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类饲养用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7175发布日期:2021-01-30 00:1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禽类饲养用料槽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类养殖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禽类饲养用料槽。


背景技术:

[0002]
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鹌鹑的饲养,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朝鲜、东南亚各国均有较大规模饲养。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朝鲜鹌鹑,80年代又相继引进法国肉用鹑。鹌鹑已被人们逐渐认识,视作滋补珍品,其饲养业也逐渐扩大繁荣。
[0003]
养殖过程的,料槽是必不可少的,料槽一般设有料仓及槽体,料仓为槽体存储饵料。饲养的禽类都有一定野性,习惯挠料,挠料过程常常会将饵料抛出料槽,造成饲料的浪费;另外现有料仓为侧壁包围的封闭式设置,即料仓的为包围式的侧壁;包围式的侧壁易粘接饵料,粘接的饵料如果不及时清理,则容易变质甚至于发生霉变;上述变质的饵料会粘带输送到槽体内,养殖的鹌鹑或其他禽类食用后易患病 ;上述封闭式设置的料仓还存在由 于侧壁包围的封闭式设置而导致清理不方便或难于清理的技术问题。
[0004]
专利号为201510921385.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料槽,包括槽体,与槽体相连通的料仓,所述的料仓为腔体结构,料仓设有两个端壁、一个背壁,两个端壁的一端与背壁的两端连接,背壁相对的另一侧为开口,开口通过挡板封闭,料仓设有开口的一侧的底端设有槽体,挡板的底部与槽体之间设有间隔作为出料口,槽体内设有防抛板。本发明打开挡板,料仓的两个端壁及一个背壁的内侧壁完全暴露、显示,可以方便地进行清理,以保持内壁的干净光滑,防止内壁粘料变质;而且,本装置还可以方便地通过移动挡板的位置调节出料口的大小,控制给料的多少;另外,槽底设有防抛板,可以防止挠料、抛料现象的发生。
[0005]
上述方案仍存一个问题,竖向堆叠设置的料槽,料槽向下导料的出口在料槽的底部,当料槽布好料后,布料机构关闭,不再投料,此时,禽类(鹌鹑)啄食料,下面的料槽中,禽类(鹌鹑)啄食料后,上面的料槽中的料会向向下面的料槽中通过重力的作用滑落,这样,导至同样布满在料槽中的料,上面的料槽由于有料向下滑落而变少,禽类(鹌鹑)吃不饱;下面的料槽,有料向下滑落而增加,禽类(鹌鹑)多食甚至吃不完,导致禽类(鹌鹑)体重增加,不利控制体重增加产蛋的问题;另外,下层料槽中吃不完的料,在料槽内陈积,容易发霉,禽类(鹌鹑)易发生病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禽类饲养用料槽,该装置不仅可以防止挠料、抛料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使竖向上层叠设置的料槽内的料保持均衡,避免上层的料槽内的料在进食过程中,不必要的向下层流动而出现的料量不均的问题,从而避免下面的料槽有料向下滑落而增加,禽类(鹌鹑)多食甚至吃不完,导致禽类(鹌鹑)体重增加,不利控制体重增加产蛋的问题;另外还解决了下层料槽中吃不完的料,在料槽内陈积,容易发霉,禽类(鹌鹑)易发生病患的问题。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8]
一种禽类饲养用料槽,包括进食槽体,与进食槽体相连通的料仓,挡料板的底部与进食槽体的底部之间供料自料仓流入进食槽体的开口,进食槽体内铺设有防抛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料仓的仓壁的顶部设有溢料开口,溢料开口处设有导料腔。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10]
由于禽类(鹌鹑)是分层饲养的,料槽也是在竖向上层叠设置的,本技术方案的仓壁的顶部设有溢料开口,溢料开口处设有导料腔,导料腔将溢料开口溢出的料导流到下方的料槽中。布好料后,布料机构关闭,不再投料,此时,每一层的禽类(鹌鹑)啄食对应的料槽中的食料,由于溢料开口设置在仓壁的顶部,不存在上方的料槽中的料在啄食中流动到下一层料槽中的问题,有利于各层的料槽料量的控制,避免下面的料槽有料向下滑落而增加,解决了下层料槽中禽类(鹌鹑)多食甚至吃不完而导致的禽类(鹌鹑)体重增加,不利控制体重增加产蛋的问题;另外还解决了下层料槽中吃不完的料,在料槽内陈积,容易发霉,禽类(鹌鹑)易发生病患的问题。
[0011]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0012]
所述的挡料板的两端与料仓的仓壁插接。
[0013]
上述连接方式,使挡料板与料仓是活动式的连接,便于组装或拆卸下挡料板,对料槽进行清理。
[0014]
所述的仓壁上设有插槽,挡料板的两端设有与插槽形状相应的插头。
[0015]
通过设置插槽、插头,便于实现插接固定。
[0016]
所述的挡料板的底部设有支柱。
[0017]
通过设置支柱,使挡料板的底面的边沿与进食槽体形成间隔作为开口,便于通过开口,使料仓中的料流入进食槽体。
[0018]
所述的支柱的底端插接在进食槽体底板上的固定孔中。
[0019]
上述设置,使支柱一是可以形成对挡料板的连接固定,同时,支柱卡在防抛网的网孔内,也利于对防抛网的固定。
[0020]
所述的挡料板朝向料仓的一侧设有竖向卡槽,竖向卡槽插接固定肋板。
[0021]
所述的料仓内设有固定肋板,固定肋板一端与挡料板连接,固定肋板的另一端与料仓的仓壁连接。
[0022]
通过设置固定肋板,增加动装置承受力的能力,增加装置的稳定性、牢固性。
[0023]
