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薯雾培繁育的组培苗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4670829发布日期:2021-04-13 23:1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薯雾培繁育的组培苗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薯雾培繁育的组培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无土培育是一种使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种植方式,其在栽培植物时不需要使用土壤,具有占地面积小,产量较高等优点,但由于没有土壤固定植物的根部,需要在无土培育装置中安装定植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逐渐插入定植器上的孔中接触营养液吸取养分,大量的根系插入定植器上的孔后即可达到固定植株的目的。现有的定植器存在上苗不方便的问题且难以和植物根系生长伸展所需空间体积相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上苗,可与苗根生长伸展所需空间体积相适应的适用于马铃薯种薯雾培繁育的组培苗固定装置。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薯雾培繁育的组培苗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可展开和收卷的软质体,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软质体用于包裹幼苗并卷成圆筒状的内芯后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内芯的中心形成用于容置苗根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随苗根外径生长增大而外扩。
5.进一步地:所述软质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为多条间隔分布的软胶肋条,所述软质体展开时每条所述软胶肋条垂直连接在所述外层的内壁。
6.进一步地:所述软质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为中空纤维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壁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内芯的内台阶,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外沿,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置有外锥面。
9.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孔上设置有固定杆。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由尼龙材料制成。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由橡胶布面材料制成。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可展开和收卷的软质体,软质体可卷成圆筒状的内芯插入在固定座,又可将内芯从固定座拔出后再展开,用软胶体包裹幼苗并卷成圆筒状的内芯后插入在固定座内,便于将幼苗插入在固定座内,且由于将软质体卷成圆筒状的内芯时软质体相互靠近的两侧存在间隙,因此随着幼苗生长苗根的外径增大对软胶肋条施加向外扩张力使中心孔外扩,或当幼苗生长苗根的外径增大时对软胶肋条产生挤压,使中心孔变大,从而使中心孔变大与苗根生长伸展所需空间体积相适应,幼苗生长环境达到最佳加快幼苗生长速度,且通过软质体可包裹多种大小不同的幼苗。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分解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仰视图;
18.图5为实施例一软质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实施例二软质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座,11-空腔,12-内台阶,13-外沿,14-外锥面,2-软质体,21-外层,22-内层,3-内芯,31-中心孔,4-软胶肋条,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种薯雾培繁育的组培苗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固定座1、可展开和收卷的软质体2,固定座1内开设有空腔11,软质体2用于包裹幼苗并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后放置在空腔11内,且内芯3的中心形成用于容置苗根的中心孔31,中心孔31随苗根外径生长增大而外扩,中心孔31上设置有固定杆5,软质体2包括外层21和内层22,内层22为多条间隔分布的软胶肋条4,软质体2展开时每条软胶肋条4垂直连接在外层21的内壁,外层21由尼龙材料制成,外层21还可以由橡胶布面材料制成。
22.空腔11内壁设置有用于承托内芯3的内台阶12,固定座1的上端设置有外沿13,固定座1的下端设置有外锥面14。
23.上苗时,把幼苗放在展开的软质体2上并将软质体2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软质体2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时,内芯3的中心形成中心孔31,且多条软胶肋条4以中心孔31为圆心径向分布,使幼苗的苗根包裹在中心孔31内,然后将内芯3插入在固定座1的空腔11内即可完成上苗,营养液从固定座1底部进入空腔11和内芯3。
24.通过设置可展开和收卷的软质体2,软质体2可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插入在固定座1,又可将内芯3从固定座1拔出后再展开,用软质体2包裹幼苗并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后插入在固定座1内,便于将幼苗插入在固定座1内,且由于将软质体2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时软质体2相互靠近的两侧存在间隙(即软质体2相互靠近的两侧不相互连接),因此随着幼苗生长苗根的外径增大对软胶肋条4施加向外扩张力使中心孔31外扩,或当幼苗生长苗根的外径增大时对软胶肋条4产生挤压,使中心孔31变大,从而使中心孔31变大与苗根生长伸展所需空间体积相适应,使幼苗生长环境达到最佳加快幼苗生长速度,且通过软质体2可包裹多种大小不同的幼苗,通过多条软胶肋条4有助于将幼苗固定在内芯3的中心孔31内,且幼苗的根系可伸展在两条相邻软胶肋条4之间的空间内,使根系舒展有助于吸收营养,通过空腔11内壁的内台阶12将承托住内芯3,防止内芯3从固定座1底部掉出,通过在固定座1上端设置外沿13,通过外沿13使固定座1挂在培育孔(图未示),防止固定座1掉落,通过在固定座1下端设置外锥面14,便于将固定座1插入培育孔中,将固定杆5设置在中心孔31上,幼苗生长时可将幼苗和固定杆5进行捆绑固定,使幼苗保持垂直生长。
25.实施例二,参照图6,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软质体2包括外层21和内层22,内层22为中空纤维结构。当软质体2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时,内层22的内壁围成中心孔
31,软质体2包裹幼苗卷成圆筒状的内芯3时,幼苗的苗根被包裹在中心孔31内,内层22为中空纤维结构,中空纤维结构更容易保持水分,可有效防止幼苗的苗根水分蒸发。
26.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