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种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6757发布日期:2020-12-08 13: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高效种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姜机。



背景技术:

大姜是重要的蔬菜和药材,食用部分为地下肥大的肉质根茎。大姜种植时,通常先开沟或者刨窝,然后让姜芽朝上种入,种入后进行覆土,必要时还需进行覆膜。基于姜芽种植的方向要求,目前,大姜的种植主要为人工种植,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面积大姜种植的需求。而且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用工短缺问题日益加剧,人工种植成本显著增加。因此,需要一种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和降低用工成本的大姜种植机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和降低用工成本的高效种姜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效种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前轮转轴和后轮转轴,所述前轮转轴的两端设有前行走轮,所述后轮转轴的两端设有后行走轮,所述前轮转轴和所述后轮转轴之间同向传动连接设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前轮转轴和所述后轮转轴之间设有座椅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的前方安装有种姜转轴,所述种姜转轴上通过种姜架连接装置安装有种姜支架,所述种姜支架的自由端斜向所述座椅装置的下方设置;所述种姜转轴或者所述种姜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种姜转轴同轴设置的种姜主动轮,所述种姜支架的自由端上转动安装有种姜从动轮,所述种姜主动轮与所述种姜从动轮之间设有种姜输送带,所述种姜输送带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托姜器,所述种姜支架上位于所述种姜输送带的出姜端处设有扶姜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种姜支架的侧方设有储姜台;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的后方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轮转轴传动连接设置,所述前轮转轴与所述种姜主动轮之间反向传动连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行走导向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种姜支架上位于所述种姜输送带的输出端前侧设有落姜辟土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种姜架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种姜转轴上的种姜架轴承座,所述种姜架轴承座上对称设有种姜架连接螺栓,所述种姜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种姜架连接螺栓对应的种姜架连接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种姜转轴上固定安装所述种姜主动轮;所述种姜架连接孔为平行于所述种姜架轴承座径向设置的长孔,所述种姜架轴承座上固定设有顶架撑带螺栓,所述顶架撑带螺栓上设有顶架撑带螺母,所述种姜支架上设有与所述顶架撑带螺母对应的顶架撑带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轮转轴传动连接设置;所述离合器为机械式手动离合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辅助离合传动杆,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上设有与所述离合器的离合操作杆连接的辅助离合连接部,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上设有位于所述座椅装置处的辅助离合施力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与所述前行走轮之间设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设有防护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导向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端和后端的导向安装筒,各所述导向安装筒内安装有导向支撑杆,所述导向支撑杆与所述导向安装筒之间设有导向固定装置;所述导向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导向轮组件,后侧的所述导向轮组件高于前侧的所述导向轮组件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覆土支架,所述覆土支架上设有覆土装置和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上位于所述覆土装置的后方安装有覆膜压轮,所述覆土支架或者所述覆膜支架上设有供膜辊,所述覆膜支架与所述覆土支架之间设有压轮高度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所述覆土支架上的覆土犁,所述覆土犁与所述覆土支架之间设有犁间距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覆土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覆土支架上的覆土转轴,所述覆土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覆土连接筒,所述覆土连接筒上设有至少两个周向均布的旋土刀,所述覆土连接筒与所述覆土转轴之间设有筒定位固定装置;所述覆土转轴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高效种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前轮转轴和后轮转轴,所述前轮转轴的两端设有前行走轮,所述后轮转轴的两端设有后行走轮,所述前轮转轴和所述后轮转轴之间同向传动连接设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前轮转轴和所述后轮转轴之间设有座椅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的前方安装有种姜转轴,所述种姜转轴上通过种姜架连接装置安装有种姜支架,所述种姜支架的自由端斜向所述座椅装置的下方设置;所述种姜转轴或者所述种姜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种姜转轴同轴设置的种姜主动轮,所述种姜支架的自由端上转动安装有种姜从动轮,所述种姜主动轮与所述种姜从动轮之间设有种姜输送带,所述种姜输送带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托姜器,所述种姜支架上位于所述种姜输送带的出姜端处设有扶姜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种姜支架的侧方设有储姜台;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的后方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轮转轴传动连接设置,所述前轮转轴与所述种姜主动轮之间反向传动连接设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行走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种姜支架因重力作用,其自由端自然落在姜沟内。驱动装置开启后,本实用新型在行走的同时所述种姜输送带进行输送,所述托姜器上的大姜即可依次被放入姜沟内,形成等间距种植,种植效率提高。劳作人员只需在所述座椅装置上就坐,并从所述储姜台处将大姜依次置于所述托姜器上即可,而放置大姜时,确保姜芽朝上,在大姜落至姜沟时,所述扶姜装置可自动保证其落到姜沟后姜芽朝上,整个劳作过程,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数量明显减少,用工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前轮转轴;12-后轮转轴;13-前行走轮;14-后行走轮;2-座椅装置;21-踏板;22-防护板;23-储姜台;24-娄匡支撑杆;25-娄匡支撑板;26-娄匡挡板;3-种姜转轴;31-种姜传动轴;32-种姜架轴承座;33-种姜架连接螺栓;34-种姜架连接孔;35-顶架撑带螺栓;36-顶架撑带螺母;37-顶架撑带部;4-种姜支架;41-种姜主动轮;42-种姜从动轮;43-种姜输送带;44-托姜器;45-扶姜装置;5-落姜辟土装置;51-辟土安装板;52-辟土斜板;53-辟土安装长孔;6-驱动装置;61-发动机;62-离合器;63-变速器;64-离合操作杆;65-辅助离合传动杆;66-辅助离合连接部;67-辅助离合施力部;7-行走导向装置;71-导向安装筒;72-导向支撑杆;73-导向固定装置;74-行走导向轮;8-覆土支架;81-覆土犁;82-犁间距调节装置;83-覆土转轴;84-覆土连接筒;85-筒定位固定装置;86-旋土刀;87-覆土变速箱;9-覆膜支架;91-覆膜压轮;92-供膜辊;93-压轮高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高效种姜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前轮转轴11和后轮转轴12,所述前轮转轴11的两端设有前行走轮13,所述后轮转轴12的两端设有后行走轮14,所述前轮转轴11和所述后轮转轴12之间同向传动连接设置。当其中一转轴被驱动转动时,四个行走轮即可在姜沟两侧形成行走。上述结构中转轴的安装、行走轮的结构以及同向传动连接设置等,均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本实施例此处同向传动连接以链传动进行示意。

