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瘦身鱼暂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9157发布日期:2021-02-03 12:2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瘦身鱼暂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瘦身鱼暂养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鱼类养殖面积的扩大,技术的不断进步,鱼类生长速度也越来越快,但鱼的食用味道较野生鱼逊色不少,其主要原因在于整个鱼养殖过程中,全程过量饲喂全营养饲料和促鱼类生长激素以及鱼药的滥用,鱼既不需要通过游动去寻食也不会感染鱼病而自然淘汰体质不好的鱼。
[0003]“瘦身鱼”就是将常规池塘养成的腹部肥厚的商品鱼放入流动的洁净水源中饥饿处理数月,实现体重迅速下降的过程。“瘦身”后的商品鱼具有体色光鲜,体质强健,无泥味,少脂肪,少药残,口感好,质量佳等特点。通常,“瘦身”主要包括成鱼的选择、池塘(网箱/桶)休养以及清水暂养“瘦身”三个步骤。在“瘦身”的过程中,对于养殖环境的要求高,尤其是对于水质和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现有技术的水产养殖池大部分不能满足瘦身鱼暂养的暂养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瘦身鱼的养殖特点,提供一种专门针对瘦身鱼养殖的暂养设备,适合池塘养殖后的清水暂养,一般为15-21天。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瘦身鱼暂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蛋白分离器、过滤装置、养殖桶,所述蛋白分离器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设于养殖桶上方,所述养殖桶底部与蛋白分离器连接。
[0007]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部、二级过滤部;所述出水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一级过滤部下方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二级过滤部下方连接;通过此设置,循环水可依次进入到二级过滤部和养殖桶中。
[0008]
所述养殖桶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上排水管件、进水管件,所述养殖桶的下部设有下排水管件,所述下排水管件与蛋白分离器连接。所述进水管件连接新鲜的洁净水源,所述下排水管件设有第一阀门,控制排水以及蛋白分离器的进水量。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部内设有现有技术的过滤棉层,实现对于经过蛋白分离的循坏水的初步过滤,过滤掉体积较大的杂质。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部内依次设有现有技术的活性炭层、珊瑚石层、矿物沙层,通过活性炭层、珊瑚石层、矿物沙层的依次过滤处理,循坏水穿过活性炭层、珊瑚石层,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灭菌净化,再通过矿物沙层精细过滤,能够过滤大部分杂质,满足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包括第一出水部、第二出水部,所述第一出水部为l型出水部,所述第二出水部为倒u型出水部。通过此设置,可以为至少两个养殖桶供水。特别
的,本实用新型可依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多个第二出水管,满足多个养殖桶的循环水供水需求。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射流组件,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回洗管,所述回洗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筒体于射流组件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回洗管设有第二阀门,可依据水体的蛋白含量,调节回洗处理的水量。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管,在循环水蛋白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蛋白未分离完全的循环水回送至进水管,进行二次的净化,提高蛋白分离的效果。在射流组件的一侧设置的出水管可将经过蛋白分离处理的循环水送至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净化。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射流组件包括多个现有技术的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由喷嘴、吸入室、扩压管三部分组成,是利用射流负压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用途曝气方式,独特的混合气室设计,强劲的水流与空气混合喷射,使搅拌均匀、完全,产生的气泡多而细腻,溶氧效率高。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于所述筒体内部开口向上,可以保证射流器产生的气泡向上运动,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送至筒体上方。
[0016]
进一步的,还包括真空泵,所述进水管与下排水管件通过真空泵连接;所述出水管与一级过滤部上方连接。所述出水管通过真空泵向一级过滤部上方供水,所述下排水管件通过真空泵向进水管供水加压。
[0017]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的水平截面为梯形,可增大上部压强,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上排污管,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下排污管,通过上排污管可将吸附污物后的泡沫排出,所述下排污管科可将质量比较大的污物排出;优选的,所述上排污管、下排污管均可连接现有技术的污水收集处理装置。
[0018]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可调节筒体内部的的压力,避免内部压力太大,上排污管井喷。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设有设有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使筒体内的气水混合物实现了内循环,从而延长气水接触时间,使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部设有可视窗口,可实时观察筒体内部反应情况,判断是否要清洁维护。
[0021]
本实用新型的蛋白分离器,通过射流组件和内部导流组件的作用,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的原理,通过射流组件产生大量的气泡,将养殖水体初步净化,这些气泡全部集中在水面形成泡沫,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收集在水面上的容器中,它就会化为浑浊的液体被排除于上排污管排出。
