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7530发布日期:2021-03-05 18:3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


背景技术:

2.当前农业机械依赖于排种器进行供种播种,排种器可将种子从种堆中定量精确地分离出来,以满足农作物的精播需要。气力式排种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排种器,其可满足高速排种的需求,农业机械中应用较为广泛。专利cn103503612a提供了一种气流扰动式精量排种器,该排种器通过将气流注入进气室内,使得气流由托种网与气流调节板两处位置分两路进入种室,以使排种盘的正反两侧形成压差,排种盘上的通气槽形成吸力吸取种子并运送至排种管以实现排种作业。该专利中气路设计不合理,在实际使用中,从气流调节板处进入种室的气流会对排种盘上通气槽吸附的种子形成直吹,使得种子从排种盘上掉落,影响排种,且两路气流均经由进气室进入种室,损耗较大,两路气流的调节较很难达到预想效果;该专利投种管口易发生种子与入口的碰撞,造成种子弹出管口、种子损伤,对粒距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路设计合理、不会影响排种的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其包括:
5.机箱,其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被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且两腔室之间具有连通口;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各具备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所述机箱上还具备供种部;
6.种网,其安装在所述连通口处,其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孔,且其倾斜设置;
7.种盘,其安装在所述空腔内,并可相对于所述机箱转动;其上形成有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吸种孔;
8.出料管,其一端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贴近所述种盘设置,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空腔外;以及
9.气流分配件,其具备一入风口以及两个出风口,且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分配件整体呈y状,其包括进风管部、第一出风管部及第二出风管部;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为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部及第二出风管部末端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
11.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分配件内气流的流向垂直于所述种盘的轴向;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部及第二出风管部的侧端,两者的开口朝向均垂直于所述入风口的开口朝向。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分配组件,其可调节两个所述出风口排出气体量的比例。
第二出风管部;55-第一出风口;56-第二出风口;57-第一法兰部;58-第二法兰部;59-气流分配腔;6-分配组件;61-分配板;62-调节轴;63-转动件;64-锁紧单元;641-螺钉;642-星形把手;7-端盖;8-阀门组件;81-阀门;82-调节杆;9-泄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34.如附图1-附图5所示的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其包括机箱1、种网2、种盘3、出料管4、气流分配件5以及泄压轮9。
35.其中,机箱1由底座120及壳体110构成,壳体110扣合固定在底座120上,使得两者围出一近似圆形的空腔,如附图4所示,所述空腔被分隔为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其中第一腔室11为主要的工作腔室,两腔室之间具有连通口;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各具备第一进气口13与第二进气口14。
36.所述机箱1上还具备供种部,供种部用于为排种器连续提供种子,供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机箱1内种槽16,所述种槽16具有入种口17与出种口15,所述种网2安装在所述连通口处并可承接出种口15流出的种子,且种网2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孔以供气流通过。种网2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以保证铺放其上的种层厚度相对均匀一致。种槽16用于临时存储种子,其容量有限,为了实现连续供种,入种口17可连接储有大量种子的种箱以实现连续供种,种箱逐渐将种子释放至种槽16,种槽16再逐渐将种子由出种口17释放至种网2。
