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2510发布日期:2021-06-08 15:4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浮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量不断增多,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日益加剧,导致挺水生态系统(如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退化严重,水环境日渐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恢复挺水植物,发挥水体自净功能是治理湖泊、河流污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利用浮床种植挺水植物或者沉水植物是一种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并改善水体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3.申请号为201621268238.3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体和种植床,种植床由尼龙绳连接在浮床框体上;浮床框体由多根短管首尾相接构成,短管为两端密封的中空管;相邻的两个短管之间均通过可拆卸的管接头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中空管只能够提供浮力,占据了很大空间,且外形不美观,尼龙绳不可降解,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管外侧通过包裹植物生长垫以供植物生长,且通过可降解的麻绳制成的网兜固定植物生长垫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包括第一种植部和第二种植部;所述第一种植部包括第一植物生长垫;所述第二种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种植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种植部包括空心管以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外部的第二植物生长垫。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植物生长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固定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植物生长垫通过网兜包裹在所述空心管上。
9.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为pe管,所述网兜由麻绳制成。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植部的外部由麻绳捆绑,所述麻绳共多段,且间隔均匀。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部为方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植部共包括四段,每相邻两段之间相互搭接且有钢丝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部为正方形,其边长为200

260cm,所述空心管的外径为100

135cm,所述第二种植部的外径为140

180cm。
14.进一步地,每段所述第一种植部与所述第二种植部之间通过钢丝固定。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植物生长垫及第二植物生长垫均采用了椰丝垫或棕垫。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所述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第一种植部以及包裹于其周围的第二种植部均可种植植物,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视觉美观,第一种植部及第二种植部均采用了椰丝垫或棕垫,在椰丝垫或棕垫中注入挺水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的生长素,可供
植物吸取,通过空心管提供浮力将浮床置于水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模块化植物单元,移栽施工快捷;植物成活率高,成景效果快;形成生物群落单元,综合生态功能强大;结构降解慢,无内源营养释放隐患。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中第一种植部的侧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中第二种植部的侧视图。
22.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

第一种植部、11

第一植物生长垫、 12

固定部、2

第二种植部、21

空心管、22

第二植物生长垫、23

网兜、24

第一环绕种植部、25

第二环绕种植部、26

第三环绕种植部、 27

第四环绕种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如图1至3所示,所述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包括第一种植部1和第二种植部2;第一种植部 1包括第一植物生长垫11;第二种植部2设置于所述第一种植部1的周围,所述第二种植部2包括空心管21以及包裹在所述空心管21外部的第二植物生长垫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植部1为方形,第一植物生长垫11由裁剪成一定尺寸的方形椰丝垫构成。其中,椰丝垫为短椰丝纤维,混合比例为3

5%(重量比)的聚丙烯纤维(pp) 或低熔点聚酯纤维(4080)或聚乳酸(pla),加热至200℃后冷却定型而成;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植物生长垫11和第二植物生长垫22的材料选择了棕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植物生长垫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固定部12。所述固定部12为网格状,如格栅等;网格状固定部12既可以对椰丝垫起到固定及防止松散的作用,其网格间隙又能够用于种植挺水植物,诸如水葱、鸢尾、莎草、水稻等。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第一种植部1的形状和尺寸做出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种植部1也可以为梯形、菱形、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等。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植部2共包括四段,分别为第一环绕种植部24、第二
环绕种植部25、第三环绕种植部26、第四环绕种植部27,每相邻两段之间相互搭接且由钢丝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钢丝共同固定环绕在第一种植部1的四条边边缘,每一段环绕种植部都包括空心管21以及包裹在其外部的第二植物生长垫22;第一植物生长垫22的外侧再通过可降解的麻绳制成的网兜23固定;最外侧再间隔均匀的用麻绳捆绑以防松散,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其中,空心管21为pe管或者pvc管,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提供浮力。
28.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第一种植部1 为正方形,其边长为200

260cm,空心管2采用了外径为100

135cm 的pe管,其外部包裹椰丝垫、且利用网兜23固定后形成的环绕种植部2的外径为140

180cm,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及其生长物提供浮力。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挺水植物生态浮床的第一种植部1以及包裹于其周围的第二种植部2均可种植植物,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视觉美观,第一种植部1及第二种植部2均采用了椰丝垫或棕垫,在椰丝垫或棕垫中注入微量元素和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的生长素可供植物吸取,通过空心管21提供浮力将浮床置于水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模块化植物单元,移栽施工快捷;植物成活率高,成景效果快;形成生物群落单元,综合生态功能强大;结构降解慢,无内源营养释放隐患。
3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