所述的固定肋板与仓壁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卡头,仓壁及导料腔的边沿上均设有固定卡口,固定卡头卡接在固定卡口内。
[0024]
通过设置固定卡头、固定卡口,方便固定肋板与仓壁的连接及拆卸,方便清理、维护。
[0025]
所述的固定卡头间隔设置,溢料开口设置料仓的顶部的边沿处。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卡头,相应地设置固定卡口,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上述设置便于溢料,且便于料仓内存储一定量的料。
[0026]
所述的进食槽体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的尺寸大于进食槽体的尺寸,盖板防止进食槽体落入灰尘及上层笼内的禽类粪便,使进食槽体内的食料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禽类疾病发生。另外,盖板安装时,其内侧边抵紧在挡料板上,同时还起到加固挡料板的作用,防止料仓中的食料挤压使其变形。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28]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1-进食槽体;2-竖向卡槽;3-固定肋板;4-挡料板;5-料仓;6-导料进料端口;7-溢料开口;8-导料腔;9-固定卡头;10-导料出料端口;11-防抛网;1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1]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禽类饲养用料槽,由食槽体1,与进食槽体1相连通的料仓5组成,包括进食槽体1,与进食槽体1相连通的料仓5,挡料板4的底部与进食槽体1的底部之间供料自料仓5流入进食槽体1的开口,进食槽体1内铺设有防抛网11,料仓5的仓壁的顶部设有溢料开口7,溢料开口7处设有导料腔8。
[0032]
由于禽类(鹌鹑)是分层饲养的,料槽也是在竖向上层叠设置的,本技术方案的仓壁的顶部设有溢料开口7,溢料开口7处设有导料腔8,导料腔8将溢料开口7溢出的料导流到下方的料槽中。布好料后,布料机构关闭,不再投料,此时,每一层的禽类(鹌鹑)啄食对应的料槽中的食料,由于溢料开口7设置在仓壁的顶部,不存在上方的料槽中的料在啄食中流动到下一层料槽中的问题,有利于禽类(鹌鹑)是分层饲养。
[0033]
挡料板4的两端与料仓5的仓壁插接。
[0034]
上述连接方式,使挡料板4与料仓5是活动式的连接,便于组装或拆卸下挡料板4,对料槽进行清理。
[0035]
仓壁上设有插槽,挡料板4的两端设有与插槽形状相应的插头。
[0036]
通过设置插槽、插头,便于实现插接固定。
[0037]
挡料板4的底部设有支柱。
[0038]
通过设置支柱,使挡料板4的底面的边沿与进食槽体1形成间隔作为开口,便于通过开口,使料仓5中的料流入进食槽体1。
[0039]
支柱的底端插接在进食槽体1底板上的固定孔中。
[0040]
上述设置,使支柱一是可以形成对挡料板4的连接固定,同时,支柱卡在防抛网11的网孔内,也利于对防抛网11的固定。
[0041]
挡料板4朝向料仓5的一侧设有竖向卡槽2,竖向卡槽2插接固定肋板3。
[0042]
料仓5内设有固定肋板3,固定肋板3一端与挡料板4连接,固定肋板3的另一端与料仓5的仓壁连接。
[0043]
通过设置固定肋板3,增加动装置承受力的能力,增加装置的稳定性、牢固性。
[0044]
固定肋板3与仓壁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卡头9,仓壁及导料腔8的边沿上均设有固定卡口,固定卡头9卡接在固定卡口内。
[0045]
通过设置固定卡头9、固定卡口,方便固定肋板3与仓壁的连接及拆卸,方便清理、维护。
[0046]
固定卡头9间隔设置。
[0047]
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卡头9,相应地设置固定卡口,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0048]
溢料开口7设置料仓5的顶部的边沿处。
[0049]
上述设置便于溢料,且便于料仓5内存储一定量的料。
[0050]
进食槽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扣12,与饲养笼卡接,方便本装置的连接固定。
[0051]
本实施例组装过程如下:
[0052]
先将导料腔8抵在料仓5的仓壁处,使导料腔8上的固定卡口完全对准仓壁上的固定卡口,然后将固定肋板3的固定卡头9插接在固定卡口内,将导料腔8、料仓5、固定肋板3固定好;再将防抛网11铺设在进食槽体1内;最后将挡料板4插接上,插接时需要将挡料板4两端插头对应插槽,并使挡料板4底端的立柱对准进食槽体1底板上的固定孔。
[0053]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布料时,由于料槽在竖向上层叠设置(每一层的饲养笼的外侧面对应设置一个料槽),最上面的料槽投料投满后,料自最上面的料槽的溢料开口7流入到导料进料端口6通过导料腔8流到导料出料端口10从而可以进入下方的料仓5中。
[0054]
为方便连接调节适应不同的高度的需要,导料腔8的腔体可以做成相互套接的两部分,通过改变套接的长度适应不同高度的导料需要。
[0055]
所述的进食槽体1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的尺寸大于进食槽体1的尺寸,盖板防止进食槽体1落入灰尘及上层笼内的禽类粪便,使进食槽体内的食料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禽类疾病发生。另外,盖板安装时,其内侧边抵紧在挡料板4上,同时还起到加固挡料板4的作用,防止料仓5中的食料挤压使其变形。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