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系统和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1478发布日期:2021-05-14 14:4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系统和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殖系统和船舶。


背景技术:

2.随着循环水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系统及设备不断完善,养殖池逐步朝向大水体发展。大水体养殖池在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比小型养殖池更节约成本。但其配套的水处理系统也很庞大,需要占用较大面积;采用传统平面布置方式,要用到大量管道等,能耗也较高。目前的大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亟待解决能耗高、土地占用大、安装复杂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养殖系统和船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能耗高、土地占用大、安装复杂等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
5.养殖池;以及
6.养殖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顶端,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区、生物处理区、以及脱气区;
7.其中,所述固液分离区、所述生物处理区以及所述脱气区是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至少一侧,所述养殖池的排水依次于所述固液分离区、生物处理区以及脱气区处理后注入所述养殖池中。
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
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处理区中设置有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脱气区中填充有脱气填料,所述脱气填料上铺设布水设施。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中设置有固液分离装置。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顶端的中部。
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中设置有杀菌装置。
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系统还包括通道,搭设于所述养殖池的顶端上。
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由所述通道分割的多个弧形区,所述多个弧形区沿所述养殖池的顶端的端沿设置。
1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由所述通道分割的多个弧形区,每个所述弧形区分别作为所述生物处理区或所述脱气区。
1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弧形区通过挡板分隔成至少两个子弧形区,分别作为所述生物处理区和所述脱气区。
1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由所述通道分割的两个所述弧形区,两个所述弧形区沿所述养殖池的顶端的端沿设置。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养殖系统的船舶。
20.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养殖水处理装置(系统)与养殖池采用上下结构,只需占用养殖池大小的地面面积,与传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平面布置,节约了占地面积。
21.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养殖水处理装置(系统)与养殖池采用上下结构,减少了管道的使用,降低了水头损失,减少了能耗;
22.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相对独立,系统间的隔离效果更好,疾病预防更有效;
23.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中各区域型式统一,可采用模块化组装,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24.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的俯视图。
26.图3显示沿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27.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置有养殖系统的船舶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9.请参阅图1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水头损失是指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单位质量液体的机械能的损失,产生水头损失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外界对水流的阻力是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外因,液体的粘滞性是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内因,也是根本原因。
32.为了解决平面布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100能耗高、土地占用大、安装复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介绍一种新养殖系统100,所述养殖系统100包括采用上下结构养殖水处理装置(系统)与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位于底部,所述养殖池1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部,并通过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支撑。其中,图1示出了该养殖系统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该养殖系统100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沿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

3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
33.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1的整体例如采用圆形罐(或八角形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椭圆形、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其他合适的形状的罐体,所述养
殖池1例如可以用于养殖鱼、虾等水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1的径深比(直径/池深) 可以介于2:1~10:1之间的深池,例如2:1、3:1、4:1、5:1、6:1、7:1、8:1、9:1、10:1等,以使养殖池1拥有良好的自净能力,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1也可采用浅池,也即养殖池1的径深比也可大于10: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1中除图中示出的进水管12和出水管11外,还可以设置鱼输送装置(未图示)、供气装置及投料器;所述鱼输送装置包括鱼收集器和出鱼管,所述出鱼管的一端与所述鱼收集器连通,所述出鱼管的另一端与死鱼收集箱、活鱼收集箱或者鱼苗运输箱连接,所述鱼收集器具有一开口方向与对应养殖池1中的水流方向相对的开口。
34.请参阅图1