[0022]
本实用新型的蛋白分离器结构简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中的鱼类的粪便、鱼鳞蛋白等杂质,防止它们进一步分解成对生生物有毒的氨氮;同时因气体水充分混合,接触面积大增,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对养殖鱼类非常有利;还兼具调节水质ph值的作用。
[0023]
进一步的,所述上排水管件为包括一体连接的进水部、排水部,所述进水部与排水部倾斜连接,通过进水部倾斜设置,可以依据养殖桶的液位高度通过调节进水部倾斜的角度,使上排水管达到控制水位、排出漂浮在水面的污染物。
[0024]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桶的上部设有第一上排水管、第二上排水管,所述第一上排水管的进水口与第二上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对于体积比较大的养殖桶,一方面可以通过上排水管的管径,另一方面可以控制通过不同水平高度的上排水管配合工作,发挥作用。
[0025]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养殖循环水与新鲜水的最佳进水配比为1-3:1,即能够节省水源,又能够满足瘦身鱼的养殖要求。
[0026]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孔增氧装置,所述微孔增氧装置包括空压设备、金属管架、纳米管,所述金属管架分别与空压设备、纳米管连接,所述纳米管设置于所述养殖桶内并环形盘设在金属管架上方。通过金属管架,一方面可以使纳米管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与空压设备的稳定连接,达到充分增氧的效果。所述空压设备设置于所述养殖桶一侧,所述金属管架的一侧穿过养殖桶与空压设备连接。所述金属管架与养殖桶连接处采用现有技术密封设置。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增氧装置,纳米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体中,形成的微气泡由池底逐渐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将氧气充分溶入水体中;气泡上升形成水流旋转和上下流动,将上层溶氧量高的水带入下层水体,水流旋转加快微孔管周围高溶氧量水向外扩散速度,实现养殖水体的高效均匀增氧。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的优点,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有助于改善养殖桶内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0028]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桶为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定厚度的塑胶桶,优选的,所述塑胶桶的厚度为1-10cm;所述养殖桶外部设有现有技术的隔热层,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纳米陶瓷膜层。所述养殖桶上方设有隔网,放置鱼类因应激过度反应跳出养殖桶。
[0029]
本实用新型针对瘦身鱼的养殖特点,提供一种专门针对瘦身鱼养殖的暂养设备,通过设置的蛋白分离器和过滤装置,可以对养殖桶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排水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排污能力,净化养殖水体环境;通过微孔增氧装置,供氧效果高,使得水体中充氧均匀性,有助于改善养殖桶内的水质条件。
[0030]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相对独立的暂养设备,采用独立的调水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养殖池贯通式暂养,可以更加有效的避免小瓜虫等疾病的感染传播。通过这一整套组合,为瘦身鱼的养殖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
实施例1
[0039]
一种瘦身鱼暂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蛋白分离器1、过滤装置2、养殖桶3,所述蛋白分离器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出水管道21,所述出水管道设于养殖桶上方,所述养殖桶底部与蛋白分离器连接。
[0040]
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固定架22,所述固定架上依次设有一级过滤部23、二级过滤部24;所述出水管道包括第一出水管211、第二出水管212,所述第一出水管与一级过滤部下方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二级过滤部下方连接;通过此设置,循环水可依次进入到二级过滤部和养殖桶中。
[0041]
所述养殖桶3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上排水管件31、进水管件32,所述养殖桶的下部设有下排水管件33,所述下排水管件与蛋白分离器连接。所述进水管件连接新鲜的洁净水源,所述下排水管件设有第一阀门331,控制排水以及蛋白分离器的进水量。
[0042]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部23内设有现有技术的过滤棉层231,实现对于经过蛋白分离的循坏水的初步过滤,过滤掉体积较大的杂质。
[0043]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部24内依次设有现有技术的活性炭层241、珊瑚石层242、矿物沙层243,通过活性炭层、珊瑚石层、矿物沙层的依次过滤处理,循坏水穿过活性炭层、珊瑚石层,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灭菌净化,再通过矿物沙层精细过滤,能够过滤大部分杂质,满足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
[004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212包括第一出水部2121、第二出水部2122,所述第一出水部为l型出水部,所述第二出水部为倒u型出水部。通过此设置,可以为至少两个养殖桶供水。特别的,本实用新型可依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多个第二出水管,满足多个养殖桶的循环水供水需求。
[0045]
进一步的,所述蛋白分离器1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与筒体的连接处设有射流组件13,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回洗管14,所述回洗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所述筒体于射流组件的一侧设有出水管15。所述回洗管设有第二阀门141,可依据水体的蛋白含量,调节回洗处理的水量。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管,在循环水蛋白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将蛋白未分离完全的循环水回送至进水管,进行二次的净化,提高蛋白分离的效果。在射流组件的一侧设置的出水管可将经过蛋白分离处理的循环水送至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净化。