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前轮转轴11和所述后轮转轴12之间设有座椅装置2,当然所述座椅装置2是高于所述前轮转轴11和所述后轮转轴12的。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2的前方安装有种姜转轴3,所述种姜转轴3上通过种姜架连接装置安装有种姜支架4,所述种姜支架4的自由端斜向所述座椅装置2的下方设置。所述种姜转轴3或者所述种姜支架4上安装有与所述种姜转轴3同轴设置的种姜主动轮41,所述种姜支架4的自由端上转动安装有种姜从动轮42,所述种姜主动轮41与所述种姜从动轮42之间设有种姜输送带43,所述种姜输送带43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托姜器44,所述种姜支架4上位于所述种姜输送带43的出姜端处设有扶姜装置45。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种姜支架4的侧方设有储姜台23。

所述种姜支架4依靠转动安装和自重,其自由端可落至姜沟内,当所述种姜输送带43输送时,所述托姜器44上的大姜可被间歇性送入姜沟。劳作人员所完成的工作,仅为坐在所述座椅装置2上,并从所述储姜台23依次将大姜放置所述托姜器44上,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哪怕从所述储姜台23取姜,也仅仅就是从种姜支架4的侧方放至种姜支架4上,动作幅度小,劳动难度小,劳动强度小。而在向所述托姜器44上放置大姜时,只需注意将姜芽朝上,在大姜落至姜沟时,所述扶姜装置45即可保证大姜落至姜沟后降压朝上。

