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5493发布日期:2021-06-18 16:0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车间技术领域,具体为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



背景技术:

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学名珊瑚菌,子实体直立,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肉质,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状如扫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名。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经烹调后,脆松适度,味道可口,如配上猪、鸡肉共炒,则食味更加鲜美,胜过鸡、鸭、鱼、肉单作的荤菜。卢氏山区适于鹿茸菇生长。建国前,卢氏鹿茸菇就以产量多、质量好闻名全国。可炖茸芝补肾养肝汤,有护肝解毒、补肾益精、强筋骨、抗衰老的功能。

现有的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不能智能化的监测到内部菌菇包的湿度和温度,效率低,难以高效监测到光照强度,不能精确的提供光照,通风效果不足,灰尘杂质较多,自动化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解决了现有的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不能智能化的监测到内部菌菇包的湿度和温度,效率低,难以高效监测到光照强度,不能精确的提供光照,通风效果不足,灰尘杂质较多,自动化性能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包括车间本体、栽培放置架、鹿茸菇放置层、超声波加湿器、光照装置和通风装置,所述车间本体的内部分布有栽培放置架,所述栽培放置架的外端分布有鹿茸菇放置层,所述鹿茸菇放置层的内部分布有菌菇包,所述鹿茸菇放置层的内侧端底部设有fst700-205湿度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所述栽培放置架的顶部设有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所述车间本体的侧端均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的内部设有风扇组,所述风扇组的内部中间设有无刷电机,所述风扇组的内侧端设有金属过滤网,所述风扇组的外侧端设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车间本体的内侧顶部设有超声波加湿器,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顶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侧顶部设有pp棉过滤网,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接水口,所述水箱的底部右端设有排水口,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底部设有加湿口,所述加湿口的内部分布有喷雾口,所述车间本体的内侧顶部两端设有光照装置。

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槽定位板,且所述滑槽定位板的外端固定设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fst700-205湿度传感器、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与热电偶传感器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超声波加湿器与光照装置。

优选的,所述鹿茸菇放置层通过链条连接于栽培放置架的外端,且所述链条的内侧端电性连接有转动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接水口与排水口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外端分布有定位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加湿器的顶部左端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通过在鹿茸菇放置层的内侧端底部设置的fst700-205湿度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可高效智能化的监测鹿茸菇放置层内部菌菇包的湿度和温度,使得栽培养殖效率更高,通过在栽培放置架顶部设置的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可高效的监测到光照强度,方便实时提供精确的光照,设计合理。

(2)、该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通过在车间本体侧端设置的通风装置,可高效的起到通风效果,过滤净化杂质灰尘,营造出无尘环境的效果,通过在车间本体内侧顶部设置的超声波加湿器,可高效的喷雾加湿,自动化性能高,进水排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栽培放置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加湿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间本体1、栽培放置架2、鹿茸菇放置层3、超声波加湿器4、光照装置5、通风装置6、fst700-205湿度传感器7、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8、菌菇包9、风扇组10、无刷电机11、金属过滤网12、活性炭过滤网13、热电偶传感器14、加湿口15、喷雾口16、接水口17、排水口18、水箱19、pp棉过滤网20、通风口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包括车间本体1、栽培放置架2、鹿茸菇放置层3、超声波加湿器4、光照装置5和通风装置6,所述车间本体1的内部分布有栽培放置架2,所述栽培放置架2的外端分布有鹿茸菇放置层3,所述鹿茸菇放置层3的内部分布有菌菇包9,所述鹿茸菇放置层3的内侧端底部设有fst700-205湿度传感器7和热电偶传感器14,所述栽培放置架2的顶部设有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8,所述车间本体1的侧端均设有通风装置6,所述通风装置6的内部设有风扇组10,所述风扇组10的内部中间设有无刷电机11,所述风扇组10的内侧端设有金属过滤网12,所述风扇组10的外侧端设有活性炭过滤网13,所述车间本体1的内侧顶部设有超声波加湿器4,所述超声波加湿器4的顶部设有水箱19,所述水箱19的内侧顶部设有pp棉过滤网20,所述水箱19的顶部设有接水口17,所述水箱19的底部右端设有排水口18,所述超声波加湿器4的底部设有加湿口15,所述加湿口15的内部分布有喷雾口16,所述车间本体1的内侧顶部两端设有光照装置5。

所述通风装置6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滑槽定位板,且所述滑槽定位板的外端固定设有滑轨,方便定位滑动安装,拆卸方便。

所述fst700-205湿度传感器7、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8与热电偶传感器14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超声波加湿器4与光照装置5,电性连接控制更加方便,监测精度高。

所述鹿茸菇放置层3通过链条连接于栽培放置架2的外端,且所述链条的内侧端电性连接有转动控制装置,可高效的控制链条带动鹿茸菇放置层3转动,使得加工更加均匀。

所述接水口17与排水口18的外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外端分布有定位安装孔,方便安装拆卸,密封性能高。

所述超声波加湿器4的顶部左端开设有通风口21,所述通风口21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网,方便进气喷雾加湿,防护安全。

工作原理:超声波加湿器4是利用超声波震荡喷雾,把水直接雾化为水雾,可直接吸收,使菌菇包9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根据菌菇包9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湿度的不同需要,通过fst700-205湿度传感器7实时监测到湿度,设置好具体湿度值,实现自动化控制,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8和热电偶传感器14实时监测到光照和温度,可高效的经过光照装置5提供合适的光照进行培养菌菇包9,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8采用对弱光有较高灵敏度的硅兰光伏探测器,具有测量范围宽、线形度好、防水性能好、使用方便、便于安装、传输距离远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所,通过车间本体1侧端的通风装置6起到通风效果,经过金属过滤网12和活性炭过滤网13过滤净化杂质灰尘,营造出无尘环境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间本体1、栽培放置架2、鹿茸菇放置层3、超声波加湿器4、光照装置5、通风装置6、fst700-205湿度传感器7、tsl2581fn光照强度传感器8、菌菇包9、风扇组10、无刷电机11、金属过滤网12、活性炭过滤网13、热电偶传感器14、加湿口15、喷雾口16、接水口17、排水口18、水箱19、pp棉过滤网20、通风口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鹿茸菇工厂化立体栽培车间不能智能化的监测到内部菌菇包的湿度和温度,效率低,难以高效监测到光照强度,不能精确的提供光照,通风效果不足,灰尘杂质较多,自动化性能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高效智能化的监测鹿茸菇放置层内部菌菇包的湿度和温度,使得栽培养殖效率更高,高效的监测到光照强度,方便实时提供精确的光照,高效的起到通风效果,过滤净化杂质灰尘,营造出无尘环境的效果,高效的喷雾加湿,自动化性能高,进水排水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