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7512发布日期:2021-05-14 14:1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


背景技术:

2.半滑舌鳎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龙脷”、牛舌头、鳎目、鳎板、鰙鳎、细鳞、鳎米。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中国近海海区,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

33

。半滑舌鳎自然资源量少,味鲜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属于高蛋白,营养丰富。
3.现有公告号为cn2043355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半滑舌鳎养殖池,其包括水泥养殖池,所述水泥养殖池内设有出水口,所述水泥养殖池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构成水泥养殖池内水循环系统,所述水泥养殖池的池底为两面高中间低的结构,所述出水口位于最低处,形成池底水流设计,利用池底坡度的设计,实现水循环时其池底水流的运动,从而使半滑舌鳎随着水流运动,使其经常处于运动状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半滑舌鳎的排泄物以及其他的杂质留在池底不便清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清理池本体内部,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包括池本体,池本体内部设有一对支撑杆,一对支撑杆的底面分别固定有若干紧抵池本体底部的刷毛,一对支撑杆上连接有带动一对支撑杆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驱动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池本体内部时,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一对支撑杆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一对支撑杆运动从而带动紧抵池本体底部的刷毛清扫池本体的底部,如此便于对清理池的清理。
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每个支撑杆上连接的连接杆,一对连接杆之间螺纹连接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一对连接杆远离双向丝杠的一端分别开设有滑动孔,一对滑动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时,驱动电机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转动带动一对连接杆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一对连接杆运动带动支撑杆和刷毛运动从而使得刷毛对池本体清理,操作简便,且一对连接杆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时,滑动孔与滑杆相对运动,滑杆为连接杆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11.优选的,所述池本体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支撑杆带动刷毛相向运动时,刷毛将池本体底部的杂质清理到池本体中部,杂质穿过过滤网进入凹槽内部进行收集,而过滤网限制鱼进入
凹槽内。
13.优选的,所述池本体的底面固定有侧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孔的排水管,排水管伸入池本体的底面并从池本体的一侧伸出池本体,排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池本体内部的水时,启动水泵,使得池本体内部的水穿过排水孔沿排水管排出池本体内部,并从池本体上表面的开口处向池本体内进水。
15.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伸入池本体底面后经过凹槽,排水管位于凹槽内的侧面连通有除脏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水泵时,凹槽内的杂质被吸入除脏管内并沿排水管排出凹槽,如此便于清理凹槽内的杂质。
17.优选的,所述凹槽为朝远离过滤网方向凸出的圆弧形,除脏管位于凹槽的最低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凹槽内的杂质汇聚到凹槽的最低点,便于杂质沿除脏管排出。
1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杆,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有依次贯穿固定杆和连接杆的升降杆,升降杆上螺纹连接有紧抵连接杆上表面的螺母。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支撑杆朝相背离的方向运动时,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支撑杆上升从而使刷毛脱离池本体底部,此时再使两个支撑杆相背离运动则难以将池本体内部的杂质清扫至池本体的两端,防止杂质被清扫至池本体两端难以清理。
2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导向杆,导向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杆并与固定杆滑动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远离或者靠近固定杆的方向移动支撑杆时,导向柱与固定杆相对滑动,导向柱为支撑杆的运动起导向的作用。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一对支撑杆运动从而带动紧抵池本体底部的刷毛清扫池本体的底部,如此便于对清理池的清理;
