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8016发布日期:2021-04-14 00:5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排污口堵塞的装置,特别是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池塘养殖鱼类等水产品的过程中,鱼类每天的排泄物以及投放的饲料残留物都会沉积在池塘底部,然后通过池塘底部最低洼处的排污口排出。为了避免鱼类等水产品从排污口跑出,一般都会在排污口处设置隔离装置。由于排污口处有水流流动,水产品都喜欢聚集在此处,容易卡在隔离装置中,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排污口堵塞。因此,如何避免排污口堵塞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可移动的顶部移动杆和底部移动杆,拉动绳索即可带动移动杆移动,通过竖直连杆将堵塞在相邻纵向连杆之间的水产品刮出,从而避免排污口堵塞。设置多根纵向连杆又可以形成隔离装置,避免水产品从排污口跑出。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排污口内部和/或顶部表面,其包括有1个方框架体,方框架体内部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纵向连杆,纵向连杆上方设有多根顶部移动杆,每根顶部移动杆底部经多根穿过方框架体与纵向连杆或相邻纵向连杆之间空隙的竖直连杆与底部移动杆连接,相邻的顶部移动杆之间经连接杆件进行连接,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左、右两侧后端面各经1个弹性复位装置与位于其后方的方框架体连接,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顶部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系在其前方池塘顶面的岸基上。
5.前述的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中,该装置设置数量为2个,其中1个安装在排污口的顶部表面,另外一个安装在排污口内部的支撑台上,安装在支撑台上的装置其相邻两根纵向连杆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在排污口顶部表面的间距。
6.前述的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中,安装在排污口顶部表面的装置其方框架体前、后两侧底部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活动卡入池塘底部的限位孔中;安装在支撑台上的装置其方框架体与支撑台固定连接。
7.前述的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中,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弹簧一端与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方框架体上的安装座连接。
8.前述的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中,每个装置中设置有2根顶部移动杆4,弹簧12未拉伸时,前端的顶部移动杆4位于方框架体2的中间位置,而后端的顶部移动杆4与方框架体2的尾部接触。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0.1、通过在方框架体内部设置多根相互平行的纵向连杆,纵向连杆与方框架体之间
构成隔离装置,从而可以将水产品进行隔离,避免水产品从排污口跑出;
11.2、设置可以移动的顶、底部移动杆,顶、底部移动杆之间通过竖直连杆进行连接,拉动绳索即可带动顶、底部移动杆以及竖直连杆一起移动,竖直连杆移动过程中即可将卡入相邻纵向连杆空隙之间的水产品刮出,从而避免装置被堵塞住;
12.3、在排污口处设置有2套装置,上方装置中纵向连杆之间的间隙较小,而下方装置中纵向连杆之间的间隙较大,当水产品尺寸较小时,通过上方的装置进行隔离,当水产品尺寸长大以后,通过绳索将上方装置提走,通过下方的装置进行隔离。
13.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只需人工站在池塘边上来回拉动绳索,即可避免排污口被堵塞,同时还可以对排污口进行隔离。
