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收获割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6321发布日期:2021-02-23 15:04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高粱收获割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收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粱收获割台。


背景技术:

[0002]
以机械设备生产代替手工劳作是很多行业正在逐步实现的过程,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解放了人力,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对于高粱收割台传统的收割台采用一套传动系统,一套整体的收割拨禾机构,操作不便,不能分体进行收割,特别是一旦拨禾机构发生故障,则影响收割进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粱收获割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存在的现有收割台只有一套分禾拨禾机构,一旦发生故障,影响收割进度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粱收获割台,包括:
[0005]
台架;
[0006]
分禾器,为独立运行的两组,且沿着台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0007]
喂料绞龙,横跨于台架上,并借助于驱动机构转动;
[0008]
拨禾机构,设于分禾器上,用于拨动禾苗朝喂料绞龙方向运动;
[0009]
割禾刀片,设于喂料绞龙前侧,用于切割由拨禾机构拨动的禾苗;以及
[0010]
扶禾绞龙,位于台架两侧,用于防止两侧禾苗倒伏,所述扶禾绞龙借助于驱动机构转动。
[0011]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动力传递给扶禾绞龙、喂料绞龙以及拨禾机构。
[0012]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分禾器包括左右两组,每组所述分禾器上的拨禾机构分别借助于独立的单轴运动。
[0013]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为借助于收割机动力转动的驱动轴,所述传动机构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台架的两侧,两侧的传动机构分别传递动力给两侧的扶禾绞龙、两个拨禾机构的单轴、喂料绞龙。
[0014]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0015]
主轮,连接所述驱动轴的端部;
[0016]
单轴驱动轮,与主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0017]
顶轮,用于驱动扶禾绞龙转动;以及
[0018]
中轮,用于驱动喂料绞龙转动,所述顶轮和中轮通过主轮带动。
[0019]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分禾器包括:
[0020]
中板,所述拨禾机构设于中板上;
[0021]
中护罩,用于覆盖所述拨禾机构;以及
[0022]
分禾锥,连接于中板的前端。
[0023]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拨禾机构包括:
[0024]
主链轮,借助于单轴转动;以及
[0025]
辅链轮,与主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上设有拨爪,所述禾苗在所述拨爪的拨动下沿着两个分禾器之间的空隙进入。
[0026]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分禾器为奇数个,中部的分禾器上设有两组拨禾机构,且分别用于拨动两侧缝隙中的禾苗。
[0027]
本实用新型的高粱收获割台,有益效果在于:本收割台具备一排分禾器,并且所有分禾器分为左右两组,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动作,当一组发生损坏的时候,另一组可以正常运行,并且采用分组式设计,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粱收获割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粱收获割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粱收获割台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位于中部的分禾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位于侧部分禾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中:1.台架,2.分禾器,3.喂料绞龙,4.扶禾绞龙,5.单轴,6.驱动轴,7.主轮,8.单轴驱动轮,9.顶轮,10.中轮,11.中板,12.中护罩,13.分禾锥,14.主链轮,15.辅链轮,16.拨爪,17.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粱收获割台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6]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粱收获割台,包括:
[0037]
台架1;
[0038]
分禾器2,为独立运行的两组,且沿着台架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0039]
喂料绞龙3,横跨于台架1上,并借助于驱动机构转动;
[0040]
拨禾机构,设于分禾器2上,用于拨动禾苗朝喂料绞龙3方向运动;
[0041]
割禾刀片,设于喂料绞龙3前侧,用于切割由拨禾机构拨动的禾苗;以及
[0042]
扶禾绞龙4,位于台架1两侧,用于防止两侧禾苗倒伏,所述扶禾绞龙4借助于驱动机构转动。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台架1用于支撑,用于与收割机本体相连接,喂料绞龙3设于台架1上,用于承接被切割和拨入的禾苗,将禾苗转动喂入收割机上的粉碎机构;割禾刀片在拨禾机构拨动禾苗的过程中将其割断,割禾刀片可以采用电机或者其他机构进行驱动转动。扶禾绞龙4位于台架1的两侧,用于扶住两侧的位于分禾器2分禾范围之外的禾苗不会向着
分禾器2一侧倾倒,在扶禾绞龙4转动的过程中会向外侧拨动禾苗。
[0044]
分禾器2为独立的两组,可以独立运行。
[0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高粱收获割台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动力传递给扶禾绞龙4、喂料绞龙3以及拨禾机构。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来源于收割机本身。
[0047]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分禾器2包括左右两组,每组所述分禾器2上的拨禾机构分别借助于独立的单轴5运动。
[0048]
单轴5也为左右两个,单轴5分别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收割机的动力输出端,实现转动,单轴5转动则拨禾机构动作,实现拨动禾苗的操作。
[0049]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为借助于收割机动力转动的驱动轴6,所述传动机构为两组且分别位于台架1的两侧,两侧的传动机构分别传递动力给两侧的扶禾绞龙4、两个拨禾机构的单轴5、喂料绞龙3。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公开了驱动机构为驱动轴6,驱动轴6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侧的扶禾绞龙4以及两个拨禾机构的单轴5转动,喂料绞龙3可选择任意一个传动机构带动,或者两个传动机构同时通过喂料绞龙3的两端来带动。
[0051]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0052]
主轮7,连接所述驱动轴6的端部;
[0053]
单轴驱动轮8,与主轮7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0054]
顶轮9,用于驱动扶禾绞龙4转动;以及
[0055]
中轮10,用于驱动喂料绞龙3转动,所述顶轮9和中轮10通过主轮7带动。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轴6的两端均连接主轮7,主轮7通过皮带带动单轴驱动轮8转动,并且还通过皮带同时带动顶轮9和中轮10转动,则扶禾绞龙4和喂料绞龙3转动,因为扶禾绞龙4的转动轴线与顶轮9转动轴线垂直,所以还需要借助于伞齿轮转向即可。
[0057]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分禾器2包括:
[0058]
中板11,所述拨禾机构设于中板11上;
[0059]
中护罩12,用于覆盖所述拨禾机构;以及
[0060]
分禾锥13,连接于中板11的前端。
[0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拨禾机构位于中板11上,中护罩12用于防护拨禾机构,分禾锥13位于前端,锥形的结构能够在前行的过程中将禾苗进行分隔,分别进入到两个中板11之间的空隙17中,进入空隙17后通过拨禾机构的拨动继续向里运动,最终通过割禾刀片的切割割断,然后通过喂料绞龙3进入到粉碎机。
[0062]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拨禾机构包括:
[0063]
主链轮14,借助于单轴5转动;以及
[0064]
辅链轮15,与主链轮14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上设有拨爪16,所述禾苗在所述拨爪16的拨动下沿着两个分禾器2之间的空隙17进入。
[0065]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轴5通过转动实现主链轮14的转动,由于两者的转动轴线垂直,所以同样可以通过伞齿轮等转向。在传动链条运动的过程中,当拨爪16运动到空隙17一侧的时候会从空隙17中伸出,从而将位于空隙17中的禾苗向内侧拨动。
[0066]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分禾器2为奇数个,中部的分禾器2上设有两组拨禾机构,且分别用于拨动两侧缝隙中的禾苗。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