37.如附图5所示,种盘3安装在所述空腔内,并可相对于所述机箱1转动,其转动可由电机等原动件驱动;其上形成有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吸种孔31,吸种孔31将种盘3的正、反两侧连通,也将空腔与外部大气连通(底座120上设置有通气槽),且种盘3的边缘与底座120之间密闭连接,也即种盘3的正反两侧仅通过吸种孔31连通,如此,当种盘3正、反两侧的气压值不一样产生压差,吸种孔31可产生吸力以吸附种子,随着种盘3的转动,其可将吸种孔31吸附的种子运送至出料管4并通过出料管4排出。
38.壳体110上形成有外凸壳体部19,入种口17设置在外凸壳体部19的上侧,上述种槽16由外凸壳体部19的内壁、壳体110内的两个壁面以及种盘3的朝里一侧的端面合围而成。
39.出料管4安装在壳体110上且穿过壳体110,其一端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内并贴近所述种盘3设置,其另一端置于所述空腔外,其用于承接种盘3的吸种孔31运来的种子并将其导出至空腔之外实现排种,出料管4的置于壳体110之外的一端可连接下种管以将种子导引至目标落种位置;出料管4的主体部分为圆形截面,其置于第一腔室11内的一端具有方形漏斗状入口,且该端向靠近种盘3的方向倾斜以使得方形入口的一边缘尽量贴近种盘3的端面,如此从吸种孔31落下的种子可顺利落入方形入口,防止种子碰撞管或不能顺利掉入出料管4中。
40.如附图3所示,所述泄压轮9相对于机箱1转动安装,其设置在所述种盘3的背侧并始终与所述种盘3接触,随着种盘3的转动,泄压轮9可依次堵住种盘3上各吸种孔31的反侧,每个吸种孔31的反侧被泄压轮9堵住时,吸种孔31的吸附作用将消失,其吸附的种子也即掉落至出料管4中。
41.气流分配件5具备进风管部52、第一出风管部53及第二出风管部54,其整体呈y形,且其具有一个入风口51以及两个出风口。入风口51位于进风管部52的前端部,其可连接鼓
风机等元器件以向气流分配件5内注入气流,第一出风管部53与第二出风管部54均与进风管部52连通,且两者从风管部52的后端部分叉开来并各自向后延伸,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为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部53及第二出风管部54末端的第一出风口55与第二出风口56。第一出风口55与第二出风口56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13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14以分别将气流注入第一腔室11及第二腔室12。
42.所述气流分配件5内气流的流向垂直于所述种盘3的轴向;所述第一出风口55与第二出风口56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部53及第二出风管部54的侧端,两者的开口朝向(即出风口所在平面的法向)均垂直于所述入风口51的开口朝向。第一出风口55与第二出风口56的周边分别具有第一法兰部57与第二法兰部58,第一法兰部57与第二法兰部58分别与壳体110固定连接,且每个法兰部与壳体110之间可设置密封圈保证密封,第一法兰部57与第二法兰部58不仅起到了使每个出风口与对应的进气口对接的作用,而且起到了将整个气流分配件5相对于壳体110牢固连接的作用。通过上述入风口51及两个出风口的设置方式,可使得气流分配件5整体分布在垂直于种盘3轴向的方向上,其厚度方向与种盘3轴向一致,如此,可保持排种器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气流分配件5不会明显增加排种器的总体尺寸。
43.由于气流分配件5整体为y形,其分叉开来的第一出风管部53与第二出风管部54围绕着外凸壳体部19设置,第一法兰部57与第二法兰部58分别置于外凸壳体部19的两侧。如此,可尽量提高气流分配件5与壳体110在种盘3的轴向上的投影重叠率,进一步提升排种器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44.优选地,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出风管部53及第二出风管部54的背离壳体110一侧的管壁离壳体110的外壁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得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两者的截面面积逐渐变小。该结构,使得第一出风管部53及第二出风管部54内的风道具有一定的倾斜性,可导引气流倾斜平顺地进入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防止由于出风口设在侧端的原因气流拐弯不平顺造成紊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5.基于上述排种器,其工作方式如下:
