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1400发布日期:2021-03-26 22:0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垄植作物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


背景技术:

2.覆膜垄作是当前作物生产的一种普遍方式,比如烟草、甘薯等,垄间距多为60cm。垄上塑料膜具有降低土面水分蒸发和增加土温的作用,一旦遭到破坏其保水增温作用将大大减弱。因此覆膜垄作施肥、打农药等措施往往比较难于开展。同时,土垄和覆膜均会造成土壤通气不良。
3.垄植作物由于垄间距小、植株密度大、植株上部冠层大等原因,施肥时只能采取在植株冠层上撒施、然后抖动落至垄表的方法,这导致肥料在垄面累积,无法直达根区,多数肥料随降水流失,造成了肥料的极大浪费。基于此,如何在覆膜垄作条件下对作物的根区进行施肥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覆膜垄作条件下对作物根系施肥困难的缺陷,实现在不破坏覆膜的情况下对作物根系进行施肥。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包括:套管组件、引导件以及打孔组件,所述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套管组件横向设置,所述打孔组件与所述套管组件转动连接且滑动安装在所述引导件上,所述套管组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件升降,以引导所述打孔组件沿所述引导件伸出或缩回。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所述打孔组件包括:围绕所述套管组件对称设置的移动臂杆和移动嵌管,每个所述移动臂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管组件上,每个所述移动臂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移动嵌管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移动嵌管滑动嵌设在所述引导件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竖直主管段、竖直套管和第一弹簧,所述竖直套管和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竖直主管段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竖直套管的底部与所述引导件的顶部之间。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所述竖直套管的底部侧面与每个所述移动臂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所述竖直主管段与所述引导件垂直设置,且所述竖直主管段固定连接在所述引导件的中点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移动臂杆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垫圈,所述垫
圈包括第一组垫圈和第二组垫圈,其中,所述第一组垫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直套管的两端;所述第二组垫圈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件的两端。
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所述第一组垫圈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设置在所述竖直套管的顶端,且能够跟随所述竖直套管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第二垫圈设置在所述竖直套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之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成对设置的扶把,所述扶把设置在所述竖直套管的上部;脚蹬,所述脚蹬设置在所述竖直套管的下部,且靠近所述移动臂杆的第一端的位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站立支撑板,所述站立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引导件的侧面,且所述站立支撑板与所述竖直主管段之间的角度为80
°‑
90
°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在套管组件的带动下促使打孔组件插入土垄内实现钻孔,然后将肥料撒入经打孔器钻出的施肥孔中,以使肥料直达土体内部,解决了垄作无法靠近根系施肥的问题,进而提高肥效。同时,施肥孔也增加了根区土壤的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生长。此方法简易、环保、实用,可显著提高施肥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逐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