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2与所述前行走轮13之间设有踏板21,所述踏板21可方便劳作人员踩踏,提高劳作舒适度。所述踏板21的前端设有防护板22,所述防护板22可避免所述前行走轮13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述储姜台23用于防止存有大姜的娄匡等,其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为支架结构。本实施例示意所述储姜台23包括两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前后布置的娄匡支撑杆24,两所述娄匡支撑杆24形成放置娄匡的支架结构。后部的所述娄匡支撑杆24低于前部的所述娄匡支撑杆24设置,这样娄匡放上后,其匡口朝向劳作人员,更方便劳作人员取姜。本实施例后部的所述娄匡支撑杆24为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板22顶端的娄匡支撑板25,本实施例在所述娄匡支撑板25的后端设置娄匡挡板26,防止娄匡倾斜滑落。

所述托姜器44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种姜输送带43上的托姜底板,固定安装可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所述托姜底板上对称设有托姜立板,两所述托姜立板呈v形布置。v形的所述托姜立板可将放置上的大姜有效托住,使其能稳定地随所述种姜输送带43输出,并可适应对不同大小大姜的承托作业。

所述扶姜装置45包括设置在所述种姜输送带43的出姜端处的扶姜刷,所述扶姜装置45主要提供给对大姜的柔性按压力,且不容易损坏大姜。大姜以姜芽朝上的姿态放置所述托姜器44上,当大姜到达所述种姜输送带43的出姜端时,所述扶姜装置45对其柔性按压。在大姜继续随所述种姜输送带43、并到达弧形段后,大姜脱离所述托姜器44。此时大姜的低端伸出所述扶姜装置45和所述种姜输送带43,仅高端还被柔性按压着,大姜与在输送时的姿态相差不大,且此时大姜的低端已很容易触碰到姜沟地面,在触碰的摩擦力、柔性按压的姿态保持等共同作用下,大姜最终以姜芽朝上的姿态落至姜沟内,形成自动种植。基于所述扶姜装置45的柔性按压作用,其采用布团等具有一定压持力的柔性结构,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所述种姜支架4上位于所述种姜输送带43的输出端前侧设有落姜辟土装置5。在姜沟开好后、大姜种植的过程中,姜沟内不可避免地可能落入细土或者土块等,当大姜落至姜沟内后,大姜极可能被这些杂物托住,降低了其种植深度,影响其后续生长。本实施例所述落姜辟土装置5可在本实施例大姜落至姜沟前,将细土、土块等推开,保证大姜的种植深度。本实施例所述落姜辟土装置5包括两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种姜支架4两侧的辟土安装板51,两所述辟土安装板51上分别设有辟土斜板52,两所述辟土斜板52的低端相互靠近设置,即两所述辟土斜板52构成v形结构,这可减小辟土阻力,实现顺利辟土。因不同设备或者人力开出的姜沟深度有差异,为保证所述落姜辟土装置5的辟土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种姜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辟土安装螺栓,所述辟土安装板51上设有与所述辟土安装螺栓对应的辟土安装长孔53。这样所述辟土斜板52可在所述种姜支架4不同倾斜角度下进行高度调节,保证在大姜正常落下的同时,实现有效辟土。

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座椅装置2的后方设有驱动装置6,这样本实施例前种后驱,利于重心居中,利于作业稳定。所述驱动装置6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轮转轴12传动连接设置,所述前轮转轴11与所述种姜主动轮41之间反向传动连接设置。这样驱动力由所述后轮转轴12传至所述前轮转轴11,再由所述前轮转轴11传至所述种姜主动轮41,结构紧凑合理。其中,所述前轮转轴11与所述种姜主动轮41的反向传动连接,本实施例在所述机架1上安装种姜传动轴31,所述种姜传动轴31与所述前轮转轴11之间齿轮传动,实现反向传动,所述种姜传动轴31与所述种姜主动轮41之间再通过链传动等同向传动连接即可。

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发动机61,所述发动机61的输出端连接有离合器62,所述离合器62的输出端连接有变速器63,所述变速器63的输出端与所述后轮转轴12传动连接设置,此处传动连接可采用链传动、齿形带传动、齿轮传动等,本实施例以链传动进行示意。本实施例通过离合器62可很方便地切断行走和种姜的动力供给,使得行走和种姜同步启停,利于均匀种植。

