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花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8725发布日期:2021-03-30 19:35阅读:9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花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花池。



背景技术:

花池是养花或栽种绿植用的区域,一般在花池内填种植土,然后在种植土上种植各种植物,通常在城市的广场或者公园等地方,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花池。

现有的花池结构中,根据设计和功能需求,有砖瓦堆砌的,有混凝土垒建的,有木栏围设的,也有金属板焊接成型的。

现有的金属材质花池,其厚度较薄,空间占用小,强度高,能够提高单位空间的种植数量。但是现有的金属板花池,板材与板材之间相互焊接,若出现局部损坏,不便于更换;维护时工作人员需对损坏部分进行切割,再焊接替换板材,经过打磨喷漆等处理,最终实现损坏位置的填补。但是此种工序不仅工序繁琐,而且耗时耗力,提高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锈钢花池,其优点是板材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安拆提高了维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花池,包括若干个板材,相邻板材相互衔接组成环状,相邻板材通过拼接件相互连接;拼接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直板,两个直板背离铰接轴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板材插设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花池进行拼装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拼接件对相邻的两个板材进行固定,将板材插入进直板的空腔内,最终通过板材与直板的相互插接配合,使得板材拼装成环状,拼接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拼接效率;由于拼接件的两个直板相互铰接,从而通过两个直板的铰接角度高效的调节花池的整体形状,最终工作人员再将板材的边沿埋设在地面下方,从而将花池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直板的同侧各固接有一滑道,两个滑道沿直板的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滑道的开口相对设置,并且两个滑道内共同滑移连接有一遮挡两个直板铰接缝隙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板材围设的区域添加种植土时,由于铰接件的两个直板相互铰接,铰接处难免会存在铰接缝隙,通过挡板与两个滑道的相互配合插接,从而将两个直板的铰接缝隙进行遮挡,减少了种植土从两个直板的缝隙漏出,而且挡板为刚性材料,当挡板与两个滑道相互插接后,限制了两个直板的相互转动,保障了花池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板材朝向环状区域内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支设地面的三角支撑板,三角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地面相互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支撑板的设置增加了板材立设的稳定性,而且将三角支撑板与地面相互固定后,也限制了板材的转动,大大提高了花池与地面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板材上垂直固接有连接板,所述三角支撑板上开设有容纳连接板穿出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板材和三角支撑板相互安装时,通过连接板和三角支撑板的相互插接,实现了三角支撑板与板材的相互连接,从而提高了三角支撑板安拆的效率,便于后续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竖直设置,连接板的上边沿开设有一卡槽,卡槽内卡设有一限制三角支撑板与连接板脱离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板与三角支撑板相互插接后,通过限位板与卡槽的相互插接,使得限位板限制了三角支撑板与连接板的脱离,从而提高了三角支撑板与板材连接的稳定性,而且限位板与卡槽的插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板材的上边沿沿板材的长度方向固接有封边,封边的厚度大于板材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边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确定板材的具体放置方向,而且封边的厚度大于板材的厚度,便于工作人员对板材进行拿移和搬挪,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板材的移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板材背离设有封边的边沿处设置有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材放置在土层内时,压板的设置增加了板材与土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板材放置的稳定性,而且将板材埋设在地面下方时,土层压设在压板上,从而限制了板材与地面的脱离,提高了板材埋设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提高了安拆效率,便于维护。花池由若干个板材与拼接件相互插件拼接而成,插接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工作人员在对板材进行拆卸时,只需通过板材和直板空腔的脱离,即可对板材进行拆卸;

二、便于调节花池的形状,由于相邻板材之间通过拼接件相互连接,拼接件为两个直板相互铰接的结构,工作人员只需通过两个直板的铰接角度调整两个板材的夹角,从而提高了调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花池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拼接件与板材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细节a处的放大示意图,并体现挡板与拼接件连接结构;

图4是体现三角支撑板与板材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细节b处的放大示意图,并体现三角支撑板与板材连接结构;

图6是体现三角支撑板固定关系示意图。

图中,1、板材;11、封边;12、压板;2、拼接件;21、直板;211、空腔;31、挡板;32、滑道;4、三角支撑板;41、贴板角钢;411、安装孔;42、贴地角钢;43、支撑板;5、连接板;51、卡槽;6、限位板;7、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不锈钢花池,如图1所示,由若干个不锈钢材质的板材1以及相邻板材1之间的拼接件2组成。本实施例中,以六块板材1为例,通过六块板材1的相互拼接,组装成矩形的花池。

