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游动物的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0995发布日期:2021-02-18 22:1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游动物的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浮游动物的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养殖浮游幼体的过程中,每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培育池中的部分水体,以保证养殖效果。传统结构形式的培育池需要一次性抽取较多量的水,可能会改变培育池中的养殖环境,影响浮游幼体的正常生长;而且每次换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不节能、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游动物的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设置养殖池和净化池,水质净化后回到养殖池中,实现水体的循环。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浮游动物的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包括养殖池、净化池、浓缩藻加液箱和生态菌加液箱,所述养殖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和两个加液管,所述养殖池的上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通过三通管连接收集管和排液管,且三通管与所述排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所述排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所述净化池的顶部,所述净化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净化室和过滤室,所述净化室的上部设置有生物填料,净化室的下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净化室通过下部的出液口与所述过滤室连通,所述过滤室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所述养殖池的进水管,所述浓缩藻加液箱和生态菌加液箱的出液口分别通过蠕动泵连接所述养殖池的加液管。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曝气装置是纳米曝气盘或者面包气石。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装置是过滤毛刷。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液管、收集管和进水管道上均设置有球阀。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50-300目,避免浮游动物逃逸。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收集管为竖直设置且出口向下,方便流水从下方流出,便于收集。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浓缩藻加液箱中设置有冰块,便于控制浓缩藻的生长环境温度为低温。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系统在养殖池的上部设置排液口,可控制水位保持在排液口的位置,流水从排液口的输送管道流出,经排液管进入净化池,流水先经净化室上部的生物填料净化,再经下部的曝气装置充氧,经过滤室的过滤装置过滤水质后,最后经潜水泵将水抽出,回到养殖池中,实现水体的循环。
[0014]
2、系统设置浓缩藻加液箱和生态菌加液箱,通过蠕动泵将箱内的营养液泵入养殖池,实现在养殖过程中的营养液补充。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浮游动物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1、养殖池,2、净化池,3、浓缩藻加液箱,4、生态菌加液箱,5、输送管道,6、三通管,7、排液管,8、收集管,9、10、蠕动泵11、进水管,12、加液管,13、进水管道,21、净化室,22、过滤室,211、生物填料,212、曝气装置,213、出液口,221、过滤装置,222、潜水泵,61、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8]
实施例1
[0019]
如图1所示,一种浮游动物的室内循环水培育系统,包括养殖池1、净化池2、浓缩藻加液箱3和生态菌加液箱4,所述养殖池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1和两个加液管12,所述养殖池1的上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输送管道5,所述输送管道5通过三通管6连接收集管8和排液管7,且三通管6与所述排液管7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61,所述排液管7的出液口位于所述净化池2的顶部,所述净化池2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净化室21和过滤室22,所述净化室21的上部设置有生物填料211,净化室21的下部设置有曝气装置212,所述净化室21通过下部的出液口213与所述过滤室22连通,所述过滤室22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过滤装置221和潜水泵222,所述潜水泵222通过进水管道13连接所述养殖池1的进水管11,所述浓缩藻加液箱3和生态菌加液箱4的出液口分别通过蠕动泵9连接所述养殖池1的加液管12。
[0020]
养殖池1的上部设置排液口,可控制水位保持在排液口的位置,流水从排液口的输送管道5流出,关闭收集管8,流水经排液管7进入净化池2,筛网61防止浮游动物逃溢,流水先经净化室上部的生物填料211净化,再经下部的曝气装置212充氧,从净化室21的出液口进入过滤室22,经过滤装置221过滤水质后,最后经潜水泵222将水抽出,通过进水管道13从进水管11回到养殖池1中,实现水体的循环。
[0021]
关闭排液管7,打开收集管8,浮游生物和流水一起从收集管8中流出。
[0022]
系统设置浓缩藻加液箱3和生态菌加液箱4,通过蠕动泵9将箱内的营养液泵入养殖池1,实现在养殖过程中的营养液补充。
[0023]
所述净化室内设置有水平的过滤网,所述生物填料铺设于所述过滤网上,从而设置于净化室的上部,
[0024]
实施例2
[002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0026]
所述曝气装置是纳米曝气盘。
[0027]
实施例3
[002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0029]
所述曝气装置是面包气石。
[0030]
所述过滤装置是过滤毛刷。该过滤毛刷为横跨过滤室的排刷。
[0031]
所述排液管、收集管和进水管道上均设置有球阀。
[0032]
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50目。
[0033]
实施例4
[003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0035]
所述筛网的孔径为200目。
[0036]
所述收集管为竖直设置且出口向下。
[0037]
实施例5
[003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0039]
所述筛网的孔径为300目。
[0040]
所述收集管为竖直设置且出口向下。
[0041]
所述浓缩藻加液箱中设置有冰块。
[0042]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qspd型单相不锈钢潜水泵和rb12型蠕动泵。
[0043]
本实用新型未阐明的连接方式均为常规的螺纹、螺钉、焊接等连接方式。
[004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