[0047]
本实用新型的射流组件包括多个现有技术的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由喷嘴、吸入室、扩压管三部分组成,是利用射流负压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用途曝气方式,独特的混合气室设计,强劲的水流与空气混合喷射,使搅拌均匀、完全,产生的气泡多而细腻,溶氧效率高。
[0048]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12于所述筒体内部开口向上,可以保证射流器产生的气泡向上运动,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送至筒体上方。
[0049]
进一步的,还包括真空泵4,所述进水管与下排水管件通过真空泵连接;所述出水管与一级过滤部上方连接。所述出水管通过真空泵向一级过滤部上方供水,所述下排水管件通过真空泵向进水管供水加压。
[0050]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的水平截面为梯形,可增大上部压强,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上排污管16,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下排污管17,通过上排污管可将吸附污物后的泡沫排出,所述下排污管科可将质量比较大的污物排出;优选的,所述上排污管、下排污管均可连接现有技术的污水收集处理装置。
[0051]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出气管18,可调节筒体内部的的压力,避免内部压力太大,上排污管井喷。
[0052]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设有设有导流组件(未标注),所述导流组件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使筒体内的气水混合物实现了内循环,从而延长气水接触时间,使处理效率大大增加。
[0053]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部设有可视窗口19,可实时观察筒体内部反应情况,判断是否要清洁维护。
[0054]
本实用新型的蛋白分离器,通过射流组件和内部导流组件的作用,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的原理,通过射流组件产生大量的气泡,将养殖水体初步净化,这些气泡全部集中在水面形成泡沫,将吸附了污物的泡沫收集在水面上的容器中,它就会化为浑浊的液体被排除于上排污管排出。
[0055]
本实用新型的蛋白分离器结构简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中的鱼类的粪便、鱼鳞蛋白等杂质,防止它们进一步分解成对生生物有毒的氨氮;同时因气体水充分混合,接触面积大增,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对养殖鱼类非常有利;还兼具调节水质ph值的作用。
[0056]
进一步的,所述上排水管件31为包括一体连接的进水部311、排水部312,所述进水部与排水部倾斜连接,通过进水部倾斜设置,可以依据养殖桶的液位高度通过调节进水部倾斜的角度,使上排水管达到控制水位、排出漂浮在水面的污染物。
[0057]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养殖循环水与新鲜水的最佳进水配比为1-3:1,即能够节省水源,又能够满足瘦身鱼的养殖要求。
[0058]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孔增氧装置5,所述微孔增氧装置包括空压设备51、金属管架52、纳米管53,所述金属管架分别与空压设备、纳米管连接,所述纳米管设置于所述养殖桶内并环形盘设在金属管架上方。通过金属管架,一方面可以使纳米管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与空压设备的稳定连接,达到充分增氧的效果。
[0059]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增氧装置,纳米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体中,形成的微气泡由池底逐渐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将氧气充分溶入水体中;气泡上升形成水流旋转和上下流动,将上层溶氧量高的水带入下层水体,水流旋转加快微孔管周围高溶氧量水向外扩散速度,实现养殖水体的高效均匀增氧。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的优点,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有助于改善养殖桶内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0060]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桶为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定厚度的塑胶桶,优选的,所述塑胶桶
的厚度为1-10cm;所述养殖桶外部设有现有技术的隔热层(未标注),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纳米陶瓷膜层。所述养殖桶上方设有隔网(未标注),放置鱼类因应激过度反应跳出养殖桶。
[0061]
本实施例针对瘦身鱼的养殖特点,提供一种专门针对瘦身鱼养殖的暂养设备,通过设置的蛋白分离器和过滤装置,可以对养殖桶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排水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排污能力,净化养殖水体环境;通过微孔增氧装置,供氧效果高,使得水体中充氧均匀性,有助于改善养殖桶内的水质条件。通过这一整套组合,为瘦身鱼的养殖提供了保障。
[0062]
实施例2
[006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的瘦身鱼暂养设备,所不同的是,所述养殖桶的上部设有第一上排水管、第二上排水管,所述第一上排水管的进水口与第二上排水管的进水口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对于体积比较大的养殖桶,一方面可以通过上排水管的管径,另一方面可以控制通过不同水平高度的上排水管配合工作,发挥作用。
[0064]
本实施例针对瘦身鱼的养殖特点,提供一种专门针对瘦身鱼养殖的暂养设备,通过设置的蛋白分离器和过滤装置,可以对养殖桶内部的水进行过滤,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排水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排污能力,净化养殖水体环境;通过微孔增氧装置,供氧效果高,使得水体中充氧均匀性,有助于改善养殖桶内的水质条件。通过这一整套组合,为瘦身鱼的养殖提供了保障。
[006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66]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