25.2.刷毛将池本体底部的杂质清理到池本体中部,杂质穿过过滤网进入凹槽内部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体现养殖池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体现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池本体;11、斜面;12、凹槽;121、过滤网;2、排水管;21、排水孔;22、除脏管;3、支撑杆;31、刷毛;4、驱动机构;41、连接杆;42、双向丝杠;43、滑动孔;44、滑杆;45、支撑块;46、驱动电机;5、升降机构;51、固定杆;52、升降杆;53、螺母;54、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参照图1,养殖池包括长方形的池本体1,池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排水管2,排水管2伸入池本体1底部
并从池本体1的一侧伸出池本体1,排水管2位于池本体1内部的一端侧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孔21。排水管2远离排水孔21的一端安装有水泵(图中未画出),通过启动水泵使得池本体1内的水穿过排水孔21沿排水管2排出池本体1内部。
31.当需要更换池本体1内部的水时,启动水泵,使得池本体1内部的水穿过排水孔21沿排水管2排出池本体1内部,并从池本体1上表面的开口处向池本体1内进水。
32.参照图1,池本体1的底面包括两个由上至下朝相互靠近的方向逐渐倾斜的斜面11,且两个斜面11的连接处为向下凸出的圆弧形,如此便于清理池本体1内部,减少池本体1内部的清理死角。
33.池本体1内部设有一对支撑杆3,一对支撑杆3分别位于池本体1的两端。每个支撑杆3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抵紧池本体1底面的刷毛31,一对支撑杆3上连接有带动一对支撑杆3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从而对池本体1底部进行清理的驱动机构4。
34.参照图1,驱动机构4包括每个支撑杆3上均连接的连接杆41,两个连接杆41均位于池本体1的上方。两个连接杆4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同一双向丝杠42,两个连接杆41远离双向丝杆的一端均开设有滑动孔43,两个滑动孔43中滑动连接有同一滑杆44。双向丝杠42和滑杆4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5,支撑块45与池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双向丝杠42的一端贯穿支撑块45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6,驱动电机46安装在池本体1的外侧壁。
35.当启动驱动电机46时,驱动电机46带动双向丝杠42转动,双向丝杠42转动带动两个连接杆41和两个支撑杆3朝相向或者相背离的方向运动,支撑杆3相向或者相背离运动带动刷毛31运动从而对池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
36.参照图2,池本体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凹槽12的过滤网121。当两个支撑杆3相向运动带动刷毛31将池本体1底部的杂质清扫至过滤网121处,随后杂质穿过过滤网121进入凹槽12内进行收集。
37.凹槽12为朝远离过滤网121方向凸出的类圆弧形,排水管2位于凹槽12内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通排水管2的除脏管22,除脏管22位于凹槽12的最低处。当启动水泵时,池本体1内部的水穿过排水孔21沿排水管2排走,同时凹槽12内部的杂质沿除脏管22和排水管2排出凹槽12内部。凹槽12为圆弧形便于凹槽12内的杂质汇聚到凹槽12的最低点,从而便于杂质沿除脏管22排出。
38.参照图2,为了防止两个支撑杆3带动刷毛31向靠近池本体1两端的位置运动时,刷毛31将池本体1内部的杂质清扫至池本体1的两端,支撑杆3上连接有升降机构5,当两个支撑杆3朝相背离的方向运动时,控制升降机构5带动支撑杆3上升从而使刷毛31脱离池本体1底部,此时再使两个支撑杆3相背离运动则难以将池本体1内部的杂质清扫至池本体1的两端。
39.升降机构5包括连接杆41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51,固定杆51的形状与支撑杆3的形状相同,固定杆51的两端与连接杆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杆52,升降杆52竖直向上依次贯穿固定杆51和连接杆41,升降杆52远离支撑杆3的一端设有螺纹,升降杆52上螺纹连接有抵紧连接杆41上表面的螺母53。
40.当需要控制支撑杆3升降时,拧动螺母53使螺母53远离连接杆41,随后向靠近或者远离池本体1底部的方向拉动升降杆52,随后拧动螺母53使螺母53抵紧连接杆41的上表面即可。
41.参照图2,支撑杆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柱54,两个导向柱54分别贯穿固定杆51。当支撑杆3向靠近或者远离固定杆51的方向运动时,导向柱54与固定杆51相对滑动,导向柱54为支撑杆3的运动起导向的作用。
42.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清理的半滑舌鳎养殖池使得两个支撑的实施原理为:如此当需要清理池本体1内部时,首先控制升降机构5使支撑杆3和刷毛31下降直至刷毛31抵紧池本体1底部,随后启动驱动电机46使得两个支撑杆3相向运动从而带动刷毛31将池本体1底部的杂质清理至穿过过滤网121进入凹槽12内。
43.在向远离池本体1底部的方向拉动升降杆52直至刷毛31脱离池本体1的底面,随后拧动螺母53使螺母53抵紧连接杆41的上表面。在驱动电机46使双向丝杠42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支撑杆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直至两个支撑杆3分别位于池本体1两端的位置。
44.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