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1483发布日期:2021-01-29 22:3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现有苗床,为长方形,可通过一个把手控制左右移动,但是不能进行育苗床的角度转动,使得育苗床上的蔬菜秧苗等不能进行转向补光。
[0005]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
[0007]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该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包括多个平行并列布置的正方形苗床面,每个所述的苗床面底部焊接有套筒,所述的套筒与升降装置的升降推杆通过定位轴承连接;
[0009]
所述的定位轴承包括对扣的圆形顶板和圆形底板,所述的圆形底板上开设圆环滑槽,所述的圆环滑槽上开设四个下半球槽,所述的圆形顶板上开设有四个与所述的下半球槽位置正对的上半球槽,每个所述的上半球槽内都放有球体。
[0010]
所述的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四个所述的下半球槽在所述的圆环滑槽上均匀分布。
[0011]
所述的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所述的升降装置为螺纹丝杠升降机或电动液压缸。
[0012]
有益效果:
[0013]
1.本实用新型的苗床面为正方形独立结构,可上下升降,升降后可以进行90
°
和180
°
的旋转,可以对蔬菜等进行转向补光。每单元面积小便于操作。
[0014]
本实用新型的苗床面升降高度超过相邻育苗床的育苗或盆栽蔬菜生产高度,在转动时不影响相邻苗床。
[0015]
本实用新型每个育苗床可紧密靠近,节省空间。
[0016]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苗床面进行90
°
和180
°
转向,旋转后可使苗床上植物均匀见光,防止植物只有接受光照,而导致植物生长时偏向阳光方向。
[0017]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9]
附图2是苗床面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3是定位轴承的圆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4是定位轴承的圆形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定位轴承;2、苗床面;3、支撑拉筋;4、升降装置;5、圆形底板;6、圆环滑槽;7、下半球槽;8、顶板;9、上半球槽;10、球体;11、套筒。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该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包括多个平行并列布置
的正方形苗床面2,每个所述的苗床面底部焊接有套筒11,所述的套筒与升降装置4的升降推杆通过定位轴承1连接;
[0026]
所述的定位轴承包括对扣的圆形顶板8和圆形底板5,所述的圆形底板上开设圆环滑槽6,所述的圆环滑槽上开设四个下半球槽7,所述的圆形顶板上开设有四个与所述的下半球槽位置正对的上半球槽9,每个所述的上半球槽内都放有球体10。
[0027]
工作原理:定位轴承的圆形顶板与套筒焊接,套筒焊接在苗床面底部,并且苗床面与套筒之间通过四个支撑拉筋3进行支撑,定位轴承的圆形底板与升降装置的升降推杆焊接,这样通过启动升降装置使得升降推杆上升或者下降来令整个苗床面上升和下降,
[0028]
定位轴承的工作原理:在苗床面上升后,转动苗床面,使得圆形顶板转动,每个半球槽内的球体在圆形顶板转动时都在圆形底板的圆环滑槽内滚动,当球体滚动到圆环滑槽的下半球槽的位置时,球体位置下降使得球体下部进入到半球槽内,实现定位,苗床面继续转动时球体从下半球槽内滚出,继续在圆环滑槽内滚动直至滚动到下一个半球槽内停止,由于下半球槽和上半球槽位置正对,并且下半球槽在圆环滑槽上每转动90度布置一个,因此,苗床面每转动90度实现一次定位。
[0029]
实施例2:
[0030]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四个所述的下半球槽在所述的圆环滑槽上均匀分布。
[0031]
实施例3:
[0032]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所述的升降装置为螺纹丝杠升降机或电动液压缸。
[0033]
实施例4:
[0034]
可升降、可转向的育苗床的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蔬菜秧苗2叶1心,开始进行旋转苗床补光,早8:30开始,启动升降装置进行育苗床的升起,转动苗床面转动90
°
,然后启动升降装置进行育苗床的下降,每2个小时转向1次,7天后,每3个小时转动一次育苗床,每次转动180
°
,随后根据穴盘秧苗长势情况进行调整直至秧苗出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