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2为附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附图3为上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7.附图4为下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19.附图6为附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排污口,2-方框架体,3-纵向连杆,4-顶部移动杆,5-竖直连杆,6-底部移动杆,7-连接杆件,8-绳索,9-支撑台,10-固定柱,11-限位孔,12-弹簧,13-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避免养殖池塘排污口堵塞的装置,如附图1-6所示,该装置安装在排污口1内部和/或顶部表面,如附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设置数量为2个,1个安装在排污口1的顶部表面,另外一个安装在排污口1的内部。也可以只安装1个,安装1个时可安装在排污口1的内部或者顶部表面均可。该装置包括有1个金属的方框架体2,方框架体2内部焊接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纵向连杆3,纵向连杆3上方设有多根顶部移动杆4,每根顶部移动杆4底部经多根穿过方框架体2与纵向连杆3之间的空隙,或穿过相邻纵向连杆3之间空隙的竖直连杆5与底部移动杆6连接,相邻的顶部移动杆4左、右两侧之间各经1根连接杆件7进行连接,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4左、右两侧后端面各经1个弹性复位装置与位于其后方的方框架体2连接,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4顶部连接有绳索8,绳索8的另一端系在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4前方池塘顶面的岸基上。
23.该装置由于设置有多根相互平行的纵向连杆3,相邻纵向连杆3之间,以及纵向连杆3与方框架体2之间由于间隙的存在,故可以将水产品进行隔离,避免水产品从间隙之间通过。投放至池塘中养殖的水产品其本身的尺寸不会太小,如鱼类,其幼苗阶段是放置在育苗池中培养,长大至一定阶段后再投放至池塘中饲养。故纵向连杆3之间的间隙完全可以避免水产品通过。
24.每隔一段时间,工人站在池塘边缘,拉动系在岸基上的绳索8,绳索8带动顶部移动
杆4、底部移动杆6以及竖直连杆5克服弹性复位装置的弹力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竖直连杆5就会与卡入纵向连杆3之间间隙处的水产品接触,从而将这些水产品刮出,避免造成纵向连杆3之间间隙堵塞。松开绳索8后,顶部移动杆4、底部移动杆6以及竖直连杆5又会在弹性复位装置的弹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
25.设置有多根顶部移动杆4,多根顶部移动杆4之间通过连接杆件7进行连接,这样的好处在于,每一根顶部移动杆4只需要移动一段距离,即可对整根纵向连杆3长度范围内的空隙进行清除。而且每一根顶部移动杆4只移动一小段距离,所需要克服的弹力也较小,轻轻拉动绳索8即可带动顶部移动杆4、底部移动杆6以及竖直连杆5移动。
26.该装置设置数量为2个,其中1个安装在排污口1的顶部表面,另外一个安装在排污口1内部的支撑台9上,安装在支撑台9上的装置其相邻两根纵向连杆3之间的间距,大于安装在排污口1顶部表面的装置其相邻两根纵向连杆3之间的间距。当水产品尺寸较小时,使用安装在排污口1顶部表面的装置对其进行隔离,由于该处装置的纵向连杆3之间的间距较小,其排污能力也相对较弱一些。但是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因为水产品尺寸较小时,其排泄量也较少,前期投放的饲料量也比较少,残余饲料量也相对要少一些。当水产品尺寸长大以后,将安装在排污口1顶部表面的装置取走,使用下方的装置进行隔离。下方装置的纵向连杆3之间的间距稍大一些,完全满足长大后的水产品排污要求。
27.安装2个装置时,下方装置的绳索8从上方装置的纵向连杆3之间的空隙穿过,另一端与固定在池塘岸基上。使用上方装置进行隔离、清除时,不需要拉动下方装置的绳索8。由于绳索8为柔性结构,故下方装置的绳索8并不会对上部装置的顶部移动杆4、底部移动杆6以及竖直连杆5移动造成阻碍。
28.安装在排污口1顶部表面的装置其方框架体2前、后两侧底部连接有固定柱10,固定柱10活动卡入池塘底部的限位孔11中。排污口1一般均设置在池塘的中间位置处,绳索8的拉力为斜向拉力,在斜向拉力作用下,上部装置的固定柱10受到限位孔11的限制,使得上部装置不会在绳索8的拉力作用下出现位移。当需要将上部的装置取走时,工人通过渡船等工具移动至排污口1的正上方,向上竖直提拉绳索8,即可将上部装置取走。下部装置要长期使用,故安装在支撑台9上的下方装置其方框架体2与支撑台9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下方装置制成图4所示结构即可,较之上部装置减少了固定柱10的设置。
29.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12,弹簧12一端与最前端的顶部移动杆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方框架体2上的安装座13连接。
30.每个装置中设置有2根顶部移动杆4,弹簧12未拉伸时,前端的顶部移动杆4位于方框架体2的中间位置,而后端的顶部移动杆4与方框架体2的尾部接触。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每根顶部移动杆4只需要移动1/2的纵向连杆3长度,即可将整根纵向连杆3长度间隙进行清除,而且清除过程中不会存在顶部移动杆4移动不到位的地方,保证清除无死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