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塑一体式犊牛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8688发布日期:2021-01-26 13: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滚塑一体式犊牛岛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养幼牛的犊牛岛,具体是指滚塑一体式犊牛岛。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化养牛中,都会通过滚塑犊牛岛对幼牛进行单独饲养,这样不但保证了幼牛生活的舒适性,而且滚塑制品又具有一次成型、内外光滑、清理方便、干净卫生、防紫外线等优点;同时,除了犊牛岛能使幼牛在内更好成长休息,还会在犊牛岛外设置若干个围栏共同围合而成的围栏空间,这样幼牛只需通过门口进入围栏空间,即可自由活动、喂食和喂奶。然而,目前围栏空间内的喂食和喂奶,主要是在围栏上设置喂食口、食槽和奶槽,该食槽和奶槽都是露天敞开式的,在下雨的天气雨水会直接落在食槽和奶槽内污染投喂料,而混杂了雨水的投喂料显然是不能直接提供给幼牛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能防止幼牛的投喂料被雨水直接污染的滚塑一体式犊牛岛。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滚塑一体式犊牛岛,包括屋体、屋体侧面的门口,以及由若干个围栏共同围合在屋体一侧形成的围栏空间,该围栏空间经门口与屋体内连通,所述的围栏上设有喂食口,该喂食口下方设有食槽,喂食口上方设有提供食槽遮雨的遮雨棚,在遮雨棚一侧设置奶瓶,该奶瓶的奶嘴向下倾斜并伸入围栏空间内。
[0006]
所述的若干个围栏包括两个侧围栏和一个端围栏,该端围栏与门口位置正对。
[0007]
所述的喂食口、食槽、遮雨棚和奶瓶均设置在端围栏上。
[0008]
每个所述的侧围栏与屋体之间均设有可拆式连接的连接围栏。
[0009]
所述的喂食口、食槽和遮雨棚共设有两组,并按照左、右位置安装在端围栏上;所述的奶瓶具有一个,并设置在两个遮雨棚之间。
[0010]
所述的屋体、侧围栏、端围栏和连接围栏均为滚塑制成。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围栏上设有喂食口,该喂食口下方设有食槽,喂食口上方设有提供食槽遮雨的遮雨棚,在遮雨棚一侧设置奶瓶,该奶瓶的奶嘴向下倾斜并伸入围栏空间内,以供幼牛直接吮吸使用。这样,由于遮雨棚的设计使得食槽内的食料不会被雨水直接污染,而以奶瓶代替奶槽也避免雨水混杂在奶料中,如此就能保证幼牛的投喂料不会被雨水直接污染,从而给幼牛的饮食健康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4]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15]
图4为图1的其中一个视向立体图。
[0016]
图5为图1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0018]
如图1~图5所示,1.屋体、11.门口、2.围栏空间、21.侧围栏、22.端围栏、23.连接围栏、3.喂食口、4.食槽、5.遮雨棚、6.奶瓶。
[0019]
滚塑一体式犊牛岛,涉及一种用于单独进行幼牛饲养的滚塑制品,其结构主要是由屋体1和围栏空间2等构成。
[0020]
其中,屋体1上设置多个通风口,还在屋体1侧面设有门口11,围栏空间2是由若干个围栏共同围合在屋体1一侧而形成的供幼牛自由活动的矩形状空间,故围栏空间2需经门口11与屋体1内连通。
[0021]
所述的若干个围栏包括两个侧围栏21和一个端围栏22,该端围栏正好与门口11位置正对。
[0022]
所述的每个侧围栏21与屋体1之间均设有可拆式连接的连接围栏23,故通过连接围栏就能使屋体1与围栏空间2既可以形成一体而保证延续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分别形成单独可拆卸的结构,方便两者的分开搬移和场地的灵活拼建。
[0023]
同时,屋体1、侧围栏21、端围栏22和连接围栏23均为滚塑制成,具有重量轻、制作简单、清理方便、干净卫生等使用优点。
[0024]
所述的端围栏22上设有喂食口3、食槽4、遮雨棚5和奶瓶6,其中的喂食口3、食槽4和遮雨棚5共设有两组,这两组按照左、右位置安装在端围栏22上,每组中的食槽4均设置在喂食口3下方,遮雨棚5均设置在喂食口3上方,并能提供食槽4遮雨;这样,通过设计遮雨棚5,既使得食槽4内的食料不会被雨水直接污染,又使得幼牛在食用食槽4内的食料时能够提供遮阳挡雨。
[0025]
所述的奶瓶6只有一个,设置在两个遮雨棚5之间,该奶瓶6的奶嘴向下倾斜并伸入围栏空间2内,以方便幼牛的直接吮吸使用。而且,奶瓶6是封闭式的瓶状结构,也区别于传统露天敞开式的奶槽,故能避免雨水混杂在奶料中。
[0026]
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就能保证幼牛的投喂料不会被雨水直接污染,从而给幼牛的饮食健康提供了保障。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类似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