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吹风采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4248发布日期:2021-04-02 09:1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吹风采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水虻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吹风采卵装置。



背景技术:

为适应有机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其中,黑水虻原产于美洲,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其幼虫营腐生生活,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并能够富有效率地将易腐有机垃圾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和油脂,向市场提供大量优质而廉价的动物蛋白来源,从而在环保和农业领域同时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黑水虻的养殖方式逐渐由传统的散养方式转为高效的集中养殖方式,尤其是在黑水虻产卵过程中,将黑水虻引导至专门设置的集卵装置(集卵板)上,使得黑水虻在统一、集中的位置产卵,以便后续对虫卵进行统一处理,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042543a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黑水虻集卵方法,在该集卵方式中,虽然能够集中地获得大批量的虫卵,但是在黑水虻产下虫卵后,需要人工取出集卵装置,并利用刮刀采集虫卵,这样不仅会制约采卵的效率,还可能会在人工收集卵过程造成虫卵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吹风采卵装置,该吹风采卵装置利用高速风流完成采卵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虫卵的损坏,同时还能提高采卵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吹风采卵装置,包括用于往集卵装置吹送高速风流的风嘴和用于驱动风嘴沿着集卵装置的延伸方向移动的采卵驱动机构,所述风嘴与提供高速风流的送风装置连通。

上述吹风采卵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为了省去转移集卵装置的操作,可以将本吹风采卵装置设置在集卵装置的一侧,待集卵装置上的虫卵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原地开展采卵工作。

启动提供高速风流的送风装置,将快速的风力输送至风嘴,并从风嘴吹向集卵装置的集卵板。其中,快速的风流撞击附着在集卵板表面的虫卵上,使得虫卵从集卵板上脱离下来。与此同时,采卵驱动机构驱动风嘴沿着集卵板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逐渐将集卵板上的全部虫卵吹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集卵装置包括多个集卵板,所述集卵板沿着圆周的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集卵板之间的间隙构成用于容纳黑水虻的虫卵的集卵缝。根据黑水虻的生长习性可知,成虫不需进食,只需要补充水分,光源充足时,喜欢选择在有臭味的狭小缝隙中产卵。将黑水虻关养在养殖室内,当黑水虻成虫交配后,会聚集在集卵板上并将虫卵产在集卵缝中的集卵板表面上,当集卵缝中的虫卵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开始进行采卵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采卵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集卵装置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这样当高速风流吹向虫卵时,虫卵脱离集卵板,继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便于统一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采卵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横向方向平行,所述集卵装置沿着横向方向延伸,这样当高速风流吹向虫卵时,虫卵脱离集卵板,继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当第一层与第二层集卵板之间的缝的卵被收集之后,风嘴向下移动至第二层与第三层集卵板缝,沿横向方向采集虫卵,如此逐层向下横向采集虫卵。

优选地,所述集卵装置的下方设有用于对落下的虫卵进行统一收集的收卵斗。

进一步,所述收卵斗包括用于虫卵和风流同时汇入的汇入段、用于将风流导流出去的导风段以及虫卵转移段,所述汇入段的下端设有倾斜放置的隔离板,该隔离板上设有多个尺寸比虫卵的尺寸小的隔离孔;

所述虫卵转移段倾斜地设置,其首端延伸至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

所述导风段的首端延伸至所述隔离板的下方,用于将穿过隔离板的风流导流出去。通过上述结构,风嘴吹出的高速风流将虫卵吹落后,大部分风流会随着虫卵一起进入收卵斗中,首先经过汇入段,当风流和虫卵移动至汇入段的底部时,隔离板将虫卵拦截,风流继续往下流动,进而从下方的导风段流出,实现有效的导流作用,避免高速的风流继续随着虫卵移动,影响后续的工作。而虫卵被拦截后,自动沿着倾斜的隔离板和虫卵转移段往下移动,继而转移至用于虫卵进行孵化的孵化室中。

优选地,所述汇入段的上沿靠近风嘴的一侧设有往上延伸的遮挡领。

优选地,所述汇入段内靠近集卵装置的一侧壁上设有漏风板,该漏风板倾斜地设置在该侧壁之前。

进一步,所述汇入段内靠近集卵装置的侧壁由阶梯结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卵驱动机构包括采卵安装架、采卵驱动电机和采卵传动组件,所述采卵驱动电机和采卵传动组件设置在养殖室的顶部表面上;

