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鸭用育种个体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6628发布日期:2021-01-23 09:2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种鸭用育种个体笼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鸭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鸭用育种个体笼。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肉鸭产业迅猛发展,鸭肉制品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肉鸭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是影响鸭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在进行肉鸭育种时,如何测定单只的饲料转化率就会用到育种个体笼。但是过往的育种用个体笼存在结构简单,使用不便,记录鸭采食耗料量存在较大误差,粪便清理不便,笼内环境恶劣,影响鸭群健康生长,造成测定数据不准,造成不必要损失。
[0003]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误差小、满足种鸭生长需求、清洁度高、方便作业、适用性强、省时省力的种鸭用育种个体笼。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种鸭用育种个体笼,其中,包括:
[0006]
鸭笼,包括框架,铺设在所述框架底部的漏粪板,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框架两侧的两个侧网,与所述侧网相互垂直,均匀设置在所框架上,位于两个所述侧网之间的若干对横隔网,与所述侧网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框架中心处的纵隔网,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底面上的若干个支腿;
[0007]
食槽,在位于中部的每一对所述横隔网,和位于其中一端的一对所述横隔网上,相对应各设置一对食槽,每一对所述食槽分别位于所述纵隔网两侧;
[0008]
储料箱,相对在每一个所述食槽上方各设置一个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储料箱的底部与相对应的所述食槽相连通;
[0009]
以及水线,位于所述纵隔网两侧,且平行于所述纵隔网,相对应各设置一个所述水线,每一个所述水线均贯穿所述鸭笼两端,每一个所述水线在相邻两对所述横隔网之间各设有一个鸭用饮水乳头。
[0010]
相邻两对横隔网与两个侧网相对应的部位围成方形的一对个体笼,一对个体笼由纵隔网进行分隔,每个个体笼之间分别设有食槽及相对应的储料箱,满足育种时的食料需求,水线在每一个个体笼中各布置一个的鸭用饮水乳头,满足育种时的饮水需求,铺设漏粪板,且在将框架底面上设置支腿,可以使鸭排泄物即时排出个体笼外,保证笼内清洁;同时设置支腿可以提升个体笼的高度,方便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0011]
在育种时,间隔指定时间段,同时在每一个储料箱内一次性添加等量多天份食料,尽可能减少食料添加的次数,通过每日记录储料箱内食料减少量计算鸭的耗料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减小记录误差,保证计算结果,即保证饲料转化率的准确率。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种鸭用育种个体笼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线上的高度调节部件。
[0013]
使用时,可以根据育种鸭的个体大小对水线进行高度调节,以满足不同同龄鸭的使用需求,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高度调节部件包括位于所述鸭笼一端外的自回复绞盘,位于所述鸭笼另一端外的限位组件,一端绕接在所述自回复绞盘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上,分别与所述水线相互平行的两个承重索,在每一个所述承重索与相对应的所述水线之间各设置若干个连接件,以及设置在位于所述横隔网上方的所述框架上,分别与若干个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若干个定滑轮;所述自回复绞盘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5]
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横隔网一侧,固定在所述承重索上的第一连接扣,位于相对应的所述横隔网另一侧,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水线上的第二连接扣,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第二连接扣之间,与相对应的所述定滑轮相配合的连接索。
[0016]
使用时,可以通过来回抽动承重索,配合自回复绞盘及限位组件,实现水线高度的调节,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远离所述鸭笼的侧面由上至下均匀设置若干对限位钩的限位架,以及与所述限位钩相配合,分别与两个所述承重索相对应端部相连接的拉杆。
[0018]
使用时,在自回复绞盘对承重索回复拉力的作用下,通过拉杆与不同高度限位钩的配合,即可实现水线高度的调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拉杆与所述承重索的端部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增加水线的柔性。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框架位于所述横隔网上方,且位于所述纵隔网两侧的部位,相对应各开设一个贯穿其两侧面的通孔,每一个所述承重索相对应贯穿位于所述纵隔网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通孔,提高装置整体美观、整洁度。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索贯穿相对应的所述通孔,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美观、整洁度。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每一对所述横隔网相互靠近的端部开设升降槽,依次贯穿所述横隔网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升降槽设置一个所述水线,提高水线高度调整范围。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储料箱内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线,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数据记录。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储料箱位于远离所述纵隔网的端部,即靠近相对应的所述侧网,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数据记录及食料添加作业。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食槽与相对应的储料箱,可以实现间隔指定时间段,同时在每一个储料箱内一次性添加等量多天份食料,尽可能减少食料添加的次数,通过每日记录储料箱内食料减少量计算鸭的耗料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减小记录误差,保证计算结果,即保证饲料转化率的准确率;由相邻两对横隔网与两个侧网相对应的部位围成方形的一对个体笼,一对个体笼由纵隔网进行分隔,每个个体笼之间分别设有食槽及相对应的储料箱,满足育种时的食料需求,水线在第一个个体笼中各布置一个的鸭用饮水乳头,满足育种时的饮水需求,铺设漏粪板,且在将框架底面上设置支腿,可以