如图2所示,拼接件2包括两个立设在地面上的直板21,两个直板21沿板材1的高度方向布设,并且两个直板21之间相互铰接。当拼接件2与板材1相互连接后,拼接件2的铰接轴与地面相互垂直。两个直板21背离铰接轴的一侧开设有一容纳板材1插设的空腔211。通过板材1与直板21的相互插接,从而实现了相邻两个板材1之间的连接,最终工作人员通过六块板材1与六个拼接件2的相互插接配合,实现了对花池的初步组装。由于拼接件2为活动件,工作人员可根据拼接件2的形变随意调整花池的形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性。

如图2所示,每个板材1的上边沿沿板材1的长度方向固接有一封边11,封边11的两端与板材1的两个端部留出了板材1与直板21插接的空当,封边11的厚度大于板材1的厚度,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板材1进行搬挪操作时,便于手部的握持,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封边11的设置也提高了板材1的层次感,提高了花池整体的美观性。

当六个板材1与六个拼接件2相互组装后,工作人员根据花池的预设形状将板材1的下边沿埋设在土层内,从而对花池的固定位置初步定为,为了提高花池固定的稳定性,每个板材1的下边沿沿板材1的长度方向固接有一压板12,压板12与板材1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并且压板12的两端距离板材1的端部留出空当,从而不影响板材1与直板21之间的相互插接。通过压板12的加设,使得板材1放置土层内时,增加了与土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花池放置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对花池下边沿的埋设,使得土层压设在板材1的压板12上,保障了花池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拼接件2朝向花池围设的区域内侧还设置有一用于遮挡两个直板21铰接缝隙的挡板31。同个拼接件2的两个直板21上各固接有一l型的滑道32,两个滑道32位于两个直板21的同侧并沿直板21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滑道32的开口相对设置。由于每个拼接件2设置的位置不同,其两个直板21的转动角度也不一样,工作人员可根据每个拼接件2两个直板21之间的角度对挡板31进行弯折,并将挡板31插设在两个滑道32之间,使得挡板31对拼接件2两个直板21之间的缝隙进行了遮挡,而且挡板31为刚性材质,通过挡板31与滑道32之间的插接配合,也限制了同个拼接件2两个直板21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对花池的整体轮廓进行定位,提高了花池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板材1朝向花池围设区域的内侧都设置有一三角支撑板4,如图所示,三角支撑板4包括用于和板材1固定的贴板角钢41,与贴板角钢41垂直设置用于和地面固定的贴地角钢42,以及分别和贴地角钢42、贴板角钢41相互连接的支撑板43。上述板材1的背侧固接有两个连接板5,两个连接板5与板材1相互垂直并且两个连接板5位于同一平面。当板材1立设在地面时,两个连接板5与地面相互垂直,三角支撑板4的贴板角钢41上开设有两个容纳连接板5穿设的安装孔411。当贴板角钢41与板材1相互贴靠时,连接板5上位于贴板角钢41背离板材1的一侧开设有一卡槽51,卡槽51位于连接板5的上边沿并紧靠贴板角钢41设置,卡槽51内卡设有一u型的限位板6。通过限位板6与卡槽51的相互插接,使得限位板6的一侧贴靠在贴板角钢41上,限制了贴板角钢41与连接板5的分离,保障了三角支撑板4与连接板5相互固定的稳定性。三角支撑板4与板材1安拆结构简单,不仅提高了安拆效率,而且若板材1出现损坏,也便于工作人员对相关零部件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减少了材料浪费,也提高了维护效率。

如图6所示,花池内部区域与三角支撑板4对应的区域在土层内预浇筑有混凝土层7,从而在三角支撑板4与板材1相互固定后,使得三角支撑板4的贴地角钢42贴靠在混凝土层7的上表面,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三角支撑板4与混凝土层7相互固定,从而实现了每个板材1都与地面紧密固定,不仅限制了板材1的转动,而且也限制了板材1与拼接件2的脱离,保障了板材1与地面固定的稳固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