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7627发布日期:2021-05-11 14:3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猕猴桃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猕猴桃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也称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异果、麻藤果等,果形一般为椭圆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

猕猴桃在培育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步骤,其中育苗过程通常是通过育苗杯完成。现有的猕猴桃在育苗时,通常是将猕猴桃苗栽培到育苗杯内,而后放置在育苗区域的地面上进行育苗过程。为了避免浇水过多而对猕猴桃苗产生涝害,育苗杯的底部大多是设置有孔洞的,在浇水时,过量的水就会从孔洞内流出,避免育苗杯内水量过多。上述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猕猴桃苗发生涝害,但是由于底部孔洞的设计,多余的水会直接流走,而且随着水流还会将育苗杯内的土壤携带出去,造成育苗杯内的土壤流失,更不利于土壤锁水,增加了浇水的频率,会造成更大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猕猴桃培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猕猴桃育苗过程中存在的育苗杯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土壤流失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猕猴桃培育装置,包括托架和可拆卸连接在托架上的若干育苗单元,育苗单元包括培养槽和可拆卸连接在培养槽上的培养杯,培养槽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培养杯的支撑沿,培养杯的底部设置有海绵垫,且培养槽内设置有吸水海绵,吸水海绵的顶端与培养杯的底部相抵。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托架用于支撑育苗单元,起到整体支撑和保证育苗单元排放整齐的作用。育苗时,将培养槽放置在托架上,将培养杯放置到培养槽的支撑沿上,在向育苗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沿培养杯底部的海绵垫流出到培养槽内暂存,不会直接流出到地面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海绵垫的设计,多余的水在流出时,海绵垫起到截留土壤的作用,使得土壤与水分离,避免造成培养杯内土壤流失、不锁水的问题。此外,由于培养槽内吸水海绵的设置,流到培养槽内的水会通过吸水海绵对培养杯进行持续性的水源补给,减少了工作人员对培养杯浇水的频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托架包括架体,架体上固接有若干用于支撑培养槽的支撑杆,且架体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培养杯的支撑栏。

本技术方案中,架体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支撑杆用于支撑固定培养槽,支撑栏用于对培养杯的位置进行限定,当向培养杯内浇水时,培养杯的杯身直径会略增大,通过支撑栏的限位作用,能够避免培养杯被涨破,保证培养杯的有效使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固接在架体上的辅助支杆,辅助支杆与支撑杆相互平行,且辅助支杆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的下方。

本技术方案中,辅助支杆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杆的中部下方,用于对培养槽进行辅助支撑,进一步保证培养槽的稳定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栏上可拆卸连接有标签架,标签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标签卡。

本技术方案中,在猕猴桃育苗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育苗种类的不同在不同的日期分批次进行,因此需要对每一批猕猴桃苗的种类、育苗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标签架用于支撑标签卡,标签卡用于记录和放置标签信息,通过将标签架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能够灵活的调整标签架的放置位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标签架上设置有透明的、侧部开口的标签槽,标签卡滑动连接在标签槽内。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标签槽的开口位置设置在侧部,相较于直接将开口位置设置的顶部而言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通过将标签卡设置成与标签槽滑动连接的方式,能够方便拉出或置入标签卡,操作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培养槽的顶端固接有一圈环形的固定沿,固定沿搭设在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培养槽顶端的固定沿用于将培养槽搭挂在支撑杆上,这样通过顶端固定沿的搭设、底端辅助支杆的支撑能够起到上、下协同固定的效果,提高培养槽放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固定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托槽。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固定沿的底部设置用于容纳支撑杆的托槽,在将固定沿搭设在支撑杆上时,托槽通过与支撑杆之间的卡合固定,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进一步保证培养槽放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托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托槽两两平行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托槽的数量设置成四个,四个托槽两两平行构成托槽组,当其中一组托槽出现损坏时,还能够改变放置的方向,使用余下的一组托槽来实现搭挂限位,操作方便且延长了培养槽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猕猴桃育苗的成本。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培养槽为透明培养槽。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培养槽设置成透明的,能够方便对培养槽内的存水量进行观察,以判断需要浇水的时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架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滚轮的设置,能够方便移动托架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1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3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2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架体1、滚轮2、支撑杆3、辅助支杆4、支撑栏5、标签架6、标签槽7、标签卡8、培养杯9、海绵垫10、培养槽11、支撑沿12、吸水海绵13、固定沿14、托槽15。

实施例一

基本如附图1-图3所示:猕猴桃培育装置,包括托架和可拆卸连接在托架上的若干育苗单元。

托架起到整体支撑的作用,同时保证育苗单元排放整齐。托架包括矩形的架体1,架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2。架体1上焊接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横向的支撑杆3,相邻两个支撑杆3之间的下方设置有焊接在架体1上的辅助支杆4,辅助支杆4与支撑杆3相互平行设置。架体1上还焊接有若干与支撑杆3平行设置的支撑栏5,支撑栏5位于支撑杆3的上方。

结合图3所示,支撑栏5上通过夹子夹持有若干标签架6,标签架6上粘接有侧部开口的透明的标签槽7,标签槽7内滑动连接有用于记录标签信息的标签卡8。

结合图2所示,育苗单元用于猕猴桃苗木的育苗,育苗单元包括培养槽11和培养杯9。培养杯9的底部开设有圆形的漏水孔(图中未示出),且培养杯9的底部铺设有一块圆形的海绵垫10。培养槽11为上部开口的透明的槽体,培养槽11的内一体成型连接有用于支撑培养杯9的一圈环形的支撑沿12,且培养槽11内放置有吸水海绵13,吸水海绵13的顶端与培养杯9的底部相抵。培养槽11的顶端外壁一体成型连接有一圈环形的固定沿14,固定沿14搭设在相邻两个支撑杆3之间以实现培养槽11位置的固定。

具体实施时,在使用前,将吸水海绵13置于培养槽11内,将海绵垫10放置在培养杯9的底部,而后向培养杯9内添加培养土。在育苗时,将固定沿14搭挂在相邻两个支撑杆3之间,此时辅助支杆4会对培养槽11的底部进行辅助支撑,保证培养槽11放置的稳定性。将移栽了苗木的培养杯9放置在支撑沿12上,此时吸水海绵13的顶端抵紧在培养杯9的底部。

当对培养杯9浇水时,浇水后多余的水会透过海绵垫10并沿培养杯9底部的漏水孔流到培养槽11内进行暂存,由于培养槽11透明设置,能够方便观察里面的蓄水量,避免多余的水溢出,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由于海绵垫10的设置,海绵垫10具有过滤的作用,在水下流的时候,其会携带培养杯9内部分土壤,此时海绵垫10对土壤具有截留的作用,避免造成培养杯9内的土壤流失。

由于培养槽11内吸水海绵13的设置,流到培养槽11内的水会通过吸水海绵13对培养杯9进行持续性的水源补给,减少了工作人员对培养杯9浇水的频率。

本实施例,一方面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培养杯9内土壤流失的问题,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实用性。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沿1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3的圆弧状的托槽15。本实施例中,托槽1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托槽15两两平行设置。

具体实施时,通过在固定沿14的底部设置用于容纳支撑杆3的托槽15,在将固定沿14搭设在支撑杆3上时,托槽15通过与支撑杆3之间的卡合固定,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进一步保证培养槽11放置的稳定性,通过将托槽15的数量设置成四个,四个托槽15两两平行构成托槽15组,当其中一组托槽15出现损坏时,还能够改变放置的方向,使用余下的一组托槽15来实现搭挂限位,操作方便且延长了培养槽1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猕猴桃育苗的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