本实施例所述离合器62为机械式手动离合器62,公知的,机械式手动离合器62上利用离合操作杆64操作分离和结合,其结构和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辅助离合传动杆65,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65上设有与所述离合器62的离合操作杆64连接的辅助离合连接部66,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65上设有位于所述座椅装置2处的辅助离合施力部67。通过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65的传动,劳作人员可在所述座椅装置2上作业时,随时启停行走种植,使用更方便。本实施例示意所述离合器62的离合操作杆64左右方向切换离合,因此本实施例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65通过两个耳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辅助离合连接部66可直接与所述离合操作杆64固定连接,利用杆体自身弹性,带动所述离合操作杆64动作,也可在所述离合操作杆64上设置耳板,所述辅助离合连接部66插接该耳板上;所述辅助离合施力部67沿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65径向设置。对所述辅助离合施力部67施加摆动的切向力,可最终带动所述离合操作杆64切换离合。当然,当所述离合器62的离合操作杆64沿前后方向切换离合时,可将所述辅助离合传动杆65设置前后滑动,通过对所述辅助离合施力部67前后推拉,带动所述离合操作杆64切换离合。

对于所述种姜架连接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种姜架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种姜转轴3上的种姜架轴承座32,所述种姜架轴承座32上对称设有种姜架连接螺栓33,所述种姜支架4上设有与所述种姜架连接螺栓33对应的种姜架连接孔34;即所述种姜支架4转动安装在所述种姜转轴3上。所述种姜转轴3上固定安装所述种姜主动轮41,固定安装可采用销键及挡圈等结构实现,这样所述种姜主动轮41随所述种姜转轴3同步转动,并且不影响所述种姜支架4的转动。因此,本实施例所述前轮转轴11与所述种姜转轴3之间反向传动连接,即可实现所述前轮转轴11与所述种姜主动轮41的反向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种姜架连接孔34为平行于所述种姜架轴承座32径向设置的长孔,所述种姜架轴承座32上固定设有顶架撑带螺栓35,所述顶架撑带螺栓35上设有顶架撑带螺母36,所述种姜支架4上设有与所述顶架撑带螺母36对应的顶架撑带部37。所述顶架撑带螺母36施加给所述种姜支架4一个顶靠力,使得所述种姜支架4自由端的所述种姜从动轮42远离所述种姜主动轮41,即可实现所述种姜输送带43的撑紧。所述顶架撑带螺栓35可朝向所述种姜从动轮42方向,所述顶架撑带螺母36位于所述顶架撑带部37背向所述种姜从动轮42的一侧设置,所述顶架撑带螺栓35也可向远离所述种姜从动轮42方向,所述顶架撑带螺母36位于所述顶架撑带部37面向所述种姜从动轮42的一侧设置。本实施例按后者进行示意。

在上述结构之外,本实施例所述种姜架连接装置还可采用所述种姜支架4固定设置在所述种姜转轴3上、所述种姜支架4上转动安装所述种姜主动轮41的结构形式,所述种姜主动轮41的轮轴套在所述种姜转轴3上并与其同轴设置,所述前轮转轴11直接与所述种姜主动轮41的轮轴反向传动连接。该结构也可实现所述种姜支架4的自由转动和所述种姜主动轮41的驱动互不影响,也应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机架1上设有行走导向装置7,所述行走导向装置7以姜沟为导向,避免走歪而影响大姜的正确种植。本实施例所述行走导向装置7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前端和后端的导向安装筒71,各所述导向安装筒71内安装有导向支撑杆72,所述导向支撑杆72与所述导向安装筒71之间设有导向固定装置73,所述导向固定装置73可采用径向螺栓来实现,此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示意每个所述导向支撑杆72的所述导向固定装置73,采用两个不同角度的径向螺栓,以此实现更有效的固定。所述导向支撑杆72的下端设有导向轮组件。通过前后两点导向,可更好地确定行走直线,避免走歪。

