,通过第二弹簧713给予顶筒711的弹力将放药槽709固定,向外滑动挡板6,通过棘爪707与齿槽706的单向卡接,使得挡板6外滑,通过拉杆705的设置,以及滑杆703与滑轨704的间隙配合,使得支板702带动黑光灯801可上滑至箱体1上方,将电热板710、伸缩电机801、黑光灯701和风扇807均接通外接电源,通过电热板710可将诱虫剂受热蒸发扩散,同时通过圆环803与箱体1的间隙配合,以及滑槽806和滑块805的间隙配合,使得风扇807可往复摆动,进而使得诱虫剂气味可快速扩散,同时配合黑光灯701的使用,可提升诱虫效率,同时,通过粘虫板4可对被虫子进行粘粘,进而起到捕虫效果,方便人们使用。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