图3,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固液分离区2、生物处理区3、以及脱气区4;所述固液分离区2、所述生物处理区3以及所述脱气区4是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至少一侧,所述养殖池的排水依次于所述固液分离区2、生物处理区4以及脱气区4处理后注入所述养殖池中,以形成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示例,所述固液分离区2、所述生物处理区3以及所述脱气区4是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顶端,也即养殖池1的上侧,在其他示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所述生物处理区3以及所述脱气区4也可以只是其中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养殖池的上侧。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养殖池1中间上部的固液分离区2、围绕设置于所述养殖池1上周端沿的生物处理区3和脱气区4,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脱气区4分别依靠所述养殖池1的池壁支撑固定。作为示例,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沿上设置支撑结构(未图示),通过该支撑结构将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的生物处理区3和脱气区4固定支撑于所述养殖池1 的上端。
35.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通过下文将要介绍的通道5固设于所述养殖池1的中间上部位置,所述固液分离区2(底部)的进水口与养殖池1的排水管11(上端)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养殖池1的排水管11(下端)的进水口伸入到所述养殖池1的池底附近,且所述排水管11的进水口与所述养殖池1的池底间隔一预设距离,养殖池1内的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饵料、粪便等颗粒物集中到中间底部,随排水管11排入到固液分离区 2,表层的水也会从后文将要介绍的设置于固液分离区2的侧壁的靠上部的通孔进入固液分离区2中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的水会被水泵泵到生物处理区3,经过生物处理后,进入到脱气区4,经过脱气后,汇聚到脱气区4的底部,最后从进水管12流回到了鱼池,完成了养殖水体的处理和循环使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也可通过位于所述固液分离区2和所述养殖池1池底的支撑杆固设于所述养殖池1的中间上部位置。
36.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系统100进行工作时,由于固液分离区2的水不断通过下文将要介绍水泵或气提的方式转移到生物处理区3中,可以固液分离区2内的水位低于固液分离区2外部的水位(也即养殖池1中的水位),依靠水压差,可以将位于所述养殖池1中间底部区域的包含饵料、粪便等颗粒物的养殖水注入到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
37.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例如可以为圆筒形状,该圆筒的上端例如可采用焊接或螺栓固定于所述通道5的底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上部开口低端封闭的其他形状的筒,例如上端开口三角形筒、四边形筒、五边形筒等多边形筒。
38.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中,为了能够更方便的对养殖池1中表面水中的漂浮物进行固液分离,在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未图示),所述通孔的位置需要高于整个养殖系统100工作时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的水面高度,整个养殖
系统100 工作时,由于养殖池1中的水位是高于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水位的,可以利用液位差使所述养殖池1表层的水进入到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同时能够防止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未进行固液分离的水通过该通孔进入到养殖池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侧壁也可不设置该通孔结构,而是利用其他合理的手段将所述养殖池1的表层水引入到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实现固液分离。
39.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的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可设置固液分离装置(未图示),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例如可以是转鼓微滤机、竖流沉淀器、斜板斜管沉淀装置等,经固液分离后的水会通过水泵泵到生物处理区3,该水泵既可以设置于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生物处理区3中,当然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生物处理区3与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连通管道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经过固液分离后的水除了通过水泵泵到所述生物处理区3的方式外,也可以通过例如气提等其他方式将固液分离后的水转移到所述生物处理区3进行处理。
40.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一个可选方案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中还可设置杀菌装置(未图示),所述杀菌装置的进入口可与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杀菌装置用于对固液分离后的水体进行杀菌,然后泵到生物处理区3中,所述杀菌设备例如可采用紫外线杀菌器、臭氧杀菌器或者两者组合。
41.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人工投喂、观察时人行走,在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设置有通道5,通过所述通道5将固液分离区2固定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部中心位置。作为示例,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上端面与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面平齐,在其他示例中,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上端面也可高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面,或者略低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面;当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上端面略低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面时,所述固液分离区2的上端面需要高于所述养殖系统100工作时养殖池1中的水位线。作为示例,所述通道5例如可以包括一条,也可以包括多条。作为示例,所述通道5可以为一条直通道5,也可设置成具有弯曲部的通道5。
42.请参阅图1