19.1:竖直主管段;2:竖直套管;3:第一弹簧;4:移动臂杆;5:移动嵌管;6:引导件;7:第二弹簧;8:扶把;9:脚蹬;10:站立支撑板;11:第一垫圈;12:第二垫圈;13:第二组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下面结合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包括:套管组件、引导件6和打孔组件。具体来说,套管组件与引导件6垂直设置,且套管组件的底部与引导件6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套管组件能够在与引导件6垂直的方向上上下移动。进一步地,如,套管组件可以为套设在一起的两根直管,内部直管与引导件6的中点固定连接,外部直管长度小于内部直管,外部直管的底部与引导件6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使外部直管可以沿着内部直
管在预留的距离范围内上下移动。除此之外,套组组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
23.打孔组件的一端与套管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安装在引导件6内。以上述所列举的套管组件为例,打孔组件的一端与外部直管的底部连接,打孔组件的另一端安装在引导件6内。当套管组件向下移动时,即外部直管向下移动时,带动打孔组件移动,进而使打孔组件沿引导件6的底面伸出至土垄内进行钻孔,当套管组件向上移动时,打孔组件跟随套管组件移动,进而从土壤里收缩回来至引导件6内。
24.当给垄植作物施肥时,将打孔器放置在土垄间,向下移动套管组件,在套管组件的带动下,打孔组件伸入至土垄内钻孔,钻孔后,向上移动套管组件,打孔组件从土垄里收缩回来。然后将肥料撒入施肥孔中,即可完成对垄植作物的施肥,从而对垄植作物的根区进行施肥。
25.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施肥的效率,可设置多组打孔组件,每组打孔组件之间呈角度设置,如两组打孔组件之间的角度为30
°
。当给垄植作物施肥时,两组打孔组件朝向两侧土垄的位置,当套管组件向下移动时,两组打孔组件同时从引导件6内伸出,可在两侧土垄中形成多个施肥孔,实现多点位施肥,进一步提高施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两组打孔组件之间的角度也可以为其他角度,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范围。
2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引导件6可以为中空的直管,且其两端的上表面被切削加工掉,使两端成为凹槽形状,以便打孔组件安装在凹槽内。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在套管组件的带动下促使打孔组件插入土垄内实现钻孔,然后将肥料撒入经打孔器钻出的施肥孔中,以使肥料直达土体内部,解决了垄作无法靠近根系施肥的问题,进而提高肥效。同时,施肥孔也增加了根区土壤的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生长。此方法简易、环保、实用,可显著提高施肥效果。
28.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打孔组件包括:移动臂杆4和移动嵌管5。具体来说,每组打孔组件包括围绕套管组件对称设置的移动臂杆4和移动嵌管5。每个移动臂杆4的一端与套管组件转动连接,每个移动臂杆4的第二端与移动嵌管5转动连接,以使每个移动臂杆4在套管组件向下移动时,每个移动臂杆4与套管组件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对称设置的两个移动臂杆4可随着套管组件的下降在同一平面内向两侧斜下方滑动,进而使嵌设在引导件6内的移动嵌管5从引导件6的两端伸出。
2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转动连接为轴承连接。移动嵌管5向外伸出插入土垄侧面的一端为尖端,可使移动嵌管5快速插入土垄,提高了打孔器的效率。
30.进一步地,当打孔组件为多组时,每组打孔组件的两个移动臂杆4的第一端均与套管组件连接,每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嵌管5嵌设在同一个引导件6内,并能在引导件6内滑动。当给垄植作物施肥时,多个移动嵌管5可快速插入土垄,形成多个施肥点位,进一步提高了打孔器的施肥效率。
31.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套管组件包括:竖直主管段1、竖直套管2和第一弹簧3。具体来说,竖直套管2和第一弹簧3套设在竖直主管段1的外部,竖直套管2的底部连接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引导件6的中点位置。竖直套管2可压缩第一弹簧3沿竖直主管段1向下移动,同时,竖直套管2也可在第一弹簧3的弹性作用下向上移动。竖直主管段1设置在引导件6的中点位置,以使每组的移动臂杆4和移动嵌管5围绕竖
直主管段1对称设置。
32.竖直套管2的底部侧面与每个移动臂杆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当竖直套管2向下移动时,移动臂杆4与竖直主管段1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移动臂杆4向远离竖直主管段1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臂杆4的带动下移动嵌管5伸出引导件6之外。
33.进一步地,竖直主管段1的长度与竖直套管2和第一弹簧3在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总和相等。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竖直套管2的长度为竖直主管段1的长度的3/5至3/4,第一弹簧3的长度为竖直主管段1的长度的2/5至1/4,且第一弹簧3在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不得小于移动嵌管5的长度。移动嵌管5的延伸长度为引导件6的长度的1/3。
34.如将该打孔器用于对高100cm左右的茶树进行施肥打孔时,可将竖直主管段1的长度设为100