所述采卵安装架的下端延伸至养殖室内,上端通过采卵传动组件与采卵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嘴固定设置在采卵安装架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采卵传动组件由丝杆传动结构组成,或者由齿轮齿条结构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吹风采卵装置通过高速风流吹集卵板上的虫卵,使虫卵从集卵板上分离下来,有效避免了虫卵的损坏,同时还能提高采卵的工作效率。

2、由于高速风流通过风嘴吹向虫卵,再通过采卵驱动机构移动高速风流的吹向,这样可以实现全自动的采卵工作,无需人工参与;同时无需转移集卵装置,在原地即可完成采卵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吹风采卵装置应用在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吹风采卵装置应用在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吹风采卵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收卵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中的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吹风采卵装置,设置在养殖室1内,包括用于往集卵装置2吹送高速风流的风嘴3和用于驱动风嘴3沿着集卵装置2的延伸方向移动的采卵驱动机构,所述风嘴3与提供高速风流的送风装置连通。具体地,所述集卵装置2由多个集卵板沿着圆周方向排列而成,所述集卵装置2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该集卵装置2的下方设有用于对落下的虫卵进行统一收集的收卵斗4;所述采卵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参见图1-图3,所述采卵驱动机构包括采卵安装架7、采卵驱动电机8和采卵传动组件,所述采卵驱动电机8和采卵传动组件设置在养殖室1的顶部表面上;所述采卵安装架7的下端延伸至养殖室1内,上端通过采卵传动组件与采卵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风嘴3固定设置在采卵安装架7的下端。

具体地,所述采卵传动组件由丝杆传动结构组成,或者由齿轮齿条结构组成。

参见图4,所述收卵斗4包括用于虫卵和风流同时汇入的汇入段4-1、用于将风流导流出去的导风段4-2以及虫卵转移段4-3,所述汇入段4-1的下端设有倾斜放置的隔离板5,该隔离板5上设有多个尺寸比虫卵的尺寸小的隔离孔。所述虫卵转移段4-3倾斜地设置,其首端延伸至所述隔离板5的上表面。所述导风段4-2的首端延伸至所述隔离板5的下方,用于将穿过隔离板5的风流导流出去。通过上述结构,风嘴3吹出的高速风流将虫卵吹落后,大部分风流会随着虫卵一起进入收卵斗4中,首先经过汇入段4-1,当风流和虫卵移动至汇入段4-1的底部时,隔离板5将虫卵拦截,风流继续往下流动,进而从下方的导风段4-2流出,实现有效的导流作用,避免高速的风流继续随着虫卵移动,影响后续的工作。而虫卵被拦截后,自动沿着倾斜的隔离板5和虫卵转移段4-3往下移动,继而转移至用于虫卵进行孵化的孵化室中。

进一步,所述汇入段4-1的上沿靠近风嘴3的一侧设有往上延伸的遮挡领。

进一步,所述汇入段4-1内靠近集卵装置2的一侧壁上设有漏风板6,该漏风板6倾斜地设置在该侧壁之前。其中,所述汇入段4-1内靠近集卵装置2的侧壁由阶梯结构构成。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吹风采卵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为了省去转移集卵装置2的操作,可以将本吹风采卵装置设置在集卵装置2的一侧,待集卵装置2上的虫卵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原地开展采卵工作。

启动提供高速风流的送风装置,将快速的风力输送至风嘴3,并从风嘴3吹向集卵装置2的集卵板。其中,快速的风流撞击附着在集卵板表面的虫卵上,使得虫卵从集卵板上脱离,继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由下方的收卵斗4统一收集。与此同时,采卵驱动机构驱动风嘴3沿着集卵板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逐渐将集卵板上的全部虫卵吹下来。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集卵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由上至下与中心轴呈一定角度层叠设置;所述采卵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横向方向平行,所述集卵装置沿着横向方向延伸,这样当高速风流吹向虫卵时,虫卵脱离集卵板,继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当第一层与第二层集卵板之间的缝的卵被收集之后,风嘴向下移动至第二层与第三层集卵板缝,沿横向方向采集虫卵,如此逐层向下横向采集虫卵。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