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7757发布日期:2021-04-21 05:3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3.在水产养殖中,尤其是对活体鱼苗的养殖,需要对其进行制氧,一般采用的是制氧机进行增氧,但是养殖水域过大,增氧机不能均匀的进行输出增氧,会使氧气扩散不均匀,增氧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养殖水域过大,增氧机不能均匀的进行输出增氧,会使氧气扩散不均匀,增氧效果较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承载台的顶端设置有增氧机构,所述增氧机构包括电机,所述承载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承载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制氧机,且电机和制氧机之间通过齿链相连接,所述制氧机的一端连接有软管,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且第一滑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滚轮的表面设置有绳索,且绳索远离滚轮的一端穿过第二滑轮连接有铁框,所述软管远离储存箱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与铁框的一端连接,所述铁框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万向轴,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轴,且万向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万向轴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的一端皆设置有减震弹簧。
7.优选的,所述承载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存箱,所述软管贯穿于储存箱,且软管留有部分在储存箱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储存箱的内部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加热管,所述储存箱内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管的底端皆连接有铜板。
9.优选的,所述储存箱的正面设置有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合页,所述储存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合页,且合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合页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挡门,所述挡门的正面开设有通风口。
10.优选的,所述储存箱的一端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储存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面皆设置有海绵刷,两个所述海绵刷皆与软管的表面相贴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有电机、制氧机、软管、滚轮、绳索、铁框和通孔,手摇转动滚轮将绳索放出,绳索放长时铁框自身的重量会使其下沉至水里,然后启动电机和制氧机制氧,氧气通过软管传输至铁框,再由通孔进行扩散增氧,在对不同深度进行增氧时可以通过滚轮来控制铁框的位置,使其更全面的进行增氧,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3.2、通过设置有万向轴、车轮和减震弹簧,可以对装置本体进行位置移动,同时减震弹簧可以使装置本体在移动时对其减震,防止制氧机出现颠簸损坏,增加了便携程度,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00、装置本体;110、底座;111、承载台;112、支架;113、储存箱;200、增氧机构;210、电机;211、制氧机;212、软管;213、第一滑轮;214、滚轮;215、第二滑轮;216、绳索;217、铁框;218、通孔;300、烘干机构;310、加热管;311、铜板;400、移动机构;410、万向轴;411、车轮;412、减震弹簧;500、封闭机构;510、合页;511、挡门;512、通风口;600、清洁机构;610、支撑柱;611、海绵刷。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1.一种活体鱼苗的转运供氧设备,包括装置本体100,装置本体100包括底座110,底座1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承载台111,承载台1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架112,承载台111的顶端设置有增氧机构200,增氧机构200包括电机210,承载台1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10,承载台1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制氧机211,且电机210和制氧机211之间通过齿链相连接,制氧机211的一端连接有软管212,支架1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213,且第一滑轮213的数量为两个,支架1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滚轮214,支架1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215,滚轮214的表面设置有绳索216,且绳索216远离滚轮214的一端穿过第二滑轮215连接有铁框217,软管212远离储存箱113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213与铁框217的一端连接,铁框217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18,手摇转动滚轮214将绳索216放出,绳索216放长时铁框217自身的重量会使其下沉至水里,然后启动电机210和制氧机211制氧,氧气通过软管212传输至铁框217,再由通孔218进行扩散增氧,在对不同深度进行增氧时可以通过滚轮214来控制铁框217的位置,使其更全面的进行增氧,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2.进一步的,底座110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400,移动机构400包括有万向轴410,底
座1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轴410,且万向轴410的数量为四个,万向轴410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车轮411,车轮411的一端皆设置有减震弹簧412,可以对装置本体100进行位置移动,同时减震弹簧412可以使装置本体100在移动时对其减震,防止制氧机211出现颠簸损坏,增加了便携程度,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3.进一步的,承载台1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储存箱113,软管212贯穿于储存箱113,且软管212留有部分在储存箱113的内部,储存箱113得设置可以将软管212进行存放防护,防止软管212放置在外面受到损坏,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4.进一步的,储存箱113的内部设置有烘干机构300,烘干机构300包括加热管310,储存箱113内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加热管310,且加热管3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管310的底端皆连接有铜板311,将软管212收回至储存箱113中,启动加热管310对铜板311进行加热,铜板311的热量向下传递至软管212上,可以将软管212的水分烘干,防止潮湿损坏,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5.进一步的,储存箱113的正面设置有封闭机构500,封闭机构500包括合页510,储存箱11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合页510,且合页5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合页510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挡门511,挡门511的正面开设有通风口512,挡门511可以对软管212起到封闭作用,防止软管212从储存箱113中散落出来,同时开设的通风口512可以对储存箱113的内部具有通风的效果,防止内部潮湿,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6.进一步的,储存箱113的一端设置有清洁机构600,清洁机构600包括支撑柱610,储存箱1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610,且支撑柱6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柱610相互靠近的一面皆设置有海绵刷611,两个海绵刷611皆与软管212的表面相贴合,在收税软管212时,软管212经过两个支撑柱610的中间,支撑柱610表面设置的海绵刷611可以对软管212的表面起到吸水和清洁水草污泥的效果,使软管212保持整洁,提升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7.工作原理:进行增氧时,将装置本体100推动至水塘边,摇动滚轮214将绳索216放松,使铁框217依靠自身重力下降到水塘深处,储存箱113中存放有较长的软管212,铁框217下降的同时带动软管212一起下降至水中,启动电机210,电机210带动制氧机211工作进行增氧,氧气通过软管212的传输至铁框217,再通过开设的通孔218进行扩散增氧,对活体鱼苗提供氧气。
28.增氧结束后,关闭电机210,手摇滚轮214将绳索216进行收缩,将铁框217从水中拉回,然后将储存箱113上的挡门511打开,将软管212通过穿孔收回至储存箱113中,关闭挡门511,最后将装置本体100推走,结束增氧。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