因后侧的导向轮组件导向时,姜沟内已种植下大姜,为避免后侧的所述导向轮组件对大姜造成碰撞,本实施例后侧的所述导向轮组件高于前侧的所述导向轮组件设置。

本实施例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两对称安装在对应所述导向支撑杆72的底部的行走导向轮74,当两所述行走导向轮74的中心连线与前进方向呈现不同夹角时,两所述行走导向轮74在行走的左右方向上会呈现处不同的宽度,这样,本实施例通过调节两所述行走导向轮74的中心连线角度,可适应不同宽度姜沟的导向工作。

本实施例所述机架1的后端设有覆土支架8,所述覆土支架8上设有覆土装置和覆膜支架9,所述覆膜支架9上位于所述覆土装置的后方安装有覆膜压轮91,所述覆土支架8或者所述覆膜支架9上设有供膜辊92,本实施例示意所述供膜辊92设置在所述覆土支架8上。所述覆膜支架9与所述覆土支架8之间设有压轮高度调节装置93。在姜沟上种上大姜后,本实施例可通过所述覆土装置将大姜盖上土壤,然后通过覆膜压轮91将所述供膜辊92上的薄膜盖到姜沟上,一次性完成大姜种植。

其中,所述压轮高度调节装置93可使得所述覆膜压轮91适应不同深度的姜沟。所述压轮高度调节装置9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覆土支架8上的覆膜架安装筒,所述覆膜支架9上设有与所述覆膜架安装筒对应的覆膜架安装杆,所述覆膜架安装杆与所述覆膜架安装筒之间设有覆膜架定位固定装置,所述覆膜架定位固定装置也采用径向螺栓结构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两对称设置在所述覆土支架8上的覆土犁81,所述覆土犁81与所述覆土支架8之间设有犁间距调节装置82。通过所述覆土犁81将姜沟两侧的土壤犁至姜沟上,对大姜进行覆盖。所述覆土犁81也采用杆、筒结构安装,并通过径向螺栓进行定位固定,其杆、筒及两者之间的径向螺栓的结构,共同构成所述犁间距调节装置82,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公知常用技术和本实施例其他杆、筒、径向螺栓的结构设置很容易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前后的所述导向轮组件及所述覆膜压轮91调至合适高度,将娄匡等放至所述储姜台23上,启动所述发动机61。劳作人员坐在所述座椅装置2上,操作所述辅助离合施力部67使所述离合器62结合,本实施例开始行走且所述种姜输送带43开始输送,所述行走导向装置7的两点导向可保证本实施例不会走歪。劳作人员开始往所述托姜器44上依次放置大姜,并保证姜芽朝上。所述种姜支架4因转动连接和自重,其自由端自动落至姜沟上,在所述落姜辟土装置5推开杂土的情况下,大姜最终以姜芽朝上的姿态落至姜沟内,形成等间距种植。在种植后,所述覆土装置可将姜沟两侧的土壤覆盖到大姜上,所述覆膜压轮91可将所述供膜辊92上的薄膜实时压在姜沟之上,形成大姜种植连续自动作业。本实施例可在所述机架1下部设置与所述种姜支架4对应的吊钩,吊钩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当不种植时,可将所述种姜支架4吊起,这样本实施例就可仅行走而不种植,方便田间往返。本实施例劳动强度低,种植效率高,减少了雇工成本,适应现代大姜种植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所述覆土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覆土支架8上的覆土转轴83,所述覆土转轴83的两端分别套装有覆土连接筒84,所述覆土连接筒84上设有至少两个周向均布的旋土刀86,所述覆土连接筒84与所述覆土转轴83之间设有筒定位固定装置85;所述覆土转轴83与所述驱动装置6之间传动连接设置。

本实施例利用旋转的所述旋土刀86,对姜沟两侧的土壤进行高速旋切式填埋,土块等都变为较细的土壤,并蓬松地覆盖于大姜之上,改善了大姜生长的土壤环境,并有利于所述覆膜压轮91高质量的覆膜。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覆土连接筒84上设置四个周向均布的所述旋土刀86,所述筒定位固定装置85也采用径向螺栓结构实现。本实施例在所述覆土支架8上直接固定安装覆土变速箱87,所述覆土变速箱87的输入轴与所述驱动装置6中的所述发动机6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覆土变速箱87的输出轴构成所述覆土转轴8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