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养殖水处理装置包括由所述通道5分割的多个弧形区,所述多个弧形区沿所述养殖池的顶端的端沿设置,每个所述弧形区既可以单独作为生物处理区或脱气区,也可以通过挡板分隔成至少两个子弧形区,分别作为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所述脱气区4。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3,所述通道5为一条直通道,且设置于养殖池1 的直径上,将所述养殖池处理装置被所述通道5分割成两个半环形区(也即两个弧形区),两个所述半环形区沿所述养殖池1的远离所述养殖池1的池底的一端(也即养殖池1的顶端) 的端沿设置,也即所述两个半环形区沿所述养殖池1的上端沿设置,每个所述半环形区通过挡板6分隔成两个子区,分别作为所述生物处理区3和所述脱气区4,所述半环形区的内外侧壁的高度高于所述挡板6的高度,在养殖系统100工作时,所述生物处理区3的水位高度 31(也即挡板6的高度)是高于下文将要介绍的所述脱气区4的布水设施41的高度,经生物处理后的水会沿着挡板6的上部自流到脱气区4进行处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个半环形区中的所述生物处理区3的水位高度31和所述脱气区4的布水设施41的高度也可均低于挡板6的高度,通过水泵将所述生物处理区3中处理后的水泵到所述脱气区4中进行处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个半环形区作为生物处理区3,另一个半环形区作为脱气区4,通过水泵将所述生物处理区3中处理后的水泵到所述脱气区4中进行处理。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半环形区也可以被分割为多个子区域,部分子区域作为多个子生物处理区3,另一部分
子区域作为多个子脱气区4,其中,每个半环形区域中,所述子生物处理区3和子脱气区4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所述子生物处理区3中处理后的水也可类似的通过挡板6结构或者水泵进入所述子脱气区4进行后续处理。
43.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处理区3中可设置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未图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填入适当比例的生物填料,方便硝化细菌等附着。作为示例,在好氧型的mbbr中,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底部可以加装曝气设备,通过气泡带动填料的翻滚,与水进行充分混合接触。作为示例,在缺氧/厌氧型的mbbr中,通过机械搅拌使填料移动也可以不设置该曝气设备。作为示例,所述也可由其他形式的生物膜反应器替代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44.请参阅图1

3,在本实施例中,脱气区4内一般会填满脱气填料,脱气填料为多孔结构,堆积到一定高度,并在脱气填料上部一般有布水设施41,所述布水设施可以是布水板或者布水管道,使经生物处理区3处理过的水能够均匀分布到脱气填料上,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脱除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超饱和的氮气等,当采用臭氧除菌时,脱气时也可脱除水中溶解的臭氧;由于脱气区4设置于所述养殖池1的上部,脱气区4中的水位是高于所述养殖池1 中的水位,在水位差的作用下脱气处理后的水会经过设置于所述脱气区4底部的进水管12进入养殖池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脱气也可以采用其他工艺,例如真空脱气等。在其他示例中,经脱气处理后的水也可通过水泵沿进水管12泵到所述养殖池1中,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
45.请参阅图1

3,为了维持水体的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12上可以开设开孔,小孔朝向同一个方向出水,推动水体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12的尾端(图3中的下端)尾部可加装弯头,替代进水管12管壁打孔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12的个数可以为一根或者多根。作为示例,上文介绍的每个脱气区4或者子脱气区4的底部中均可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进水管12。
46.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养殖系统100的使用方法如下:
47.养殖池1内的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残饵、粪便等颗粒物集中到养殖池1的中间底部,在水位差的作用下随排水管11排入到固液分离区2中,同时养殖池1表层的水也会从固液分离区2的侧面的通孔进入到固液分离区2中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的水会被水泵泵到生物处理区3,经过生物处理后,沿挡板6的上部自流到脱气区4,经过脱气后,汇聚到所述脱气区4底部,最后在水位差的作用下从进水管12回到了养殖池1,完成了养殖水体的处理和循环使用。
48.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配置上述养殖系统100的船舶,该船舶包括船体200,以及设置于所述船体中的养殖系统100,所述船舶例如可以是养殖船。在其他示例中,所述养殖系统100也可应用于其他场合适的场景中。
4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养殖系统100,养殖水处理装置(系统)与养殖池1采用上下结构,只需占用养殖池1大小的地面面积,与传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100平面布置,节约了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100,养殖水处理装置(系统)与养殖池1采用上下结构,减少了管道的使用,降低了水头损失,减少了能耗;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100相对独立,系统间的隔离效果更好,疾病预防更有效;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100中各区域型式统一,可采用模块化组装,安装更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养殖系统100可应用于船舶。
50.在本文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诸如部件和/或方法的实例,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项或多项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通过其他设备、系统、组件、方法、部件、材料、零件等等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具体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面变模糊。
51.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包括在说明书摘要中所述的内容)并非意在详尽列举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本文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在本文仅为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和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但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的,各种等效修改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如所指出的,可以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这些修改,并且这些修改将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52.本文已经在总体上将系统和方法描述为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此外,已经给出了各种具体细节以提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或者利用其它装置、系统、配件、方法、组件、材料、部分等进行实践。在其它情况下,并未特别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结构、材料和/或操作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方面造成混淆。
53.因而,尽管本实用新型在本文已参照其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修改自由、各种改变和替换意在上述公开内,并且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在未背离所提出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在没有对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环境或材料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和精神。本实用新型并非意在限制到在下面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和/或作为设想用以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实施例及等同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