46.种槽16内的种子通过出种口15流至种网2上并铺在种网2形成种层。鼓风机从入风口51向气流分配件5内鼓入气流,气流经气流分配件5分配变为两路分别顺着第一出风管部53与第二出风管部54注入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进入第二腔室12的气体从种网2处溢出至第一腔室11,进入第一腔室11的气流会使得第一腔室11内的气压升高,如此种盘3的正反两侧会产生压差,使得吸种孔31产生吸力,从而可从种网2处的种层处吸附种子;同时,由于气流的运动,种网2上的种子会呈现出跳动的“沸腾”状态,对于玉米等不规则的种子,这种跳动的状态可大大减少种子的移动阻力,且可调节种子的姿态使得种子更容易被吸种孔31吸附,大大提升吸种孔31吸附种子的成功率,此外,由于种层中的种子呈跳动的状态,跳动的种子可对吸种孔31吸附的种子进行清理,防止吸种孔31多吸附种子,当吸种孔31吸附了多个种子时,一般都有一个种子处于强势地位,其余种子处于弱势地位,跳动的种子可将处于弱势地位的种子打落,实现清种,保证每个吸种孔31只吸附一个种子。
47.随着种盘3的转动,吸种孔31将吸附的种子运送至出料管4的入口位置,泄压轮9将吸种孔31的反侧堵住,使得吸种孔31的吸力消失,种子从吸种孔31掉落下来并掉落至出料管4中,出料管4将种子引出至空腔外实现排种,由于第一腔室11内的气压较高,第一腔室11内的一部分气体从出料管4涌出以推动种子排出实现气力辅助下料。
48.优选地,为了方便使种网2上种子的跳动状态恰到好处,需要对通过种网2的气流进行调节,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排种器还包括分配组件6,分配组件6可调节两个所述出风口排出气体量的比例。通过分配组件6可调节流经种网2的气体的流量,使得种子处于适当的跳动状态,不仅方便吸种孔31吸附种子,而且,种子的跳动可进行清种作业防止吸种孔31吸附多个种子,如此,可无需另外设清种结构,大大节约成本。
49.具体地,如附图7所示,所述气流分配件5内在所述进风管部52、第一出风管部53及第二出风管部54三者的交汇位置形成有气流分配腔59,所述气流分配腔59的朝外一侧敞口,且在其敞口位置固定安装有端盖7;如附图6所示,所述分配组件6包括安装所述气流分配腔59内的分配板61,所述分配板61相对于气流分配件5转动安装并可相对于所述气流分配件5固定。分配板61的后端相对于气流分配件5转动安装,且第一出风管部53与第二出风管部54从气流分配件5的后端开始分叉开来;分配板61的前端朝向入风口51。
50.所述分配板61安装在所述气流分配腔59内;所述分配组件6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端盖7上的、用于调节所述分配板61的转角的调节结构。具体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轴62、转动件63以及锁紧单元64;所述分配板61固定在所述调节轴62上,所述转动件63固定在所述调节轴62的端部,所述锁紧单元64可将所述转动件63相对于所述气流分配件5锁紧固定。转动件63呈扇形结构,其上开有弧形槽,锁紧单元64包括固定在端盖7上且穿过弧形槽的螺钉641以及螺接在螺钉641端部的星形把手642,星形把手642可螺紧将转动件63压紧固定,当需要调节分配板61的角度时,松开星形把手642并转动转动件63即可。
51.在实际使用中,可制定分配板61的角度与种子类型及规格的对应关系表,用户可通过查阅对应关系表获知分配板61的角度并将分配板61调节至该角度,使得种子处于合适的跳动状态以辅助清种。
52.为了使种网2上的种子的量保持适量,所述出种口15处安装有阀门组件8以控制所述出种口15的实际可供种子流通的开口大小;所述阀门组件8包括阀门81与调节杆82,所述阀门81安装在所述出种口15处并可相对于所述出种口15平移,其平移运动由所述调节杆82控制;所述调节杆82呈l形,其由两个相对垂直的直杆部构成,其中一个直杆部连接阀门81。所述机箱1上具备调节槽18(如附图8所示),所述调节杆82的一个直杆部可在所述调节槽18内运动,且所述调节槽18具备直线阵列设置的多个保持槽,每相邻两个所述保持槽之间具有窄槽,直杆部可在保持槽中保持固定,只有调节杆82受到较大的外力时,直杆部可挤开窄槽进入当前保持槽相邻的保持槽内。该阀门组件调节方便,用户可以步距(相邻两个保持槽的间距)为单位调节阀门81的位置,使得出种口15的实际可供种子流通的开口大小与种子类型相适应,相比于采用螺杆方式进行调节,其调节效率高(以步距为单位进行平移),且位置容易记住(用户可记住种子类型或规格与直杆部位于哪个保持槽的关系),对调节经验要求低,一般用户均可调节。
53.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单路气力排种器,其设置了独立的气流分配件,将气流分为两路后分别注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进入第二腔室的气体经种网的通风孔进入第一腔室,可对种网上的种子形成扰动作用,使得种网上的种子呈现出跳动的“沸腾”状态,不仅使得种子易被种盘上的吸种孔吸附,而且跳动的种子可起到清种作用,将吸种孔多吸附的种子打下来;上述两路气流均不会对种盘吸附的种子进行直吹,可大大改善第一腔室内的气流状况,不会影响排种作业,且气流经过的中间环节少,损耗小,效率高。
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