150cm,相应地,可将竖直套管2的长度设为60

112cm,则相应第一弹簧3在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则为实际竖直主管段1的长度减去竖直套管2的长度;引导件6则可将长度设为45

60cm,相应地,每个移动嵌管5的长度设定为15

20cm。
35.具体地,可将竖直主管段1的长度设置为125cm,竖直套管2的长度为90cm,则第一弹簧3的长度为35cm,引导件6的长度为60cm,每个移动嵌管5的长度均为20cm,每个移动臂杆4的长度近似为竖直套管2尾端和移动嵌管5尾端之间的距离。当竖直套管2下降时,每个移动嵌管5由引导件6的内部滑动出来,在两侧垄作侧面土壤各打出一个约20cm深度的施肥孔。
36.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第二弹簧7,具体来说,第二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移动臂杆4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弹簧7的两端可连接在对称设置的两个移动臂杆4的1/3处。当竖直套管2向下移动时可将压力均匀地分散在每个移动臂杆4上。
3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簧7与移动臂杆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当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时,可选地,可以为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38.需要说明的是:当打孔组件的数量为多组时,第二弹簧7的数量也为多个,每组打孔组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7。
39.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扶把8和脚蹬9。具体来说,扶把8对称设置在竖直套管2的上部,脚蹬9设置在竖直套管2的下部,且靠近移动臂杆4的第一端的位置。下压扶把8可带动竖直套管2向下移动,同理,脚踩脚蹬9也可使竖直套管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移动臂杆4移动,使移动嵌管5从引导件6内伸出,插入土垄内。
40.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扶把8对称设置在竖直套管2距离竖直套管2的顶端1/5处。需要说明的是:扶把8和脚蹬9的位置也可设置在竖直套管2的其他位置,以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施加压力,而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限定的位置。
41.当给垄植作物施肥时,将打孔器的引导件6与两侧土垄呈90
°
放置,下压扶把8或脚蹬9,使移动嵌管5插入两侧土垄内,钻出施肥孔。松开扶把8或脚蹬9,第一弹簧3复位,移动嵌管5在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可自动从土垄中抽出,使打孔器恢复至初始静止状态。此时将
肥料撒入钻出的施肥孔内,实现对垄植作物的根区施肥。同时,扶把8也方便操作人员提拿打孔器。
42.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垫圈。具体来说,垫圈包括第一组垫圈和第二组垫圈13。其中,第一组垫圈包括第一垫圈11和第二垫圈12,第一垫圈11设置在竖直套管2的顶端,且能够跟随竖直套管2的移动而移动。第一垫圈11设置在竖直套管2的顶端,其主要目的在于当拉动扶把8使竖直套管2向上移动时,防止将第一弹簧3拉伸,进而使竖直套管2的顶端超出竖直主管段1的顶端。第二垫圈12设置在竖直套管2与第一弹簧3之间,以增加第一弹簧3的受力面积。
43.第二组垫圈13分别设置在引导件6的两端,其目的在于阻挡过多的土壤进入引导件6内。
44.进一步地,第一垫圈11为可移动垫圈,其移动距离为竖直套管2的顶端至竖直主管段1的顶端。第二垫圈12和第二组垫圈13均为固定垫圈,如第二垫圈12与竖直套管2的底端和第一弹簧3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组垫圈13分别与引导件6的两端固定连接。
45.需要说明的是:当引导件6的个数为多个时,第二组垫圈13的数量也为多个。
46.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还包括:站立支撑板10。具体来说,站立支撑板10安装在引导件6的中点位置的侧面,且站立支撑板10与竖直主管段1之间的夹角为80
°‑
90
°
之间,使得打孔器可在两土垄之间自行站立,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利用该打孔器对左右两侧垄植作物进行打孔,进而实现对垄植作物的根区进行施肥,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47.现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垄植作物施肥的打孔器的工作过程。
48.在田间作业时,将引导件6与两侧土垄垂直放置,站立支撑板10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下压扶把8或脚蹬9,第一弹簧3被压缩,竖直套管2向下移动,移动臂杆4在竖直套管2的带动下与竖直主管段1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移动臂杆4向远离竖直主管段1的方向移动,移动嵌管5随着移动臂杆4与竖直主管段1之间的角度的增大,沿着引导件6滑动,进而伸出引导件6的外部插入两侧土垄之间,在土垄内钻出施肥孔。松开扶把8或脚蹬9,第一弹簧3复位,竖直套管2在第一弹簧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移动嵌管5收缩回引导件6内。操作人员可在施肥孔内撒入肥料,进而实现对垄植作物的根区进行施肥。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