使鸭排泄物即时排出个体笼外,保证笼内清洁;同时设置支腿可以提升个体笼的高度,方便作业人员进行作业;设置高度调节部件,可以根据育种鸭的不同育期对水线进行高度调节,以满足不同育期鸭的使用需求,提高装置的适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鸭用育种个体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0027]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其中,附图标记为:1、鸭笼;1-1、框架;1-2、漏粪板;1-3、侧网;1-4、横隔网;1-5、纵隔网;1-6、支腿;1-7、升降槽;1-8、通孔;2、储料箱;3、食槽;4、水线;5、高度调节部件;5-1、承重索;5-2、自回复绞盘;5-3、连接件;5-3-1、第一连接扣;5-3-2、连接索;5-3-3、第二连接扣;5-4、定滑轮;6、限位组件;6-1、限位架;6-1-1、限位钩;6-2、拉杆;6-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2]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种鸭用育种个体笼,其中,包括:
[0033]
鸭笼1,包括框架1-1,铺设在框架1-1底部的漏粪板1-2,相互平行设置在框架1-1两侧的两个侧网1-3,与侧网1-3相互垂直,均匀设置在所框架1-1上,位于两个侧网1-3之间的若干对横隔网1-4,与侧网1-3相互平行,设置在框架1-1中心处的纵隔网1-5,以及设置在框架1-1底面上的若干个支腿1-6;优选的,框架1-1下方设有刮粪机,可以对框架1-1下方的鸭排泄物进行及时清理,进一步保证育舍内清洁;
[0034]
食槽3,在位于中部的每一对横隔网1-4,和位于其中一端的一对横隔网1-4上,相对应各设置一对食槽3,每一对食槽3分别位于纵隔网1-5两侧;
[0035]
储料箱2,相对在每一个食槽3上方各设置一个储料箱2,储料箱2的上端部固定在框架1上,储料箱2的底部与相对应的食槽3相连通;
[0036]
以及水线4,位于纵隔网1-5两侧,且平行于纵隔网1-5,相对应各设置一个水线4,每一个水线4均贯穿鸭笼1两端,每一个水线4在相邻两对横隔网1-4之间各设有一个鸭用饮水乳头。
[0037]
相邻两对横隔网1-4与两个侧网1-3相对应的部位围成方形的一对个体笼,一对个体笼由纵隔网1-5进行分隔,每个个体笼之间分别设有食槽3及相对应的储料箱2,满足育种时的食料需求,水线4在每一个个体笼中各布置一个的鸭用饮水乳头,满足育种时的饮水需求,铺设漏粪板1-4,且在将框架1-1底面上设置支腿1-6,可以使鸭排泄物即时排出个体笼外,保证笼内清洁;同时设置支腿1-6可以提升个体笼的高度,方便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0038]
在育种时,间隔指定时间段,同时在每一个储料箱2内一次性添加等量多天份食料,尽可能减少食料添加的次数,通过每日记录储料箱2内食料减少量计算鸭的耗料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减小记录误差,保证计算结果,即保证饲料转化率的准确率。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种鸭用育种个体笼还包括设置在水线4上的高度调
节部件5。
[0040]
使用时,可以根据育种鸭的不同育期对水线4进行高度调节,以满足不同育期鸭的使用需求,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004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高度调节部件5包括位于鸭笼1一端外的自回复绞盘5-2,位于鸭笼1另一端外的限位组件6,一端绕接在自回复绞盘5-2上,另一端设置在限位组件6上,分别与水线4相互平行的两个承重索5-1,在每一个承重索5-1与相对应的水线4之间各设置若干个连接件5-3,以及设置在位于横隔网1-4上方的框架1-1上,分别与若干个连接件5-3相配合的若干个定滑轮5-4;自回复绞盘5-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2]
连接件5-3包括位于相对应的横隔网1-4一侧,固定在承重索5-1上的第一连接扣5-3-1,位于相对应的横隔网1-4另一侧,固定在相对应的水线4上的第二连接扣5-3-3,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扣5-3-1与第二连接扣5-3-3之间,与相对应的定滑轮5-4相配合的连接索5-3-2。
[0043]
使用时,可以通过来回抽动承重索5-1,配合自回复绞盘5-2及限位组件6,实现水线4高度的调节,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设置,远离鸭笼1的侧面由上至下均匀设置若干对限位钩6-1-1的限位架6-1,以及与限位钩6-1-1相配合,分别与两个承重索5-1相对应端部相连接的拉杆6-2。
[0045]
使用时,在自回复绞盘5-2对承重索5-1回复拉力的作用下,通过拉杆6-2与不同高度限位钩6-1-1的配合,即可实现水线4高度的调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拉杆6-2与承重索5-1的端部之间通过弹簧6-3相连接,增加水线4的柔性。
[004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框架1-1位于横隔网1-4上方,且位于纵隔网1-5两侧的部位,相对应各开设一个贯穿其两侧面的通孔1-8,每一个承重索5-1相对应贯穿位于纵隔网1-5同一侧的若干个通孔1-8,提高装置整体美观、整洁度。
[0048]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连接索5-3-2贯穿相对应的通孔1-8,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美观、整洁度。
[004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每一对横隔网1-4相互靠近的端部开设升降槽1-7,依次贯穿横隔网1-4同一侧的若干个升降槽1-7设置一个水线4,提高水线4高度调整范围。
[005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储料箱2内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线,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数据记录。
[005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储料箱2位于远离纵隔网1-5的端部,即靠近相对应的侧网1-3,方便作业人员进行数据记录及食料添加作业。
[0052]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