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象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0014发布日期:2021-07-23 14:0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象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存储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米象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米象,俗称蛘子,归属鞘翅目象虫科,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成虫啮食谷粒,幼虫蛀食谷粒内部,危害米、稻、麦、玉米、高粱等,目前对米象进行清理主要依靠喷洒消毒液,但是消毒液会对粮食造成污染,并且对米象的清楚效果不明显,所以亟需一种可以有效去除米象,且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的米象诱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去除米象,且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的米象诱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包括盒体、盒盖和底座,所述盒体安装于底座的顶端,盒体为上小下大的结构,盒体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溶液盒,所述溶液盒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米象诱捕液,溶液盒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挥发口,放置腔的中部设置有捕杀装置,所述捕杀装置包括左绝缘板、右绝缘板和电网,所述左绝缘板和右绝缘板分别安装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并在左绝缘板的右端和右绝缘板的左端分别安装有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所述电网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所述正接线端子和负接线端子分别与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电连接,捕杀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顶端与放置腔内侧壁的顶部连接,漏斗的底端与位于电网的上方,盒体的顶端设置有诱捕口,并在诱捕口的顶端设置有四组连接板,所述四组连接板呈环形设置在诱捕口处,并在四组连接板均为弧形结构,并在四组连接板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盒盖呈倒“u”型结构,并在盒盖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安装圈与四组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电源装置,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均与电源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还包括收集槽和两组滑杆,所述两组滑杆的前端分别与放置腔前侧壁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两组滑杆的后端分别与放置腔后侧壁的左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并且两组滑杆均位于电网的下方,所述收集槽的左端顶部和右端顶部分别设置有左搭板和右搭板,所述左搭板和右搭板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滑杆的顶端接触,收集槽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口,收集口位于电网的下方,所述盒体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且与收集槽正对,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的左端与盒体的左端通过铰链连接,门板的右端与盒体的右端通过锁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收集槽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粘虫贴,粘虫贴的底端与收集槽的内底壁接触,粘虫贴的顶端为粘贴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盒盖的底端位于盒体的外侧且位于诱捕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溶液盒的底端设置有碳纤维柔性加热片,所述碳纤维柔性加热片与电源装置和控制开关均电连接,溶液盒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插柱,放置腔内底壁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插槽,四组所述插柱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溶液盒的顶端设置有加液口,并在加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溶液盒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排液管,并在排液管处设置有排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放置腔相通,并在观察孔内设置有透明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为可充电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漏斗的内侧壁为光滑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所述米象诱捕液为碎麦提取物和米象信息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盒体放置于粮食的顶部或者埋在粮食中,溶液盒内的米象诱捕液自挥发口挥发出,并在诱捕口飘出对米象进行引诱,米象通过诱捕口爬入放置腔内并通过漏斗滑落至电网上,通过电源装置为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通电,从而使电网带电,通过电网将米象电死,可以有效去除米象,且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通过盒盖在诱捕口处形成“u”型的通道,方便米象诱捕剂的挥发散出,且可以防止粮食自诱捕口进入放置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盒体;2、盒盖;3、底座;4、溶液盒;5、米象诱捕液;6、挥发口;7、左绝缘板;8、右绝缘板;9、电网;10、正电极板;11、负电极板;12、正接线端子;13、负接线端子;14、漏斗;15、诱捕口;16、连接板;17、安装圈;18、电源装置;19、控制开关;20、收集槽;21、滑杆;22、左搭板;23、右搭板;24、门板;25、粘虫贴;26、碳纤维柔性加热片;27、插柱;28、密封盖;29、排液管;30、透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包括盒体1、盒盖2和底座3,盒体1安装于底座3的顶端,盒体1为上小下大的结构,盒体1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溶液盒4,溶液盒4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空腔内装有米象诱捕液5,溶液盒4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挥发口6,放置腔的中部设置有捕杀装置,捕杀装置包括左绝缘板7、右绝缘板8和电网9,左绝缘板7和右绝缘板8分别安装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并在左绝缘板7的右端和右绝缘板8的左端分别安装有正电极板10和负电极板11,电网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正接线端子12和负接线端子13,正接线端子12和负接线端子13分别与正电极板10和负电极板11电连接,捕杀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漏斗14,漏斗14的顶端与放置腔内侧壁的顶部连接,漏斗14的底端与位于电网9的上方,盒体1的顶端设置有诱捕口15,并在诱捕口15的顶端设置有四组连接板16,四组连接板16呈环形设置在诱捕口15处,并在四组连接板16均为弧形结构,并在四组连接板16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盒盖2呈倒“u”型结构,并在盒盖2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圈17,安装圈17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安装圈17与四组连接板16通过螺纹连接,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电源装置18,底座3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9,控制开关19、正电极板10和负电极板11均与电源装置18电连接;通过将盒体放置于粮食的顶部或者埋在粮食中,溶液盒内的米象诱捕液自挥发口挥发出,并在诱捕口飘出对米象进行引诱,米象通过诱捕口爬入放置腔内并通过漏斗滑落至电网上,通过电网将米象电死,可以有效去除米象,且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通过盒盖在诱捕口处形成“u”型的通道,方便米象诱捕剂的挥发散出,且可以防止粮食自诱捕口进入放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还包括收集槽20和两组滑杆21,两组滑杆21的前端分别与放置腔前侧壁的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两组滑杆21的后端分别与放置腔后侧壁的左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并且两组滑杆21均位于电网9的下方,收集槽20的左端顶部和右端顶部分别设置有左搭板22和右搭板23,左搭板22和右搭板23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滑杆21的顶端接触,收集槽20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口,收集口位于电网9的下方,盒体1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且与收集槽20正对,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24,门板24的左端与盒体1的左端通过铰链连接,门板24的右端与盒体1的右端通过锁扣连接;电死的米象尸体落入收集槽内,便于米象尸体进行收集,每个一段时间,可以打开门板,然后通过取放口将收集槽自取放口拉出,然后将收集槽内的米象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收集槽20的内底壁上设置有粘虫贴25,粘虫贴25的底端与收集槽20的内底壁接触,粘虫贴25的顶端为粘贴层;通过粘虫贴可以将米象的尸体粘住,防止没有电死的米象爬出,对米象导出时,可以直接对粘虫贴进行更换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盒盖2的底端位于盒体1的外侧且位于诱捕口15的下方;盒盖在诱捕口处形成“u”型通道,使米象诱捕液挥发出的气味沿“u”型通道飘出,增加诱捕口处气味的浓度,方便米象顺着气味爬入放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溶液盒4的底端设置有碳纤维柔性加热片26,碳纤维柔性加热片26与电源装置18和控制开关19均电连接,溶液盒4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插柱27,放置腔内底壁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插槽,四组插柱27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插槽内;通过碳纤维柔性加热片对溶液盒进行加热,使溶液盒保持一定的温度,有助于米象诱捕液的挥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溶液盒4的顶端设置有加液口,并在加液口处设置有密封盖28,溶液盒4的右端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9,并在排液管29处设置有排液阀;通过加液口和排液管可以对米象诱捕液进行更换和添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与放置腔相通,并在观察孔内设置有透明挡板30;通过观察孔可以对放置腔内收集槽内的米象尸体进行观察,便于对米象尸体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电源装置18为可充电电池组;可以对电源装置进行充电,保证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漏斗14的内侧壁为光滑的斜面;漏斗的内侧壁为光滑的斜面,使落入放置腔的米象沿光滑的斜面滑落至电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米象诱捕液5为碎麦提取物和米象信息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其在工作时,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前,通过将盒体放置于粮食的顶部或者埋在粮食中,溶液盒内的米象诱捕液自挥发口挥发出,并在诱捕口飘出对米象进行引诱,米象通过诱捕口爬入放置腔内并通过漏斗滑落至电网上,通过电网将米象电死,可以有效去除米象,且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提高实用性,通过盒盖在诱捕口处形成“u”型的通道,方便米象诱捕剂的挥发散出,且可以防止粮食自诱捕口进入放置腔内,通过粘虫贴可以将米象的尸体粘住,防止没有电死的米象爬出,对米象导出时,可以直接对粘虫贴进行更换即可,盒盖在诱捕口处形成“u”型通道,使米象诱捕液挥发出的气味沿“u”型通道飘出,增加诱捕口处气味的浓度,方便米象顺着气味爬入放置腔内,通过碳纤维柔性加热片对溶液盒进行加热,使溶液盒保持一定的温度,有助于米象诱捕液的挥发,通过加液口和排液管可以对米象诱捕液进行更换和添加,通过观察孔可以对放置腔内收集槽内的米象尸体进行观察,便于对米象尸体进行清理,漏斗的内侧壁为光滑的斜面,使落入放置腔的米象沿光滑的斜面滑落至电网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米象诱捕装置,需要注意的是,米象诱捕液为市面直接购买并应用于本案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